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城乡一体化测度与对策研究
2013-09-07王广起
王广起,陈 磊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一、引言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过程,要实现目标,科学地分析和反映这一特定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及动态变化规律,确定合适的发展战略,选择合理的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无疑需要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对城乡一体化进行量化测度。指标体系的设置,有助于正确评价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和成效,为政府适时决策提供信息和参考依据。2003年,潍坊市就已提出要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2005年山东省委省政府把潍坊市作为省七个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之一,通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潍坊的综合实力近年来不断跃上新台阶,2012年GDP达到4012.43亿元,增长10.6%,财政总收入529.97亿元,增长13.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6.1亿元,增长2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1%,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双过万亿;固定资产投资3009亿元,增长2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7亿元,增长14.9%,进出口总额149亿美元,增长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19元,增长15.6%;农民人均纯收入12053元,增长15.8%。城市品质大幅提升,城市特色日益彰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据统计,2012年潍坊城镇化率达49.7%,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潍坊已经具备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研究建立潍坊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监测方法,对于加快潍坊城乡一体化进程,建立全省乃至全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监测指标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城乡一体化测度指标体系
(一)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城乡一体化是以满足城乡人民的全面需求和实现城乡人民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打破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和体制,促进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目的是推动城乡之间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高效开发可持续利用不同资源,缩小城乡各方面指标的差别,使城乡居民能够共享现代文明的发展成果,使整个社会走上一条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全面发展的新路子。
城乡一体化是从区域与空间的角度出发,寻求区域内部各个主体之间(尤其是各个城乡主体之间)的相互持续、相互协调、全面发展的途径;但是,它不是简单的空间均衡化,而是一个有效聚集、有机疏散、高度协作的最优空间网络系统;是在明确城乡各自不同分工、不同功能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双向发展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城乡不同主体之间的和谐发展。
(二)测度指标体系和权重
城乡一体化测度指标体系是由一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并能采用量化手段进行量化的指标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个根据城乡关系融合的终极目标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反映城乡关系发展程度和水平的指标集合。指标体系设计应能够全面、准确、科学地反映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状态并进行综合评价和判断,体现城乡相互融合、发展的水平。根据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和客观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可比性、效用性的原则,本文设计了如下的城乡一体化测度指标体系,在各指标的权重方面,采用层次分析法,最终的指标和权重如表1所示:
表1 城乡一体化测度指标体系及权重
三、潍坊市城乡一体化测度
(一)测度方法
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潍坊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状况进行测度。模糊综合评判是运用模糊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对现实世界中不易明确界定的事物进行综合评判的一种数学方法,通过模糊评价能获得各种替代方案优先顺序的有关信息,以供决策者参考。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步骤如下:
第一,确定评判的因素集。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的性质特征,确定评价关系中因素集为 U={u1,u2,u3,…,un}。
第二,确定评判的评价(评语)集。
设评价集为:V={v1,v2,v3,…,vn}。
第三,建立从U到V的单因素模糊关系R。
对每个因素ui作出单因素评价,由于有m种不同的评价等级(或评语),对每一因素的评价结果为评价集V上的模糊集,写成模糊向量为Ri=(ri1,ri2,ri3,…,rin)(i=1,2,3…,n)。上述评价结果满足归一化条件,向量的各分量之和为1,即对每一i,均有:ri1+ri2+ri3+…+rin=1。
所有单因素评价构成U到V的模糊关系。
第四,确定指标权重。
权重就是表示每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依据重要程度所占的比重。因素集中各因素对被评判事物的影响是不一致的,赋予各因素Ui一个权重,则因素的权重分配集A可以看成是因素集U上的一个模糊集,记为:A=(a1,a2,a3,…,an)。其要求满足归一化条件。
第五,作出评判结果。
用指标权重向量与单因素评判矩阵R相乘得评判结果:B=A*R=(b1,b2,b3,…,bn)。
第六,得出评判结论。
对B集作归一化处理,即用B集中各分量之和去除B集中的各个分量。第i个评价等级对的隶属度为在综合评价结果中所占的份额。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用B中隶属度最大者所对应的那个评判等级作为评判对象的等级,这即为综合评判的结论。
(二)实证分析
根据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潍坊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测度,其具体步骤和结果如下:
第一,确定因素集。
表2中的各项指标就是城乡一体化评价的因素集。
第二,设评语集。
本文设定的评语集为V=(极小,较小,一般,较大)
第三,设定分数集。
对应评语集各评语,本文分数集为F=(25,50,75,100)T。
第四,确定模糊关系矩阵。
我们聘请了10位专家,对于潍坊市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二级指标情况进行评价,根据各评价在10位专家中所占比重可以得到各二级指标的模糊关系矩阵(表2)。
第五,评价结果。
根据表2中的模糊关系矩阵和表1中的各指标权重向量,二者相乘可以计算出各二级指标对应的一级指标模糊评价结果,各一级指标模糊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在一级指标模糊评价结果基础上,结合一级指标权重,进一步可以计算目标层的模糊评价结果(表4)。
表2 二级指标模糊评判矩阵
表3 一级指标模糊评价结果矩阵
表4 目标层模糊评价结果
第六,计算得分值。
潍坊市城乡一体化综合评价最终得分为:Z=A*F=0.102*25+0.193*50+0.281*75+0.424*100=75.66分。
通过分值可以看出,目前潍坊市城乡一体化水平较高。
四、促进潍坊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城镇人口集聚力度,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城市化水平,探求区域科学发展道路
加大城镇人口聚集,一是努力做大中心城市规模,创造条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同时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完善教育、医疗、就业保障等公共政策,增强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同时,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二是加强重点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镇社会综合服务能力,在科学政策与制度的约束下,有序、高效地吸引农民到重点城镇安家、创业,缓解中心城市的人口与就业压力,在整个区域内,全面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调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逐步消除区域内的城乡二元结构现象,大力缩小城乡、工农之间的差距。目前,过大的城乡差距不仅严重阻碍经济发展,更是带来一系列畸形的社会问题,充分利用城市产业转型的契机,促进二三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同时,对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要进行战略性调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原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双层经营体制需要深化改革,以规模经营为主要特征的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大型特色农产品种养加企业等要加快发展,土地利用制度要全面改革,分片承包、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模式要改变,土地应当适度集中,以实现规模经营;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寻求转包、入股、合作等合适途径,加快土地流转力度与速度,扩大经营规模,同时,切实关注农产品安全问题,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农业信息化建设问题、农业产业投融资问题、农业与农村环保环境问题,优化区域和城乡结构,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立足于农业的长远发展,促进潍坊市农业产业结构向多元化、高级化的现代结构转变。架起农户和市场之间的桥梁,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三)加大以工补农、城市反哺农业力度,加大农村区域投入
潍坊市农业种植面积相对较小,工业发达,山区和丘陵地带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约瓶颈,为了统筹城乡发展,避免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一系列问题,要建立与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并且建立财政拨款稳定增长机制,做到责权利相互统一;加大农村尤其是重点城镇的建设投资力度,尤其是道路、桥梁、水利、电力、网络、电视、排污、环保(垃圾与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种子、化肥、农药、科技、信息、物流等服务业要优先发展;加大农民种田补贴、子女受教育费用补贴等各项补贴的力度,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与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农村的整体保障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四)制定城乡统一规划,完善具体实施措施
区域协调发展要规划先行,城镇和乡村在区域发展中是一个整体,政府在制定城乡规划的工作中时,既要根据中心城市与重点城镇不同的承载力制定不同的规划标准,又要把城乡规划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各级政府的规划中,特别是产业发展规划、村落布局规划等。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落实城乡统一规划。各级政府的工作要重心下移,各项优惠要落实到位,城乡有机协调,整体推进,加强反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五)要建立科学的镇级政府绩效考评体制和机制
要建立和完善新时期政府领导的政绩观与考评评价机制,政府在继续搞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城市具有资本聚集的功能,自然成为GDP的最大贡献者,城市无疑就成为市政府工作的重点,而且由于城市区域面积相对比较小,可以集中力量搞市容市貌建设,短期内就可以看到政绩。而农村面广量大尤其是西部山区,投资在短期内不容易见效,政府自然就不愿意将更多投资放在农村。潍坊城乡一体化整体水平较高,结构不平衡,中部发展快,东西递减,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积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不科学,更多地看重GDP,过多地形象工程建设,注重城市面貌和功能的改善。要解决这一问题,真正地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需要转变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必然会引导各级政府把更大的物力、财力和注意力转向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五、结论
本文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潍坊市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定量测度,是对潍坊市作为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经验的总结,为山东省实施城乡一体化规划战略提供理论支撑,也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为山东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保障。根据潍坊市城乡关系特点,我们建议应大力发挥城乡两个优势,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力发展以规模经济为重点的农业企业,优化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加快农村工业化步伐;加快城乡科技教育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加快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健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管理运行机制。
[1]邓玲,王彬彬.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成都市温江区的实证应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4).
[2]魏亚蕊,等.中原城市群城乡一体化程度测算与建设途径[J].中国集体经济,2008,(22).
[3]常春芝.辽宁沿海经济带城乡一体化评价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9,(1).
[4]俞云峰.城乡统筹视角下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浙江城市化水平测算为例[J].科学决策,2010,(5).
[5]李明秋,郎学彬.城市化质量的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软科学,2010,(12).
[6]焦必方,林娣,彭婧妮.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的全新构建及其应用——长三角地区城乡一体化评价[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7]刁丽琼,廖和平,魏洪斌,秦伟山.基于因子分析的重庆“1小时经济圈”城乡一体化测度与评价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
[8]孙德营.省直管市城乡一体化水平监测分析及政策建议[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9]王涛.河北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执行力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12.
[10]宋志军,朱战强.北京城郊农业区城乡一体化的演变和评价[J].经济地理,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