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程序制定及免疫效果评价
2013-09-15陈巨清
陈巨清
(石家庄市牧工商,河北石家庄050041)
一、免疫程序制定
目前,传染性疾病是制约我国养殖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免疫接种是防控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要达到这一目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合理地制定免疫程序。
(一)目前各大型养殖场(或养殖户)在应用免疫程序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1.针对性差。偏离本养殖场(或养殖户)的实际情况,生搬硬套别人的免疫程序。
2.缺乏科学根据。大部分养殖场(或养殖户)所用的免疫程序没有科学依据,不符合免疫学原理,凭空想象或经验去编写。
3.免疫程序修订不及时。一个免疫程序实施一段时间后,疫情的流行特点或疫病的血清型种类都有可能发生了变化而免疫程序则一成不变。
(二)制定免疫程序的正确依据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是正确使用疫苗来防控疾病的关键环节,而在制定免疫程序时除了依据本场的实际情况和参考成功的经验之外,还需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在不同的养殖场、不同的饲养方式、不同的区域等情况下,免疫程序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因此,要使免疫效果最佳,应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及规律、疫苗特点、免疫有效期、日龄、母源抗体水平以及机体免疫状况等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
1.依据本地区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选择疫苗时应充分考虑到可能在本地暴发及将要流行的主要疫病血清型(如已在本地区流行过的疫病血清型或正在附近地区流行的疫病血清型等)。比如目前对我国养禽业来说,象禽流感、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法氏囊、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已在大部分地区都有过不同程度的流行,且又无特效药物治疗,因此应考虑将以上疾病的防控工作纳入免疫程序当中。
2.依据本场的发病史及其流行病学学清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不同的疾病有其不同的发展规律。有的疾病对各种年龄的畜禽都有致病性,而有的疾病只危害某一年龄的畜禽,如新城疫、传支对各种日龄的鸡都易感,而减蛋综合症则只危及产蛋高峰期的蛋鸡,法氏囊主要危及青年鸡,鸭病毒性肝炎只危害幼鸭等。因此就应考虑到在不同生产日龄进行不同的疾病免疫,而且免疫时间应计划在本场发病高峰期前进行,这样既可减少不必要的免疫次数,又可把不同疾病的免疫时间分开,避免了同时接种疫苗所导致的相互干扰及免疫应激。
3.依据抗体水平的变化规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畜禽体内存在的抗体有两大类:一类是先天所得,即种畜禽遗传给后代的母源抗体;另一类是通过后天免疫产生的抗体。畜禽体内的抗体水平与免疫效果有直接关系。当畜禽体内抗体水平较高时接种疫苗会中和原有抗体水平,免疫效果往往不理想;当畜禽体内抗体水平较低时接种疫苗又会有空白期出现;所以免疫应选在抗体水平到达临界线前进行较合理。抗体水平一般难以估计,有条件的养殖场应通过监测确定其抗体水平,而不具备条件的养殖场,可通过疫苗的使用情况及该疫苗产生抗体的规律经验估计抗体水平。所以在制定免疫程序时,要根据抗体的衰退期进行合理制定免疫日龄。
4.依据生产需要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根据所养畜禽的用途及饲养时期不同,接种疫苗的种类也各有侧重。比如对家禽而言,按生产需要可将家禽分为肉用家禽与蛋用家禽两大类,但二者的免疫程序在同一疾病流行区是不同的。蛋用家禽的生产周期较长,一次免疫不足以提供长效的免疫力,因此需进行多次免疫,且疫苗种类还应考虑到产蛋率、孵化率及蛋种禽免疫后还应保证其下一代的母源抗体;而肉用禽由于生产周期较短,因此免疫次数及疫苗种类就可以大大减少了。
5.依据饲养管理水平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在不同的饲养管理方式下,传染病发生的差异较大,因此免疫程序的制定也应有所差异。在先进的饲养管理方式下,畜禽场所一般不易受强毒的污染;在落后的饲养管理水平下,畜禽场所一般易受强毒的污染,因此在制定免疫程序时就应考虑周全,以使免疫程序更加合理。一般而言,饲养管理水平低的畜禽场,其免疫程序比饲养管理水平高的畜禽场复杂。
6.依据疫苗特性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疫苗一般有活苗与灭活苗,单价苗与多价苗以及强毒苗与弱毒苗等多种类型。不同的疫苗免疫期与免疫作用不一样,所以应根据疫苗特性选苗(比如一般应先用毒力弱的疫苗作基础免疫,再由毒力稍强的疫苗进行加强免疫效果更佳);同时建议各畜禽禽场选择正规厂家提供的弱毒活疫苗(最好是单苗)进行基础免疫,选用灭活苗进行加强免疫(在发病严重地区用单苗,在安全地区可选用联苗),对于一些血清型变异较大的疾病,如禽流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法氏囊病等可选用地方毒株制备灭活疫苗进行加强免疫效果更佳。
7.有合理的免疫途径。制定免疫程序时应考虑合理的免疫途径,同一疫苗的不同途径,可以获得截然不同的免疫效果。正规疫苗生产厂家提供的产品均附有使用说明,免疫应根据使用说明进行。一般情况下活苗采用滴鼻、点眼、饮水、喷雾、注射免疫,灭活苗则需肌肉或皮下注射。合适的免疫途径可以刺激机体尽快产生免疫力,不合适的免疫途径则可能导致免疫失败,如油乳剂灭活苗不能做饮水、喷雾,否则易造成严重的呼吸道或消化道障碍。同一种疫苗用不同的免疫途径所获得的免疫效果也不一样,如新城疫,滴鼻、点眼的免疫效果比饮水好。
8.根据季节因素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有些传染病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和阶段性,制定免疫程序时,需根据这些疾病的发病季节特点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如肾型传支多发于寒冷的冬季,因此冬季饲养的鸡群应选择含有肾型传支病毒弱毒株(Ma5株、28/86)的疫苗进行免疫。
9.根据生长阶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动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应进行不同的免疫接种。其中包括所使用的疫苗种类、疫苗接种量及疫苗免疫方法等的选择。比如,后备母猪首次妊娠对猪细小病毒病较敏感,就应在后备母猪配种前进行免疫接种。
10.根据免疫监测结果及疾病流行特点的变化,对免疫程序进行必要的、及时的修改和补充。
二、免疫效果评价
当一个免疫程序应用一段时间后,要结合免疫监测情况来评价免疫效果。 饲养场每年至少在每月进行一次血清抗体的检测,以便评估免疫效果和合理调整免疫程序,当超过90%以上的动物抗体水平是整齐且较高时,则说明免疫接种具有保护力;否则是失败的。当一个免疫程序应用一段时间后,随着生产和疫情的变化,要根据免疫效果检测情况和生产成绩适时调整程序。
三、实施免疫程序中应注意的事项
1.加强饲养管理,为免疫程序的实施创造良好条件。
2.严格执行卫生与消毒措施,减少污染机会。
3.保证各饲养阶段畜禽的营养水平,为疫苗接种后产生免疫反应提供良好的自身基础。
4.及时掌握国内及各地区畜禽场所的畜禽疫病流行情况。
5.做好疫苗接种后的抗体监测工作。
6.注意疫苗之间的干扰情况,不同疫苗之间存在着互相干扰现象,所以不同疫苗之间一般应间隔5~7天以上才可以免疫。
不同地域的不同疫病流行状况、不同饲养方式、不同环境条件、不同的种源来制定不同的免疫程序,没有一个程序是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需要随时根据相应的具体情况加以调整,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