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2013-09-12鲁文君
鲁文君
近年来, 子宫内膜异位患者不断增加, 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病症之一。病情容易导致月经不调、痛经、肛门坠痛、不孕不育等症状的产生, 严重影响女性的生理及心理健康, 临床研究显示, 在患者经期给予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 作者对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 年龄22~49岁, 平均年龄(32.9±6.3)岁, 病程0.5~9年, 平均病程(1.8±1.6)年。所有患者均为已婚患者, 其中轻度痛经15例, 中度痛经39例,重度痛经1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 各为34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痛经程度评分标准 采用本院自行制定的痛经程度评分标准, 并联合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划分, 其中经期中及前后小腹疼痛为5分, 腹痛难以忍耐1分,坐卧不安1分, 休克2分, 明显腹痛、面色苍白、呕吐、恶心、大便次数增多、肛门坠痛均计0.5分, 其中疼痛在1d内计0.5分, 2 d计1分, 以此类推。痛经积分在14分以上为重度痛经,8~13.9分为中度痛经, 积分在8分以下为轻度痛经。
1.3 方法 给予参考组患者常规临床护理, 主要包括心理护理、药物治疗等, 同时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经期卫生宣传等,引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即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 并制定合理系统的护理方案, 主要包括情志护理、病情评估、西药药物治疗及药饼灸配合按摩等。所有护理均在患者经期前2d进行, 连续治疗7d为1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 根据患者主诉对疼痛程度及临床观察症状进行评价。痊愈:痛经消失且其他临床症状消失, 疼痛积分为0分。显效:护理后疼痛相较护理前积分减少1/2以上。有效:护理后疼痛积分有所减少, 但减少小于1/2。无效:痛经无缓解甚至加重, 其他临床症状无改变。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 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5%, 两组数据比较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①评估患者, 患者入院后, 即刻对患者的年龄、痛经史、痛经发生时间、部位、伴随症状等进行询问, 同时对痛经性质进行评估, 同时要观察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预防痛经方面的知识, 入院后间隔8h对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痛经情况、其他临床症状及心理情况进行观察。②痛经会导致患者出现急躁等不良情绪, 影响脏腑功能使痛经症状加重, 因此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详细解释、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并安慰、鼓励患者, 将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 解除患者不良情绪, 从而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同时可指导患者通过呼吸方法缓解痛经。③患者饮食以健脾和胃、清淡理气、易消化食物, 严禁食用生冷、辛辣食物,避免收敛凝滞气血。④对患者进行药饼灸配合按摩, 将温阳活血化瘀中药乳香、肉桂、五灵脂、鹿角霜、附子以1:1:1:2:5的比例混合打碎, 用20%酒精调制后, 做成厚0.5cm、直径3cm的附子饼, 并将艾绒作为重2.5 g、厚2 cm的艾柱。将药饼点燃后分别置于中极穴、关元穴, 并对足三里、地机、血海、三阴交等穴位进行按压, 3 min/次, 2次/d, 所有按摩均在饭后2h后进行。在用药饼进行治疗时, 要灸至局部红晕为度,可在按摩位垫一至二层纱布, 避免患者皮肤烫伤。⑤给予患者孕三烯酮胶囊药物, 2.5 mg/次, 1次/d。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考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中使用疗效显著, 有助于缓解患者经期疼痛, 同时对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康复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值得推广。
[1]於爱文.综合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研究.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21):117-118.
[2]陆波, 吕征琴.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36(4):454-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