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师范类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研究

2013-09-16严雅芬陈继旭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9期
关键词:培育

严雅芬 陈继旭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新形势新背景下浙江省内师范类大学生的生态素养现实意义,并对现状进行调查、探讨、分析,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期增强其生态文明意识和观念,提高其整体的生态素养,为培养新一代公民的生态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为贯彻实施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建设生态浙江做出贡献。

【关键词】师范类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

当前,人口骤增、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物种减少等环境破坏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由此而引起的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意外伤害以及对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等的健康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被重视。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和发展总布局的高度,相比5年前党的十七大报告直接提到“环境”或“生态”字眼的地方达28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大幅增长至45处。2012年6月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又提出要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将着力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态文明素养作为全省未来五年的战略目标之一。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们具有丰富的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要求人们树立新的道德观、伦理观,这就对人口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手段,市民素质教育能大幅度提高人的素质,培养科技、法律人才,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智力支持。师范类大学生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新一代公民的重任,他们生态素养的高低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事业,所以加强师范类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的必然要求,对提高浙江省全民生态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培育师范类大学生生态素养的意义

1、培养社会主义生态公民的客观需要。

人是生态文明的主体,是主动者、实施者。人口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实现生态文明的程度。事实证明: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的程度同人口素质是成正比的。公民愈来愈已认识到环保的意义并力图实践一种环保的生活方式,市民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的生态意识如何将直接影响生态文化建设的进度和成效,培育和深化市民生态意识是生态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要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机制,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因此,培育和深化师范类大学生生态文化意识,能够促使更多的公民直接接受生态文化教育,促使其生活方式逐步生态化是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2、有利于新一代社会新型公民、生态公民的培养

赵洪祝在浙江省十三党代会上报告指出:着力提高全体人民科学文化素养、民主法治素养、思想道德素养、生态文明素养,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就需要加速全体人民生态素养教育,以达到全省公民丰富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树立生态保护意识、能源节约意识、消费简约意识、亲近自然意识、环境优化意识等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低碳生活、合理消费的目标。师范类大学生作为新一代公民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有责任带领更多的新生代公民乃至全社会的公民加入生态文化建设的队伍,从而形成新一代社会新型公民、生态公民。

3、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关系与和谐的自然关系,其中,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核心目标,和谐的社会关系是其目标实现的保证,和谐的自然关系是其目标实现的基础。创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要求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这种发展的基础是必须要有一个人和自然共生共荣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的社会关系必须要在一个适宜的自然环境中才能稳步发展。社会是一个“人”的社会,人的素质高低决定了社会的素质高低。师范类大学生,将成为我国教育战线的骨干力量,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成为一代代人的启蒙老师或者是中学生的领路人,他们是否具备良好的生态素养,能否将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贯彻落实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去,是我国能否逐步走上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道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个没有受过良好环境教育、没有较好生态素养的教育者是不大可能从生活工作中来引导一代代人坚持并且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政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师范类大学生生态素养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

4、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深刻的革命,生态道德文化建设更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只有全社会弘扬生态文化,创建生态意识,树立“生态文明,匹夫有责”的生态文明观,才能真正跨入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二、当代师范类大学生生态素养现状

为了进一步认识和研究师范类大学生生态素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师范类大学生生态素养的概念和构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具体问题,设计了一份关于师范类大学生生态素养的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个人基本情况和主体问卷两个部分,主题部分共20个问题,分别从师范类大学生生态知识、生态意识、生态行为、生态教育师资、生态教育课程设置、生态教育体系构建等方面各提出3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通过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尽管对于全球生态危机,对于我国的环境问题和生态现状,当代大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和反应,忧患意识产生,但不容乐观的是,他们在生态素养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生态知识缺乏,缺乏科学的生态教育课程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听说过 “环境污染”、“物种破坏”、“世界环境日”、“垃圾分类” 及 “低碳生活” 的师范类大学生均在97%以上, 远高于全国城市公众77%的平均水平, 这说明师范类大学生的一类生态环境知识水平还是比较高的。相对来说, 学生对具体的生态知识及应用了解仅占23.5%,垃圾具体分类、碳汇交易、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了解率分别为45%、15%、24.2%、23.6%。在调查的省内5所师范类高校里,开设的生态知识课程仅限于选修范围内,课时较少,内容单调枯燥,并不能满足生态知识教育的需要。

2、生态意识薄弱,生态教育师资明显不足

生态保护应是一种态度,我们倡导生态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每个人与城市环境的长期和谐共存。然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省内大学生对待环境保护的态度不容乐观。具体问题如下:如果有生态保护活动您愿意参加吗?调查结果显示,选择“非常愿意”的大学生占30.4%,选择“愿意,但要视情况而定”的占35.3% ,而选择“从不参加”的占到了34.3%。另外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是关于看到有人乱扔垃圾是否会加以制止并进行批评,表示会主动去制止的只有25.9%。另一项关于生态保护责任方的问题调查的情况是,超过半数(50.5%)的学生认为这主要是环保相关部门的责任。这说明仍然有很多人缺乏生态保护责任意识,对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认识还不全面。

目前,我国师资培养不能满足生态教育的要求。调查显示,一方面,调查的师范类高等院校不到10%的生态专业专职及专业教师,目前开设生态保护课程的大多数教师在环保知识、技能和法规方面未接受系统培训,对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另一方面,因经费不足,多数院校的教师都是自学,自己寻找一些资助进行校内外交流,环境教育资金成为制约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这些都影响培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3、生态行为能力有待提高,生态教育体系有待构建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您购物自带购物袋吗?的问题,选择“经常”的人不足两成比例仅18.9%;最后一个关于使用一次性产品的问题,有36.2%的人经常使用,有超过半数的人偶尔使用,占到53.3%,而表示从不使用的仅有10.5%。经常能做到随手关灯的学生占到89.7%,通过上面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师范类大学生生态行为的习惯性要相对好于其自觉性。然而一些生态行为习惯的行成也更多地是跟自身利益相关的,例如自带购物袋和随手关灯的行为固然可以节约资源,但据调查更多的考虑是为了可以节省费用。总体来说,当前师范类大学生的生态行为能力还不高,需要继续提升的空间还很大,亟待构建一套完善的生态教育体系,将生态教育容纳到师范类教育体系当中。

三、师范类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途径

1、构建生态教育体系,将生态教育纳入师范类教育教学大纲

在国外许多国家已将环境教育纳入基础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的教学大纲中,挪威政府实施一种终生环境教育战略并特别规定所有师范生必须选修一个学期的环境教育课程,美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等也规定环境教育应面向所有受教育者并渗透每个受教育者的一生教育中特别强调环境教育应纳入师范教育中。

2、适应生态教育的需要,加大对生态教育的师资培训

任何一种教育都是通过教师来实施的。学生生态素养的高低影响因素有很多,教师自身的生态文化素质是关键因素之一。高校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大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进步和思想成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人格对青年大学生成长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制度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培育并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素养,高校教师尤其是德育工作者,自身也必须要具备较好的生态素养。高校不仅应当拥有生态教育的专职师资,更重要的是要让其他学科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也贯穿生态文化教育。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既要对本专业的知识有较深的造诣,又要具有深厚的生态文化知识底蕴和生态文化教育能力,这样才能深入地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态理念,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将自己内化了的生态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使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形成,并内化成学生自身稳定的生态文化素养 。

3、加强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建构综合性生态教育体系

生态教育是跨学科综合性的教育,不同的学科教育虽在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但都在不同程度上与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有着内在联系,因此,在不同学科中开展生态知识和生态意识的渗透教育是提高生态素养的一个主要模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75.96% 的师范类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生态教育课程。针对目前师范类院校生态类选修课程存在开课数量少、学分学时不够等不足,今后应积极发展生态类课程体系建设,开设全校性生态类课程选修课和必修课体系,建设精品课程。建立一套规范、持续改进的管理体系,促进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制定全面的生态教育计划,建构一个包括集知识、意识、态度、行为和能力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教育体系。

总的来说,生态素养是实现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人才的必备素养之一。师范类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未来建设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未来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师范类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同时还必须具备较高的生态素养。师范类高校在培育和提高师范类大学生生态素养过程中,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完善,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态教育体系,使今日之在校师范生、明日之人类灵魂工程师具备较高的生态素养,以保证未来社会的生态教育教学质量,以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担负起历史和现实赋予的重任,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翟金德.浅议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大学生公民教育[J].中国电力教育,2009,(10):169-171.

[2]佘正荣. 生态文化教养:创建生态文明所必需的国民素质[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3]汤丽芳.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与培养公民生态道德素质[J]. 企业家天地,2009,(4).

[4]葛绪广, 王 晴.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环境教育的对策研究[J].现代阅读,2012(2).

[5]黄玮琍. 浅谈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的培育[J ] . 高教论坛,2009 ,(12 ):124-129.

作者简介:

严雅芬(1985—),女,安徽太湖人,杭州师范大学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

课题基金项目:

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思政专项课题(2012SZZX33)

猜你喜欢

培育
山乌桕苗木培育技术
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与启示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第十一道 黑色饪食气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像爱自己一样爱上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