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零售业公司价值特征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零售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2013-09-07陈奕奕刘成昆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3年1期
关键词:零售业零售价值

陈奕奕,刘成昆

(澳门科技大学行政与管理学院,澳门 999078)

一、引 言

现如今零售业开始崭露头角,已逐步瓦解制造业的领导地位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与发展的重要指标。虽然我国零售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至2004年底全面取消对外资零售商限制后,我国零售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局面。之后,2005年至2010年中国零售业发展报告中连续指出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持续较高增长,连锁规模不断扩大,业态结构进一步优化。由此可见,短短几年内我国零售业已实现飞速发展,但总体发展状况距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从宏观角度看,我国人均GDP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零售业发展速度虽然迅速,但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同时物价波动很大,居民消费意愿很低,因而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较低;从公司自身角度看,由于本土零售公司资产负债率高、经营效率低、盈利能力差以及市场不规范的弊病并没有得到改善,与外资零售公司相比,在公司规模、营运能力、管理水平等各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为了积极应对外资零售商快速扩张带来的压力与冲击并为自身发展寻求出路,我国零售公司不再只关注公司目前财务利润,而是进一步思考如何实现公司的长远利益,即公司价值,而实际上公司成立的目的也是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在此背景下,零售业作为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零售板块作为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的一部分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公司价值也最值得关注,究竟哪些因素能够影响我国零售公司价值开始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点,因而研究零售公司价值影响因素这一课题对公司采取适时的措施抵挡外资公司竞争压力与提升公司良好运营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利于零售公司根据环境与自身变动及时做出战略上的调整,从而保证公司价值最大化,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有关公司价值理论的起源较早并一直受到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其理论也从早期只强调公司财务利润逐步发展为更加重视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现代公司价值理论认为,公司价值取决于公司未来的获利能力,是公司未来收益的资本化,也就是说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决定了公司价值。公司价值实际代表了一种持续竞争力,而公司必须具有运作固定资产的能力才能实现这种持续竞争力[1]。由于公司价值是对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衡量,近些年虽然有大量学者不断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但是对于公司价值评估仍然存有争议,同时有关公司价值影响因素的研究方向分散且结论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在回顾国内外以往文献的基础上,将近些年有关公司价值影响因素的研究系统总结为资本结构、股权结构、规模经济以及人力资本四个方面,并将其应用于急需突破的我国本土零售公司,同时加入零售业特征影响因素与衡量公司能力的财务指标,借以检验我国零售业公司价值影响因素与以往研究相比是否具有独特之处。本研究的重点是将公司价值与零售业相融合,力求探讨具有产业代表性的价值因素,从而使企业能够找准自己的位置和方向,最终实现价值的进一步增长。

与现有研究相比,本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目前虽然已有大量有关公司价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但有关零售业公司价值的研究却为数不多,由于零售业具有自身特点,其实证研究与以往公司价值的研究结论会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将近些年比较分散的公司价值影响因素研究加以整合,并融入易于衡量的零售业特性因素,基于与以往研究的差异分析影响零售业公司价值的关键因素,使研究更具实际意义。第二,本研究选取我国零售业2004年底全面对外开放后的零售上市公司为对象,以其2005年至2010年六年年报披露的真实数据为样本,所选样本具有阶段代表性,足以说明在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这段时期我国本土零售商面临外资零售商压力下整体发展状况,同时数据时间跨度长,确保实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第三,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公司价值影响因素理论的文献及我国零售业发展的现状,总结出十个有可能影响我国零售业公司价值因素,比较全面地揭露了影响零售业公司价值的可能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对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使结果更为客观与全面。

因此,探讨零售业公司价值关键影响因素对于公司自身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为其未来发展指引方向。本文在以往大量研究基础上,针对全面对外开放时期的中国零售板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探索影响零售业公司价值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实证结果与基本国情进行分析,最后为零售上市公司发展提出建议与对策。

二、零售业公司价值影响因素及相关理论假设

(一)公司价值主要影响因素

公司价值主要来源于劳动价值、资本价值和客户价值,其中劳动与资本创造价值[2]。国内外学者研究角度及选取样本的差异,导致有关公司价值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比较分散与单一,结论也存在较大差异。综合各种文献理论,本研究将有关公司价值主流影响因素理论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资本结构论。自1958年资本结构无关论提出以后,有关资本结构的问题便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与此同时,有关公司价值的研究也是伴随着资本结构论的产生而发展,因而资本结构是公司价值重要的影响因素并因行业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征。Kester(1986)[3]在比较美国公司与日本公司资本结构时发现公司的负债率与公司获利能力有负相关关系。Titman和Wessels(1988)[4]采用线性结构相关分析研究探讨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时也认为获利能力与负债率之间具有负向关系。我国关于公司价值与资本结构的研究开始较晚,不过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国内学者在近二十年来也取得较为一致的结论。许多学者选取托宾Q值作为公司价值衡量指标均得出了公司价值与资本结构之间存在负相关性的结论[5-6]。陈开贵(2008)[7]研究发现2000年以前公司价值与资本结构呈负向关系,2001年以后则呈正向关系。周三深(2009)[8]以2007年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得出公司价值与资本结构之间具有正向关系的结论。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根据以往大多数学者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假设:

H1:零售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呈负相关关系。

2.股权结构论。国外学者较早开始关注企业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Jensen等(1976)[9]把公司的股东分为内部股东和外部股东两个部分,分别研究这两部分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他们发现公司内部股东所占比例越大,公司价值也越高。也有学者认为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价值没有必然联系[10],甚至可能呈现负相关关系[11]。由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与研究时间的不同,众学者得到结果也不尽相同。我国关于这两方面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陈小悦、徐晓东(2001)[12]得出非保护性行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正相关的结论,而朱武祥、宋勇(2001)[13]则认为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价值无关。较新的研究则表明多元化的股东反而能够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效益,如周方召等(2004)[14],苏启林(2004)[15],夏和平等(2006)[16]的研究所示。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2:零售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价值呈负相关关系。

3.规模经济论。有关规模经济理论最早可追溯至亚当斯密,斯密定理认为只有市场范围扩大到一定程度,才能产生分工与专业化。之后经济学家马歇尔进一步提出外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规模经济的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率先提出了规模不经济的概念,认为企业效益随着规模扩大而增加,但当厂商扩大到一定规模时,若继续扩张将导致经济效益下降。赖国毅(2005)[17]97-98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上证180指数的成分股作为样本对其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公司规模的扩张与公司经济绩效间存在明显相关,但两者之间属于非线性相关且呈不稳定状态。与此同时,欧阳文和等(2006)[18]以沃尔玛为例,对零售企业规模边界进行实证分析,交易成本、组织成本和零售企业生产成本对企业规模影响不大,从而得出三个推论:零售企业规模无边界,连锁企业规模无边界以及流通产业时代的到来。由于我国零售业发展时间较短,可以假设现阶段零售业公司规模的扩大不受规模不经济的影响,基于规模经济理论提出如下假设:

H3:零售公司规模与公司价值呈正相关关系。

4.人力资本论。随着公司价值研究的逐步深入,国内外学者开始找寻固定资产以外的能够影响价值的因素,茅宁(2001)[19]认为无形资产对公司价值的创造存在巨大作用,他将无形资产定义为与创新活动、组织设计和人力资源相关的非物质形态的价值创造来源。Weisberg(1996)[20]对1990年以色列一家市政公司人力资本与绩效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用其受教育年限表示一般人力资本,工作年限表示特殊人力资本,研究结论认为拥有较高绩效小组员工的受教育年限与工作年限也越长,人力资本与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李嘉明、黎富兵(2005)[21]以企业员工受教育程度作为人力资本的替代变量,对2003年九个行业人力资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企业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从侧面证实了高学历与高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王怀明、吴佩远(2007)[22]以IT行业与纺织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员工受教育程度作为人力资本的衡量指标并得出上市公司人力资本与公司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结论,拥有高人力资本存量的公司绩效优于拥有低人力资本存量的公司绩效。尹飘扬、杨向阳(2009)[23]将人力资本细化为五个因素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公司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比例与专门技术人员比例都和公司绩效具有正相关性。由此可推出如下假设:

H4:零售公司人力资本与公司价值呈正相关关系。

(二)零售业公司价值特征影响因素

除了上面所论述的四部分公司价值相关影响因素外,由于零售业的复杂性,还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由零售理论可知,零售公司主要应该考虑的三大核心要素是竞争、环境与顾客[24]18-19,因此,零售业上市公司又很大程度的受其产业因素的影响。在零售业中竞争无处不在,表现为同业态及不同业态之间的竞争[24]18,为了应对强大的竞争压力,公司必须制定正确的零售战略,从而实现其长远发展与公司价值最大化。在当今零售商激烈竞争之下,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宏观环境对零售业也有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每家零售企业为了通过更有效的经营方式去赢得市场与顾客,在整体业态发展与趋势上要非常关注。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进行相应的要素组合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态。零售业的发展也主要表现在业态上的转变从而带动整体经营绩效的发展。国内外的零售业都是从传统的百货店形式发展起来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传统大型的百货商店走出原先计划经济的束缚迅速发展,为中国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长期固定模式运营没有创新和近期新型零售业态的不断发展,如:连锁店,大型超市,专营店等,中国传统百货业经营举步维艰,要想走出困境必须走改革之路。

同时,零售业是一个地利性的产业,零售业地理位置对零售经营有着巨大的影响。杨宜苗(2008)[25]对零售公司竞争力区域差异与宏观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东部零售公司的竞争力明显高于西部零售公司的竞争力。从中国零售业发展白皮书的统计中也可以看到,中国东部地区的零售业发展一直优于中西部地区。此外,消费者因素也很大程度影响公司价值,但由于顾客因素覆盖内容繁多,指标衡量不够客观,因此研究提取经营业态与地理位置两个较为客观的产业因素衡量公司价值,故提出如下假设:

H5:零售公司经营业态与公司价值呈正相关关系。

H6:零售公司地理位置与公司价值呈正相关关系。

(三)公司价值财务方面影响因素

本文对于零售公司价值影响因素的衡量主要从与公司价值相关因素以及零售业相关因素两大部分出发,但是针对上市公司而言,财务能力指标也是衡量公司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王大力(2007)[26]提出了财务能够提升公司价值这一观点,也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公司核心盈利能力与公司价值呈正相关关系[27]。因此,本研究将可以衡量公司能力的财务指标考虑在内,主要选取能够整体反映公司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以及成长能力四个方面的财务指标综合评判其对零售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一方面旨在更加全面地诠释公司价值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由于财务方面的因素较为直观,较易验证与控制,增加了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7:零售公司盈利能力与公司价值呈正相关关系

H8:零售公司营运能力与公司价值呈正相关关系。

H9:零售公司偿债能力与公司价值呈正相关关系。

H10:零售公司成长能力与公司价值呈正相关关系。

基于以上文献及理论的总结与探讨,本文提出影响零售业公司价值的因素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零售业公司价值影响因素模型

三、零售业公司价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与变量说明

本研究与上市公司相关的所有样本数据均来自巨潮数据库与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所披露的各公司年报数据,并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等权威网站数据进行核查以降低误差,与行业相关的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研究选取的数据为各公司披露的原始数据,未进行任何修改,目的是为了获得更为客观、准确的信息。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对行业的划分,截止到2010年底,深沪市中属于零售性质的A股上市公司共计78家,剔除ST股之后,连续披露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六年财务年报数据且完整的零售公司共计48家。研究最终从这48家公司六年的年报中选取与研究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以此为依据运用SPSS 19.0与Excel 2007等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由于公司价值衡量的是未来盈利能力,有关公司价值的度量学术界众说纷纭,大量的实证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使用两种方法:一是以托宾Q值作为衡量公司价值的指标,这一指标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使用;二是以公司实际获利水平来衡量公司价值,所用指标为净资产收益率(ROE)、总资产报酬率(ROA)以及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综合指标。前者反映的是市场价值,托宾Q值高意味着公司更具有投资价值与成长性;后者则是公司短期盈利能力的会计指标。由于零售业发展速度较快,与市场密切相关,可以认为零售市场是完全有效的,因此本文以市场价值来反映公司的真实价值,选取托宾Q值作为公司价值的解释变量。关于托宾Q值的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Tobin(1969)[28]提出的,其计算公式为:托宾Q值=公司市场价格/资产重置成本。由于重置成本比较难于计算,因而本文采用Chung和Pruitt(1994)[29]提出的托宾Q值近似计算公式。其他十个解释变量均具有较为统一的衡量标准,这里不再赘述,所有研究变量所采用的指标及含义详见表1,其中公司价值是被解释变量,其余十个变量为解释变量。

表1 零售业公司价值影响因素模型的指标体系

①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划分标准,将全国划分为四个区域: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首先对所整理出来的2005年至2010年六年共288组零售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整体描述性统计分析,以观测行业平均水平及所有样本变量的分布状况,数据分析结果详见表2。

表2 零售业上市公司各变量整体描述性统计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零售上市公司各变量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有关公司价值的评估,托宾Q值最小的只有0.891,最大的可以达到3.951,均值为1.643,说明行业整体水平较好,但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资本结构方面,样本公司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相差约80%,说明公司财务杠杆利用能力有明显差异。②当Q值大于1说明公司市场价值大于重置成本,即公司具有高产业投资回报率;当Q值小于1说明市场价值小于重置成本,即公司具有低的产业投资回报率;当Q值等于1,公司的投资与成本达到动态均衡状态。在股权集中度上也存在有约59%的差异,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六年均值达45%,说明零售上市公司的控股权还是相对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从规模上看,零售上市公司总资产最小的约有4亿元,最大的约有21亿元,说明虽同处于零售业中,但其上市公司的规模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公司人力资本方面,零售公司拥有的人才存量具有70%明显差异,但是均值达0.335,说明零售上市公司开始越来越重视人才储备。零售上市公司在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四个方面也分别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较好。零售业作为新兴发展的产业,虽然整体发展水平很快但个体差异很大,说明零售业发展尚不成熟,具有很大成长与改善的空间。

(三)皮尔森(Pearson)相关分析

本研究在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之前,先对各层面的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目的是描述公司价值变量分别与十个自变量线性关系的强度与方向。但是,相关系数只能判定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无法判定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以此初步检验与公司价值相关的因素。具体分析结果见表3,由于篇幅限制,表3只列出了与研究紧密相关的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而省略其他两两相关关系的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零售业公司价值与股权集中度呈负相关关系,说明股权集中度对公司价值有显著影响,股权集中度越高,公司越不值得投资,这一结果与假设2相符;零售业公司价值与公司规模呈负相关关系,与假设3相反,与赖国毅(2005)[17]98的观点相悖,可能由于零售上市公司在此发展阶段已初具规模,盲目扩张并不能带来公司价值的增加,反而可能造成公司价值降低,符合规模不经济理论;零售业公司价值与人力资本呈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验证了人力资本论,与假设4相符,说明拥有受教育程度高的员工比例越大的零售上市公司也具有越高的公司价值;零售业公司价值与经营业态及地理位置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验证了假设5与假设6,说明非传统多元化业态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均能提升公司价值;零售业公司价值与盈利能力呈正相关关系,这与假设7的相关方向一致,表明公司盈利能力会对公司价值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研究结果显示零售业公司价值与资本结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以及成长能力这四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需待进一步的验证。

表3 公司价值与各自变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四)多元回归分析及结果

相关分析只是初步说明两两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以及相关关系的强弱,而不具有方向性,无法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多元回归分析是处理多个自变量对单一变量影响的一种统计方法,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变量的变化来解释与预测另一个变量的变化程度,可以进一步指出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方向以及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本研究采用全部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的方法来检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零售业公司价值影响因素模型回归分析结果

如表4实证分析结果所示,整体模型的F值为30.726,P值为0.000,说明该模型显著,回归方程有效,判定系数R2的数值为0.527,表示所有自变量共同解释了因变量公司价值52.7%的变化,方程拟合程度良好,但因变量可能还存在其它解释变量。对于零售业公司价值而言,股权集中度(β=-1.490,p<0.01)、公司规模(β=-0.107,p<0.05)、人力资本(β=0.507,p<0.05)、经营业态(β=0.376,p<0.01)、地理位置(β=0.320,p<0.01)与盈利能力(β=2.086,p<0.01)进入了回归方程,说明它们对公司价值具有显著解释能力,同时支持了假设2、假设4、假设5、假设6及假设7的结论。公司规模(β=-0.107,p<0.05)也对公司价值具有显著解释能力,但与研究之前所提出的假设3相悖,可能零售业在此阶段发展中受到规模不经济影响,因此假设3不成立。回归分析结果依然显示零售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无关,说明公司的负债水平并不是影响公司价值变化的主要因素,因此假设1不成立。同时公司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对公司价值也均不具备解释能力,它们作为公司财务报表中的会计指标,虽然可以反映公司整体营运水平,但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并不显著,因而假设8、假设9及假设10均不成立。

四、结论、展望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总结以往学者对上市公司价值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将其与中国深沪市的零售板块相结合,对零售业公司价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零售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之后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零售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无显著关系,原因可能在于零售业作为核心的第三产业还受外部环境与顾客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负债水平并不是影响零售产业公司价值变化的主要因素,所以托宾Q值并没有随负债的变化而显著变化。

第二,零售业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价值显著负相关,,说明零售公司的股权相对分散可以获得更高的公司价值。因为大股东控股越多,公司可流通市值越小,导致市场价格不能够全面反映公司的市场价值,因而造成公司价值较小。

第三,零售业上市公司规模与公司价值显著负相关,与研究假设相反,说明零售公司规模的扩大并不能带来更高的公司价值,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规模已发展到一定水平,虽与国外相比还有差距,但在激烈竞争下盲目扩张势必导致公司价值下降;另一方面,只有当公司价值低于一定程度时才建议上市公司通过并购等方式实现公司扩张。

第四,零售业上市公司的人力资本与公司价值显著正相关,说明零售上市公司中受过高等教育员工比例越大,公司管理与服务水平等整体经营水平越高,在市场上表现良好运营的迹象,使公司市场价值增长,因而公司价值也得到相应的增长。

第五,零售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态、地理位置也与公司价值显著正相关,正如零售理论与零售业发展状况所述,对于不同业态零售上市公司来说,其公司价值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新型业态零售上市公司的价值要高于传统业态的公司价值,而发展多元化经营业态的零售公司也要比单一业态的公司更具公司价值。同时,由于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同时消费水平也相对较高,值得在该区域投资零售产业,而实证结果也表明经济发达地区的零售上市公司具有相对高的公司价值。

第六,在零售业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与公司价值之间,只有盈利能力与公司价值显著正相关,说明企业的获利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影响着公司价值的提升。但是营运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与公司价值无显著关系,说明它们作为公司财务报表中的会计指标虽然可以客观地衡量公司运营等各方面状况,但是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并不显著。

综上所述,研究得出的零售业公司价值的结论与国内外学者对于公司价值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仍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我国零售业整体规模较小,行业集中度较低,而上市的零售公司相比较而言已形成一定规模,因而今后有关零售业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同时,本研究总结的十个影响因素并没有完全解释公司价值,还存在其他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考证。此外,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给我国也带来严重的影响,股价下跌,市场失调等因素都可能造成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偏差。因此,更深层次地探求公司价值的关键影响因素仍是后续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策略建议

我国零售业起步较晚且发展迅速,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更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零售业作为流通及新兴的第三产业,还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更长远的发展前景,因此,根据现阶段研究提出以下合理化建议:

第一,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避免少数大股东持股。随着国家逐渐放宽对零售公司的控制,使股权相对分散,零售上市公司要注意避免股权集中度过高,同时零售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而与债权融资相比,成本较高。因此,零售上市公司可以加大债权融资,减小股权融资,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发挥资金上的优势。

第二,步步为营,实现合理的规模扩展与延伸。为了抵挡外资零售商带来的冲击,我国零售商加快扩张速度,争取抢占更多的市场,但是供应链的发展与经营效益明显跟不上其扩张速度,因而导致公司陷入困境。目前,扩张型零售公司均遇到了规模不经济的隐患,因此,对我国零售上市公司而言,如何做强,如何在业态与其他方面寻求新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三,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加强人才储备。随着竞争加剧,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这对零售业而言并不例外。零售上市公司在全面发展的同时,需要更高的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准,而人才储备为零售公司实行扩张与发展连锁经营提供人力支持。因此,零售上市公司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制定长远的人力资源计划,在引进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同时,对公司员工进行适时适当的培训与激励,切实做到发展人才、留住人才。

第四,创新业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业态模式。世界零售业态的发展与外资零售商的成功,对我国零售公司发展经营业态具有借鉴意义。我国零售上市公司必须要突破传统业态的束缚,根据市场需要准确定位其发展业态。对处于同一业态的零售公司来说,要扬长避短,实施错位经营,发掘自身的经营特色;传统百货业态的公司,需要改革创新;新兴业态的公司,更要积极创新,开创独特的经营方式。因此,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必须以市场与顾客为出发点,结合自身需求不断创新,开创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业态发展的道路。

第五,加强区域优势,发展连锁经营。现阶段,我国零售公司与外资零售公司仍存在激烈的竞争。虽然外资零售公司具有较大的规模,但在区域市场上的优势仍由我国零售公司占据。但是我国区域发展并不均衡,经济与消费水平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发展明显优于西部地区。因此,零售公司对其所处区域需要很强的适应性。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在其所处区域做大做强后,应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公司连锁化是零售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提高公司形象,分散公司风险,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实现规模经济。

综上所述,我国零售上市公司的发展是艰辛的,在实践中摸索前进,在其实际运营过程中,应尽可能全面地考虑公司价值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自身核心竞争力,这对于提高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意义。

[1]PRAHALD C K,HAMEL 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8(3):79-91.

[2]李海舰,冯丽.企业价值来源及其理论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3):52-60.

[3]KESTER C W.Capital and Ownership Structure:A Comparison of United Stated and Japanese[J].Corporations Financial Management,1986,15(1):5-16.

[4]TITMAN S,WESSELS R.The Determinants of Capital Structure Choice[J].Journal of Finance,1988,43(1):1-19.

[5]李义超,蒋振生.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18(2):118-120.

[6]肖作平.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互动关系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05,18(3):16-22.

[7]陈开贵.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关系的实证分析[J].现代商业,2008(18):108-109.

[8]周三深.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基于200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5):1379-1382.

[9]JENSEN M,MECKING.Theory of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1976(4):305-360.

[10]DEMSETZ H.The Structure of Equity Ownership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J].Journal of Law and Econamics,1983(2):375-390.

[11]THOMSEN S,PEDERSEN T.Ownership Struc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Largest European Compan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6):689-705.

[12]陈小悦,徐晓东.股权结构、企业绩效和投资者利益保护[J].经济研究,2001(11):3-11.

[13]朱武祥,宋勇.股权结构与企业价值——对家电行业上市公司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1(12):66-72.

[14]周方召,刘威,张英.商业零售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分析及相关启示[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2-44.

[15]苏启林.代理问题、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以民营上市公司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4(4):100-106.

[16]夏和平,赵西亮,袁光华.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以竞争性行业上市公司为例[J].商业研究,2006(4):5-9.

[17]赖国毅.我国上市公司成长中规模与绩效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5(18):97-99.

[18]欧阳文和,高政利,李坚飞.零售企业规模无边界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以沃尔玛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6(4):108-115.

[19]茅宁.无形资产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与机理分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7):2-8.

[20]WEISBERG J.Differential Teamwork Performance the Impact of General and Specific Human Capital Level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1996,17(8):18-29.

[21]李嘉明,黎富兵.企业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3):29-36.

[22]王怀明,吴佩远.上市公司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J].价值工程,2007(8):138-140.

[23]尹飘扬,杨向阳.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相关性分析[J].会计之友,2009(5):85-87.

[24]陈己寰.零售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18-19.

[25]杨宜苗.零售企业竞争力的地域差异及宏观影响因素——以31个省(市)限额以上零售企业为样本[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2):11-16.

[26]王大力.财务提升公司价值[J].新理财,2007(1):32-37.

[27]蒋义宏,魏刚.主营业务利润、核心盈利能力和公司价值[J].证券市场导报,2001(4):25-30.

[28]TOBIN J.A 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 to Monetary Theory[J].1969(1):15-29.

[29]CHUNG K H,PRUITT S W.A Simple Approximation of Tobin's Q[J].Financial Management,1994,23(3):70-74.

猜你喜欢

零售业零售价值
门店零售与定制集成,孰重孰轻
零售工作就得这么抓!
零售业 餐饮业 到底谁模糊了谁?
万利超市的新零售探索之路
效率才是新零售业本质
新零售 演化已经开始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场景营销视野下的零售业O2O模式的探讨
提升我国零售业品类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