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3-09-07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11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肢体出院

朱 昭 徐 峰 陈 虹

1.南通大学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通 226019;2.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南通 226002

延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朱 昭1徐 峰2陈 虹2

1.南通大学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通 226019;2.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南通 226002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92例脑卒中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给予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干预6个月后Barthel评分和MESSS评分。 结果 两组干预6个月后Barthel评分和MESSS评分均优于出院时的评分(P<0.05)。两组干预6个月后Barthel评分和MES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实施延续护理干预,不仅有利于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而且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达到远期康复效果。

脑卒中;延续护理干预;生存质量;康复

脑卒中是一种以脑组织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该病发病急,有较高的死亡率和极高的致残率,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据报道,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万,每年死于脑卒中约150万人,约有70%~80%的幸存者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残疾和功能障碍[1]。由于我国医疗资源和家庭经济水平的限制,目前大多数脑卒中患者只在医院进行急性期治疗,不能长期住院,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带着残疾回家,在家中进行康复期的恢复。由于缺乏家庭康复知识和技能,难以得到系统和正规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导致较高的致残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quality of life,QOL)[2-3]。因此,对患者进行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将患者的护理从病房延伸到患者家中,对提高康复期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笔者对本院附近几个社区的脑卒中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干预,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2月本院脑卒中出院患者92 例,男 53 例,女 39 例,年龄(64.3±13.8)岁。 其中,脑梗死60例,脑出血32例。患者中单纯皮质损害者57例,皮质下受损者19例,皮质及皮质下均受损者16例。92例患者均为首次发病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4],且经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无痴呆、完全性失语、意识障碍及认知障碍,无既往精神病史,无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疾病。均在本院神经内科接受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出院时病情基本稳定。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卒中类型、受损部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延续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及出院宣教,患者在家中自行康复训练。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及出院宣教基础上进行延续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定期到患者家中进行心理辅导、健康教育、肢体功能和言语康复训练,每周1次。6个月后随访,观察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具体如下:

1.2.1 心理护理 脑卒中患者由于疾病的折磨,加上多数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烦躁、悲观、抑郁等情绪。护理人员定期随访与患者交流,耐心倾听其诉说,对患者各种异常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给予同情、疏导、宣泄、支持和鼓励等方法处理,以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宣教,使其了解疾病的性质、转归、预后,鼓励患者树立自信心,积极面对疾病,帮助其完成角色转化,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1.2.2 肢体功能康复 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早期康复治疗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至关重要。护理人员根据每位患者的情况,针对性地为患者制定家庭训练方案和方法,要求患者及家属每天按时进行训练,并做好记录。肢体功能康复的主要方法是运动疗法和作业治疗,包括正确的肢体摆放、翻身、患侧肢体的被动运动、体位变化训练、床边平衡训练、坐站转移训练、站立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等。

1.2.3 言语康复训练 言语康复训练越早效果越好,笔者采用多种刺激如视、听、触觉,促进患者紊乱的言语功能恢复。患者简单的音节发音熟练后,再反复练习识字。训练中积极调动患者情绪,并应用各种语言训练工具,促进患者的实用交流能力。

1.2.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在康复治疗过程中,穿插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训练患者穿脱衣服、进餐、刷牙、洗脸、穿袜子、洗衣服、如厕等一些简单的日常活动,使其学会利用残存的功能完成生活中简单、基本的日常活动,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1.2.5 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及家属的保健康复知识认知水平,重点确保健康行为的落实。注重综合性和个性化的咨询和健康指导,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控制体重,多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和运动,作息时间规律化,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1.3 临床评价标准

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ADL)进行评分,评估内容包括洗澡、修饰、进餐、穿衣等10个项目,总分100分,高于60分为良,生活基本能自理。60~40分者为中度功能障碍,39~20分者为重度功能障碍,低于20分者为完全残疾。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MESSS) 作为卒中预后评定工具,0~15 分为轻度,16~30分为中度,31~45分为重度。干预组和对照组均由专人分别在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后各评定1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数据以(±s)表示,两组间资料比较采用方差齐性检验后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46例患者中,1例因复发而死亡,2例未获得相应数据。干预组46例患者中,1例数据丢失,1例数据记录不全。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Barthel指数评分及MES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分,±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n) 出院时 出院6个月后干预组对照组44 43 33.26±4.83 34.78±5.69 77.31±8.92*54.26±7.58

表2 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后MESS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后MESSS评分比较(分,±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n) 出院时 出院6个月后干预组对照组44 43 28.51±8.13 27.83±8.54 11.46±6.22*19.65±9.70

3 讨论

脑卒中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脑卒中后患者除了存在偏瘫、失语、失用、智能障碍等生理功能受损,还可能出现情感、精神、社会功能等方面的障碍[5-6]。对脑卒中出院患者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使其尽早进入心理、语言、肢体功能等康复训练的良性循环,才能减少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其生存质量,使之回归家庭,重返社会。良好的社会支持是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有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患者出院后,98.3%的患者家属希望医务人员能给予脑卒中照顾者相应的康复和护理指导[7]。

延续护理是通过一系列的行动设计,以确保患者在不同的健康照护场所及同一健康照护场所受到不同水平的协作性与连续性的照护,通常是指从医院到家庭的延续。对出院的脑卒中患者提供延续护理,在护士和患者乃至家庭成员间建立有目的的互动,保证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能有效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促进和维护患者健康[8]。本研究在对脑卒中患者护理的过程中,既坚持对患者的基本健康教育,也要求患者及家属参与疾病的治疗及护理,在心理护理、肢体功能康复及言语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互动式健康教育和护理,使患者主动遵医。本研究结果提示,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Barthel指数在6个月后干预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延续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评价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另一项指标—神经功能缺损,也与上述结果相似,在6个月后,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经延续护理干预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明显改善。本研究结果提示,延续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提高脑卒中患者远期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李善玲,刘清华,黄萍.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亲情化延续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3):74-76.

[2]周金莲.家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1):112-113.

[3]Manvan Ginkel JM,Gooskens F,Schuurmans MJ,et a1.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for poststroke depression and the role of nurses[J].J Clin Nurs,2010,19 (23):3274-3290.

[4]中华神经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1):379-380.

[5]Hopman WM,Verner J.Quality of life during and after inpatient stroke rehabi1itation[J].Stroke,2003,34:801-805.

[6]范华聪.130例早期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恢复康复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20,10(30):58.

[7]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6-253.

[8]覃桂荣.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护理学杂志,2012,27(3):89-91.

Effects of continu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ZHU Zhao1XU Feng2CHEN Hong2

1.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Center,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226019,China;2.Department of Neurology,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Nantong City in Jiangsu Province,Nantong 226002,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s of continu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MethodsNinety-two patients who suffered from acute strok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6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discharge guidance,the continued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applied to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The scores of modified Barthel index and MESSS were compared when the patients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and 6 months later.ResultsThe Barthel index and MESSS scores in the two groups ha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fter 6 months nursing intervention than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P<0.05),the scores of Barthel and MESS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obviously superio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continued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stroke patients,achieve a long-term rehabilitation effect.

Stroke;Continued nursing intervention;Quality of life;Recovery

R47

B

1674-4721(2013)04(b)-0122-02

2013-02-19 本文编辑:袁 成)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肢体出院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