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山地不同林分乔木层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2013-09-14鲁绍伟潘青华张玉平李少宁
鲁绍伟,陈 波,潘青华,张玉平,李少宁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林业果树研究所,北京100093;2.河北农业大学 林学院,河北 保定071000)
生物量是生态系统运行的基础,是构成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力是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指标[1]。生物量的测定是研究林业和生态问题的基础,其主要的方法为相对生长法。我国从1970年开始进行有关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对单一物种的研究和林下植被层生物量方面[2-4]。对同一地区不同类型植物群落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较少[5],但在一个区域会同时有好多种植物类群存在。因此,本研究对北京山地7种不同林分类型乔木层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研究,构建植物生物量的相对方程,分析各器官生物量与植株大小的相对关系,为准确定量北京山地森林乔木层生物量和生产力,评价其生态功能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对北京市和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有现实意义。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八达岭石佛寺位于北京市西北郊延庆县水关长城脚下,东经116°02′,北纬40°20′,属燕山山脉,为火成岩、花岗岩山地,海拔475~1 100 m,试验基地总面积667 h m2。该地区属于北京北部山地气候温凉的9度线以北地区,年平均气温为9.3℃,极端最高气温39℃,极端最低气温-25℃,无霜期160 d,年均降水量477.6 mm,年均蒸发量为1 828 mm,主要集中在7—8月。该地区属于暖温带阔叶林区,地带性植被以栎林为代表的落叶阔叶林,以及侧柏林为代表的针叶林为主。由于原始林的砍伐和破坏,现有植被多为天然次杂木林及中、干生灌丛地带。土壤为北部山区褐色土壤带,受森林的破坏及多年砍伐后萌生的次生林的影响,腐殖质层较厚。乔木树种主要有侧柏(Pl atycl adus)、油松(Pinus)、核桃楸(Jugl ans)、华山松(Ar mandii)、白皮松(Bungeana)、白杄(Picea)、山杨(Popul us)和蒙古栎(Quercus)等。
2 研究方法
于2012年8月在八达岭石佛寺水关长城脚下选取7种纯林(油松、侧柏、华山松、白杄、白皮松、核桃楸、山杨)进行采样分析。在林木径级分布序列表的基础上,每种林分选择5棵伐倒样木,伐倒后将样木分成干、枝、叶、根4个组分;将样木的这4部分器官在烘箱中烘至恒重,计算出干物质重量;应用相对生长法计算单位面积乔木层生物量[6-7]。
相对生长法计算公式为:
式中:W——各器官生物量(干重);D——林木胸径;H——树高;a,b——系数。
净生产力:NPP=W/a
式中:NPP——年平均净生产量;W——生物量;a——林分年龄。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林分乔木层生物量回归关系
用树高(H)和胸径(D)数据,建立北京山地主要树种的森林乔木层各器官干重回归方程,其中干、枝、全株根据公式W=a(D2H)b建立,叶和根采用公式W=a(D2H)2+b(D2H)+c建立(表1)。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干、枝、叶、根及全株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0.81,说明树高和胸径能很好地预测乔木层生物量。
表1 不同林分生物量回归关系
3.2 不同林分乔木层生物量和生产力
3.2.1 油松纯林生物量和生产力 油松林的乔木层生物量和生产力分配见表2,由表2可知,各器官总平均生物量为122.96 t/h m2,从大到小依次为根>干>枝>叶。根的平均生物量最大为55.55 t/h m2,所占比例为45.17%;叶的平均生物量最低,为9.23 t/h m2,占油松总平均生物量的7.51%;根部生物量是叶生物量的6.02倍。油松林各器官的总净初级生产力平均为7.61 t/(h m2·a)。干的净初级生产力最大为3.03 t/(h m2·a),所占比例为39.76%;叶的最小为0.71 t/(h m2·a),占总平均初级生产力的9.33%。各器官的平均净初级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干>根>枝>叶。
表2 油松纯林生物量和净生产力
3.2.2 侧柏纯林生物量和生产力 由相对生长法求得的不同年龄侧柏纯林乔木层生物量及其分配见表3。表3表明,侧柏各器官总平均生物量平均为29.56 t/h m2。从大到小依次为枝>叶>根>干,其中枝的平均 生 物 量 最 大 为 10.75 t/h m2,所 占 比 例 为36.38%;干的平均生物量最低,为3.91 t/h m2,占侧柏总平均生物量的13.24%。侧柏林各器官的净初级生产力平均为2.06 t/(h m2·a)。枝的净初级生产力最大为0.83 t/(h m2·a),所占比例为40.23%;根的平均生物量最小为0.27 t/(h m2·a),仅占总平均初级生产力的12.99%。各器官的平均净初级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枝>叶>干>根。可见,侧柏林各器官的生物量和初级净生产力的排序是相同的,均是枝、叶最大。
表3 侧柏纯林生物量和净生产力
3.2.3 华山松纯林生物量和生产力 华山松纯林的乔木层生物量和生产力分配见表4。
由表4可以看出,华山松各器官总平均生物量为89.61 t/h m2,从大到小依次为根>枝>干>叶。其中根的平均生物量最大为45.51 t/h m2,所占比例达到50.78%;叶的平均生物量最低,仅为10.69 t/h m2,占华山松总平均生物量的11.93%;可见该地区华山松林还未达到成熟林,出材率不高,生物量的积累和分配以根和枝为主。华山松林各器官的净初级生产力平均为4.84 t/(h m2·a)。根的净初级生产力最大为1.75 t/(h m2·a),所占比例为36.33%;叶的最小为0.76 t/(h m2·a),占华山松总平均初级生产力的15.85%;各器官的平均净初级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根>干>枝>叶。
表4 华山松纯林生物量和净生产力
3.2.4 白杄纯林生物量和生产力 白杄纯林的乔木层生物量和生产力分配见表5。由表5可知,各器官总平均生物量为135.09 t/h m2,从大到小依次为根>干>枝>叶。其中根的平均生物量最大为56.38 t/h m2,所占比例为41.74%;叶的平均生物量最小,为17.13 t/h m2,占白杄总平均生物量的12.68%。白杄林各器官的总净初级生产力平均为7.29 t/(hm2·a)。干的净初级生产力最大为2.49 t/(h m2·a),所占比例为34.09%;叶的净初级生产力最小为1.22 t/(h m2·a),占总平均初级生产力的16.79%;各器官的平均净初级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干>根>枝>叶。可见,白杄纯林的净初级生产力以树枝为主。3.2.5 白皮松纯林生物量和生产力 白皮松纯林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力的分配见表6。由表6可知,白皮松各器官总平均生物量为43.01 t/h m2。从大到小依次为干>根>枝>叶,其中干的平均生物量最大,为21.55 t/h m2,所占比例为50.12%;叶的生物量最低,为5.18 t/h m2,占白桦总平均生物量的12.05%。表明该地区白桦林以近熟林为主,出材率较高,生物量的积累以树根、干为主。白皮松林各器官的净初级生产力平均为5.03 t/(h m2·a),干的净初级生产力最大为3.58 t/(h m2·a),所占比例为71.17%;叶的最小为0.32 t/(h m2·a),仅占白皮松总平均初级生产力的6.44%。各器官的平均净初级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干>枝>根>叶,表明白皮松初级净生产力的积累还是以树干为主。
表5 白杄纯林生物量和净生产力
表6 白皮松纯林生物量和净生产力
3.2.6 核桃楸纯林生物量和生产力 核桃楸纯林的乔木层生物量和生产力分配见表7。表7表明,核桃楸林的乔木层各器官总平均生物量为117.20 t/h m2。从大到小依次为枝>根>叶>干,其中枝的平均生物量最大,为71.64 t/h m2,所占比例达61.12%;干的平均生物量最低,为8.40 t/h m2,占核桃楸总平均生物量的7.17%;表明该地区核桃楸林还不成熟林,出材率不高,生物量的积累主要以树枝为主。核桃楸林各器官的总净初级生产力平均为9.44 t/(h m2·a),枝的净初级生产力最大为5.97 t/(h m2·a),所占比例为63.24%;干的最小仅为0.70 t/(h m2·a),仅占核桃楸总平均初级生产力的7.41%。各器官的平均净初级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枝>根>叶>干,表明核桃楸生产力还是以树枝积累为主。
表7 核桃楸纯林生物量和净生产力
3.2.7 山杨纯林生物量和生产力 山杨林的乔木层生物量和生产力分配见表8。由表8看出,各器官总平均生物量为31.03 t/h m2,从大到小依次为干>根>枝>叶,其中干的平均生物量最大,为11.67 t/h m2,所占比例达到37.61%;叶的平均生物量最低,仅为0.06 t/h m2,占山杨总平均生物量的0.18%。表明该地区山杨林生物量的积累以树干为主。山杨林各器官的总净初级生产力平均为2.19 t/(h m2·a),干的净初级生产力最大为1.06 t/(h m2·a),所占比例为48.45%;叶的最小,仅为0.004 t/(h m2·a),仅占山杨总平均初级生产力的0.20%。各器官的平均净初级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干>枝>根>叶。表明山杨林的生产力以树干积累为主,且正处于生产力增长的高峰期。
表8 山杨纯林生物量和净生产力
4 结论
北京山地7种不同林分各器官生物量与树高、胸径(D2H)存在着紧密关系,其R值均达0.81以上,介于0.812 9~0.994 8之间;经F检验,回归关系均达到显著水平,拟合精度高,在推算人工林生物量时具有应用价值,可为其它地区林分生物量测算提供参考。
乔木层平均生物量排序为白杄(135.09 t/h m2)>油松(122.96 t/h m2)>核桃楸(117.20 t/h m2)>华山松(89.61 t/h m2)>白皮松(43.01 t/h m2)>山杨(31.03 t/h m2)>侧柏(29.56 t/h m2);净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核桃楸[9.44 t/(h m2·a)]>油松[7.61 t/(h m2·a)]>白杄[7.29 t/(hm2·a)]>白皮松[5.03 t/(h m2·a)]>华山松[4.82 t/(h m2·a)]>山杨[2.19 t/(h m2·a)]>侧柏[2.06 t/(h m2·a)]。与冯宗炜[8]等的研究相比,白杄、油松、华山松的生物量和生产力以及侧柏的生产力较高,而山杨的生物量和生产力以及侧柏的生物量较低。这是由研究区立地条件、林木密度不同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树叶的生物量和净生产力均是最小的。
[1] Lv X T,Yin J X,Jepsen M R,et al.Ecosystem carbon storage and partitioning in a tr opical seasonal forest in South wester n China[J].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10,260(10):1798-1803.
[2] 刘玉萃,吴明作,郭宗民,等.内乡宝天曼自然保护区锐齿栎林生物量和净生产力研究[J].生态学报,2001,21(9):1450-1456.
[3] 曾慧卿,刘琪璟,冯宗炜,等.红壤丘陵区林下灌木生物量估算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J].应用生态学报,2007,18(10):2185-2190.
[4] 李晓娜,国庆喜,王兴昌,等.东北天然次生林下木树种生物量的相对生长[J].林业科学,2010,46(8):22-32.
[5] 冯志立,郑征,张建侯,等.西双版纳热带湿性季节雨林生物量及其分配规律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1998,22(6):481-488.
[6] 温远光,梁乐荣,黎洁娟,等.广西不同生态地理区域杉木人工林的生物生产力[J].广西农学院学报,1988,7(2):55-66.
[7] 叶绍明,郑小贤,杨梅,等.尾叶桉与马占相思人工复层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30(3):37-44.
[8] 冯宗炜,王效科,吴刚.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