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梦要大兴学习之风
2013-09-14中共山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纯清
■ 中共山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袁纯清
中国梦承载着我们的理想、追求和精神,是伟大目标、崇高价值观、历史机遇的综合体。实现这个伟大梦想,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开拓创新精神,以更大的勇气与智慧、更强的本领与能力带领人民破难前行,尤其需要以学习为先导,通过加强学习,为追梦圆梦奠定坚实基础,注入强大正能量。
加强学习是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基本经验和持续动力
我们党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党。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地学习的历史。在每一个重大转折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能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进步。延安整风,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引导党员总结历史经验,统一思想认识,“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推动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培养了一大批善于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的治党治军的领导骨干,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人才基础。真理标准大讨论,在全党再次大兴学习之风,号召党员“善于重新学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开创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推动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的长期发展树立了旗帜,指明了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立足实现中国梦的迫切要求,再一次吹响了大兴学习之风的号角。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需要应对大量新情况新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等等,都需要加强学习、增强本领。应当清醒地看到,我们面临的机遇十分难得,需要应对的挑战也更加艰巨、更加复杂,改革进入爬坡过坎的新阶段,需要解决的体制机制性问题更加困难、更加棘手。这就要求全党加快实现思想作风的切实改进和工作方法的全面创新,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通过重新学习、创造性学习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然而,长期的发展、巨大的成就,使我们一些同志乐而忘忧,学习热情有所下降,停顿下来不求进步的情绪大有滋长。一些同志因为长期执政,看不到人民拥护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根本条件,忘记了要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就必须向人民学习;因为长期快速发展,看不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忘记了实现赶超任务需要不懈地改革创新,以致因循守旧,故步自封。更为严重的是,有的人长期养尊处优,理想信念动摇,放弃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信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把升官发财作为最大追求,把宝贵的学习时间用于吃喝玩乐,用于“跑关系、找门路”。这种思想上的庸俗、怠惰、滑坡,不仅侵害干部队伍,而且毒化社会风气。这对于个人意味着蜕化的开始,对于党、国家、民族意味着生机的丧失。因此,必须予以高度警惕,坚决纠正。
围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发展起来后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而学习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方法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解决面临的国内外发展环境问题,研究解决关系全民族福祉的问题,研究解决发生在每个党员干部身边的现实问题,特别是研究解决发展起来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正确认识世情,开拓视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上升,是世界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一大亮点和动因。它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一方面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不断增强;另一方面针对中国制造的麻烦明显增多。正负两方面共同作用,使中国这艘巨轮必须面对国际海洋中各种各样的风浪。如何在仍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秩序和游戏规则中,维护自身利益,拓展发展空间;如何在应对世界局部动荡和突发事件中,既坚持维护正义,又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条主线;如何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同时,维护和平发展的环境——这些重大战略问题,既考验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也考验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全面把握和科学利用国际形势的变化趋势,树立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善于在应对和解决重大国际问题上形成举国共识,凝聚起推动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国梦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正确认识国情,创新思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各种矛盾也日益凸显和增多,有的甚至已经成为持续发展的障碍。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学习研究,自觉运用历史的、全局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和方法,清醒地认识国情、剖析问题根源、探索内在规律、创新工作思维。例如,在形势判断上,既要充分肯定成绩,坚定发展信心,又要清醒地认识深层次矛盾的严重性,认识解决这些矛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在发展方式上,既要看到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更要看到发展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既要见物更要见人,既要注重效率也要注重公平,切实解决贫富差距拉大这一突出矛盾,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在深化改革上,既要继续完善市场经济改革,又要注重政治、文化、社会管理等改革的协调配套,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让市场无形的手与政府有形的手有效结合,相互促进;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既要看到我们以相对匮乏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支撑了经济赶超,更要看到当前的发展已遭遇资源环境生态的瓶颈制约,必须把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结合起来,形成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发展模式,以经济永续健康发展支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正确认识党情,端正理念。我们党领导人民赢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最根本原因和经验,就是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看到,一部分党员干部淡化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导致一系列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清醒地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的权力来自人民,只能用于为人民服务。必须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恭谨、勤勉、廉洁、高效地为人民服务,努力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根据新的历史条件,践行好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不仅从思想上,而且从体制上、法律上、行动上摆正党与群众的关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正确认识自己,提升素质。与肩负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相比,我们的党员干部在素质和本领方面,或多或少都有不适应的一面,存在“本领恐慌”。没有勤奋不懈的学习,没有过硬的素质和本领,没有一大批善于治国理政的领导人才和掌握专门科学技术的专业人才,实现中国梦就是一句空谈。在神舟飞天、蛟龙潜海的今天,我们对学无止境应有更深的感悟,要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迎战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风险、挑战。
把改进学风作为转变作风的关键抓紧抓实
学风是具有启示意义的作风。延安整风以“改造学习”开篇,成为我们党历史上加强作风整顿和自我建设的成功典范。同样,我们也要把改进学风作为转变作风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通过改进学风促进良好作风养成和工作落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作风保证。
第一,要有学习的自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而学习无疑是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的前提。党员干部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带领群众干事创业、追梦圆梦,必须自觉学习、不断学习,把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作为一种新的工作形态。山西省委中心组按照“六学六用”模式带头加强学习,通过省委领导亲自讲课、推荐好书、强化培训等措施,在全省党员干部中掀起了学习新高潮,引导大家重点研读马克思主义革命导师的经典著作,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点掌握干好本职工作必需的理论和专业知识。特别是要用发展的眼光抓学习,以谦虚诚实的态度学知识、学本领,摒弃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的不正学风,力求学有所成、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第二,要有学用结合的本领。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领导干部加强学习,根本目的是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过程,同时也是积累经验、创新知识、增强本领的过程。在推动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强调要做到用好建设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政策与破解资源型经济转型难题的结合,分析研究省情与策划引进布局建设项目的结合,学习市场经济知识与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的结合,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应用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小康山西、美丽三晋的丰富实践,从而提高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
第三,要有向群众学习的精神。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也是知识和智慧的源泉。我们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恭恭敬敬地向群众学习。基层是最贴近群众的地方,师法群众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深入基层。今年2月至4月,山西省集中开展了以“访民生、知民情、解民事”为主要内容的领导干部集中走访活动,省级、市级、县级领导干部的分别走访覆盖了所有县(市、区)、所有乡(镇、街道)、所有村(社区),共走访农户14.7万户,收集意见建议7.2万条,帮助当地解决实际困难3.4万个,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也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要实现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统一。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把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和思想境界,努力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敦方正直和清廉自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提升工作能力,学会辩证思维,改进领导方法,善于驾驭复杂局面,处理突发事件。只要我们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就能够培养出一大批肯负责、敢担当,有操守、重品行的领导干部,就能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美好的中国梦就一定会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