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2013-09-10何伟明黄金平郑凤宝广东省雷州市中医医院广东雷州524200

吉林医学 2013年13期
关键词:查体盆腔炎包块

何伟明,黄金平,郑凤宝 (广东省雷州市中医医院,广东 雷州 524200)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最常见的生殖器官炎性反应之一,具有病程迁延不愈、病情复杂、反复发作等特点,如治疗不及时可造成女性异位妊娠、不孕不育等严重后果,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笔者对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6月~2010年1月间在我院诊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全部病例均参照全国高等学校医药教材第6版《妇产科学》的标准进行诊断[1]。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 30例,年龄 28~61岁,平均(44.20 ±2.20)岁;病程1 ~6 年,平均(4.20 ±2.22)年。对照组30例,年龄 26~64岁,平均(44.35±2.28)岁;病程1~7年,平均(4.20±2.22)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包括5%葡萄糖溶液500 ml中加入克林霉素0.9 g/d静脉滴注,0.9%NaCl注射液500 ml加入替硝唑0.8 g/d腹腔灌注,共用7 d;继而改为克林霉素0.3 g/次口服,3次/d,共服7 d。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即月经干净后加服以下中药,包括:生黄芪 30 g,党参 10 g,山药 30 g,白术 10 g,丹参 10 g,桃仁 15 g,赤芍15 g,红藤20 g,白花蛇舌草15 g,败酱草10 g,三棱10 g,莪术10 g,延胡索12 g,牛膝10 g,甘草6 g。上述诸药用水煎服,1剂/d,2次/d,7 d为1个疗程,共用3个疗程。之后评估临床效果,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实验室检查项目,评估药物安全性。

1.3 疗效评定标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判定疗效。包括:①痊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妇科查体及B超检查提示子宫附件正常,月经规律;②显效: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妇科查体及B超检查提示炎性包块和积液区缩小≥70%;③有效:症状及体征略有好转,妇科查体轻度压痛,B超检查提示包块和积液区缩小≥30%;④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变,妇科查体及B超检查提示包块和积液区无变化或缩小<30%。另外,患者经治疗后评定为治愈或显效,随访6个月后上述症状及体征再次加重,以及B超发现有异常回声或者包块重新出现或增大者判定为复发。症状评分:①输卵管呈条索状、伴有压痛者评0~5分;②子宫活动受限、伴压痛者评0~5分;③子宫片状增厚、伴压痛者评0~5分;④腰部及下腹部下坠酸痛感者评0~3分;⑤白带增多者评0~1分。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 <0.05;与治疗前比较,②P <0.05

?

2.2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随访及药物安全评价情况: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两组均未见复发患者,实验室检查也未见血常规、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之一,多由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所致,盆腔长期受炎性反应刺激,致使纤维组织增生、纤维素及炎性细胞渗出、盆腔生殖器官及周围结缔组织粘连。该病起病隐匿、缓慢,极易误诊为其他慢性下腹痛的相关疾病。西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尚不理想,导致该病久治不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祖国医学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方面具有独到之处,治疗潜力巨大,受到临床的普遍关注。

祖国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属“带下”、“痛经”、“腹痛”等范畴,乃产后、经期胞脉空虚,正气不足,邪气无抵御,外邪湿热侵胞宫、伤冲任、阻胞络所致;该病以湿热证或气滞血瘀证为主,故治疗当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分解组织牵连,促进炎性反应的吸收为主[2]。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并与单纯西医组作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根据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辨证特点组方辨证施治,方中黄芪、白术、党参、山药具有健脾、益气、扶正、培元之功效;丹参、桃仁、赤芍能活血化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三棱、莪术则具有破血散结、分解粘连之功效[3];白花蛇舌草、败酱草、红藤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带之功效;延胡索则可行气止痛,牛膝可引血下行,甘草能调和诸药,以上辨证组方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能起到显著的镇痛、抗炎、分解粘连并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现代基础研究及药理学也证实黄芪、党参、白术、山药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丹参、延胡索能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环,败酱草、红藤、白花蛇舌草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三棱、莪术能减少炎性组织的渗出,防治结缔组织增生粘连。因此,以上中药辨证综合施治,同时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较好,随访研究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提示药物安全性高,值得联合应用。

[1]乐 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74-275.

[2]裴艳玲.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9,31(11):1672.

[3]蔺明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0):2222.

猜你喜欢

查体盆腔炎包块
包块型宫角妊娠的超声表现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健康查体中以人为本服务的应用
健康查体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论健康查体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