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血通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51例
2013-09-14康军
康 军
血管性痴呆(VD)是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主要由多发脑梗死所致,发生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智能及生活质量。因此,防止再次脑梗死、促进脑功能恢复是神经科医师的重要课题。疏血通注射液是从水蛭、地龙等传统中药材中提取有效活性成分制成的注射剂,具有较强的抗凝、抗栓、抗血小板聚集、稳定动脉粥样斑块、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其良好的血液流变效益为大量脑血管病患者带来福音[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血管性痴呆患者102例,入选标准:①年龄>55岁,男女不限;②病程>1年;③痴呆诊断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手册》第4版的诊断标准。全部患者Hachinski缺血指数(HIS)量表>7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24分。根据智能总体衰退量表(GDS)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轻、中、重度痴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男27例,女24例,年龄(71.6±8.8)岁,病程(3.92±0.89)年。对照组51例,男28例,女23例,年龄(72.2±9.1)岁,病程(4.03±0.81)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进行了体格检查、头颅CT、实验室检查等排除其他类型痴呆。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尼莫地平片(尼莫同)30mg,每天3次,同时给予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搏药业)6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输注,每天1次。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片30 mg,每天3次,均连续用药21d。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除积极治疗基础病、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外,停用其他改善循环、促智药物。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做常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ECG以及 MMSE、HIS量表测试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测试。治疗后每天测脉搏和血压2次,每周检查ECG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治疗结束时,除免查HIS量表外,重复检查实验室各项目,并作MMSE和ADL评分测试。
1.4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前后疗效自身对比。治疗结束后1 d,对两组患者进行MMSE、ADL评分测定。显效:MMSE治疗后分数提高>6分;有效:分数提高>4分;无效:分数提高<3分。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有效率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7%(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2.2 MMSE测量智力变化情况 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MMSE分值均有提高,ADL分值均有降低(P<0.05)。治疗组MMSE、ADL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应用MMSE测量智力变化情况(±s)分
表2 两组应用MMSE测量智力变化情况(±s)分
组别 n MMSE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ADL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51 9.77±3.68 18.25±5.141)2) 41.89±5.71 35.03±6.111)2)对照组 51 10.06±4.17 16.21±5.231) 43.76±7.53 39.56±5.95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2.3 不良反应 两组在治疗前后血压、脉搏及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均无明显改变。治疗组中有4例次出现面红、头胀、消化道症状、嗜睡等不良反应,均未做处理症状1周内自行消失。
3 讨 论
血管性痴呆的病理改变及发病机制复杂,皮质分布区长时间缺血及多发腔隙性梗死是VD最常见的原因。急慢性、广泛性脑动脉硬化和脑缺血,导致胆碱能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水平降低和某些易损脑区(尤其是海马等具有认知功能的部位)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活性下降,Ach含量持续降低,导致海马胆碱能神经元与突触结构改变[2]。缺血后的迟发性神经元坏死和再灌注损伤,造成这一区域的神经元减少及电衰竭,最终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另外脑缺血后,神经元内Ca2+超载产生生物膜损害和能量耗竭,产生自由基,也可造成海马神经元死亡[3],Del等[4]提出,血管性痴呆的发生是连续的病理过程,并推测在VD发生前,部分脑梗死患者已经存在认知功能损害期,脑缺血的加重或多次血管性事件的发生是痴呆的促发因素。因此,对脑血管病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可以减轻认知功能损害程度。
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药物对VD的治疗都有效,但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有效率明显高于尼莫地平组。可能与疏血通注射液具有延长凝血时间、降解纤维蛋白原、抗血小板聚集、提高胆碱能神经递质水平、改善脑梗死病灶周边缺血半暗带的血液供应,提高其对缺血缺氧的抵抗力等作用有关[5]。疏血通注射液能减少和延迟脑缺血再灌注后各时间点P53蛋白表达,使缺血半暗带区和皮层细胞凋亡减少,海马神经元损伤明显减轻,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6];明显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受体VEGFR-2的表达,诱导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化,促进血管新生,增加缺血区毛细血管数量[7];有效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TNF-α浓度,减轻TNF-α对脑细胞的损害作用。促进神经功能改善[8],改善VD患者认知功能,增加记忆力,促进脑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能力。
尼莫地平是一种钙通道拮抗剂,有高度的脂溶性,有抗栓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在神经损伤机制方面,易通过血脑屏障,选择性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有效阻止Ca2+内流,缓解细胞内钙超载,对缺血所致的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并促进记忆、智力恢复[9]。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可明显改善VD患者脑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较单用尼莫地平治疗更有效,且在治疗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是安全有效的。
[1]刘荣格.疏血通对急性脑梗死血流变学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0,3(4):73-74.
[2]Bueters T,von Euler M,Bendel O,et al.Degeneration of newly formed CA1neurons following global ischemia in the rat[J].Exp Neurol,2008,209(1):114-124.
[3]Wiesje M,Elisabeth CW,Lane R,et al.Neurological signs in relation to type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vascular dementia[J].Stroke,2008,39(2):317.
[4]Del ST,Barba R,Morin MM,et al.Evolution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after stroke and risk factors for delayed progression[J].Stroke,2005,36(12):2670-2675.
[5]陈燕平,邓卫清,李爱琴,等.疏血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145-146.
[6]袁旭光,易锋,王一,等.疏血通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保护和P53表达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8):934-936.
[7]魏静,陈兵,田志强,等.疏血通注射液对糖尿病下肢缺血大鼠VEGF表达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9):1048-1049.
[8]姜炎,田志强,牛延良,等.疏血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TNF-α表达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学,2009,4(27):27-28.
[9]Karen H,Anand V,Sonia R,et al.Diagnostic criteria of vascular dementia in CADASIL[J].Stroke,2008,39(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