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

2013-09-12李晓青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9期
关键词:性病变宫腔镜息肉

李晓青

子宫内膜病变是妇科常见病之一, 临床检查方法包括诊断性刮宫和宫腔镜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 不受肠腔充气、体形肥胖等因素的干扰, 对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显示率优于经腹超声检查。通过对子宫内膜的声像图表现与病理结果对照, 效果显著,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 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病变的120例患者。术前都进行过阴道超声检查, 年龄为30~68岁, 平均51岁。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的Logic7, 阴道探头频率为6.5 MHz。经阴道超声检查,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经阴道探头插入至穹隆后, 观察子宫内膜情况。着重观察子宫内膜大小、厚度, 宫腔内团块大小、回声、形态以及与肌层关系,最后, 观察子宫病变处血流情况[1]。

2 结果

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12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 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增生41例, 黏膜下肌瘤31例, 内膜息肉28例, 子宫内膜炎12例, 子宫内膜癌8例。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增生37例, 内膜息肉26例, 粘膜下肌瘤28例,子宫内膜癌7例。具体对比见表1。

表1 经阴道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表

3 讨论

传统的刮宫内膜病理确诊对患者的创伤大。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简单、快捷、无痛苦、无创伤, 可侵袭的显示内膜病变区的流血情况, 并且与病例确诊对照有较高的符合率, 为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是子宫内膜病变确诊的首选方法[2]。

3.1 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表现 子宫内膜癌又称子宫体癌,与雌激素、肥胖和子宫内膜增生有关。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腺癌, 转移缓慢, 是直接蔓延或经淋巴结及血行转移。病变多见于子宫内膜, 也发生于子宫角附近甚至宫颈部。子宫内膜病变包括上皮原性病变、上皮加间叶源性病变和间质源性病变。上皮源性病变包括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息肉;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是最常见的上皮加间叶源性病变;间质源性病变包括子宫内膜间质结节、子宫内膜低度恶性间质肉瘤、子宫内膜高度恶性间质肉瘤等。子宫内膜病变的主要表现是月经的改变, 包括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阴道排泄等。

3.2 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病变时间 正常子宫内膜随月经周期改变, 从月经早期到期末, 子宫内膜经历修复、增殖、分泌、脱落等阶段。早期的子宫内膜最薄, 逐渐增厚,至分泌晚期内膜厚径最大, 故为阴道停止流血后的2~3 d内或者子宫内膜的增殖早期, 这是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来源病变的最佳时间。

3.3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 超声检查典型的EP与子宫内膜有清楚的分界线, EP伴腺囊样改变可显示病变内有数个小的不规则无回声区。超声检查的EP与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子宫内膜息肉样癌、子宫内膜息肉癌变的声像图表现相似, EP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与子宫内膜息肉癌变相似[3]。由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与超声检查的EP与密切相关, 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最为重要的病理改变是EP伴发子宫内膜腺癌, 内膜息肉可癌变。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鉴别诊断, 超声检查的准确率可达83%。

因此, 鉴别息肉样病变比认识息肉样病变对临床医师和超声医师来说更为重要。对于子宫出血的异常患者, 经阴道超声检查的重点是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或者观察有无子宫内膜病变。如果经阴道超声检查显示有内膜息肉样病变, 应进一步行宫腔镜检查。通过宫腔镜下定位取材, 可以进一步排除恶性病变。

[1]张丹.子宫内膜癌的分期诊断与超声检查.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0,7(1):10-13.

[2]张丹,王茜,李燕东,等.子宫内膜癌病理组织图与声像图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9,25(12):1150-1153.

[3]任小龙,周晓东,邦敏娟.超声造影在子宫肌瘤与腺肌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6,15(10):770-772.

猜你喜欢

性病变宫腔镜息肉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在胃肠道肿瘤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基于Bosniak分级系统的复杂性肾脏囊性病变的诊疗进展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开窗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囊肿及囊性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