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种不同熏蒸剂对舞毒蛾不同虫态的杀灭效果

2013-09-11张瑞峰康芬芬魏亚东

植物保护 2013年4期
关键词:毒蛾亚种气密性

张瑞峰, 程 瑜, 杨 菲, 康芬芬, 魏亚东

(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天津 300457)

舞毒 蛾 (Lymantria dispar L.)属 于 鳞 翅 目(Lepidoptera),毒蛾科(Lymantriidae),毒蛾属(Lymantria),是世界性农林害虫,起源于欧亚大陆,目前主要分布于亚洲(日本、中国、朝鲜)、欧洲和北美洲[1]。舞毒蛾是世界上最严重的食叶性森林害虫之一,在温带的全北区可引起大范围的暴发。舞毒蛾

主要以幼虫为害树叶,其寄主包括杨、柳、桑、苹果、柿、梨、桃和杏等500多种植物,是食性很广的食叶害虫[2]。

根据舞毒蛾地理分布、生物学习性和形态特征,现在被分为亚洲亚种 L.dispar asiatica Vnuk-ovskii、欧洲亚种L.dispar dispar(L.)和日本亚种L.dispar japonica(Motschulsky)[3]。这些亚种在行为、生理学和遗传学特性方面,尤其在雌蛾的飞行能力上,已出现较大变异。目前,亚洲亚种和日本亚种统称为亚洲型舞毒蛾,北美舞毒蛾和欧洲舞毒蛾由于亲缘关系很近被合称为舞毒蛾欧美亚种[4]。

由于亚洲型舞毒蛾雌、雄成虫皆具有飞行能力,而舞毒蛾欧美亚种雌蛾不善飞行,因此美国认为亚洲型舞毒蛾比舞毒蛾欧美亚种具有更大的危害。为防止亚洲型舞毒蛾传入美国,从1991年开始美国在其港口及附近地区对该虫开展监测,并先后对来自俄罗斯远东、日本高风险港口的船舶实施特别检疫措施。2007年北美植物保护组织及其成员国先后致函中国政府,并多次交涉,准备对来自中国相关港口的船舶也实施特别检疫措施,并出台《关于来自亚洲舞毒蛾疫区的船只及船上货物运行的管制指南》[5],2009年8月10日,该指南生效并对来自亚洲型舞毒蛾疫区的船舶和货物进行检查,是否存在亚洲舞毒蛾的卵块、蛹、幼虫或成虫[6],对我国的外贸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由于舞毒蛾在我国不是检疫性有害生物,目前关于舞毒蛾的检疫处理技术未见文献报道。在森林保护中舞毒蛾的防治采用烟雾剂、多杀菌素、毒死蜱等化学药剂进行化学治理,同时采用核型多角体病毒进行生物防治[7]。由于检疫处理要求100%杀灭有害生物,而防治的目标是将有害生物的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因此,在应对美国等国家对中国输美船舶及货物实施特别的检疫措施,同时在我国现有熏蒸操作要求下,判断溴甲烷和硫酰氟熏蒸处理对舞毒蛾不同虫态的杀灭效果研究十分重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药剂

溴甲烷(methyl bromide,MB):99.4%化学纯,临海市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硫酰氟(sulfuryl fluoride,SF):99.5%化学纯,山东龙口市化工厂生产。

1.1.2 试虫

舞毒蛾(亚洲亚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所,采自内蒙古通辽,人工饲养后,提供龄期一致的供试各虫态。

1.2 主要仪器设备

熏蒸桶:自制50L不锈钢熏蒸桶。

溴甲烷浓度检测仪:MB-ContainIR溴甲烷气体红外分析仪,美国Spectros公司生产。

硫酰氟浓度检测仪:SF-ContainIR硫酰氟气体红外分析仪,美国Spectros公司生产。

1.3 试验方法

1.3.1 舞毒蛾卵、幼虫和蛹的熏蒸处理

在室温(25℃)下,将经过低温刺激解除滞育后2d卵龄的舞毒蛾卵、1龄幼虫和蛹龄为3d的蛹分别用铜网包好后置于自制熏蒸桶内,自制熏蒸桶容积为50L圆形不锈钢材料制成。分别投入16、20、24、32g/m3的溴甲烷和40、56、72、88g/m3的硫酰氟,密闭熏蒸处理4.5h,熏蒸结束后取出置于光照培养箱中(25℃,60%~80%RH,光周期L∥D=14h∥10h),并向1龄幼虫提供人工饲料。观察记录卵的孵化情况、1龄幼虫的死亡情况及蛹的羽化情况,其中卵和蛹观察30d,1龄幼虫观察3d,每处理3次重复,每重复200粒卵、50头幼虫和30头蛹。

1.3.2 舞毒蛾成虫的熏蒸处理

将舞毒蛾成虫置于自制塑料桶中,自制塑料桶大小为30cm×40cm(直径×高),将桶壁开小孔保证透气,同时放置葡萄糖棉球供试虫食用,塑料桶放在熏蒸桶中。溴甲烷和硫酰氟的投药浓度同1.3.1,密闭熏蒸处理4.5h,处理完毕后置于室温条件下(25℃),每天观察成虫的死亡情况,连续观察3d,每处理3次重复,每重复30头成虫,雌雄性比为1∶1,成虫日龄为3~4d。

2 结果与分析

2.1 熏蒸桶气密性检测

在熏蒸桶内投入16、20、24、32g/m3的溴甲烷,经过不同时间后溴甲烷浓度的变化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与0h浓度相比,经过4.5h后溴甲烷依然可以保持较高浓度,说明本试验所用熏蒸桶气密性良好,完全满足熏蒸处理要求。

表1 熏蒸桶内不同时间溴甲烷浓度检测值Table 1 The MB concentration of fumigation tub in different times

2.2 溴甲烷对舞毒蛾不同虫态的杀灭效果

不同浓度溴甲烷熏蒸处理对舞毒蛾不同虫态的杀灭效果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经过4.5h熏蒸,杀灭舞毒蛾卵、1龄幼虫、蛹和成虫的溴甲烷浓度分别为32、20、24和16g/m3。

表2 溴甲烷不同浓度熏蒸处理舞毒蛾不同虫态的杀灭效果Table 2 Fumigation effects of MB against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of gypsy moth(25 ℃)

2.3 硫酰氟对舞毒蛾不同虫态的杀灭效果

从表3中可以看出,经过4.5h熏蒸,杀灭舞毒蛾卵、1龄幼虫、蛹和成虫的硫酰氟浓度分别为88、56、72和40g/m3。杀灭相同虫态的舞毒蛾试虫所需硫酰氟的浓度远远高于溴甲烷的浓度。

表3 硫酰氟不同浓度熏蒸处理舞毒蛾不同虫态的杀灭效果(25℃)1)Table 3 Fumigation effects of SF against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of gypsy moth(25 ℃)

3 讨论

熏蒸设备气密性好坏直接影响熏蒸效果[8]。本试验通过检测不同时间熏蒸桶内溴甲烷浓度变化情况判断所用熏蒸桶的气密性,结果表明该熏蒸桶气密性良好,用于本试验熏蒸处理完全可行。

采用溴甲烷和硫酰氟熏蒸处理不同虫态的舞毒蛾试虫表现出相同的趋势。舞毒蛾不同虫态对溴甲烷和硫酰氟的耐受程度依次为:卵>蛹>幼虫>成虫,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昆虫的不同发育阶段呼吸强弱不同。一般以成虫呼吸率最大,其次是幼虫和蛹,卵呼吸率最小,因此,卵比其他各虫态对熏蒸剂的抵抗力都强[9]。在本研究中,相同温度下杀灭舞毒蛾卵的溴甲烷和硫酰氟剂量即可杀灭其他虫态舞毒蛾。此外,在同一处理温度下,杀灭相同虫态的舞毒蛾,溴甲烷的剂量远低于硫酰氟,由此可判断溴甲烷对舞毒蛾各虫态的杀灭效果更好。但溴甲烷破坏大气臭氧层,按照《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除检疫及装运前(QPS,quarantine and per-shipment treatment)用途外,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将在2015年禁止使用,而硫酰氟属于中等毒性药剂,是替代溴甲烷的潜在药剂之一[10]。

目前,我国各口岸植物检疫处理常用的熏蒸剂主要为溴甲烷,在温度大于等于21℃时采用的熏蒸处理技术指标最低为32g/m3熏蒸处理16h[11]。该处理指标高于本试验所得指标,因此采用现有处理技术指标可杀灭舞毒蛾卵。但在实际操作中应充分考虑环境温度、货物类别、货物堆放形式和熏蒸设施气密性等因素[12]。在环境温度低、货物对熏蒸剂吸附高、货物堆放紧密和熏蒸设施气密性差时应增加投药量和延长密闭时间以保证熏蒸处理效果。

[1] 张浩,陈乃中,李正西.中国舞毒蛾六个地理种群的RAPD分析及SCAR标记构建[J].昆虫学报,2011,54(6):714-721.

[2] 胡春祥.舞毒蛾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2,30(4):40-43.

[3] Michael G P,Paul W S.Review of selected species of Lymantriaincluding three new species[R].USDA,Forest Health Technology Enterprise Team,2007:11-36.

[4] Pogue M G,Schaefer P W.A review of selected species of Lymantria Hübner[1819](Lepidoptera:Noctuidae:Lymantriinae)from subtropical and temperate regions of Asia,includingthe descriptions of three new species,some potentially invasive to North America[R].U.S.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Forest Health Technology Enterprise Team,Morgantown,WV,2007.

[5] 卢小雨,陈洪俊,陈乃中,等.亚洲型舞毒蛾在北美的适生性[J].昆虫知识,2009,46(3):398-402.

[6] NAPPO.NAPPO regional standards for phytosanitary measures(RSPM)RSPM No.33:guide lines for regulating the movement of ships and cargo from areas infested with the Asian gypsy moth[S].The Secretariat of the North American Plant Protection Organization,2009:6-10.

[7] 李硕.舞毒蛾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山东林业科技,2012(4):104-107.

[8] 黄庆林.动植物检疫处理原理与应用技术[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56.

[9] 赵善欢.植物化学保护[M].第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04.

[10] UNEP,MBTOC.2010Assessment report[M].Nairobi,2011,11:231-235.

[1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编制.植物检疫手册[M].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09:63-72.

[12]徐国淦.病虫鼠害熏蒸及其他处理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20-21.

猜你喜欢

毒蛾亚种气密性
亚沉茶渍亚洲亚种Lecanora subimmersa subsp. asiatica Zahlbr.的订正研究
车门气密性对风噪的影响分析
珍稀蝴蝶的亚种分类问题及保护意义:以喙凤蝶属为例
盘羊新亚种
——和田盘羊
关于布袋除尘器气密性试验新方法的研讨
刍议飞防蜀柏毒蛾与蚕桑产业和谐发展
蜀柏毒蛾微孢子虫对家蚕危害的研究初报
汉阴县毒蛾科昆虫区系初探
某排气系统球铰气密性仿真分析
哺乳动物亚种在物种进化中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