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联合电针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3-09-14刘相辰苏雪丽赵丽珍

中国医药导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针药电针精神分裂症

刘相辰 苏雪丽 赵丽珍

1.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7;2.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近年来,精神分裂症的免疫功能学逐渐成为了精神病学界的研究热点,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调节关系日益受到重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很可能存在病毒感染与自身免疫系统的问题。电针治疗是指在刺入人体穴位的毫针上,采用电针机通以微量低频脉冲电流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且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1-6]。目前,电针治疗应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报道并不多见。所以,为了检验电针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特进行此次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均来自呼和浩特市康复医院连续性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即经过两种以上药物系统或间断性治疗而无效、且排除其他躯体障碍者)。实验时间从2009年6月~2010年2月。根据DSM-IV 有关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随机选取无严重躯体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无烟酒嗜好和药物滥用、非妊娠和哺乳期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5例,并分为药物治疗组和针药治疗组。药物治疗组患者34例,其中,男 20 例,女 14 例;年龄 19~63 岁,平均(44.2±10.1)岁;病程5~38年,平均(19.5±9.5)年。针药治疗组31例,其中,男 18 例,女 13 例;年龄 20~58 岁,平均(40.4±8.5)岁;病程5~37年,平均(15.8±8.8)年。两组患者年龄和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其中药物治疗组患者于实验第1周及第4周脱落2例,针药治疗组于第2周脱落1例。

1.2 方法

1.2.1 药物治疗组 选用氯氮平治疗,剂量150 mg/d,1次/d,每晚口服,治疗观察时间为6周。

1.2.2 针药治疗组 除应用上述药物治疗外,每日针灸1次,并使用电针仪辅助治疗,时间为20 min/次,电量以患者能承受的最大电量为度;选取百会、印堂、四神聪、膻中等穴位,治疗观察时间为6周。选用长2 寸的针具,手法为平补平泄。

1.3 临床评估

在治疗开始前及治疗第6周后,由2名经过专业培训的主治医生采用简明精神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阳性症状量表(SAPS)评定所有被试者的精神症状[7-8]。

1.4 实验室检测

所有被试均在治疗前1 d 及治疗第6周后早晨6~7 点取空腹静脉血5 mL,运用流式细胞术测定T 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CD8;采用 Elisa 法测定白介素 2(IL-2)、白介素6(IL-6)水平。CD3、CD4 和CD8 试剂盒以及流式细胞仪均由BD公司提供;IL-2 和IL-6 试剂盒由 Beckman公司提供。所有样本均由同一名人员测定,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评定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6周后的BPRS、SAPS 和SANS 量表得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针药治疗组治疗6周后BPRS、SAPS 和SANS 量表得分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P<0.01)。见表1。

2.2 两组治疗后临床量表的减分率比较

经过6周的治疗后,针药治疗组的临床量表评分减分率显著大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 T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比较

针药治疗组的CD4的水平在治疗后显著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其他因子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3。

2.4 两组治疗前后IL-2、IL-6水平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2、IL-6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针药治疗组血清IL-2、IL-6水平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P<0.05、P<0.01)。见表4。

2.5 安全评估

试验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随着细胞免疫学的发展.有关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研究已成为精神神经免疫学中较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很多研究证实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的异常,并且具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点,主要是CD3、CD4、IL-2 和IL-6的改变与中枢神经递质的异常,尤其是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亢进,这些变化主要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相互影响。但三者之间的改变何为初始原因,何为继发因素尚难判断,故对精神分裂症进行免疫学研究有助于揭示其病理机制。

表1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6周后临床量表评定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6周后临床量表评定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药物治疗组比较,*P<0.01;BPRS:简明精神量表;SAPS:阳性症状量表;SANS:阴性症状量表

组别 BPRS治疗前 治疗6周后SAPS治疗前 治疗6周后SANS治疗前 治疗6周后药物治疗组(n=32)针药治疗组(n=30)55.16±13.27 48.70±13.35 42.72 ±11.37△28.73±11.38*△55.16±13.27 48.70±13.35 42.72 ±11.37△28.73±11.38*△53.06±16.88 47.23±17.81 42.19 ±15.59△31.00±15.11*△

表2 两组治疗后临床量表的减分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后临床量表的减分率比较(±s)

注:与药物治疗组比较,*P<0.01;BPRS:简明精神量表;SAPS:阳性症状量表;SANS:阴性症状量表

组别 BPRS SAPS SANS药物治疗组(n=32)针药治疗组(n=30)0.23 ±0.11 0.41±0.14*0.21±0.10 0.35±0.12*0.21±0.15 0.40±0.11*

以往的一些研究表明[9-15],额叶-纹状体-丘脑-颞叶回路的功能紊乱是精神分裂症的病理性基础之一,其中尤以海马、杏仁核的功能紊乱为主;免疫学的研究表明IL-2 在上述回路中具有较高的代谢和合成密度。因此,增高的IL-2水平将对上述这些大脑解剖部位产生特异性的影响,从而引起一系列神经递质(如DA、5-HT、Ach 和NE等)的改变,导致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障碍。另外,IL-2 能增加多巴胺能神经传递并且参与自身免疫和细胞生长。脑脊液中IL-2的浓度比儿茶酚胺代谢物与疾病复发的关系更紧密。本研究发现药物合并电针治疗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2水平均显著低于低于药物组,且药物合并电针治疗组各临床量表减分率大于药物组。说明电针合并药物治疗可以更好的降低IL-2水平,从而缓解精神分裂症症状与既往研究相似[19-20]。

IL-6是临床免疫学研究较多的细胞因子之一。既往研究证实DA 和5-HT的功能受到IL-6的影响[4-6]。原因是产生IL-6的淋巴细胞膜上有DA 受体和5-HT 受体存在,而这可明显提高额前叶与海马的DA 和5-HT的活性与浓度。因此,可以说由IL-6 浓度或活性的增高所引起的免疫功能的调节紊乱及其所促发的免疫损伤很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影响因子之一[21]。而在本实验结果中,针药治疗组的IL-6的水平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且药物合并电针治疗组的BPRS、SPAS、SANS 临床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这说明通过电针治疗可能抑制了IL-6的生成,从而对精神分裂症的免疫功能紊乱进行了纠正,使精神症状有所缓解。

表3 两组治疗前后 CD3、CD4、CD8水平的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 CD3、CD4、CD8水平的比较(分,±s)

注:与药物治疗组比较,P<0.05

组别 CD3治疗前 治疗后CD4治疗前 治疗后CD8治疗前 治疗后药物治疗组(n=32)针药治疗组(n=30)68.95 ±14.70 68.29 ±7.56 68.65 ±8.09 68.05 ±11.62 38.43±9.90 37.81±7.27 38.55±7.81 39.87±8.09*28.82±10.33 28.75±7.83 28.35±9.93 28.05±9.1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IL-2、IL-6水平的比较(ng/L,±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IL-2、IL-6水平的比较(ng/L,±s)

注:与药物治疗组比较,*P<0.05,**P<0.01;IL-2:白介素 2;IL-6:白介素6

组别IL-2治疗前 治疗后IL-6治疗前 治疗后药物治疗组(n=32)针药治疗组(n=30)33.66 34.71 44.34 28.47*42.97 35.03 49.72 19.93**

目前,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T 细胞亚群进行的大量研究中可以看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外周血中确实存在着T细胞比率显著下降的状况,而辅助性T 淋巴细胞CD4 细胞的降低可能是引发这一改变该的主要原因。所以,可以推测,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的β-内啡肽是明显增多的,而β-内啡肽具有降低CD3 和CD4 细胞的作用,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免疫功能紊乱或降低。此外,也有研究表明,激活的T 细胞分泌的IL-2 会反过来作用于T 细胞使其扩增,而IL-2 与其受体的高亲和力结合能使CD4 细胞达到完全活化状态。但若是高浓度的IL-2 持续对CD4 细胞产生过量的信号刺激则会诱发CD4 细胞启动凋亡程序,进而导致CD4 以及CD3等免疫细胞的数量降低等。在本实验结果中,针药治疗组治疗后血清的CD4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和高于药物治疗组,与上述研究结果是一致的[3,5]。

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16-17],针灸能改变机体的特异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对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均有明显的影响。针灸的免疫效应主要表现在经其穴位刺激后能够引起局部的神经或感受器将其传入中枢神经系统,进而刺激神经中枢释放神经递质等一系列变化,最终实现调控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此外,针灸引起机体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兴奋,促使其释放儿茶酚胺及阿片类物质等,进而作用于相应受体产生免疫反应。有研究表明,脾虚泄泻模型的大鼠外周血中CD3、CD4 和CD8 细胞减少,而经针灸天枢穴后其CD3 和CD4 细胞数量均有所回升,且CD4/CD8 比值也升高。本实验结果中针药组CD4水平治疗后高于治疗前,也高于药物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与多数研究结果一致[22-25]。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两种不同方法的治疗,针药组血清CD4水平高于药物组,血清IL-6、IL-2水平低于药物组。针药组BPRS、SAPS、SANS 临床量表评分减分率均高于药物组,针药组较药物组临床症状缓解明显。电针合并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症状的缓解作用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即电针在改善精神分裂症症状的同时可更好地调节与精神分裂症症状相关的细胞免疫因子水平。

[1]张向阳,周东丰,张培琰,等.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免疫功能的测定[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29(4):205-208.

[2]张向阳,周东丰.精神分裂症免疫指标与精神症状的关系[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7,30(3):145-148.

[3]许明智.细胞因子在精神分裂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7,24(9):207.

[4]张春运.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IL-2,IL-6,IL-8的影响及临床意义[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9,3(32):173-174.

[5]司天梅,舒良,刘平,等.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细胞免疫改变[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9,25(1):48-49.

[6]杨建立,贾福军.白介素-6 及其受体与精神分裂症[J].国外医学:精神病册,2003,30(2):121-124.

[7]施永斌,张卫,赵宝龙,等.PANSS、SANS 及SAPS 量表一致性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1999,11(1):23-25.

[8]宋建成,费立鹏,张培琰,等.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中各分量表的评价[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1,11(2):86-88.

[9]Block W,Bayer TA,Tepest R,et al.Decreased frontal lobe ratio of N-acetylaspartate to choline in familial schizophrenia:a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study[J].Neurosci Letter,2000,289:147-151.

[10]DeickenRF,Zhou L,Schuff N,et al.Hippocampus neuronal dysfunction in schizophrenia as measured by proton magneticresonance spectr oscopy[J].Biol Psychiatry,1998,43(7):483-488.

[11]DelamillieureP,ConstansJ,FernandezJ,etal.Protonmagnetic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of the thalamus in schizophrenia[J].Eur Psy chiatry,2000,15(8):489-491.

[12]Deicken RF,Johnson C,Pegues M.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 oscopy of the human brain in schizophrenia[J].Re Neurosc,2000,11(2-3):147-158.

[13]Blum BP,Mann JJ.The GABA energy system in schizophrenia[J].lnt J Neuro Psychopharmaeol,2002,5(2):159.

[14]岳英,徐一峰.精神分裂症与细胞因子相关性研究进展[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14(4):248-249.

[15]熊鹏,张秀,王继才.精神分裂症与自身免疫的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8,35(3):149-150.

[16]张本,孟素荣,于江,等.智能电针仪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1994,14(1):17-18.

[17]王衍山,杨万福.针刺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报告[J].针灸临床杂志,1997,13(9):47-48.

[18]丁关元,李风钢,张建华.针灸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53-54.

[19]程健君,蔡念光.针灸对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的调节作用[J].江苏中医,2007,39(11):88-89.

[20]陈建设,陈文垲.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机理[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2):210-212.

[21]赵若莲,王玉明,段勇.白细胞介素6 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9,1(18):2757-2759.

[22]Lieinio J,Seibyl JP,Ahemns M.Elevated CSF levels of in-terleukin-2 in euroleptic-free schizophrenic patients[J].Am J Psy-ehiatry,1993,150:1408-1410.

[23]Lacosta S,Merali Z,Anisman H.Central monoamine activity following acute and repeated systemic interleukin-administ ration[J].Neuroimm unomodulation,2000,8(2):83.

[24]Sun ZG,Wang F,Cui LW,et al.Abnormal anterior cingulum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a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study[J].Neuroreport, 2003,14(14):1833-1836.

[25]Wang F,Sun ZG,Cui LW,et al.Anterior cingulum abnormalities in male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determined through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J].Am J Psychiatry,2004,161(3):573-575.

猜你喜欢

针药电针精神分裂症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针药并用治疗癔症性失声验案1则
针药并用治疗舌咽神经痛验案1则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