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好高中汉语文
2013-09-16边巴卓玛
边巴卓玛
【摘 要】汉语文是我国高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我国各民族间沟通交流的重要交际工具,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提高其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如何学好高中汉语文,提出了笔者的意见和看法。
【关键词】高中汉语文 阅读 思考 写作 兴趣
学习高中汉语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汉语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初步的汉语文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交际能力;掌握汉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汉语文的习惯;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那么,怎样才能学好高中汉语文呢?
一 要对高中汉语文学习有兴趣
对于一个问题或一件事情,只要有了兴趣就容易办了,而且可以办好。唐代大诗人杜甫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本来漂亮的鲜花,悦耳的鸟鸣,可为何到了作者笔下却变得“溅泪”、“惊心”了呢?无非是作者的心理、心态之故。学习汉语文同样如此。有了学习汉语文的兴趣,学习起来也就轻松了,学习的过程也会兴致勃勃。相反,如果没兴趣,那么学习就会变得异常沉重,诵读汉语文时就难以体味其中的美感,而形同嚼蜡。因此,学习汉语文,首先要对汉语文产生兴趣。
二 将阅读、思考与写作三者结合起来
要想学好汉语文,必须将阅读、思考、写作三者结合起来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1.学会有效阅读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思就是要增加感性认识,要感知语言、感知情感,开阔眼界,多见世面。如吃西餐时,如果见都未见过,如何知道它该怎样吃?该用哪一只手操刀,用哪一只手握叉呢?如何知道吃西餐都有什么规矩,讲究什么礼仪?不知道这些西餐文化,自然也就无法优雅正确地进食西餐了。汉语文学习同样如此。阅读是汉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汉语文学习没有阅读不行,阅读量太小了也不行,一定要大量阅读,广泛阅读,才能为学好汉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而言,高中汉语文的学习除了课堂之外,还要多阅读课外汉语文类书籍,广泛、有效的阅读能增加学生对汉语的语感,积累、熟练汉语词汇,提高汉语文运用中的想象力和感受力。
2.培养先思考再写作的良好习惯
综观历年高考汉语文试卷,作文已获得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写作的问题首先不在于写而在于思考。写作,不在于字面的华美辞藻,更在于字面下映射出的作者的思想,在于作者的心性与情怀。宋代大词人陆游曾指出,诗文成就的好坏,“工夫在诗外”。由此推之,写作的工夫也是在写作之外,尤其在思想上。一个人没有善良正直的心,所作文章就会缺少思想、观点、见地,也就很难打动读者的真情,唤起正能量。腹内空空、脑内茫茫,作文时能说出什么,写出什么?经过思考,有了思想、有了观点、有了见地,文章一挥而就、轻而易举。作文要想写好就要加强写作训练。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阅读就必不可少,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诵。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3.养成常习作、勤动笔的好习惯
一个人有了思想、观点、见地之后,却不去表达、表述,那么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就无从得到锻炼。汉语文的写作能力培养更离不了常习作、勤动笔。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学生喜欢学习汉语文,又总写不好汉语文作文,眼高手低的原因。当前的汉语文教学过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实际运用与动手能力的培养,汉语作文与习作练习恰恰就是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作文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汉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务必要培养学生常习作、勤动笔的习惯。
4.阅读、思考、写作相互结合
首先,有效阅读汉语文的同时必须随手记读书笔记。阅读的同时要将有价值的内容记下来,同时将自己的思考、想法也记下来。
其次,有效阅读汉语文必须坚持写日记。阅读汉语文时要记下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有体会、有感悟,才是有效阅读。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地用汉语思维和文字记日记、有感而发地写随笔,都是写好汉语作文、学好汉语文的有效途径。
最后,汉语文阅读必须与汉语文写作结合起来。以具体规范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和文章风格。长期坚持下来就能提高汉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
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文学习需要积累。让学生明白要想提高汉语文的能力,一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每天都要积累一些汉语文知识,同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活学活用、举一反三。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博客等途径借鉴学习历年高考中汉语文成绩优异者的学习方法。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人之长,补己之短,这些高考有意者的学习方法都是结合了学生具体的经验感受,非常实用易学,是他们的多年实践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借助别人的学习方法,努力实践,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汉语水平一定能够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