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学服务对社区精神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3-09-15黄迪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精神疾病药师药学

黄迪

(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药房,广东江门529000)

精神患者是指因各种不良因素引起的大脑功能紊乱的人群。主要表现在对知觉、注意、思维、情感、行为、记忆、意志及智能等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1]。因精神患者的心理活动出现障碍,使其在处理事物丧失适应能力,往往会歪曲的反映客观事实,甚至伤害自身或他人,扰乱社会秩序[2-3]。通过采取适当的健康教育干预及提供相应的药学服务等有效措施,能增强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对病情的掌握能力,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症状,从而促进其早日康复。为此本文选择来自6个不同城区的80例社区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药学服务干预,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选择来自6个不同城区的80例社区精神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 (32±0.6)岁,病程2~24年,平均病程 (8.2±2.1)年,研究组中有职业者48例,无职业者32例,其中从事脑力工作者27例,从事体力工作者21例;有精神疾病史的20例,无病史的55例,5例不详,选择该6个城区的同症患者8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症、职业、病史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82例对照组患者常规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由医务人员结合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药学服务干预,并耐心指导患者用药。两组患者在6个月前均进行生存质量问卷调查,调查由患者家属协助完成,调查完成后对健康调查结果进行评分,在干预6个月后,通过随访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生存质量调查。

1.2.1 建立相关的药学服务组织 我院组成针对社区精神患者进行药学服务的卫生组织,组织人员包括院领导、精神专业医师、药师及相关医务人员。集合一些主管药师及以上资历的药师对社区医师进行专业知识及沟通技巧等培训,使其对精神患者进行针对性社区药学服务。

1.2.2 加强药学服务及精神疾病卫生的宣传教育 (1)通过建立药学相关的网站,一方面加强与精神患者的沟通,及时向患者或其家属解答药物和精神健康方面的咨询,另一方面让患者了解到最新的药品信息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项;(2)利用社区宣传栏,定期宣传药学服务的科普资料,介绍抗精神类药物的使用方法、不良反应及服药需注意的问题等;(3)定期召开精神健康座谈会,让患者及家属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探讨,以促进患者的沟通及适应能力。

1.2.3 建立社区精神患者的药历档案 在随访时获取患者初步资料,建立药历档案,在患者到门诊就诊时,药师详细补充其它资料,用以完善档案,在档案中,对患者的过敏史及药品禁忌做到细致记录,为社区医师用药时提供参考。

1.2.4 监护社区精神患者的用药过程 抗精神类药物经常伴有一些毒副作用,或有较长的半衰期,使药品剂量放大,所以药师要及时通过随访方式掌握精神患者服药后的情况,了解反馈信息,做出相应的调整。

1.3 评定指标 通过健康调查简表 (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的评分标准对所有精神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项目进行调查评分,即患者的生理机能(PF)、躯体疼痛 (BP)、生理职能 (RP)、一般健康状况(GH)、社会功能 (SF)、精力 (V1)、精神健康 (MH)、情感职能 (RE)、健康变化 (HT)[4]。为了方便比较,把各项目的原始分值按照量表来转换,转换所得分=[(原始分-最低评分)/平均评分] ×100,经转换后的各项最高得分为100分,最低为0分,分值较高的患者说明在该项的健康质量较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进行6个月的相关干预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对比,详见表1。

表1 两组在6个月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情况(¯x±s)

3 讨 论

药学服务是药学人员使用药学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工具对患者、患者家属、地方医师等公众提供药物使用相关的服务。通过对社区的精神患者采取药学服务,能够建立起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同时也为药学服务的发展开创出一个新的平台。近年来,因生活环境的变化及工作压力的加大,精神疾病患者的数量也日益呈现上升趋势。对社区精神患者进行药学服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提供药学的相关咨询是药学服务模式下的一项重要内容。专业的药学咨询自身并不能改变患者的发病次数,但是可以建立患者对就医的信心,增强依从性,从长远的角度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通过药学服务,解答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从而减少药源性疾病及不良症状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身体健康。而药师也从一个药品供应者转变成药学服务者,通过与患者更多的互动,关怀并帮助精神患者,从而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理念。

健康调查简表是一种对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的工具,研究表明该表用于国内人群的适用性强,对于精神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价也具有较高的可信度[5]。经调查研究中表明,研究组在经过6个月的药学服务干预后,与对照组的生存质量评分对比,除躯体疼痛 (BP)以外,研究组在生理机能 (PF)、生理职能 (RP)、一般健康状况 (GH)、社会功能 (SF)、精力 (VT)、精神健康 (MH)、情感职能(RE)、健康变化 (HT)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果提示,通过采取相应的药学服务,能够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

综上所述,药学服务应用于社区精神患者,能够保障患者对药物知识的基本需求,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我们也将不断的对药学服务进行总结和完善,从而进一步的推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可持续性发展。

[1] 孙刚.我国社区医疗机构药房药学服务定量研究 [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5):75-77.

[2] 杨思芸,赵光凤,李胜前,等.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切入点分析 [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2,12(3):185-188.

[3] 刘才敏.探讨住院药房提高药学服务的体会 [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2):138-139.

[4] 庞允.高校医院药学服务的现状与路径 [J].中国药业,2012,21(11):54-55.

[5] 衣运玲,张新宇,刘晶,等.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生存质量评价 [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310-311.

猜你喜欢

精神疾病药师药学
药师之歌
药师之歌
药师“归一”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试论人类精神疾病观的发展与演变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