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LIF 与PLIF 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比研究

2013-09-14赵丛然隋福革何晓峰周继辉刘志强

中国医药导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复发性腰椎间盘椎体

赵丛然 隋福革 何晓峰 周继辉 邵 林 刘志强 崔 斌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南医院骨科,黑龙江大庆 163453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recurr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是指初次腰椎间盘手术后6个月以上的“无痛期”,原手术节段残留的椎间盘组织再次复发,复发与初次诊断的节段一致并与MRI 相符[1]。根据有关文献报道,椎间盘初次手术后的复发率为5%~20%,甚至更高[2],复发率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高[3]。有研究显示大约14%首次行椎间盘切除术的患者因为复发而再次手术治疗,而往往再次手术的治疗效果可能差于初次手术。再次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术后瘢痕粘连可能更严重。如何更好地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减少并发症,本研究采用经腰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与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对80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南医院骨科2011年 5月~2012年 5月收治的80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按手术方式分为TLIF组和PLIF组,每组各40例。在TLIF 组中,男 23 例,女 17 例;年龄28~65岁,平均(41±12)岁;病程16~101个月,平均(66±9)个月;同侧突出23例,对侧突出17例。在PLIF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7~66岁,平均(44±13)岁;病程 14~108 个月,平均(63±12)个月;同侧突出25例,对侧突出1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手术方式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例)

1.2 手术方法

1.2.1 TLIF组 患者取俯卧位,沿原切口切开,骨膜下剥离肌肉,显露棘突,保留对侧小关节囊。在C 形臂机透视下植入4 枚椎弓根螺钉安放连接棒,显露椎间孔及其外侧。在硬膜和上下神经根间作一圆形切口在椎间隙纤维环上,用髓核钳及绞刀等取出椎间隙髓核组织;刮除上、下软骨终板给植骨融合创造条件。将先前取出的关节突、椎板骨质填塞入椎间隙置入香蕉形椎间融合器一枚,再用C 形臂机确认椎间融合器位置,术侧连接棒加压固定锁紧。

1.2.2 PLIF组 暴露至双侧上下关节突根部,C 形臂机透视下植入4 枚椎弓根螺钉,切除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棘突及双侧椎板,保留双侧关节突关节,切除黄韧带,清理硬膜外脂肪,扩大神经根管,取出髓核、软骨终板,植入自体骨及椎间融合器一枚;再用C 形臂机确认椎间融合器位置是否合适,双侧连接棒固定锁紧。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椎体间融合率及融合时间。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计算改善率=(术后评分-术前评分)/术前评分×100%[4]。

1.4 疗效评判标准

优:改善率为75%~100%;良:改善率为 50%~<75%;中:改善率为 25%~<50%;差:改善率为 0~<25%或低于术前; 总有效率=(优例数+良例数+可例数)/总例数×100%[2]。术前进行常腰椎正侧位MRI 检查,术后复查腰椎X 线片。植骨融合标准:有连续性骨小梁和屈伸应力X 线片出现节段间活动<4 °时为融合,反之为不融合[4]。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椎体间融合率及融合时间比较

TLIF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少于PLIF组(P<0.05);两组卧床时间、椎体间融合率及融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椎体间融合率及融合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椎体间融合率及融合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卧床时间(d)椎体间融合率(%)融合时间(个月)TLIF组PLIF组P值40 40 108±20 145±21<0.05 386±55 681±43<0.05 4.8 ±1.3 5.3 ±1.7>0.05 100 100>0.05 3.6±1.1 3.4 ±0.9>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VAS、ODI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OD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ODI 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TLIF组 VAS、ODI 评分与改善率与PLI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术前 术后 改善率(%)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术前 术后 改善率(%)TLIF组PLIF组P值40 40 7.04±1.53 7.21±1.37>0.05 2.40±0.78*3.20±1.07*<0.05 75.60±5.18 68.46±7.42<0.05 56.34±5.68 52.86±4.53>0.05 12.06 ±2.71*14.28 ±3.19*<0.05 79.25 ±7.52 74.24 ±7.18<0.05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TLIF组总有效率为90.0%,PLIF组 总 有 效 率 为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4 并发症

PLIF组出现有内置物断裂2例,松动移位3例,硬脊膜撕裂脑脊液漏2例及神经损伤1例;TLIF组有3例因假关节形成再次行翻修术,松动移位1例,无神经损伤并发症。

3 讨论

复发性腰椎间盘再手术率为5%~9%,且再次手术非常困难,容易造成瘢痕组织与神经、硬膜互相粘连,其局部解剖结构紊乱增加了手术的难度[5]。PLIF 与 TLIF均被广泛应用于腰椎不稳、腰椎退变性疾病以及椎间盘疾病等[6-7]。腰椎后路手术因瘢痕和粘连易导致硬膜撕裂和神经的损伤,较难暴露突出的椎间盘组织,需切除更多的脊柱稳定结构以扩大原手术范围[8-9],这样会加重腰椎的医源性不稳。

TLIF 与PLIF 具有相似的适应证,但TLIF 可以避免或尽量减少术中对神经根、硬膜和脊髓圆锥的牵拉,避免了神经损伤和脑脊液漏的发生。由于只是单纯切除一侧关节突关节,TLIF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远较PLIF 小[6]。另外,对于再次手术患者采取TLIF 技术可以减少因为瘢痕粘连而使椎管内组织损伤风险。在预后方面,本研究提示,TLIF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少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卧床时间、椎体间融合率及融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TLIF 与PLIF均能很好地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但是TLIF组在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PLIF组,缩短了手术进程,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这与Houten等[10]报道的相关研究结果相一致。

TLIF 技术通过前方椎体间融合和后方椎弓根内固定,重建了后柱张力带对抗张力的功能和前柱的支撑作用,其稳定性效果较好;而且还避免了前路手术可能造成的损伤及并发症。TLIF 适用于腰椎的所有节段,不需牵拉神经根及硬膜囊,通过TLIF 技术,保留了后方张力带结构,恢复了椎间隙高度和节段生理性前凸,有效避免了椎间融合器及植骨块后移。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VAS、ODI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 TLIF组 VAS、ODI 评分和改善率与PLI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TLIF 与PLIF均能很好地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但TLIF 较PLIF 综合疗效更好、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

综上所述,TLIF 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与PLIF相比更有效、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阮狄克,何勍,丁宇,等.PLF 与PLIF 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14(3):156-160.

[2]陈小明,曹奇,杨铁军,等.PLIF 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3):355-356.

[3]胡朝晖,李康华,李兵,等.PLIF 加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源性腰痛[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17):1300-1303.

[4]朱若夫,杨惠林.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9):1480-1482.

[5]Hackenberg L,Hlam H,Buflmann V,et al.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 safe technique with satisfactory three to five year results[J].Eur Spine J,2005,14(6):551-558.

[6]孙宏志,李兵,卓祥龙,等.椎间盘内破裂症的诊断和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的手术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19):1508-1509.

[7]刘大鹏,张永兴,张海涛,等.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24(10):12-15.

[8]伦保国,梁学,陈长青,等.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23(2):23-25.

[9]刘成,王永成.腰椎间孔狭窄的解剖与临床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23(4):40-43.

[10]Houten JK,Nicholas HD,Joseph W,et al.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ally/neuro miaging docum ented outcome intransforam inal lum bar in-terbody fusion[J].Neurosurgy Focus,2006,3:81.

猜你喜欢

复发性腰椎间盘椎体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从扶正祛邪法探讨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防治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复发性流产的中医治疗思路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超声检查胎儿半椎体1例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探讨BA,EMAb及ACA与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