APP下载

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东北的传播:1900—1931》

2013-09-16郑晓红李梦阳

学理论·中 2013年7期
关键词:历史学传播学马克思主义

郑晓红 李梦阳

摘 要:《传播》一书既将历史学和传播学进行了有力地融合,也是一项将历史学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相结合而进行著书立说的新尝试。深入、系统地研究该课题,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近代中国思想史、近代东北史和中共党史研究,乃至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研究都具有显著意义。

关键词:历史学;传播学;马克思主义;东北传播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204-02

自从19世纪后期马克思主义被片段、枝节性地介绍到中国,到20世纪中叶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马克思主义逐步被确定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前后不过80余年。在中国这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度,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竟能跨越东、西方文化的巨大鸿沟,在短短几十年内被中国人所接受,并成为国家的指导思想,这几乎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之所以能够发生,其前提便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东北的传播,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大潮中不可或缺的一条河流;同时,作为一个与苏俄(苏联)相毗邻的边疆地区,马克思主义在东北的传播具有与在沿海、内陆地区的传播不同的内涵和特点。

2012年5月,黄进华博士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东北的传播:1900—1931》(简称《传播》)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基于历史学和传播学的视角,对20世纪前期(即1900—1931年)马克思主义在东北的传播进行深入、系统的探究。本书的撰写历时三载,记录了作者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研究方向上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在结构上,《传播》一书共分为导论和4章。本书打破清代和民国的界限,采用中时段的研究方法,选取1900—1931年前后大约30年作为研究时段,并将研究区域限定在东北,即今天的黑、吉、辽三省及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盟(市)、兴安盟、哲里木盟(今通辽市)和昭乌达盟(今赤峰市)等4个盟(市)。本书资料丰富、翔实,观点科学、明晰,在庞杂的史料里披沙砾金,努力探寻历史的真实,反映了作者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广阔的学术背景和良好的学术素养。具体来说,该书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填补研究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宋人张载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在本书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研究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这样的大城市和陕西等省,对于处在边疆地位的东北较为忽视,这与东北在全国最早接触马克思主义,并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中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地位极不相称。事实上,早在同治十一年(1872年)马克思主义就经由张德彝的《三述奇》,直接传入辽宁铁岭,因此东北人民在中国人民中最早接触到马克思主义。20世纪初,俄国布尔什维克又在中东铁路沿线掀起马克思主义在东北传播的第一波浪潮,使得东北工人成为中国工人阶级中最早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也是最早参加工人运动的。特别是1907年,中东铁路哈尔滨总工厂的中、俄工人曾经共同纪念俄国1905年革命两周年,并在同年5月14日(俄历5月1日)共同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在中国革命史上书写下光辉的一页。

本书从历史学和传播学的视角,以20世纪前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东北的传播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在东北的传播进程和主要传播中心进行动态地分析和考察,试图探究马克思主义在东北传播的规律;另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在东北的传播与近代东北革命运动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联系起来,揭示二者间的内在关联,既有理有据,深入浅出,又观点独到,令人信服。因此,该书一出版,即受到学术界好评,被称为“这一研究领域的首部专著,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1]。

二、视角独特,让人颇有“耳目一新”之感

本书最出彩的地方,是作者从时间、空间和传播学等三个维度对20世纪前期马克思主义在东北传播进行全面考察。其中,“时间维度”即本书第一章,从纵向的维度出发,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发展和在中国传播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20世纪前期马克思主义在东北传播的基本进程进行考察,揭示马克思主义早在1872年就初介东北,并对20世纪前期马克思主义在东北传播的三波浪潮逐一进行探究。“空间维度”,即本书第二章,从横向的维度出发,从地域上勾勒20世纪前期马克思主义在东北传播的基本面貌,既指出中东铁路沿线是20世纪前期马克思主义在东北的“传播带”,又对分布在中东铁路沿线的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吉林市和延边地区等6个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心分别进行研究。“传播学维度”,即本书第三章,根据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提出的“5W理论”,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媒介等维度,对20世纪前期马克思主义在东北传播的基本要素进行具体剖析。

三、史论结合,积极尝试学术创新

作者平素学风严谨,在本课题研究中用力颇深,尤其是在史论结合上颇下一番功夫,多有独到之处。譬如,关于1917年哈尔滨工兵代表苏维埃,前人已有很深的研究。作者在充分吸收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1917年哈尔滨工兵代表苏维埃与20世纪初俄国布尔什维克在哈尔滨和中东铁路沿线的早期革命活动联系起来,指出俄国十月革命形势与1917年哈尔滨政局遥相呼应,进而论证1917年哈尔滨工兵代表苏维埃是中国境内第一个苏维埃。正是通过一个个考证研究,才使本书的学术价值一步步提升。

综观全书,作者积极开展学术创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概念创新。在借鉴和吸收传播学研究成果基础上,本书先后提出“传播带”、“传播中心”、“传播中坚”、“传播先锋”和“传播阵地”等概念,为对20世纪前期马克思主义在东北的传播开展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在书中,多有学术亮点,如对“红色之路”——中东铁路的论述。在深入论证的基础上,作者指出:20世纪前期,中东铁路既是马克思主义在东北的传播之路,又是东北建党之路,更是一条红色国际交通线,极大地推动了东北乃至全国的革命运动。

四、视野开阔,为后续的学术研究开辟空间

在该书《前言》中,作者开宗明义即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工程,其内容不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而且广泛涉及历史、思想—历史、社会、文本和意识形态等诸层面,而本书主要着眼于历史层面的研究:在历史层面,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体、对象、媒介研究;特定人物、群体、报刊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活动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定地区的传播研究等。在思想—历史层面,主要是从传统中国儒学独尊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的过程演变研究。在社会层面,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中国社会演进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辨析。在文本层面,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文本进行解析;在意识形态层面,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针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问题进行考察。这既为后续的学术研究开辟空间,也显示作者具有比较广阔的学术视野和较为敏锐的问题意识。

自从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大众化研究迅速成为学术热点,深受学术界的重视,许多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但“低水平的重复现象也较为明显。究其原因,研究者多为哲学家或政治学家,对史料发掘、解读和运用不够”,所以有学者指出:在当前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中,“史学家缺席”了[2]。同为历史学者,我们相信:《传播》一书既将历史学和传播学进行了有力地融合,也是一项将历史学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相结合而进行著书立说的新尝试。深入、系统地研究该课题,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近代中国思想史、近代东北史和中共党史研究,乃至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研究都具有显著意义。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清晰的思路及条理,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严格的考证研究,其中的艰辛可以想见,正如《菜根谭》所言:“咬得菜根断,则百事可破。”正是以这样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学风,作者得以著述此书。阅读此书,不仅是感受作者在向我们阐述20世纪前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东北的传播,更像是作者用扎实的功底为我们形象而清晰地描绘了一幅幅历史画面,因而本书不愧为一本难得的佳作。

参考文献:

[1]赵付科.新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史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13,(2).

[2]梁志平.史学家缺席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以近十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研究为中心[J].桂海论丛,2012,(1).

猜你喜欢

历史学传播学马克思主义
探析中西传播差异 彰显华夏传播魅力
传播学理论对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作用探讨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历史微故事的选取原则以及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应用
近十年竹枝词研究述评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
论中国传播学本土化与跨学科研究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