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实证研究——基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维度

2013-09-07

地方治理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江西程度

刘 勇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工商管理学教研部,江西 南昌330003)

实现小康是中国老百姓历来的淳朴追求和美好向往。自邓小平于1979年底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图强,不断从理论上深化对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并在实践中持续提升建设小康社会的质量,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安居乐业、国力大幅提升、民族复兴的巨大转变。作为欠发达省份,江西要确保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使命光荣但任务紧迫。因此,准确判断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演变过程

1.邓小平与小康社会概念的提出。

1979年12月6日,时任日本首相的大平正芳访华,在与邓小平会面时提出一个问题:“中国提出了宏伟的现代化规划,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整个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构思的?”对此,邓小平系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中国到那时也还只是一个小康的状态。”[1]邓小平用小康来概括中国的现代化目标,既生动贴切,又通俗易懂。

2.建设小康社会与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

由小康社会新概念引发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大大加快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党的十二大到十五大报告中都写入了“小康”、“小康社会”等概念,以小康社会界定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阶段,确定发展目标,成为全党共识。

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小康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现这个目标,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物质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实现小康列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1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打开了中国经济起飞的闸门,为建设小康社会扫清了发展道路上的认识障碍。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现在完全可以有把握地说,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度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

3.由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2年,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和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表明党对小康社会的理解升华到了新境界,建设小康社会也有了新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体目标主要有:(1)经济目标。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2)社会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3)科教目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4)生态环境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4.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2年,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2)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3)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4)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5)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充满时代性的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而当前中国所处的现实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20年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要求和紧迫任务。

二、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分析

(一)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

如前所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又从实际出发,适应国内外发展形势的新变化,对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了科学反映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本文借鉴国家统计局2008年发布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从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两个维度制定了由10项指标组成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维度下的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维度下的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二)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1.单指标评价方法。

(1)正指标。在10项指标中,正指标共有5个:人均GDP、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和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其实现程度计算公式为:

(2)区间指标。在10项指标中,区间指标共有5个:失业率(城镇)、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和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其实现程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Zi为Xi的评价值,Xi为实际值,[q1,q2]为指标Xi的目标区间值,m1、m2为指标Xi的一个允许下、上界限值。5个区间指标的目标区间值和允许的上下限分别为:

失业率(城镇):目标区间为[3,6],允许下界限值为 ,

0允许上界限值为8;

基尼系数:目标区间为[0.3,0.4],允许下界限值为0,允许上界限值为0.5;

城乡居民收入比:目标区间为[1,2.8],允许下界限值为1,允许上界限值为4;

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目标区间为[0,60],允许下界限值为0,允许上界限值为80;

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目标值为100,允许下界限值为80,允许上界限值为120;

2.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维度下的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两个子目标 构成,两个子目标的实现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Zi为Xi的无量纲化值,Xi为实际值,wi为指标Xi的权重,计算时需要将百分数换算成小数,Fj为第j类指数,mj为第j类第1个评价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序数,nj为第j类最后1个评价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序数。

(三)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

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维度下的江西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本文选择了2000年、2001年、2006年和2011年四个年度作为研究时间节点,通过查阅 各年《中国统计年鉴》、《江西统计年鉴》、《江西经济社会发 展统计公报》等统计文献,搜集的相关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各年度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指标实现值

(四)对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的综合分析。

根据表2所示的各年度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指标实现值,运用相应的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出各年度10个单项指标和两大子目标的实现程度,如表3所示。

表3 各年度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表

从纵向比较来看,由表3可见,2000年、2001年、2006年和2011年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实现程度分别为41.7%、42.6%、50.5%和62.1%,在社会和谐方面的实现程度分别为56.8%、64.6%、73.9%和88%。总的来说,从2000年到2011年,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稳步推进,且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这说明面对日趋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外部环境和多种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江西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着力推动跨越式发展,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整体实现程度逐年提升,为实现2020年与全国同步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横向对比来看,如表4所示,相对于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的平均水平,在经济发展方面江西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这与江西欠发达省份的地位是较相符的。在社会和谐方面,江西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江西的社会建设成绩还是比较突出的。

表4 各年度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表

1.“经济发展”是江西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短板。

截至2011年,江西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总体实现程度仅为62.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落后近18个百分点。在反映经济发展的5项指标中,除失业率外,其余指标均未达到全面小康目标。2011年江西人均GDP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为16228元,虽说较前些年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的实现程度一直没有超过40%,反映出江西在科研经费投入上的不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呈现出逐年下降的态势,说明了江西的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城镇人口比重由2000年的27.7%上升到2011年的45.7%,反映出江西在此期间城市化的进程迅速推进,到2011年完成了目标值的76.2%;城镇登记失业率在3%左右徘徊,远低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失业率控制在6%以下”的目标值要求,实现程度达到了100%。

2.“社会和谐”是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亮点。

截至2011年,江西在社会和谐方面的总体实现程度达到88.0%,实现程度较高。其中,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和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实现程度均为100%。从社会和谐的五项指标看:基尼系数从2006年起出现增长态势,突破了目标值,表明江西居民收入的贫富差距呈现出扩大趋势;城乡居民收入比在2011年为2.54:1,有上升的态势,但仍低于目标值规定的2.80:1;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逐年上升,由2000年的39.5%上升到2011年的51.0%,反映出江西各地市之间经济发展的均衡性正被打破,发展差距呈现出拉大态势,但低于目标值规定的60%;从2000年到2011年,江西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逐年上升,由42.1%上升到78.1%,说明江西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健全和完善;反映性别差异状况的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变化明显,2000年的实现程度为0,但到2011年实现程度已达到91.9%,反映出江西居民在生育和子女受教育方面的观念越来越开明。

三、江西与全国实现同步全面小康的对策建议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要把发展继续作为江西的首要任务。发展不足、经济总量较小仍然是当前江西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做大做强经济总量、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进位赶超是江西发展的首要目标。因此,江西应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深化改革开放,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和绿色崛起。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要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在扩总量、上水平与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机统一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要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现代管理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兼并重组,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超常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3.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完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扶贫开发水平。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素质。

4.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社会和谐指数。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性问题,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把促进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提高社会就业水平。调整政府、企业、居民的收入分配关系,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江西程度
江西银行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我爱江西奶奶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
断裂对油气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