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冰硼冲洗液体外抑菌效果的评价

2013-09-12史彦杨健陈浩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3年4期

史彦 杨健 陈浩

[摘要] 目的 评价纯中药制剂复方冰硼冲洗液和冰硼冲洗液对4种牙髓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复方冰硼冲洗液和冰硼冲洗液对4种厌氧病原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具核梭杆菌和粪肠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 2种冲洗液对4种厌氧病原菌均有抗菌作用,复方冰硼冲洗液的抗菌性优于冰硼冲洗液。粪肠球菌的抗药能力明显强于其余3种菌株。结论 纯中药制剂复方冰硼冲洗液具有良好的抗菌性,作为根管冲洗液可能是有优势的。

[关键词] 复方冰硼冲洗液; 根管冲洗; 抗菌性

[中图分类号] R 739.86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7518/hxkq.2013.04.006

根管内的细菌在牙髓和根尖周病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根管治疗的成功取决于根管内感染的有效控制。根管冲洗是根管治疗的重要步骤,能有效去除根管内病原菌、残髓和牙本质碎屑,维持根管的清洁和非感染状态。根管冲洗液的种类很多,但都存在一定缺陷。中药具有独特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且毒副作用小,作为根管冲洗液有其优势;但目前多数研究[1-2]尚停留在成品中药制剂上,其制剂的水溶液呈黄色,会对白色的牙体组织产生一定的染色作用,影响美观。本研究将白色中药——复方冰硼和冰硼按中医组方的原则进行配制,制成根管冲洗液,探索用于感染根管冲洗消毒的可行性。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药物的配制和分组

Ⅰ组:复方冰硼冲洗液,由冰片、硼砂、玄明粉、白芷、细辛共5味中药配制而成;Ⅱ组:冰硼冲洗液,由冰片、硼砂、玄明粉与蒸馏水稀释而成。2种冲洗液均由江西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配制。

1.2 实验菌株

实验菌株由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

大学)提供,共4种:牙龈卟啉单胞菌ATCC 33277,中间普氏菌ATCC 25611,具核梭杆菌ATCC 25286,粪肠球菌ATCC 19433。质控菌株为脆弱拟杆菌ATCC 25285。

1.3 仪器设备

DY-2型厌氧培养箱(浙江义乌冷冻机总厂),细菌多点接种仪(SAKUMA公司,日本),PB-10系列

pH计(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

1.4 含药琼脂平皿的配制和药物实验液的配制

选用牛心脑浸液-辅助琼脂(beef heart infusion-

supplemented broth,BHI-S)(OXID公司,英国)培养

基作为实验培养基。分别取复方冰硼冲洗液和冰硼冲洗液,按照不同的体积比与温度为45~55 ℃的BHI-S琼脂混匀后倾注于无菌平皿中,配制成对倍递减的系列实验药物平板,冷却凝固后使用。将复方冰硼冲洗液和冰硼冲洗液的原液定为1(100%),药物

平板的稀释倍数及相应的稀释后体积分数分别为:2(50%)、4(25%)、8(12.5%)、16(6.25%)、32(3.1%)、

64(1.6%)、128(0.8%)、256(0.4%)、512(0.2%)、

1 024(0.1%)。

1.5 实验菌液的准备

在BHI-S琼脂表面复苏并纯化4种实验菌株,置于80%N2、10%CO2、10%H2条件下37 ℃培养48 h,取纯培养物接种于BHI肉汤培养基,培养条件同前,校正菌液密度为每毫升1.5×108个细胞,备用。

1.6 药物抑菌效果的评估指标和测定方法

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肉眼观察无细菌生长,即振摇后实验管内液体清亮无浑浊或无沉淀生长,且涂片检查无细菌存在,血平板培养小于7个菌落形成的最低药物稀释体积分数为该药的MIC。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肉眼观察无细菌生长的试管培养物,涂片检查无细菌存在,血平板培养无菌落形成的最低药物稀释体积分数为该药的MBC。

用细菌多点接种仪分别取实验菌液(细菌密度为每毫升1.5×108个细胞)点种于不同稀释体积分数的系

列含药琼脂平皿表面,然后放置于培养箱培养后(培养条件同前)读取MIC和MBC结果。

1.7 溶液的pH值

用蒸馏水冲洗pH计电极,擦干,将电极置于2种药物的原液溶液中测其pH值。

2 结果

复方冰硼冲洗液和冰硼冲洗液原液的pH值分别为9.44和9.12;对4种厌氧菌株的MIC和MBC测定结果见表1和图1:2种冲洗液对4种厌氧菌均有抗菌作用,复方冰硼冲洗液的抗菌效果更好。

3 讨论

感染根管中是以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刘长虹等[1]从临床感染根管的样本中检出的优势菌有牙

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具核梭杆菌、韦荣菌、消化链球菌、口腔拟杆菌、放线菌、乳杆菌等。粪肠球菌有致病潜力,对牙髓治疗抵抗性强,经常出现在根管治疗失败和持续性根尖周炎病例中[3]。据

此,本实验选择了感染根管的3种优势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具核梭杆菌)和1种顽固菌(粪

肠球菌),来评价冲洗液的消毒效果。

目前最常用的根管冲洗液是次氯酸钠(NaClO)溶液和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溶液,另外还有过氧化氢、氯己定、MTAD、氯亚明、抗生素、碘伏、生理盐水等。NaClO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和组织溶解性,价格便宜,使用期限长,缺点是毒性大,气味难闻,能漂白衣服,有潜在腐蚀性,有过敏现象。EDTA能去除根管壁玷污层,具有良好的清洁性,还能抗真菌和粪肠球菌,但使用过多会降低牙本质硬度。过氧化氢能有效杀灭厌氧菌,同时有发泡作用,利于根管内碎屑的排出,但对牙髓组织无溶解性,冲出根尖孔能引起气肿。氯己定具有广谱抗菌性,毒性低且无耐药性,但不具有组织溶解能力。MTAD是由四环素同分异构体、乙酸和Tween80去污剂组成的混合液,具有抗粪肠球菌能力,细胞毒性低,能有效去除玷污层,但不能有效杀灭真菌。氯亚明具有抑菌杀菌性能,但对组织的刺激和毒性大。抗生素具有潜在过敏性和细菌耐药性,不推荐在根管治疗中常规使用。碘伏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其性质稳定、刺激性小、毒性小、无抗原性,但其原液呈黄色,易使牙体组织染色,也有可能过敏。各种冲洗液存在一定的优缺点,目前尚无一种非常理想的冲洗液。

本研究将成熟的中药——冰硼散(剔除朱砂成

分)引入口腔医学领域,并根据中药的药性特点,加入白芷和细辛,按照中医组方的原则配制出白色的复方冰硼冲洗液和冰硼冲洗液。冰硼散是用冰片配伍硼砂、朱砂、玄明粉研磨而成,具有良好的解毒、消肿、止痛作用。质量分数0.5%的冰片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及部分致病性皮肤真菌等有抑制作用。硼砂主要含四硼酸钠,能清热解毒、消肿防腐。玄明粉主要含无水硫酸钠,具有消肿散结等功效。白芷主要含挥发油,能解表散寒、消肿排脓。细辛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油酚,具有解热、抗炎、镇静、抗惊厥及局部麻醉作用[4]。5味天然中草药物合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能,其消毒、杀菌作用强,毒副作用小。

本实验中,复方冰硼冲洗液和冰硼冲洗液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具核梭杆菌和粪肠球菌均有抗菌作用,而复方冰硼冲洗液较冰硼冲洗液的抗菌效果更明显。笔者分析,这是由于白芷和细辛的加入增加了复合制剂的药效之故。此外,本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粪肠球菌的耐药性强于其余3种菌株,这是因为粪肠球菌拥有一些毒力因子,如溶解酶、胞嘧啶、凝聚物、外激素等[5],能抵抗氢氧

化钙的高pH值和其他根管内药物,并能在少量营养物的环境中存活,具有忍受长期饥饿的能力[6]。

根管冲洗液的抗菌作用与其浓度、pH值、温度等有关,药物浓度、pH值、温度越高,杀菌效果越明显[7]。根管冲洗液在根管内可提高局部pH值,使

主根管和侧支根管牙本质小管内的细菌在碱性环境中失去活力。复方冰硼冲洗液的pH值为9.44,冰硼冲洗液为9.12,均具有强碱性,杀菌效果明显。

笔者[8]在前期研究中探讨了复方冰硼冲洗液的清洁性能,本实验进一步证实了其抗菌性。中药来源广泛,性质温和,具有独特的清热消毒止痛作用,费用低,有效期长,且毒副作用小,无细菌耐药性[9]。复方冰硼冲洗液作为根管冲洗液有积极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刘长虹, 尹仕海, 陈蕾. 金栀含漱液用于感染根管冲洗消毒的

细菌学观察[J]. 上海口腔医学, 2006, 15(1):15-18.

Liu Changhong, Yin Shihai, Chen Lei.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Jinzhi

Hanshuye on infected root canals[J]. Shanghai J Stomatol, 2006, 15

(1):15-18.

[2] 王青, 熊世江, 林秀娟, 等. 中药洁尔阴冲洗剂用于超声波根管

清理的扫描电镜观察[J]. 上海口腔医学, 2006, 15(1):77-80.

Wang Qing, Xiong Shijiang, Lin Xiujuan, et 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c study on the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irri-

gant in ultrasonic root canal instrumentation[J]. Shanghai J Stoma-

tol, 2006, 15(1):77-80.

[3] Camps J, Pommel L, Aubut V, et al. Shelf life, dissolving action,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a neutralized 2.5% sodium hypochlo-

rite solution[J]. 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

dod, 2009, 108(2):e66-e73.

[4] 高学敏. 中药学[M]. 2版.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60-

63, 418-419, 523-524.

Gao Xuemin.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ology[M]. 2nd ed. Beijing:

China P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7:60-63, 418-

419, 523-524.

[5] Stuart CH, Schwartz SA, Beeson TJ, et al. Enterococcus faecalis:

Its role in root canal treatment failure and current concepts in re-

treatment[J]. J Endod, 2006, 32(2):93-98.

[6] Figdor D, Davies JK, Sundqvist G. Starvation survival, growth and

recovery of Enterococcus faecalis in human serum[J]. Oral Micro-

biol Immunol, 2003, 18(4):234-239.

[7] 史彦, 杨健. 次氯酸钠作为根管冲洗液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

腔医学杂志, 2008, 35(4):375-378, 392.

Shi Yan, Yang Jian. Advances on sodium hypochlorite solution used

as root canal irrigation[J]. Int J Stomatol, 2008, 35(4):375-378,

392.

[8] 史彦, 杨健, 陈浩. 复方冰硼冲洗液用于根管冲洗的清洁性实

验研究[J]. 口腔医学研究, 2011, 27(12):1062-1065.

Shi Yan, Yang Jian, Chen Hao. Cleaning efficacy of Fufang Bing-

peng irrigant on root canals[J]. J Oral Sci Res, 2011, 27(12):1062-

1065.

[9] Prabhakar J, Senthilkumar M, Priya MS, et al. Evaluation of anti-

microbial efficacy of herbal alternatives(Triphala and green tea

polyphenols), MTAD, and 5% sodium hypochlorite against Entero-

coccus faecalis biofilm formed on tooth substrate: An in vitro stu-

dy[J]. J Endod, 2010, 36(1):83-86.

(本文编辑 吴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