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用镜片与近用眼镜
2013-09-08刘华友
刘华友/文
1 前言
现有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单焦凹透镜片,有良好的视远功能,多焦点的镜片如双光镜片和三光镜片等,也是以远视为主、近视为辅。因此,应把它们归类为远用镜片,相应地,制作成的眼镜应当叫做远用眼镜。有研究表明,凹透镜片在近距离上使用时有屈光力增加效应,所以,远用镜片和远用眼镜不适合长时间近用。但现代社会却要求人们长时间地注视中视距和近视距,这就需要有一类主要是近用的镜片和眼镜(当然也须兼顾远用),现对这种近用眼镜镜片和近用眼镜进行探讨。
2 对现有远用眼镜镜片的讨论
2.1 单焦凹透镜片
现有近视眼镜的镜片大多是单焦凹透镜片,凹透镜片对远视距上物体光线在镜片节点的张角有合适的增大效果,这是现有单光近视眼镜在远用时的有益作用,对中视距和近视距上物体光线的张角也有更大的增加效果,这有可能会诱使和迫使眼的近视程度加深。
2.2 双光镜片和三光镜片
双光镜片和三光镜片主要是用于矫正老视眼,也在用于解决年青人的调节、辐辏问题等。
双光镜片主要以视远区、子片作为视近区,子片光心通常较低,致视近区略偏下,而年青人所戴眼镜的镜框高度一般约为20mm,这时如果满足了眼镜的视远性能,则视近区面积较小且已显得很“边缘”了,难以满足对位置较高、尺度较大的观看对象如台式电脑屏幕等的需要。
三光镜片的3个区域分别是视远区、中间区、视近区,主要区仍以视远为主,则包含有中间区和视近区的子片的每一个区的高度尺寸势必更小,只及双光镜片子片高度的一半,难以满足对位置较高、尺度较大的观看对象如台式电脑屏幕等的需要。
双光镜片和三光镜片的观察对象主要是桌面上的书籍资料等平面资料,如把这类观察对象尺度折算为立体观察对象尺度时,其位置都较低、尺度也较小,但是当代人的视近对象主要是立体的如电脑屏幕等,这样观察对象的位置较高、尺度也较大,需要比较大的镜片视近区域才能满足。因此,原来考虑可兼顾视近的双光镜片和三光镜片已不再适合当代人视近用,这就有必要提出可兼顾视远但以视近为主的近用镜片。
3 近用眼镜镜片
3.1 双光近用镜片
这是可兼顾视远,但以视近为主的镜片,特点是镜片以视近区(含中间区)作为主要区。双光近用镜片上的一大重要因素有凸镜光心与凹镜光心的光心距、凸镜与凹镜形成的镜片联合区域的屈光度。
3.1.1 凸镜与凹镜的光心距
物体光线过凹透镜片后都会有折射(发散),离镜片光心越远则折射角度越大,折射角度越大的光线越不适合眼睛观看,因此,不管是视远还是视近,都应尽可能使用镜片光心及其附近区域以减小光线的折射角度。由此考虑,凸镜光心与凹镜光心的距离似不宜过大,以平视看远时目光在凹镜光心或其附近区域内穿过、低视看近时目光在凸镜光心或光心附近区域内穿过为宜。
高校教材《眼镜学》(P138)中说“眼球自第一眼位视轴向下转动15度,可以在该位置不必垂直转动而能观看20度的垂直范围视野”,这个角度范围是确定凸镜与凹镜的光心距的主要依据。第一眼位可用于视远,这应是凹镜光心OD位置所在;眼球向下转动15度后,在该位置不必垂直转动而能观看20度的一半(10度)处应是凸镜光心Os位置所在。又因为从眼球表面到镜片的距离为12mm左右,据此可算得凸镜与凹镜的光心距d D-s的最大值
dD-s= 12 × tg(15°+10°)= 5.59(mm)。
凸镜与凹镜的光心也不能重合,因为重合后凸镜面积会完全覆盖凹镜光心区域,这时若以凸镜光心来确定镜片视近区域高度,就会使上部的视远区域较“边缘”,视远时就需要眼睛向上翻,这不舒服,而且棱镜效应也可能较大,有可能会导致光线过镜后折射角度偏大而不适合眼睛舒适地观看。
若凸镜直径取为Φ28mm,则其半径仍有14mm之多,这个数据要比凸镜与凹镜的光心距的最大值还大9 mm左右,为避免这9mm所含凸镜面积完全覆盖凹镜光心区域,凸镜顶部必须得是平顶,凸镜与凹镜在过渡处有像跳也就难免了。
综合上述3个因素来考虑,凸镜与凹镜的光心距d D-s可取为2~5 mm(见图1),凸镜平顶面在凸镜光心Os上方4mm处。这时,凸镜平顶面位置高度在凹镜光心OD下1mm ~ 凹镜光心上2 mm之间。
图1
3.1.2 镜片联合区域屈光度
一片近用镜片上应设置2个屈光度,一个屈光度用于视远,另一个用于视近,用于视远的屈光度需根据戴镜者的近视程度确定,用于视近的屈光度的确定则可按下述方法进行:
发散角β = 2×[(n-1)(∠2-∠1)+ α ],
这个计算式是用于计算物体光线过凹透镜片后的光线发散角度的,用不同镜片后光线发散角来进行比较,即可知道凹透镜片在所使用的近用距离上的实际屈光力,近用实际屈光力不能大于戴镜者的近视程度。
选取屈光力合适的凸透镜片,使凸镜与凹镜形成的镜片联合区域的屈光力与上述所需实际屈光力相当。还要考虑戴镜者的裸眼视距:如眼近视者的裸眼视距能满足近视距和中视距,就可以让其处于相似于裸眼状态;当裸眼视距不能满足近视距和中视距时,才给以矫正到所需视距。
例如,低度近视眼的裸眼视距可满足近视距甚至或可满足中视距,这时,其镜片联合区域的屈光力可在零度左右;中度近视者的镜片联合区域的屈光力可适当小于上述所需实际屈光力;高度近视者的镜片联合区域的屈光力可略小于或相当于上述所需实际屈光力。
3.1.3 凸镜与凹镜的过渡
凸镜与凹镜的过渡可以是圆滑过渡或称“渐变”过渡。
3.2 渐变多焦点镜片
在一片镜片上实现了从远至无数附加镜的逐渐变化,可以方便地适应远、中、近视距,这是渐进镜的优点。但其视野宽度较小似为不足,据《眼镜学》(P137)介绍:“近附加 + 1.50的渐进镜在40cm视距时的清晰视野宽度是14cm,在67cm视距时的视野宽度是19cm”,如果近附加值再增加上去,其视野宽度将更小。而A4纸竖直放置时的水平宽度在20cm左右,横向放置时的水平宽度在29cm左右,电脑17吋屏幕的水平宽度就已超过了30cm,与之相比,看来渐进镜的视野宽度是小了点。
当按照规定高度配镜后,其视近区域不高于眼平视时的瞳孔高度,如果保留足够的近附加屈光力,势必要保留足够的视近区域,则眼镜的总高度就较可观,而年青人中喜欢眼镜高度小一点的要多些。
因此,渐变多焦点镜片的眼镜可以作为部分年轻人的一种选择,但难以在年轻人中普及推广,主要还是老视者用得较多。
4 近用眼镜
主要是指安装了近用双光镜片的眼镜。在这种近用眼镜中,除了上节已考虑的视远、视近屈光度要合适外,还要考虑凸镜的配镜高度和两片镜片视近区域的屈光度参差值。
4.1 镜片的视远、视近屈光度
如上节所述,用于视远区域的屈光度需根据戴镜者的近视程度确定,用于视近区域的屈光度仍按上述
3.1.2 中所列的3个方面考虑。
4.2 凸镜配镜高度
以近用为主,近用区域应当占到镜片高度的2 / 3左右(见图2),在看近时,目光就自然地从凸镜光心或光心周围区域穿过。凸镜直径若取为Ф28mm,据笔者使用来看,仅仅转动眼球就能从宽度上满足观看电脑19寸屏幕的需要。
图2
4.3 两片镜片视近区域的屈光度参差
在视近时可以使双眼视力略微有点不平衡,两片镜片的屈光度如有0.50D的参差值应是可行的,对人的视力影响微乎其微,但却可以满足近视距和中视距的需要。对双眼视力不平衡者在视近时则可以矫正到使其略微有点不平衡,如有0.50D的参差值应是可取的。
5 结束语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环境在改变,人们所面临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与以前已不相同,长时间、高强度、近距离用眼的机会大大增加。既然已知单焦凹透镜片和单光凹透眼镜不适合长时间视近,就应当有一类主要是视近的镜片和眼镜,因此,现在提出近用眼镜镜片和近用眼镜是有一定需要并适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