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思想的重新解读
2013-09-16岳晓雨
岳晓雨
摘 要:孔子的思想内容繁杂涉及广博但没有系统的论述,因此很难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想从整体上把握孔子的思想具有很高的难度。应用交叉学科的研究思想,对孔子教育思想进行逻辑学方面的全新解读,使它在形式与内容上统一,从而更容易在整体上把握和理解。
关键词:人性;教育;思想;逻辑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038-02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并贯穿在《论语》之中。然而《论语》的内容编排至今仍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一部分学者认为《论语》的编排毫无逻辑性可言,这部分学者往往从某一个方面或“仁”或“为政”或“孝悌”来论述问题,从而忽略了这些概念在孔子整个思想体系中的本来意义,机械地将孔子的思想肢解成了一个个彼此孤立的“浮岛”。另一部分学者认为《论语》有它内在逻辑性并试图论证出这一逻辑结构,但是没有一个学者的论证是令人完全信服的。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孔子的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逻辑严密、脉络清晰并且与雅斯贝尔斯世界“轴心期”的先哲一样具有丰富的哲学意蕴。本文通过对孔子教育思想的解读来论证这一观点。
一、政治理想:孔子教育的动机
孔子三岁丧父,家庭生活贫困,对于这一时期的状况他亲身体会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思索如何解决与平息纷乱的社会矛盾成为孔子思想的逻辑起点。正如蔡先金所言:“孔子生活于雅斯贝尔斯所谓的世界‘轴心期,在这个时期,世界发生了一次人类自我‘大觉醒,或称之为‘哲学突破,产生了一大批人类思想家。孔子恰逢其时,代表整个东方思考人类自身及其所处世界的问题,成为东方的圣人、世界的智者。”[1]在不断地思索中,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他政治理想。
孔子政治理想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治乱阶段,针对的是当前的社会现状;然后治世阶段,是在平复社会动乱以后把社会建设成什么样。孔子生活的时代,诸侯们的战争已经从“彬彬有礼”的争霸战演化到了野蛮残忍的吞并战,社会各阶层的矛盾更加尖锐。平定当时的乱世,安定社会秩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成为孔子政治理想的第一步,即首先实现“平天下”。他的治世理想是在他治乱理想实现的基础上建立的,这一理想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理想国”似的伟大构想,《孔子家语·礼运》篇对这一理想描述如下:“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谓之大同。”孔子的政治理想立足现实、立意高远,然而仅凭他一人是很难实现的,因此他希望通过培养人才来传播他的思想主张并逐渐实现理想。孔子心目中对人才有着一套标准,如《论语·宪问》有孔子关于人才的一段论述: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孔子对人才的要求不仅要智慧、道德、勇敢还要有高度的文艺境界与礼教修养,这种要求无疑是苛刻的。然而当我们了解到孔子的大同理想,这一切都有了很好的解释,这些都是他为了实现“大同理想”而定的人才标准。
孔子对自己的政治理想与人才标准都有了充分考虑之后,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出现了:如何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孔子选择了教育。站在当代的视角来看,用教育来培养人才是毋庸置疑的,但不能忘记春秋时期受教育权利还是掌握在上层统治阶级手里的,大多数人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因此孔子这一想法可以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然而社会动荡已经是社会各阶层的普遍状况,上至周天子下至黎民百姓,各阶层的矛盾都需要人去调和平息,人才的需要量大增。要解决这一问题,唯有通过“广开私学”:只有打破“学在官府,民间无学”的教育局面才能扩大培养人才的范围,才能多出快出治国安邦之人才,才能“治国”;也只有打破学在官府的教育局面,平民才能享受到教育的权利,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一些社会矛盾,最终达到“平天下”。
二、人性论:孔子教育的理论基础
孔子希望通过教育为社会培养人才,从而实现他的政治理想,然而他是如何做出这一选择的?换句话说,他为什么相信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源于孔子对人性独特的看法。孔子对人性有着清晰的洞察与深刻而正确的认识,这与他少年贫困的生活与“十五而立志于学”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基于这一看法,孔子进而认为“性近而不同,习远而可趋”,其教育思想体系正是建构在这种人性论上的。“性”指人的天赋本性,是先天所具有的性格、习气、本质等等,孔子对于人性没有明说是善是恶,但却指出它会受到后天的影响而向善与恶这两个方面发展。
基于这一人性论,孔子做出了三个方面的选择:首先,人既然会通过后天的影响而发生秉性上的改变,那么自然可以通过教育这一独特的“后天影响”将人的秉性向好的方向引导,这种引导的结果包括把人培养成实现“大同”理想的圣人和治国平天下、德才兼备的君子。其次,孔子的人性论是针对普遍意义上的人,即任何人都能通过教育而改变(当然除了孔子所谓的“上智与下愚”这两种特殊的情况),都有可能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所谓“人皆可以为尧舜”就是这个道理。在此基础上孔子进一步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受教育的必要与权利,“所以在确定教育对象时,他旗帜鲜明地提出“有教无类”这一崭新的具有革命性质的思想主张。”[2]最后,根据人“性近而不同”这一人性论,孔子指出了每个人具有自己的个性,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对人的教育方式不能是千篇一律的,应该针对每个人的个性而应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这就是孔子“因材施教”的革新性的教育方法论的理论根源。
从以上逻辑关系地推导可以看出,如果他认为人的本性不会受到后天的影响而改变,如“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则就没有教育的必要,也就不会选着教育这一途径;如果他认为只有少部分人可能通过教育而改变,也就没有“有教无类”的思想主张。因此,人性论是孔子选择教育的大前提,同时“这样一种人性论为其后的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价值的追求、教育方法的实践和教学境界的达成奠定了相当坚实的理论基础。”[3]可见人性论支撑着孔子的整个教育思想体系。
三、立德树人:孔子教育的根本任务
孔子选择教育作为实现他政治理想的途径不仅源于他对人性的看法,还在于教育这一活动的本质与规律决定了它更有可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这句话虽然不是孔子本人说的,但用来表达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完全合适的,它不仅与孔子的政治理想一脉相承,而且对“当时奴隶主贵族腐朽的世袭世禄制,以及不学而仕与学而不能仕的矛盾现实,起到了直接批判作用”[4]。孔子认为当时社会混乱就是不学而仕、无德无才的社会管理者造成的,无德是社会风气败坏的根源,无才是社会不能安定的根源,而无德无才整个社会只能走向混乱。因此孔子对人才的培养着重强调德才兼备,从他所授课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他整个教育活动的两大中心就是“立德”与“树人”,立德是对人“德”字的培养过程,树人是对人“才”字的培养过程。
虽然德与才同是孔子教育活动的两大中心,但两者不是对等的,他对人才的道德要求要远远高于对才能的要求,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孔子深受西周以来的“天命观”的影响,在继承“天命观”的基础上,孔子提出了“天”这一概念,天运行的形式就是道,道化万物的崇高品质就是德。孔子认为道德是天的品质与规范,人间的道德规范,不过是上天道德规范的一部分和体现,因而“归于天人同德”成为儒家不懈追求的终极意义,这也就是儒家所主张的“天人合一”。有的学者狭义地认为儒家的“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的统一,这种看法未免流于肤浅,实质上“儒家天人合一的天人关系远远超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范畴,它与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密切地联成一体,成为封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作为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儒家思想较少地关注自然之天,而是全力地挖掘、诠释并赋予天作为有意志的最高权威的主宰之天和作为道德本原的伦理之天的内涵,这种权威性、合理性与正当性是不容置疑的。”[5]孔子心目中的“德”是形而上的,是一个地位很高的哲学概念,因此德与才并不是可以对等起来的两个中心任务。为了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孔子设计了丰富而中心明确的教学内容。孔子的教学内容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门课程为基础,这就是通常所言的“六艺”。
四、结束语
孔子的教育思想体系涉及了教育活动中的方方面面,不仅在当时社会影响巨大,即使在当今社会也时刻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人性论认为人人皆可教化,为和谐社会的实现提供了理论支持;有教无类的伟大思想对当代构建公平教育具有良好的引导与启发作用;“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与当代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度一致;全面而中心突出的教学内容对完善当代的教育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各种教育方法将作为永恒的智慧传之后世。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那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曾经影响中国教育、文化、学术历数千年,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杰出代表,为我们留下极为宝贵的教育思想财富,值得我们细细消化。”[3]
参考文献:
[1]蔡先金.孔子人生哲学要解[J].孔子研究,2012,(5).
[2]周佐霖.对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再认识[J].创新,2011,(4).
[3]朱哲,鹿丽萍.有教无类,立德树人——孔子教育思想的伦理意蕴[J].伦理学研究,2009,(5).
[4]明航.关于教育的教育性思考[J].湖北工学院学报,2002,(3).
[5]邓文平,雷涛.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与实质[J].江西社会科学,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