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绘画

2013-09-16戴斌

学理论·中 2013年7期
关键词:涂鸦特征艺术

戴斌

摘 要:涂鸦艺术是现代绘画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种偏向民众的通俗化艺术,但由于各种原因,它长期被忽视,被边缘化。从涂鸦艺术的产生背景、艺术特征等方面论述和说明涂鸦艺术的价值。

关键词:现代绘画;涂鸦;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2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166-02

一、涂鸦产生的社会背景

涂鸦文化是一种表现方式,是一种对生活,对人生的看法和观点的一种反映,更是对身边不平事的控诉,是一个心灵的窗口。这种文化,经过我们这些可以体会到个中韵味的人修饰,更演变成为一种艺术。这种艺术的根本是意识反映事实,只要事件存在这种事实,就会产生心中的意念,这样你的一切就会从你创作涂鸦里表现出来,成为一件艺术品。一样可以反映人类想法的东西的出现,也就是一件最适合人类的艺术品。在字典里的解释是:在公共墙壁上涂写的图画或文字,通常含幽默、猥亵或政治内容。涂鸦,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内容。如在美国就是政治内容,而欧洲就是整幅图画,在日本通常是一些文字,但现在,也没有很清楚的界线。因为涂鸦文化是人类的文化,既然人类文化四通八达,涂鸦文化也就是世界性的。经过二十几年的演变,graffiti已被视为反叛表演艺术。

涂鸦产生的背景容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是纽约,一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美术的局面。纽约实在太值得拿来谈了,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城市,巨大,热闹,百态丛生,包罗万象。那里有世界最豪华的公寓,住着来自异域的王子公主,又有最肮脏的角落,縻聚着无家可归的醉鬼穷汉。贫富如此悬殊,然而纽约都给他们生存的权利,在法律、机会前人人平等。在纽约人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幕:路上正并肩走着两位警官,笔挺的制服,铮亮的靴子,四顾踌躇,八面威风,一个满头扎撒着小辫子的黑人乞丐,通体褴褛,一身臭气,迎着他们过去了,既不知避路,更不肯绕道,瞪着眼直冲两位警官照直走路,两警官只能侧身给他让道儿——他又没有犯法,他们只好对着他望。这就是纽约了。

二、涂鸦绘画产生的艺术背景

在20世纪的上半叶,美国在艺术上根本不能和欧洲比肩,甚至到了30年代,法国总统有一次写信给美国总统,邀请美国艺术家去参加法国秋季沙龙展览,胡佛总统竟回绝了,理由是:美国没有艺术家。一直以来,美国在美术上几乎是欧洲的跟屁虫,18世纪、19世纪当然不必说,就是到了20世纪,在前50年中,美国的现代艺术几乎全是从欧洲学来的,因此欧洲从来瞧不上美国。当20世纪40年代欧洲艺术家因为二战避难纽约时,他们身在美国,受着美国的庇护,照样让眼睛长在头顶上,对美国本地艺术家不瞅不睬。他们在纽约聚会也好,办展览也好,美国自己的画家只配站在窗子外面看。连美国人自己也瞧不上自己呢。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当代画家的画在自己国土上没有人肯收藏。当时如果有谁肯出200美元买下一幅美国当代画家的油画,叫画廊主跪下都肯。但是,谁能料得到,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艺术的风向开始转变,美国渐渐露头冒尖,而且竟然把欧洲人挤下艺术的宝座。美国能这么做并不偶然,因为欧洲被两次世界大战削弱,美国却借助战争发了财,导致战后的经济繁荣。从来,国家的经济强势通常会导致文化强势,因为国际政治和世俗人生是一个腔调——势利,人人都朝财大气粗的看,有钱的国家(跟有钱人一样)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受人注意,被视为当然,人都乐意模仿。

可是美国在美术上的强势如何形成呢?她如何比得上积累深厚、历史悠久的欧洲美术呢?说难,是难;说容易,却也容易,那就是换一条路走。这个战场不能取胜,那就开辟一个新的战场。美国在艺术上的优势就是开辟新战场之后的结果,这个新战场是:让艺术不美,让艺术下贱,让艺术去等同生活。

这是个新天地,海阔天宽,正可供人驰骋纵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艺术家几乎是从这个出口决堤而下,恣肆汪洋地朝四面八方流淌开去。不消20年功夫(从20世纪50年代末-1958年波普艺术展开始,到70年代末),美国艺术家在十多年时间中,把艺术生活化这个领域的方方面面都摸到了。他们从把汤罐头、明星照、卡通画、汉堡包放进美术的波普艺术开始,直到进入沙漠地带挖巨大的土坑,在湖面上建立堤坝,乃至包括艺术家的吃饭睡觉全拿进了艺术领域。到这个地步,艺术等于生活的探索不仅把艺术的界线全打破了,而且“什么都行”已经完全进入了艺术的主流价值。只不过一二十年的功夫,艺术已经被玩得面目全非,别说是最通俗最低级的东西进入艺术,就是最最不可思议的形态也都进入了艺术,比如艺术家甚早能把自己的排泄物包装出售……到了这一步,街头涂鸦进入艺术,或者说,进入批评家和市场的视线就变得毫不为过了。想想看,那时节,连土堆、垃圾都堂而皇之地放进画廊去展览,而涂鸦,涂鸦可是有颜色、有线条、有精美绝伦的图案,那实在比土堆、垃圾好看得远了,而且反而更接近美术呢。

三、涂鸦绘画的艺术特征

取中涂鸦当然不是因为它还算得好看(相对于垃圾、土堆),“好看”这个价值如今在美术中已经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涂鸦的登场靠的是三个优点:一是它百无禁忌;二是它元气充沛;三是它可以被收藏(如果画在画布上)。

涂鸦的元气足在于那些涂鸦手们有一种本能的生命热情,他们都是半大小子,浑身是精力能量。更重要的,这些半大小子们生长在纽约,根本是活在城市芯子里的“动物”,他们吸吮着这个城市,同时也吐哺着这个城市。当纽约拥挤嘈杂被不少雅致悠闲的上流人深深厌恶,并用移居乡间一法来否定它时,这些街头生长的顽童们却把纽约爱到了骨子里,因为它特别能藏污纳垢,让他们如鱼得水。因此他们一方面把涂鸦当成是自我表现的一种渠道,另一方面,他们自觉有装饰这个城市的必要。他们兴致勃勃地要把纽约打扮得花里胡哨,热热闹闹。因此涂鸦是非常热情的,它完完全全地从城市的土壤中生长,根须伸进了城市每一个肮脏的角落,甚至越是肮脏,越是富有营养。它就置身于城市这个大空间中,它和城市完全一体,它就是城市的皮肤上生长出的斑痕,它构成了城市的面目之一。

涂鸦是纽约这片污泥中开出的莲花。当纽约曼哈顿上城一个接一个建起冠冕堂皇的美术馆,组织着这个那个正经体面的活动时,在曼哈顿下城的贫民窟中却也照样生机勃勃地生长着它自己的美术,他们大胆的涂鸦根本成为纽约的一件花衬衫:做工粗糙,而且肮脏,但并不妨碍它花纹极其饱满有华彩,夺人眼目。这就惹得人开始注意,画廊就开始接纳它们,鼓励收藏家收藏,涂鸦就这样从街头混混的玩意儿,登堂入室了。

整个情形就是这样:涂鸦正是在纽约这样一个特殊的城市里,在西方艺术发展到20世纪后半叶这样一个历史的逻辑上,顺理成章地进入了西方艺术的主流轨道,构成西方现代美术史上的一个章节。

涂鸦有这样几种风格特点。

1.TAG:TAG在英文中,原意是“标签”,在这里指涂鸦者直接涂写自己姓名的方式,主要是单线条写就的字母。当然,在这样初始的签名方式中,也有竞争,因此也发展出各种花样的签名。但变化还是比较有限的。

2.THROW—UP(甩涂)不再是单线条的字母,而是指一种双线勾勒的字母写法,就是我们中文所说的“空心字”,英文中也被叫作泡泡字体(BUBBLE LETTER)。这种空心字写下来远比TAG的方式占面积,这个手法是涂鸦“转战”到地铁系统后开始的。因为涂鸦一直受到警察的追捕,尤其在地铁站。凡在地铁涂鸦,涂鸦手得防着警察,他们简直像打游击一样,悄悄潜入黑暗,“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听到风吹草动,就迅速逃逸。因而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覆盖墙面或地铁车身的任务,用THROW-UP的方式涂写,可以迅速地占据更多更大的面积。于是这样地空心字就发展起来。开始只为要快,占面积,似乎不考虑或较少考虑美观,但它后来很快就发展出自己的美观和技术,成为涂鸦中非常流行的手法。

3.WID STYLE(野性风格)是把字母肢解并随意装饰美化,弄得极为斑斓热闹,甚至还吸收卡通画的造型,因此这种风格美术的成分更多,成为涂鸦中最华丽斑斓的手段。上述三个方面,基本概括了涂鸦的技法风格,如果我们逐个去看那些涂鸦作品,会惊奇地发现,涂鸦简直太丰富,表现太精彩了,只从单纯地涂画姓名,就能让那些街头青年繁衍出那么多的花样,可见他们的能量是多么惊人!才华够有多么辉煌!我们人为地设置高级低级、优雅庸俗是没有意义的,一切跟人的生命性情联系的东西都美。涂鸦发展迅速,又积累了相当的技法,因此对涂鸦手来说,要脱颖而出是不容易的。

总体说来,涂鸦手靠两个方面取胜:一是多产,一是风格。多产就是拼命地涂,越多越好,并不考虑样式的好看。就像一个涂鸦手说的,“我就是想不断地涂画,不管那是个什么,我就是要让我的涂鸦到处都是,我没有耐心,我可没有耐心用十多个小时去琢磨写出个好的字母来,我只管做,然后就换地方。”真正说来,追求多产的简便涂鸦显然不是没有耐心而是因为相对简单、快速,既可以较方便地躲过当局的追捕,亦可以和同行争夺地盘。在涂鸦这一行中,多,就成为质量,就可以为王称大。因为这最大限度地符合涂鸦面临的现实:迅速地画,迅速地逃走,他们只要达到了覆盖墙面的目的,就可以了。涂鸦手中最多产的人可以把自己签名写遍纽约的每一条地铁,并且写遍纽约全城,他们中间最厉害的总计在纽约城中写下了上万个自己的签名。这样的高手能够用两只手同时涂鸦,而且可以把两罐喷漆捆在一起用,这样可以提高一倍的速度。

猜你喜欢

涂鸦特征艺术
创意涂鸦
创意涂鸦
抓特征解方程组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涂鸦等
奇妙光涂鸦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