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全球粮食危机

2013-09-16曹维盟

学理论·中 2013年7期

曹维盟

摘 要:“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粮食问题依旧困扰着我们,甚至演化为一场人类所不得不面对的危机。这场危机的原因复杂、影响深远。舒缓粮食危机的方法主要有:提高粮食储备;采取必要而有效措施减少粮食浪费;适当实行计划生育。

关键词:粮食危机;气候异常;人口增长;绿色革命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077-02

2012年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办好农业合作社,粮食安全添保障”是这次世界粮食日的主题。这一主题旨在强调合作社对于改善粮食安全和促进消除饥饿的作用,提高人们对各种消除饥饿措施的认知。“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没有粮食,人就无法存活,任何文明也都无法建立和发展。然而,在工业文明如此飞速发展的今天,全球粮食问题依旧严重。

一、全球粮食问题的严重性

水稻、大豆、小麦和玉米是全球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主要的粮食贸易品。2012年8月6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报告称,2012年全球稻米总产量将达到7.245亿吨,低于该组织4月份的预测数字7.323亿吨[1]。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印度国内干旱气候持续导致其国内水稻主要种植区夏季播种工作延迟;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雨水不足以及转向生产高利润产品导致整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减产7%;柬埔寨、中国台湾地区、朝鲜、韩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产量也下调。受中西部严重干旱气候影响,美国玉米产量下调9.5%,并预计2012-2013年度全球玉米出现1420万吨缺口。全球大豆生产先后受到巴西和美国干旱天气影响,产量预期也连续下调,预计2011-2013年度全球大豆缺口为1781万吨,库存下降26%。全球小麦主要受俄罗斯等地干旱的影响,国际谷物理事会预计2012-2013年度全球小麦产量为6.65亿吨,低于上年度的6.96亿吨,产需缺口2000万吨[2]。

全球粮食消耗量在过去十一年内有6年高于生产量,各国粮食储备也从十年前平均足以应付107天,急降至近期的74天。出口国产量大减,进口国则面对价格急升的难题。全球粮价在过去十年间翻了一番。因主粮价格迅速升高,更多人消费肉类,导致更多谷物及土地用于养殖牲畜。有机构警告,小麦及稻米等主粮价格在未来二十年可能倍增,严重威胁贫困人口。而全球饥饿人口数量已接近十亿人,其中有四分之一人口生活在亚太地区[3]。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联合发布的数据,2010年至2012年,全球仍有近8.7亿人处于长期营养不良状态,占全球总人口的12.5%。其中最为严重的地区是撒哈拉以南非洲。1990年至2012年,该地区的饥饿人口比例从17%攀升至27%;在西亚和北非地区,这一比例也从1.3%升至2.9%。

全球粮食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应对关系到居住在这个地球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解决问题首先要对问题的起因进行分析。导致全球粮食危机的原因众多,有的是可以人为控制的,有的则是人力之外的。可是不管怎样,对这些原因进行分析考察则有利于我们趋利避害,减轻问题的严重性。

二、导致全球粮食问题的原因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灾害无疑是导致全球粮食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自然灾害分很多种,但是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到粮食生产的主要是气候异常。2010年夏天,全球多地区遭遇气象灾难。俄罗斯气温打破了过去数十年的记录,达到33.6摄氏度,有17个区因旱情严重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而印度则相反,暴雨和洪水造成谷物损失大约占总产量的5%~10%,稻米的损失约为10%~15%[4]。在中国,西南大旱、南方水灾和东北洪水,也给粮食生产蒙上了一层阴影。

气候异常与人类活动是分不开的。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越来越大。全球变暖导致局部地区异常天气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其发生是有规律的,每隔2-7年发生一次。

气候异常导致粮食减产无疑会造成粮食危机,而粮食分配的不协调也是导致危机的重要原因。总体来看,全球粮食总量并不匮乏。2010-2011年度全球粮食产量为22.8亿吨,比2009-2010年度的粮食产量提高1.2%,而2008-2009年度为22.82亿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2012年全球粮食作物产量达到24.19亿吨的历史水平,比2011的记录水平高出3.2%[5]。

尽管全球粮食产量增加,但因为分配不平衡,许多地区仍然处在饥饿中。201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粮食署联合发表的《粮食不安全状况》报告指出,世界营养不良人口几乎都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在亚太地区,长期遭受饥饿的人数估计为6亿4200万;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为2亿6500万;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为5300万;近东和北非为4200万;而发达国家仅为1500万。由于价格、供求、运输等原因,世界上某个地方可能由于粮食短缺,人们忍饥挨饿;另一个地方则粮食过多,浪费现象普遍。而且每年也有大量的粮食用于饲养肉用动物和生产酒精。这就需要一种能够保证基本生存粮食供给的渠道以协调供求,抑制粮价。

人口激增意味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激增,粮食、水资源、土地的供给将承受更大的压力,这又会对生态环境形成巨大压力。全球粮食生产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等是有限的,人口过快增长会突破地球资源的承载力,最终导致粮食危机的产生。形成粮食危机的原因很复杂,因此这一问题的解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下面将就如何减轻粮食危机做出探讨。

三、舒缓粮食危机的方法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我们解决粮食危机提供了可行的方法。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依靠现代技术顺利解决自身粮食不足问题。印度1947年独立以后,一直面临粮食短缺难题。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初,自然灾害频发,粮食作物歉收,广大农村地区面临贫穷与饥饿的威胁。而且由于工业发展,粮食需求进一步增加,粮食缺口日益增大。印度的粮食进口量迅速增加,1961年为394万吨,1964年为626万吨,1966年高达1034万吨。于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印度政府主导了一场“绿色革命”。这场农业技术革命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改善灌溉系统和耕作技术,增加农业信贷等方式增加粮食产量。这次“绿色革命”使印度改变了拖着要饭篮子的形象,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甚至成为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

粮食生产离不开土地,有些国家人口稠密,可耕地少,而有些国家地广人稀,大片土地荒置。它们利用石油美元在海外购地产粮。近年来,中国、韩国和印度等国也加入了海外购地的行列。

提高粮食储备是防止饥荒的主要措施之一。世界粮食生产主要依靠自然条件,当气候等不利时,粮食减产在所难免。2011年,非洲东北部的部分地区遭遇60年来最严重干旱。雨水稀少,食品价格飞涨,吉布提、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等国家面临严重食品短缺,1000多万人受到饥荒的威胁。而在这之前的几年中,这一地区也有过粮食丰收,但由于当时价格较低,储存又不易,粮食大量被浪费。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在提高粮食储备方面担当主要责任,利用政府调控手段加大粮食储备投入。

粮农组织支持的研究表明,全世界每年为人类消费而生产的粮食有大约三分之一(大约13亿吨)损失或被浪费。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粮食浪费量基本相同,分别为6.7亿和6.3亿吨。富裕国家消费者每年浪费的粮食量(2.22亿吨)几乎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全部粮食净产量(2.3亿吨)相当。全球每年损失和浪费的粮食超过谷物产量的一半。大量的粮食在运输、消费的过程中被浪费,如果把这些粮食节约下来,就等于增加了世界粮食产量。采取必要而有效的措施避免粮食的浪费也是应对粮食危机的方法之一。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人口增长过快也是导致粮食危机的原因之一,所以适当实行人口计划也是缓和粮食危机的方法。世界上不少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都采取了一些措施以减缓人口增速。印度是实行计划生育较早的国家之一,但是由于其国内复杂的宗教和政治因素,这一政策的效果并不理想。到本世纪中叶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达到15亿。这无疑给印度的粮食生产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中国是世界上实行最严格计划生育的国家。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中国少出生了数亿人口,人口出生率也大幅下降。但一个严峻的问题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国内也饱受批评。因此,控制人口增长不能简单地降低人口出生率,而应当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国民受教育程度和社会保障机制结合起来,对人口进行综合管理。

四、结语

全球粮食危机和全球变暖一样,每个人都会闻之色变,但真正体会到它的人才真正知道问题的迫切性。当太平洋岛国的民众因为海平面上升而失去家园时,我们难道不该为人类无节制的排放温室气体而后悔?同样,当非洲之角的儿童因饥饿而夭折的时候,我们难道不应该为自己每天浪费粮食而感到羞愧?其实问题的解决并非不可能,只是我们都极力地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辩解,而不愿去成为解决问题的一分子。粮食危机的严重性迫使我们不得不去面对,虽然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我们在了解其原因后可以采取更多有效措施减轻问题的严重性。

参考文献:

[1]粮农组织:下调2012年全球水稻产出预期[EB/OL].财经网,http://economy.caijing.com.cn/2012-08-07/111996621.html,[2012-08-07].

[2]全球粮食产量不断下调[EB/OL].东方财富网,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65,20120904249248550.html,[2012-09-04].

[3]亚太粮食问题紧迫全球1/4饥饿人口在亚太[EB/OL].光明网,http://www.gmw.cn/xc/2012-09/10/content_5032332.htm,[2012-09-10].

[4]多国因自然灾害粮食生产告急[EB/OL].第一食品网,http://www.foods1.com/content/955013/,[2010-7-23].

[5]全球:2012至2013年度粮食作物产量预测[EB/OL].第一食品网,http://www.foods1.com/content/1699657/,[201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