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德终始说
2013-09-11本刊编辑部
“五行”之说最早见于《尚书·洪范》。“洪”的意思是“大”,“范”的意思是“法”。“洪范”即统治大法。《洪范》相传是周灭商后,箕子向周武王讲述“天地之大法”的记录,在文中提出了天子治理国家必须遵守的九条根本大法,其中第一条就是要尊重五行,说大禹的父亲鲧就是因为未能正确处理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关系而治水失败,被流放。五行中,水向下润湿,火向上燃烧,木可以弯曲、伸直,金属可以顺从人意改变形状,土壤可以种植百谷。向下润湿的水产生咸味,向上燃烧的火产生苦味,可曲可直的木产生酸味,顺从人意而改变形状的金属产生辣味,种植百谷的土壤产生甜味。战国末期的阴阳家邹衍在五行的基础上发展出“五德终始说”,把五行附会到社会的变动和王朝的更替上,认为人类社会按照“五德”(即五行各自的“德”)循环,即土克水、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历史上每一个王朝的出现都有其必然性。黄帝以土德做天子,夏朝以木德将其取代(木克土),而商朝又以金德革了夏朝的命(金克木),周以火德灭了商朝。这种观念在战国末期很有市场,影响也很大,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便认为自己是以水德替代了周朝的火德。
刘邦灭了秦朝之后,不知是因为秦朝暴政而不承认其为正统的天子还是什么原因,直接上接周朝而自称以水德称帝。汉文帝时期,一些大臣讨论认为,汉代应该属于土德,而不是水德。汉武帝时期,在司马迁、董仲舒等人的推动下,五行学说和儒家思想结合在一起。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正式宣布改制,汉朝由水德变为土德。
王莽夺权时特别制造了很多符命和异象,来证明自己称帝是顺应天命,但有一个问题他糊弄不过去:前面的朝代更迭都是通过战争完成的,与“五德终始说”的五行相克理论相合,他是通过汉朝皇帝禅让得天下,说他是木德克了汉朝的土德显然说不过去。后来,他的同僚刘歆(汉代古文经学家,与其父刘向整理历代典籍,著成中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七略》,但清代及以后的很多学者都认为他为使王莽顺利登基,篡改、伪造了很多儒家典籍,包括著名的《尚书·洪范》)创造性地提出,禅让属于五德相生,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生造了尧、舜、禹各自的五行之德,说王莽是黄帝和舜的后裔,继承舜的土德,汉室是尧的后裔(汉初有马屁文人称刘姓源自祁姓,是祁唐氏尧的后裔),属火德,汉朝禅让新朝是“火生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