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究
2013-09-16黄胜平
黄胜平
【摘 要】文章通过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内容以及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要素进行分析,最后谈到了思想政治工作评价的指标分析的重要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要素;工作评价
1.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1)社会性。当前职工的思想状况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大,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实行社会化,使职工成为合格的社会建设者、“四有”新人.
(2)实践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基于实践,才能找出问题根源,使职工的思想净化,成为企业和社会所需人才。
(3)长期性和复杂性。人处于一个发展变化中,而且人的思想状况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它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过程。
2.思想政治工作的要素
(1)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能否做到科学合理性、鲜明时代性、系统全面性、生动典型性、相互贯通性、及时针对性和连续一贯性等,受到诸多质疑。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中以高标准考察工作内容,有利于克服工作中满足于一般化的工作倾向,有利于形成追求卓越的工作境界。
(2)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主要是指影响思想政治工作客体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包括社会环境、企业周边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等。
(3)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主要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对发动者、组织者的考察应侧重宏观,看是否领导有力、目标明确、制度健全、措施完备、内容完整、奖惩分明、机制协调、群众满意等;对实施者则应着眼微观考评,看是否素质全面、方法得当、执行有力、群众认可等。
(4)思想政治工作的客体。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的不同群体和个人。
(5)思想政治工作的媒介。主要是指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橱窗、板报、标语等为平台的思想政治工作阵地。
(6)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主要是指围绕思想政治工作目标,承载着思想道德教育任务的具体活动形式。
(7)思想政治工作的工具。主要是指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形式、艺术和技巧。对这一要素的考察,应当立足于是否自觉地、恰当地、全面地运用了这些方法和技巧。
(8)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主要是指思想政治工作的调节形式。应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组织领导机制、教育渗透机制、底线预警机制、创新激励机制、常态运行机制、调节反馈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变“自我循环”为全方位贯通,扩大覆盖面,增强辐射力。
3.思想政治工作评价的指标分析
建立基于事实和数据的指标体系。是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真正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由“软”变“硬”的重要保证。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评价指标,应考虑评价什么、由谁评价、怎么评价、评价怎样等基本问题。
3.1按照评价的主体
(1)企业自我评价指标。企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自我评价具有第—位的参考价值,这是避免评价疏漏、聚焦评价重点、提高评价接受水平的重要手段和观察视角。
(2)企业员工评价指标。企业员工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如何,企业员工有充分的发言权。上级党组织评价指标。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是基于上级党组织的评价需要而设立的,因而处于中立仲裁地位的上级党组织的系统评价,具有决定性的价值。
3.2按照评价的内容
(1)政治指标。企业是否发生引发恶劣影响的事件,是否发生党风廉政建设、计划生育、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事件;
(2)经济利益指标。是否把企业改革和经济效益作为评价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标准;是否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是否将经济考核、经济激励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强化并体现思想政治工作投入产出比等。
(3)文化指标。是否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企业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是否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是否形成和谐的人际环境。建立企业和家庭互建的思想政治工作保障线等。
3.3按照评价的时空
(1)横向评价指标—同行同业之间的对照评价。开展同行同业之间的对照评价,既有利于对特定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和效果进行宏观把握,也有利于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操作过程进行微观解剖。
(2)纵向评价指标—自我历史对照评价。对企业在特定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评价,不能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基础这一重要因素。
4.思想政治工作评价的体系
思想政治工作评价要真正接近科学和真实,就要在综合考虑思想政治工作评价的要素和指标的基础上,形成包括指导思想和原则、量化指标体系、操作程序在内的一整套制度安排。
(1)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与管理工作考核相结合,避免思想政治工作评价结果与干部任用、内部激励和资源配置脱节;二是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评价的可操作性,避免过简、过繁两种倾向,不求尽善尽美,只求可行有效;三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正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局限性,不轻易利用评估结果实行一票否决;四是要有利于通过量化评估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薄弱环节,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五是不能一味强调量化考评。也要注重质的判断;六是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及其评价体系的现代化;七是要将专项评价和综合评价、阶段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2)量化指标体系。
按照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分析。量化指标体系宜分三层,由职能指标、影响指标和潜力指标3个一级指标,M 个二级指标以及N个三级指标构成。
职能指标:评价体系的主体指标,它体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该达到的基本工作目标。这一指标直接考察的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所有作为。反映在企业活动中的实实在在的效果。因此,应当设立加分条款。
潜力指标:反映的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水平,它是履行职能的基础,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如果整个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按100分算的话,职能指标至少占60分,影响指标和潜力指标各占20分。
5.操作程序
一是评价准备。(1)成立评价专家组。一般由上级党组织委托具有充分代表性的专家组负责评价工作。强调“充分代表性”是为了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强调“专家组”是为了保证评价的深人性和科学性。(2)企业开展自我评价。由企业按照评价标准,逐项进行认真对照检查,依据标准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考核打分,并形成自评报告。
二是组织评价。 (1)开展调查。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查看记录、核对事实等了解情况,搜集信息。调查过程中,专家组要既进会场又进现场,既听汇报又听反映,既看台账又看面貌。(2)对照评价。专家组根据了解的情况,对照评价标准,参考自评报告,逐项对受评对象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审查,得出考评分值,做出初评结论。(3)交流反馈。专家组就初评结论与被评价单位进行交流反馈。当与企业自我评价不一致时,既要坚持原则,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复查核实和局部调整。(4)评价报告。专家组根据评价隋况,在内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提出评价意见,并形成专题报告。
三是结果确认。 (1)专题汇报。专家组向委托自己的党组织主管思想政治工作的负责人汇报评价情况,并接受垂询。(2)结果公示。如果党组织主管思想政治工作的负责人对评价报告没有异议,应当以合适的方式就评价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和员工的监督。(3)党委讨论。将经过公示的结果提交党委会讨论,做出最终评价结论。(4)评价终结。公布最终评价结论,并将评价材料归档。
6.结束语
综上,要做好思想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企业才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建立企业和家庭互建的思想政治工作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