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氢化泼尼松治疗非重症药疹的效果

2013-09-14

中国医药导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药疹氢化泼尼松

高 飞 曹 萍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云南昆明 650032

药疹又叫药物性皮炎,是药品通过各种给药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皮肤黏膜反应[1],为临床各科室常见的药物致不良反应之一。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发和上市,引起药疹的药物亦不断增加,致敏药物也发生了变化[2]。临床上多予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药疹,通常给药方式为口服或静脉注射。本研究观察了氢化泼尼松注射液(规格:2 mL∶10 mg,江西国药有限责任公司)治疗非重症药疹的临床疗效,并与地塞米松静脉途径给药治疗作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5例均为2011年5月~2012年6月我科门诊或院内会诊的非重症药疹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其中男36例,女29例;年龄17~64岁,平均38.5岁;病程0.5~7d,平均2.6 d;药疹类型分别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26例、荨麻疹型21例、固定性红斑型12例、多形红斑型6例;致疹药物按发生率高低依次排位:抗生素类共计39例(青霉素类17例、头孢类8例、喹诺酮类5例、大环内酯类4例、抗真菌药2例、其他3例),解热镇痛类药物共计12例(市售感冒药6例、复方氨基比林2例、去痛片2例、阿司匹林1例、保泰松1例),中成药5例,镇静催眠药3例,抗痛风药2例,其他4例。对照组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 18~62 岁,平均 36.5 岁;病程 0.5~6 d,平均 2.4 d;药疹类型分别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25例、荨麻疹型19例、固定性红斑型11例、多形红斑型5例;致疹药物按发生率高低依次排位:抗生素类共计36例(青霉素类15例、头孢类7例、喹诺酮类4例、大环内酯类4例、抗真菌药2例、其他4例),解热镇痛类药物共计11例(市售感冒药5例、复方氨基比林2例、去痛片2例、阿司匹林1例、保泰松1例),中成药5例,镇静催眠药3例,抗痛风药2例,其他3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发病状况、药疹类型及致疹药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健康状况良好,在治疗前1个月内未使用长效皮质类固醇激素,1周内未服用抗组胺药物及皮质类固醇激素。排除标准:重症药疹(剥脱性皮炎型、红皮病型、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和重症渗出性多形红斑型);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药物的哮喘患者;妊娠、哺乳期妇女;糖尿病患者;精神病病史者;严重心、肺、肝、肾等器官及系统性疾病患者;对治疗方案不依从者。

1.3 方法

治疗组予以氢化泼尼松针剂20 mg 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 中静滴,1次/d;对照组予地塞米松针剂5 mg 加入5%葡萄糖250 mL 中静滴,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给药治疗至皮疹消褪后减少剂量或停药,不使用任何皮肤外用制剂及抗组胺药物,分别于治疗第4、7、10天复诊观察疗效,并记录出现的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症状消失,皮损完全消褪;显效:症状明显改善,皮损消褪≥60%;有效:症状有所改善,20%≤皮损消褪<60%;无效:症状无改善或有新发皮疹,皮损消褪<2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125例患者10 d 内均获临床痊愈。治疗组比较对照组,治疗第4天痊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5,P>0.05);治疗第7天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5,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治疗组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食欲增加、体重上升、心悸乏力等症状者7例,呃逆1例,血糖升高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8.38,P<0.01)。

3 讨论

药疹的发生可分为免疫性机制和非免疫性机制。免疫性机制是指药物作为变应原进入体内,体内形成致敏淋巴细胞或特异性抗体,药物再次进入体内时,与特异性抗体结合,产生变态反应。非免疫性机制是指药物进入体内,没有致敏过程,临床表现却与变态反应相同。临床上发生的药疹多为免疫性机制[3]。

近年来,对药疹的发生机制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基因遗传的多态性可导致某些特定药物发生特定类型的药疹[4],例如我国的汉族人中HLA-B1502 阳性者对卡马西平易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HLA-B5801 阳性者对别嘌醇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概率增高[4-5];有关研究发现,药疹患者体内的药物活性代谢产物明显增多,原因包括:①解毒活性代谢产物的能力降低,涉及的相关代谢酶有细胞色素P450 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和环氧化物水解酶等;②可溶毒性产物减少[6]。

近年来随着临床新药的不断发展以及抗菌药物滥用现象的普遍存在,药疹的发病情况呈上升趋势,药疹的致敏药物种类和皮疹类型也发生了变化。药疹已成为药物所致不良反应中最多见的临床表现。药疹的同一表现可由不同药物引起,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发和上市,致药疹药物的品种也不断增加。以往的报道显示,致药疹常见的药物为抗生素类、解热镇痛类、中成药类和镇静催眠类。本研究资料与相关研究报道基本一致[7-9]:抗生素类(主要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解热镇痛类为引发药疹病例数最多的药物品种,尤其以抗生素类的阿莫西林最为常见。此外,静脉给药中青霉素类、喹诺酮类致药疹的概率也比较高,应给予重视。不少患者认为中成药为天然药物制剂,可放心使用[10],导致临床上此类品种的广泛应用所引发的药疹有增加的趋势[11-12],也应引起医务工作者注意。中药不良反应与剂型的关系较大,注射剂成为诱发药疹的主要剂型[13-14]。其原因是:中药注射剂成分比较复杂,成分间相互作用至今尚不明确,且多数有效成分本身为大分子物质,具有较强的抗原性,某些杂质可作为半抗原,更易与血浆蛋白结合形成高致敏原而诱发药疹[15]。本研究中致药疹的有双黄连注射液、参麦注射剂、抗病毒口服液和清开灵注射液等。

药疹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荨麻疹型、多形红斑型、固定性红斑型、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大疤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剥脱性皮炎型和重症多形红斑型等。一般将荨麻疹型、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固定性红斑型和多形红斑型列为非重症药疹[16-17]。非重症药疹一般不表现系统及全身症状,非糖皮质激素治疗较难控制病情甚至导致疾病加剧,故临床上采用短期、中小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氢化泼尼松注射液为氢化泼尼松的灭菌稀乙醇溶液,属水解迅速而起效快的糖皮质激素类制剂,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本研究治疗组采用氢化泼尼松针剂20 mg 加入5%葡萄糖液500 mL 中静滴治疗非重症药疹,对照组予以地塞米松针剂5 mg 加入5%葡萄糖500 mL 中静滴,1次/d。临床观察结果显示:两组125例患者10 d 内均获临床痊愈,治疗组第4天痊愈率为58.5%,第7天痊愈率为89.2%,第4天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注射次数减少,节省患者就诊次数及时间,医疗费用相当。在治疗期间,治疗组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则有7例出现食欲增加、体重上升、心悸乏力等症状,1例呃逆,1例血糖升高。因此,氢化泼尼松注射液治疗非重症药疹,比地塞米松针剂更能迅速地控制病情,且未发现不良反应,是临床上治疗非重症药疹疗效好、安全性高的药物。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1]甘小艳,苏玉文.368例药疹患者临床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9,16(3):853-855.

[2]樊仲强.常见药疹的临床诊疗体会(附200例报告)[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3):81.

[3]周贻飞.131 例药疹临床分析[J].海峡药学,2010,22(10):227-229.

[4]Demoly P,Viola M,Gomes ER,et al.Drug hypersensitivity[M].Basel:Karger AG,2007:2-17.

[5]Chia FL,Leong KP.Severe cutaneous adverse reaction to drugs[J].Curr Opin Allergy Clin Immunol,2007,(4):304-309.

[6]Martin M,LI H.Severe cutane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s:a review on epidemiology,etiolog,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pathogenesis[J].Chin Med J(Engl),2008,121(8):756-761.

[7]张超英.住院药疹患者402例临床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34(2):112.

[8]徐晖,许益汗,单海东,等.药疹567例临床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34(3):205.

[9]张爱娜,曹广喜.600例药疹临床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20(4):406.

[10]李霞.130例药疹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8):163-164.

[11]刘文斌,孙云川,金晓琨,等.18例药疹患者的致敏药物及临床分型[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6,27(6):747.

[12]顾小平,陈红.经血宁胶囊引起药疹59例临床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07,5(11):1034.

[13]祝德秋,沈金芳.中药不良反应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中国药房,2004,15(6):359-361.

[14]杜国安,付志荣,陈世明,等.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对策[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9):928-929.

[15]梁建梅.中成药所致药疹162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7):665-666.

[16]赵辫.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22-624.

[17]杨国亮.现代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418-425.

猜你喜欢

药疹氢化泼尼松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2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皮损处理临床回顾
一种氢化丁腈橡胶的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甲磺酸伊马替尼致扁平苔藓样药疹二例
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的疗效及对脂联素的影响
氢化可的松严重副作用1例
甲基泼尼松龙在治疗急性脊髓损伤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氢化6#溶剂油中芳烃的方法研究
法开发电解水氢化酶激活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