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护理干预分析
2013-09-07陈转玲揭海英钟丽芳
陈转玲 揭海英 钟丽芳
广东医学院附属石龙博爱医院,广东东莞 523325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护理干预分析
陈转玲 揭海英 钟丽芳
广东医学院附属石龙博爱医院,广东东莞 523325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 方法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根据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都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方法与常规康复方法,在此基础上康复组患者从发病到治疗后都积极进行三阶段的康复护理干预。 结果 两组在入组评定时N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康复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入组评定时BI与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康复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与缓解抑郁状态具有重要作用。
重型颅脑损伤;神经功能康复;护理干预;抑郁
重型颅脑损伤多伴随有神经功能损害,同时造成多种功能障碍。美国每年有170万人遭受外伤性脑损伤。约3/4属于脑震荡或其他轻度损伤[1-2]。根据政府提供的数据提示,每年因脑损伤而住院的患者达到27.5万,死亡人数5.2万。所以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和干预越来越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但其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3-4]。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9月~2012年1月在本院治疗与康复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纳入标准:符合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有CT或MRI的影像学诊断;首次发病,外伤昏迷时间少于6 h或格拉斯哥评分 (GCS评分)>8分;愿意接受本次调查并且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男66 例,女 54 例,年龄 15~83 岁,平均(61.32±9.8)岁。根据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重型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都常用常规的药物治疗方法,包括营养神经支持、改善微循环、控制肌张力及对症处理,防治并发症。对照组患者在临床医生口头叮嘱下自行锻炼或者家属支持下锻炼。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积极的三阶段护理康复,第一阶段康复(一级康复)主要以物理疗法为主,如按摩、推拿。患者在发病后第2个月初到第3个月末根据患者病情及功能障碍情况多在康复中心继续康复治疗,称为第二阶段康复(二级康复),主要为功能锻炼,包括肢体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患者第4个月初到第6个月末多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家中进行锻炼,治疗人员指导或上门指导患者,主要为肢体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称为第三阶段康复(三级康复)。
1.3 临床评价标准
采用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euroiogical deficit score,NDS)评价康复前后的神经功能,分数越低,神经功能越强。同时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BI)与抑郁状况(HAMD)评定,分数越低,日常生活能力越强,抑郁状况也得到明显缓解。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本文所有的结果数据采用(±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NDS评分对比
经过观察,两组在入组评定时N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康复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康复前后的NDS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康复前后的NDS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n) 康复前 康复后康复组对照组60 60 t值 P值22.45±11.74 21.96±12.48 0.963>0.05 8.16±16.04 15.58±13.41 9.632<0.05
2.2 两组患者BI与HAMD评分对比
经过观察,两组在入组评定时BI与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康复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康复前后的BI与HAMD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康复前后的BI与HAMD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n) BI评分康复前 康复后HAMD评分康复前 康复后康复组对照组60 60 t值 P值31.16±16.04 30.58±13.41 0.623>0.05 12.57±4.25 25.72±15.17 12.362<0.05 37.28±18.43 38.42±6.84 0.875>0.05 19.85±2.22 30.81±13.42 14.698<0.05
3 讨论
有研究证明,重型颅脑损伤可使患者运动、感觉、言语、吞咽和认知等神经功能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害[5]。发生严重脑损伤后,患者脑功能恢复缓慢,医生会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和指令分析康复情况,如患者听从医生指令自己使用勺子或梳子。波士顿斯波尔丁康复医院神经心理学家约瑟夫等人发现,治疗4周后,服金刚烷胺的患者有32%能做到,安慰剂组只有17%。而且,两组患者出现癫痫、失眠和肌肉僵硬等症状的情况没有差异[6-7]。
康复医学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是一门研究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应用学科[8]。其目的在于通过物理疗法、运动疗法、生活训练、技能训练、言语训练和心理咨询等多种手段使病伤残者尽快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使身体残留部分的功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达到最大可能的生活自理、劳动和工作的能力,为病伤残者重返社会打下基础[9]。当前有学者研制出一种帮助脑损伤患者进行行走训练的鞋子,并已在康复训练中取得积极效果。这种训练鞋的任何部件都不会“侵入”患者身体,借助它可针对不同患者的大脑损伤状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复健训练,使大脑的受损部位恢复部分功能。在行走训练中,鞋底的4个柱状部件会根据预设方案伸缩,由于两个脚底的8个部件长短不同,每一步的行走重心也会不同,受训者必须随时调整身体平衡。研发团队的理疗师说,针对不同患者,鞋底伸缩方式会有所不同,以便帮助受损的脑部恢复与行走有关的部分功能。本文结果显示,两组在入组评定时N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康复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本文结果提示,两组患者在入组评定时BI与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康复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规范的康复治疗还可以帮助患者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与心理状态,以最大程度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
总之,早期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与缓解抑郁状态具有重要作用。
[1]杨桂凤,王小娟,李芳,等.系统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程度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09,23(5):382-384.
[2]谢伟坚,梅麒,张业昆.高压氧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神经功能重建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3):47-50.
[3]胡永善.脑卒中三级康复治疗方案的探讨[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5,4(12):712-714.
[4]胡永善,吴毅,朱玉连,等.规范三级康复治疗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临床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7(2):105-106.
[5]朱国行,胡永善,吴毅,等.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3):1955-1958.
[6]廖亮华,江兴妹,罗伟良.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2):162-163.
[7]马春华.药物结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运动功能158例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2):129-130.
[8]邵伟波,饶江,李家红,等.家庭成员辅助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11):682-683.
[9]Brotons M,Koger SM.The impact of music therapy on language functioning in dementia[J].J Music Ther,2010,37(3):183-195.
Nursing intervention analysis for neural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brain injury
CHEN Zhuanling JIE Haiying ZHONG Lifang
Shilong Boa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in Guangdong Province,Dongguan 523325,China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s and ways for neural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brain injury.MethodsOne hundred and twenty cases of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rehabilit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accorded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the two groups were commonly used in conventional drug therapies and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methods,and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patients added the active three stag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from onset to treatment after.Results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group assessment of NDS score(P>0.05),b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fter the rehabilitation(P<0.05).There were no difference in the group assessment of BI and HAMD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but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he rehabilitation (P<0.05).ConclusionThe early specification of the three stag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n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with neurologic deficit degre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self-care ability of daily life and alleviating depression state.
Severe brain injury;Rehabilitation;Nursing intervention;Depression
R651
B
1674-4721(2013)04(b)-0118-02
2013-01-16 本文编辑:袁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