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统莲花纹样对当代本土化设计的启迪
2013-09-16彭庆云
彭庆云,丁 蓉
(1.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美术系,合肥 230001;2.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艺术系,合肥 230601)
一、中国传统装饰艺术设计中莲花纹样的历史符号意义
不同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会凝结起一种表现民族文化特点的艺术形式和状态。这种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通过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特点表现出来。例如建筑的艺术和风格,住宅的安排和使用,语言、文字、音乐、舞蹈、戏曲、饮食、服饰的特点,以及社会风尚、节日和民族传统等,都表现出一个民族的性格、情操和爱好。莲花纹样就有此特征,它虽处于不同的空间与文化中,却能和谐而完美地与不同时期的民族风格相互融合。当印度佛教传递到中国时,莲花代表着极乐净土、圆满光明;当宋元交替统治时,莲花纹样代表着传统文人雅士的君子隐逸、洁身自处的情操。而在更广泛的中国民间大众心目中,莲花更成为凡夫俗子求取功名、期盼家庭和美、传宗接代与祈求吉祥的代名词。
历朝历代的诸多优秀的民间艺术作品都深深地烙印着民族文化的印迹,表达着普通民众共同的心理企盼。毫无疑问,莲花纹样就是人们在此种观念意识下催生的产物。不论是在宗教信仰中还是日常生活用品的艺术表现中,莲花纹样的取用方式极其丰富多元化。大到宗教庙宇中的莲花藻井,小到平常百姓家的剪纸窗花。文与质、形与神的高度和谐一直是中国传统艺术思想追求的终极目标,而莲花这一吉祥纹样,在象征符号中,一直承担着符号文字表述的功能;同时莲花又有着中国特有的谐音转换功能,为历代艺术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艺术工作者结合寓意的表现手法,将人对自然界普遍的抽象情结,加以人格化,运用花、果、种子并存的植物特性与丰沛的生命力,传达出不同阶层的广大劳动人们对于家庭、事业、爱情、生产丰收等方面的精神寄托成为历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渴求的物质化表现。
二、莲花纹样对现代民族化本土化多元化设计的启迪
莲花纹样这一表现形式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淀的精神内核。俗话说无根的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是禁不住实践和历史的考验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莲花纹样的设计变得更加灿烂多彩和多元化,不仅力求形式结构的生动与层次变化,更就其象征、比拟、寓意等多种形式,体现出人们的审美心理和情感反映,以及追求美好理想的意识观念,衍生出许多符合国际设计潮流的新的莲花纹样。因此,作为传统文化、传统图案代表之一的莲花纹样。它不仅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也在中国传统文化继续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1)传统符号的结构演绎 记得一位名人曾用“要以最大的勇气打入传统,又要以最大的勇气打出传统”这句话来剖析中国画承接转移,改革创新的发展之路,笔者也同样认为这句话可以用在这里反映现代设计创作的勇气和精神,当代设计就是要源于传统又要超越传统、超越地域。所以对于传统图案莲花纹样的利用,应该有一定的继承性和转移性,不论在内容思想还是形式造型上都要有所研究、分析和创新,与时代的发展相同步。
传统莲花纹样的造型大都较精细繁杂,其图形构成形式也很传统。如果只是对它们进行简单的搬用,确实能给产品、设计带来传统复古的意味,但如果用的太过频繁,则与现代社会的创新和大众的欣赏眼光格格不入。所以要取其精华,化繁为简。业内人士都广泛认为,只有深挖解剖原有结构,演绎重新搭建才是一种可行的办法,这也是我们设计人员最为熟悉的“打散、重构”手法,这不仅有利于设计者了解事物内部结构,更能深刻地了解其内在的关联性。对客观的自然形态而言,通过打散,了解对象的造型规律,从理论上探索它的美的法则,这并不是强迫“神化”古人的创造,而是为了今后生产的发展和审美的提高,是为了再创造。
在今天的大学教育中,教师都是从打散重构开始教授学生去创新创意,“打散”二字从表面看是一种“破坏”,实质是一种再提炼的方法。现代设计造型常常都是先进行打散,这恰恰是为了解物质内部的元素化、规律化、单纯化、系列化和群化,设计者们都了解在美学上对于作品要求其符合韵律美、节奏美、对比和调和美,要求形象思维突破空间和时间的局限,要求抽象与具象同样地发挥作用。而打散构成恰恰就是从具象走向抽象发展的最好路径。
“构成”是一种组合,两种形态组合后,原有的两种形态都会发生变化,能产生各种变异。例如中国广昌第一届莲花节的标志征集作品(图1),用一只吉祥鸟和莲花演绎了一种新时代的重构纹样,让我们耳目一新;2009年的世界集邮展览的会标(图2)则更精彩——古老的中国建筑,飞腾向上的信鸽,天圆地方的宇宙遐想用一张绝美的邮票给出了完美的答案;再如盈彩美地楼盘标志(图3),其灵感来源于孔雀东南飞的浪漫故事,同样是莲花和鸟的重组再构,相比较于莲花节的标志设计效果完全不同;水晶岛楼盘标志则是要告诉我们只有这个房产才会是真正的钻石地产值得拥有,莲花与钻石的相得益彰可见一斑(图4)。设计师在创作中国鱼鳞病协会会徽时(图5),受到莲花和鱼群意象的启发,将图案分成两个层次,使得画面很有层次感,莲花聚拢,鱼群分散,象征着鱼鳞病虽然是可怕的难医之症,但只要热爱生命的人万众一心就一定能攻克这个医学上的难关。这些作品的设计都是运用了“打散重构”方法的成功案例。作品的外在形式感与设计师们意在赋予作品的思想内涵之间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谐,也使我们这些从事基础教学的设计工作者感受到传统莲花纹样在现代视觉设计中的价值。
我们也可以将传统模式扭曲变形,使原先的组织关系断裂,用另外的组织和秩序代替,实现新的基因的转换,从而得到全新的视觉形态,甚至是一种超民族的隐喻,例如英国的莲花汽车,虽然它的元素并没有让我们捕捉到更多的莲花纹样的影子,但它的整体外形似一片莲花的花瓣,它的感人的浪漫故事无不让我们感受到莲花纹样在异国他乡的基因转换是那么的自然和谐,东方和西方是相互融合和渗透的(图6)。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设计也有着独特的灵感发源。作者在设计中对许多中国传统元素都进行了很好的重组再构。设计的独具匠心。例如吉祥物中的晶晶,其灵感来源就是莲花的花瓣和卡通动物的完美结合。晶晶来自森林,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它头上的竹叶纹饰源自宋瓷上的莲花瓣造型。这一头饰的出现再一次证明古代瓷器上的莲花纹样通过打散重构展现出的成功视觉效果(图7)。
在一种固定的形式上,将别的形态融入其中。以王军强设计的装饰艺术字体“荷趣”(图8)为例,设计者打破了时空概念的物象组合,使“荷”这一汉字的间架结构与荷花的瓣、叶、莲蓬等元素有趣味地组合在一起,成为独具艺术特质的再创性世界。这些新鲜的组合,都是脱胎于传统的旧的元素,都是用新的方法演绎旧的图形符号。
图9是一款产品设计,一个休闲又可以玩耍的坐垫,设计者的独具匠心之处是当松开袋口的时候,它会像一朵莲花安静地在你面前盛开,坐在上面让人不禁浮想联翩,颇有互动感。收紧袋口之后,坐垫便缩小收拢,方便收纳。这些莲花类的形象,因联想、创意及历史而积淀下来的拥有崭新含义的各种标志设计,招贴广告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等无不显示着其丰富的内在文化内涵。洋溢着新时代气息的设计层出不穷,改变了以往笔者对莲花纹样仅单纯运用于佛教艺术或民间传统图案的看法。设计师们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也使笔者备受启发。
(2)后现代设计风格的因势利导 从传统中借用符号是后现代设计风格常用的方法之一。图10是泰国易初莲花企业的标志,标志中的“易初”是对正大集团创始人谢易初先生的尊名,“莲花(Lotus)”是泰国的国花。由于泰国是一个佛教盛行的国家,取这个名字,是为了体现企业的追求社会和集团事业的共同发展的良好愿景。因此,设计师将莲纹精简为四个对称的花瓣与英文单词首字母L、O 巧妙地结合,从而使得理性的外表下包孕着丰富的传统内涵,同样具有后现代的特征。
那么什么是后现代设计创意呢?就以“飘带”这个设计师经常使用的元素为例吧。图11这个用丝带缠绕出的莲花清新自然,画面的灵动感迎面扑来,似花非花,似动似静,一花一草一世界,不同的人欣赏都有不同的感觉,这不就彰显了它的后现代的模糊感吗?应验了后现代主义大师文丘理的话:后现代主义就是要以形式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对抗,有机地将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看似不能相融的艺术意象及要素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观者自然而然地接受。
再比如印度德里东南部的莲花寺(图12),也是莲花设计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莲花寺建成于1986年,是大同教的教庙。大同教在七个国家建有教庙,形状都不同,而且都是根据每一个国家当地的民族特色所建,而莲花恰恰是印度的国花。这座庙宇由伊朗建筑师Fariborz Sahba设计,它运用几何原理精密计算出的莲花寺,由三层花瓣组成,全部采用白色大理石建造。底座边上有九个连环的清水池,拱托着这巨大的“莲花”。这朵巨型的白色莲花,像极了草间弥生手下的巨型花卉装置艺术品,安静和谐地映衬在四周绿草地中。观者感受到的是一种传统文化、地方文化与国际文化的共生互补。通过图片我们不难发现这就是后现代建筑的代表,是活学活用传统莲花纹样的绝好案例。
莲花纹样的承接转移,继承与创新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是多层次和多角度的,民族的即是世界的,不同的民族语汇的探求和表现则更加形式多样,我们每一位设计人员都应该感同身受。现代设计领域是既深且广的,设计内容也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化,社会的变化不断更替,凡是身边的器物,环境机能的塑造都需要我们认真地分析理解。应该依赖于消费者的需求,依赖于消费文化极强的引导性,因此设计师必须密切关注消费者动态,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创作出符合时代需求的现代设计作品。传统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更应该如此,在不同的现实环境探索不同的民族样式,而民族的样式恰恰就是世界的。
[1]毕胜镇,刘 畅.艺术鉴赏心理学[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365.
[2]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形[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12-165.
[3]汪庆正.简明陶瓷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22,82,123.
[4]汪 流.艺术特征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134,293.
[5]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5.
[6]王 瑛.中国吉祥图案实用大全[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9:52,17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