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3-09-10吴若然赵忠岩吕秀春霍鹏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急诊科吉林长春130033

吉林医学 2013年13期
关键词:阴性菌鲍曼革兰

吴若然,赵忠岩,吕秀春,霍鹏飞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急诊科,吉林 长春 130033)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Comprehensive intensive care unit,CICU)收治的患者病情重、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多,多有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易受到细菌的感染和侵犯。随着广谱抗生素广泛应用,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谱及其耐药性也发生了变化,临床抗生素应用决策需相应调整。本文通过对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CICU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现状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选药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选取我院CICU 2011年11月~2013年2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共198例,严格留取深部痰标本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培养。同一患者同一部位培养出同一菌株不重复计入。

1.2 药敏纸片及培养基:药敏纸片购于英国Oxid公司,培养基M-H琼脂购于英国Oxid公司。

1.3 培养与鉴定:细菌的培养和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3板)进行操作[1]。质检菌株采用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肺炎克雷伯菌 ATCC700603、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等,均购于卫生部临检中心。

1.4 药敏试验:药敏结果严格按照2005年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的规定判读,MRSA按照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M100-S19文件规则进行检测。

1.5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用Excel进行统计;相对数用率、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2.1 分离菌株及分布:178份合格痰标本共分离出菌株167株。革兰阴性菌最多,均为G-杆菌,共119株(71.25%),其中铜绿色假单胞菌41株(34.45%),鲍曼不动杆菌34株(28.57%),肺炎克雷伯菌20株(16.80%),其他为阴沟肠杆菌6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株、大肠埃希菌3株等(产气肠杆菌、克劳地枸橼酸杆菌、洛菲不动杆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黏质沙雷菌、柯氏柠檬酸杆菌各1株)。革兰阳性菌共16株(9.58%),为G-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87.50%),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其他为溶血葡萄球菌1株、肺炎链球菌1株。真菌共32株(18.93%),白假丝酵母菌19株(59.38%),光滑球拟假丝酵母菌6株(18.75%),余为曲霉属3株、热带假丝酵母菌2株、克柔假丝酵母菌2株。

表1 主要革兰阴性菌耐药性(%)

2.2 革兰阴性菌总体耐药性: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完全耐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头孢呋辛钠、头孢噻肟耐药性较高;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最高,对阿米卡星、加替沙星较敏感,对亚胺培南敏感性仅为57.41%。

2.3 主要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对妥布霉素及阿米卡星最敏感,肺炎克雷白杆菌对阿米卡星和头胞哌酮/舒巴坦最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最敏感。见表1。

3 讨论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病情危重复杂、免疫低下,易受到细菌的感染和侵犯。近年来,国内抗生素滥用和广谱抗生素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并呈现多重耐药(Moderate drug-resistance,MDR)、高度耐药特征,因此对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的研究现实意义重大。

本研究结果显示CICU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菌群仍是革兰阴性菌,前三位仍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白菌,这与目前相关领域的研究结果一致。居首位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存在多种耐药机制,如细菌产生活性酶,抗菌药物的作用靶位改变,外膜通透性降低,形成细菌生物被膜,阻止抗菌药物进入细菌细胞内等[2],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敏感率仅47.4%,已不适合用作早期经验性抗铜绿假单胞药物,先前研究显示敏感性极高的亚胺培南也仅为70%。耐药率的增加与这些药物在近年来在临床的频繁应用有关。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特别是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院内定植及导致难治性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3]。有资料显示,鲍曼不动杆菌绝大多数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等保持敏感[4],但本研究中AB对上述抗生素敏感率均不超过16%。肺炎克雷白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也为ICU下呼吸道感染常见革兰阴性杆菌之一,可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甚至有菌株对碳青酶烯类抗生素耐药,需引起临床重视。

4 结论

综合ICU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普遍存在,且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促使耐药基因改变及新耐药基因产生,多药耐药细菌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对临床的治疗造成极大困难。不同病原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故医护人员在临床上应用抗生素不能单凭经验,而应根据药敏结果规范用药。尤其对于重症ICU,更需经常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及时掌控耐药性变迁动态,及时有效地合理调整抗菌药物的使用。

[1]管 雯.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39.

[2]费明茂,陈敬松.老年患者肺部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5):1023.

[3]Doi Y,Husain S,Potoski BA,et al.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or baumannii[J].Emerg Infect Dis,2009,15(6):980.

[4]时 露,段秀杰.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3):379.

猜你喜欢

阴性菌鲍曼革兰
鲍曼不动杆菌双组份调控系统研究进展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2014-2017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ICU内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更 正
兔舍内气载革兰氏阴性菌群的检测
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对替加环素的药敏情况分析
喜庆的春节
基层医院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
2011—2013年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