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沿海地区以流通服务驱动制造业升级的问题研究

2013-09-07袁平红副教授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安徽蚌埠233041

商业经济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沿海地区流通升级

■ 袁平红 副教授(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 安徽蚌埠 233041)

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沿海地区依托独特的地理区位、已有的工业发展基础,积极引进外商投资,以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为基本思想,积极开展进出口贸易,最终形成市场分工较为明确、区域特色鲜明的制造业结构,比如北京、广东、天津的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上海、广西的交通设备制造业,浙江、江苏的纺织业,海南、广西的食品加工业(贾若祥等,2003)。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奠定了我国沿海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绝对主导地位。从经济总量来看,2010年我国沿海地区生产总值260057.7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4.82%。从工业增加值来看,2010年沿海地区工业增加值为114957.33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71.46%。沿海地区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达到65.68%,不仅超过东北、中部和西部任何一个区域,甚至远远超过这三大区域之和(周民良,2011)。从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来看,2010年底我国沿海地区注册登记的外商投资企业达到357983户,投资总额达到21720亿美元,分别占全国范围内注册登记外商企业总户数和投资总额的80.4%、20.27%。从出口总量来看,如果按照经营单位所在地进行核算,2010年沿海地区出口总额达13756.90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87.20%。由此可见,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以及环渤海经济圈和东北的我国沿海地区普遍呈现出外资高度集中,并且加工制造业为主要特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杨东峰等,2007)。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迅猛发展的背后,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对外商直接投资的过度依赖、对能源的持续高消耗和以及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且产业附加值较低等基本特征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由于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并没有发生本质改变,仍来源于低技术制造业(文东伟等,2009),随着我国沿海地区劳动力、土地、能源等要素综合成本不断上涨以及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制造业异军突起,我国沿海地区以出口为导向、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参与国际分工与交换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在21世纪面临严峻挑战。这在纺织服装等行业表现尤为明显。据调查,2010年泰国熟练工人平均月工资是258美元,印度尼西亚是每月148美元,越南大约是每月136美元。而目前,我国深圳的最低月工资约折合是190美元,企业实际需要支付的综合人工成本会超过350美元。很显然,相比中国制造,“东南亚制造”人工上更便宜。具有追逐低成本倾向的外商投资企业开始将此前在中国的投资逐步向人工成本更为低廉的东南亚国家转移。比如,与耐克在2009年关闭中国太仓唯一的在华鞋厂、2011年阿迪达斯关闭苏州的直营工厂所不同的是,从2005年开始,耐克逐年增加越南工厂在其制造业中的比重,到2009年,越南和中国的订单比重同为36%,连续两年反超之后,2011年,越南的比重升至39%,而中国降至33%。尽管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代表的产业沿着海岸线在世界范围内转移是基本规律,但是以消费品企业为代表的外商直接投资的生产转移势必对依靠资源优势吸引外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沿海地区制造业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沿海发达地区的制造业发展代表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带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并带动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的梯度扩张和升级(郭克莎,2004),因此,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迫切需要从产业链的最低端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实现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增长方式的转换(刘志彪,2005)。

文献综述

针对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问题,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针对东南沿海加工制造业中销售人员的流失率高达40%,高级管理人员的流失率在20%左右的调查结果,江红英等(2011)提出,要推动沿海地区制造业升级,有必要实行人力资本战略。陈耀等(2009)则认为,东南沿海地区制造业在外向化程度、专业化程度、企业主体性质以及产业竞争力上均存在差异,因此在升级路径上也存在差异。比如珠三角产业升级路径主要是依托现有制造业基础,实行制造业链式升级,并适当推进“腾笼换鸟”的升级模式,而长三角地区产业要在注重优化内部产业布局,构造区域合理分工与适度竞争发展格局的基础上,突出“中国创造”的战略意识。赵弘等(2012)则提出发展总部经济能够有效推动沿海地区制造业向高端环节拓展,促进制造业产业技术创新,提升沿海地区制造品牌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刘志彪(2005)则提出沿海地区制造业可以通过全面的创建自有国际品牌的战略实现产业升级。王缉慈、张晔(2008)则指出,在公共政策的扶持和帮助下,沿海外向型集群向创新型集群转变,将有助于推动沿海地区制造业升级。傅允生(2010)以浙江为例,认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能够有效推动沿海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梁国勇(2012)侧重于从政府伦理的角度,提出只要政府适时转变自己的价值导向,将会对东部沿海地区低端制造业的转型起到关键作用。

上述研究为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升级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但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升级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由于并不是所有的沿海地区制造企业都能实现价值链升级所需的技术跳跃(刘明宇等,2010),而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竞争力提升也存在行业差异,我国制造业迫切需要寻求新的驱动力来实现产业升级。流通服务具有媒介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功能,因此本文将从流通服务创新的视角,为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升级提供新的解读。

流通服务: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升级的新驱动力

(一)流通服务的二元属性及其地位变更

商品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职能作用,归结为实现生产与消费的动态联系,也就是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商品交换,以此来促进生产的发展和满足变化着的消费的需要(纪宝成,1993)。因此,和其他服务相比,流通服务具有典型的消费者服务属性和生产者服务属性,同时流通服务的重要性随着流通产业的地位变迁而变更(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在卖方市场条件下,流通产业处于附属地位而制造业居于主导地位。随着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流通产业的地位得到提升,流通产业尤其是零售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从国际流通产业发展来看,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二十多年时间中,零售商已经成功实现了从本地化到全球化、从商人到零售品牌管理者、从传统店铺到创新性业态、从简易操作到技术密集型、从供应链上的脆弱者到强大的参与者等五个方面的转变(Kumar,1997)。也就是说,在二十世纪最后三十年中,以批发、零售商为代表的流通产业已经从受市场驱动的产业顺利转变为驱动市场的产业。和国际流通产业发展趋势相同,我国流通产业也在经历着类似的地位更替。石明明等(2009)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中国流通产业的实证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正在从一个末端行业逐渐走向相对独立与成熟的阶段。伴随着流通产业从末端产业向基础产业的变更,流通服务也从被动为制造业提供服务转变为逐步主导产业链,甚至在部分行业已经形成了大型零售商主导产业链的格局和趋势,成为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徐从才等,2012)。

(二)流通服务驱动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

1.流通服务能有效提高沿海地区制造业资本的生产效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主要实行出口导向战略,为振兴我国制造业、服务国民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我国东南沿海制造业发展严重依赖于外部市场需求和外部经济发展(陈耀等,2009),因此当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等外来冲击时,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的市场销路突然锐减。由于缺乏足够的国内市场拓展能力和消化空间,外部需求的缩减使得沿海地区制造业所生产出的商品的流通时间大大延长,而“流通时间和生产时间是互相排斥的,生产过程的更新根据资本流通时间的长短或快或慢。相反,如果资本的不同部分是相继通过循环的,也就是总资本价值的循环是在资本的不同部分的循环中依次完成的,那就很清楚,资本的各组成部分在流通领域不断停留的时间越长,资本在生产领域不断执行职能的部分就必定越小”(马克思,2004)。而高效的流通服务能够大大缩短制造业资本的流通时间,“流通时间越等于零或近于零,资本的职能就越大,资本的生产效率就越高,它的自行增值就越大”(马克思,2004)。因此,即使在技术条件并没有发生变化的条件下,流通环节的缩短、流通时间的缩减,都能为沿海地区制造业资本的生产效率提升拓展新的空间。

2.流通服务能够有效推动沿海地区制造业空间集聚。对制造业发展来说,空间集聚能够密切产业上下游关系,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加强产业间的知识、技术溢出。不仅如此,产业集聚程度的增加能够促进垂直专业分工水平的提高,而垂直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也能使得制造业产业集聚进一步加强(臧新等,2011)。和其他非生产性服务相比,流通服务具有深化社会分工的功能,能够有效推动沿海地区产业集聚,比如流通服务密度的提高能有效提高工业集聚,商业密度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带动工业密度增长8.4个百分点(袁平红等, 2010)。因此,流通服务能够有效推动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的空间集聚。对于沿海大城市来说,要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应该首先关注流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的发展与集聚(陈建军等,2011)。

3.流通服务能够有效拓展沿海地区制造业的市场空间。市场空间对产业升级的技术空间有着决定作用(刘明宇等,2009),因此,渠道控制能力的形成对我国企业改变在全球价值链中被低端锁定的现状,增进比较利益至关重要(张小蒂等,2009)。许统生等(2011)对中国制造业贸易成本的测度表明,1997-2007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成本在制造业各产业上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逐年下降趋势。在制造业所有的产业中,高技术型制成品贸易成本最低,下降幅度最大,包括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内的其他制造业的贸易成本下降趋势并不明显。因此,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升级的路径应是主动将价格优势升级为品牌与渠道优势(李钢等,2009)。对于服装制造业来说,流通商主导的分销和营销活动至关重要。除了生产者驱动和购买者驱动的全球价值链以外,流通商主导的电子商务将在价值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大力发展流通服务,能够有效拓展我国制造业尤其是低端制造业的市场空间。

创新流通服务以推动沿海地区制造业升级

(一)积极借鉴跨国流通企业发展经验,鼓励有条件的流通企业跨国经营

从我国沿海地区流通服务发展来看,我国流通服务和制造业发展一样,呈现出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水平要高于中西部地区的特点。尽管成立于江苏南京的苏宁、创建于北京的国美以及来自浙江杭州的阿里巴巴以及创建于北京的京东商城等都已经成为国内著名的流通服务品牌,并且对推动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产品全国市场网络的构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和沃尔玛、家乐福、乐购等全球大型零售商相比,我国现有的流通服务提供仅针对国内市场,目前还没有流通企业能够走出国门开展跨国经营服务。由于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产品既要针对国内市场,同时主要考虑进入国际市场,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我国沿海地区流通服务在国内服务水平逐步提高、服务网络逐步扩张并且在其他条件具备的时候,可以从地缘优势等角度出发,构建国际流通服务网络,为我国制造业国际市场扩展提供分销等服务。

(二)打破地方行政壁垒,实现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流通服务一体化

对于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来说,技术升级固然是攀升全球价值链的重要途径,但是随着我国从世界工厂向新兴世界市场的转变,尤其是包括阿迪达斯、耐克、宝洁等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定位从生产基地向核心市场的转变,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在巩固原有的出口市场并且积极开拓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同时,需要通过流通服务逐步实现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的市场实现能力尤其是国内市场开拓能力的升级。而市场实现能力恰恰是流通服务最本质的功能,和其他生产性服务所不同的是,流通服务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性,而要实现规模报酬递增,流通服务必须能够有效地实现规模经济,这也意味着我国沿海地区的流通服务网络需要向中、西部地区拓展。尽管我国国美、苏宁等流通服务提供商已经构建了全国性商业网络,但是和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的全国主导地位相比较,我国沿海地区的流通服务网络有待突破地方行政壁垒,逐步构建起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一体化的国内流通服务网络。通过这些网络,将更多的沿海地区制造业所生产出来的产成品和中间品输送到全国各个地方,更好地服务本国市场。

(三)积极创新商业模式,实现商业服务多元化、差异化

从总体来说,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呈现出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特征,对于这些中小企业来说,尽管其发展受到购买者驱动的价值链的影响比较大,并且流通服务能够从多个方面推动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的升级,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够有效获取与其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相互匹配的流通服务。因此,要推动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的有效升级,需要实现商业服务多元化、差异化,这就要求我国流通服务需要根据制造业发展要求以及最终顾客的消费需求等积极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从买进卖出以赚取中间差价为主要方式的中间商逐步向提供多元化增值服务的平台商转变,更好地实现流通服务在协调生产与销售、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等之间的矛盾,实现和谐生产、和谐流通、和谐消费。

1.贾若祥,刘毅.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以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制造业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3.22

2.周民良.推动沿海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构想[J].人民论坛,2011(26)

3.杨东峰,殷成志.外资高度集聚与加工制造业主导:沿海开发区一种典型的发展路径及机理分析-以天津泰达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7(6)

4.文东伟,冼国明.垂直专业化与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9(8)

5.郭克莎.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与沿海地区制造业发展战略[J].开放导报,2004(4)

6.刘志彪.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发展:国际代工模式与创新[J].南开经济研究,2005(5)

7.江红英,王义龙.东南沿海加工制造业的人力资本战略选择探析[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8.陈耀,曾铮,冯超.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制造业差异与升级策略[J].发展研究,2009(10)

9.赵弘,张静华.以总部经济模式推动沿海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1)

10.王缉慈,张晔.沿海地区外向型集群的形成、困境摆脱与升级前景[J].改革,2008(5)

11.傅允生.浙江产业转型升级约束条件与发展趋势[J].浙江学刊,2010(5)

12.梁国勇.从政府的伦理角度分析“保增长”与“促转型”-基于东部沿海地区低端制造业的发展[J].大连干部学刊,2010(12)

13.刘明宇,芮明杰,姚凯.生产性服务价值链嵌入与制造业升级的协同演进关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8)

14.纪宝成等.商品流通论:体制与运行[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15.Nirmalya Kumar.The Revolution in Retailing: from Market Driven to Market Driving[J]. Long Range Planning, Vol.30,No.6,1997, pp.830-835.

16.石明明,张小军.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角色转换:基于灰色关联分析[J].财贸经济,2009(2)

17.徐从才,盛朝迅.大型零售商主导产业链: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新方向[J].财贸经济,2012(1)

18.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2004

19.臧新,李菡.垂直专业化与产业集聚的互动关系—基于中国制造行业样本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8)

20.袁平红,王永培.我国工商业密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0(8)

21.陈建军,陈菁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定位研究-以浙江省69个城市和地区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1(6)

22.刘明宇,芮明杰.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5)

23.张小蒂,赵榄.基于渠道控制的市场势力构架模式特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9(2)

24.许统生,陈瑾,薛智韵.中国制造业贸易成本的测度[J].中国工业经济,2011(7)

25.李钢,沈可挺,郭朝先.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提升出路何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调研[J].中国工业经济,2009(10)

猜你喜欢

沿海地区流通升级
2018年广西北海沿海地区考古调查简报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回暖与升级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威海沿海地区雾的气候特征及相关影响因子分析
误区:非沿海地区人人需要补碘
沿海地区主要指标(2013年)
商贸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