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柔比星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效果评价
2013-09-12王琰
王琰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现代肿瘤临床中极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较高,约占恶性淋巴肿瘤发病率的80%~90%之间。吡柔比星是临床中继阿奇霉素与阿霉素之后的新一代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其对患者所产生的脱发等副作用较少,极为安全、可靠,已经被临床广泛的运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中[1]。为了进一步分析现代临床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有效方式,为了更为深入的分析吡柔比星联合化疗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我院特组织本研究,并总结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门诊2008年6月1日至2012年12月1日期间共收治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68例,所有患者的病理学与细胞学检查均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本组患者中,男38例,女30例,其年龄为30~78岁不等,平均(45.6±3.4)岁。本组患者的病理类型如下:B细胞、T细胞;分期如下:Ⅰ期、Ⅱ期、Ⅲ期、Ⅳ期等。随机将本组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对照组的34例患者中,男19例,女15例,其平均年龄为(45.4±3.1)岁;观察组的34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其平均年龄为(45.7±3.6)岁。上述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分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运用阿霉素联合化疗的方案进行治疗,即给予阿霉素50 mg/m2、环磷酰胺400 mg/m2、长春新碱1.4 mg/m2等进行静脉注射。再给予患者泼尼松40 mg/m2,1~7 d口服,疗程为3周。
观察组:运用吡柔比星联合化疗的方案进行治疗,即将对照组患者治疗药物中的阿霉素换为吡柔比星30 mg/m2即可,疗程为3周。本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均应完成至少3个疗程的治疗。
1.3 临床观察指标 患者治疗前后,为其拍摄胸部X线片与腹部B超或CT检查。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血尿常规、骨髓与肝肾功能等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定标准 本研究的疗效评定标准以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为主要以及制定,即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治疗无效。本研究将患者临床症状的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计入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的所有数据均经过SPSS 16.0数据处理系统的分析和处理,并在充分结合t检验与卡方检验的基础上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完全缓解率为58.82%,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与对照组患者的52.94%和76.47%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的数据统计情况表1。
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1%,其中,血小板下降5例,白细胞下降4例,心电图改变1例;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05%,其中,血小板下降7例,白细胞下降6例,心电图改变3例,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即P<0.05。具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见表2。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近些年来,恶性淋巴瘤的病发率与死亡率均呈现出上升趋势,特别是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其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且病死率较高,是威胁着老年患者的严重疾病之一。吡柔比星是临床中出现的新型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治疗肿瘤的过程中,即便与其他蒽环类药物联合使用也不会产生交叉耐药性,对肿瘤作用十分明显。吡柔比星属于阿霉素的异构体,其能够有效、迅速的透过患者的细胞膜进入到细胞内部,进入到细胞核后可通过抑制患者体内的DNA聚合酶α、β等干扰细胞的有丝分裂,进而对细胞达到较为显著的杀伤作用[2]。临床实验研究的结果显示,吡柔比星在癌细胞中的摄入速度极快,而排泄则相对较慢,其在治疗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过程中所产生的毒性作用明显低于阿霉素,特别适用于心功能较弱的老年患者[3]。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完全缓解率为58.82%,治疗总有效率为 88.2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1%,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对于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而言,运用吡柔比星联合化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十分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1]闫轶鹏.吡柔比星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2,4(2):151-152.
[2]朱晓虹.以吡柔比星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125例.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10(31):3799-3800.
[3]徐聪琴,以吡柔比星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观察.现代实用医学,2009,21(5):492-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