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2013-09-07唐雪琴李华桦吴亚岑张长杰
唐雪琴 李华桦 吴亚岑 张长杰▲
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康复医学科,湖南长沙 410011;2.湖南省马王堆医院康复医学科,湖南长沙 410016
脑卒中属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多发病,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显著地降低了脑卒中的致死率[1]。但生存患者多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部分患者甚至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是近些年来针对脑卒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一项康复疗法[2]。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是在CIMT基础发展而来的新型康复治疗技术[3]。本院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mCIMT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康复效果,现将详细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46~73岁,平均 (68.71±13.71)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9.67±8.71)分;病程 1个月~2年。观察组中,男13例,女7例;年龄45~75岁,平均(68.96±11.29)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9.86±7.25)分;病程1个月~2.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可比性。全部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且经本院颅脑CT或者MRI检查后验证,入选患者均符合强制性运动疗法适用标准与排除标准[4]。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1)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康复治疗,包括主动与被动的关节活动,4 h/d,每周5 d,连续治疗6周,总治疗时间120 h。包括主被动关节活动、神经发育疗法(Bobath技术和/或PNF技术)、功能性电刺激等。(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mCIMT。于每日治疗时给患者健侧上肢佩戴臂吊带以限制健手活动。训练具体内容为针对上肢进行的以主被动关节活动及肌力训练为主的PT训练,每日上午及下午各30 min;每日6~8个塑形练习动作,塑形前后分别放松、牵拉练习5 min,塑形动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通常包含有持杯、堆杯、使用筷子或餐勺等,训练时将练习动作分解为若干个部分,确保患者需付出较大的努方可完成,重复练习该动作使患者达到较轻松完成动作的程度,而后逐渐增加动作的难度。训练时间4 h/d,每周5 d,连续治疗6周,总治疗时间120 h。
1.2.2 效果评估方法 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第6周末进行上肢运动功能、上肢动作能力测试。其中,上肢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评估表 (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估;上肢动作能力采用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进行评估。三项评估均以得分越高表明日常行为能力越好[4-5]。
1.2.3 统计学方法 评估结果对比采取t检验,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计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FMA评估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MA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FMA评估结果(±s,分)
表1 两组FMA评估结果(±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6周后 改善值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35.54±2.88 35.08±1.89 0.4836>0.05 45.16±4.34 55.53±4.27 7.4230<0.01 9.68±1.60 12.35±1.57 5.2101<0.01
2.2 ARAT评估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ARAT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ARAT评估结果(±s,分)
表2 两组ARAT评估结果(±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6周后 改善值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27.23±3.79 26.77±3.17 0.3370>0.05 33.69±3.14 40.31±4.29 4.2851<0.01 9.68±1.60 11.73±1.75 2.4777<0.05
2.3 MBI评估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MBI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3。
3 讨论
强制性运动疗法是近年刚刚提出来的一项康复训练疗法,目前国内主要将其应用于脑卒中后的运动功能改善方面[5]。CIMT的主要治疗策略为对患者健侧的上肢进行限制,强迫患者使用患侧的上肢,为患侧上肢制定特定行为下的再塑训练与密集反复练习方案[6]。有研究表明当健侧上肢进行运动时,大脑的对侧中央前回表现兴奋;强迫治疗能够使同侧与对侧的大脑皮质发生广泛激活,可对大脑内部功能的重组产生积极影响[7]。虽然CIMT经临床实施证实具有明显疗效,但约有68%的患者不喜欢CIMT的训练方式及限制性装置,因此临床治疗的依从性较低。而mCIMT对于健侧的限制方式与限制时间进行了充分的优化改良,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表 3 MBI评估结果(±s,分)
表 3 MBI评估结果(±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6周后 改善值对照组研究组36.40±6.34 36.87±8.52 45.83±10.97 59.29±12.43 10.57±6.64 22.61±10.49
FMA评估主要测评患侧的肩、肘、腕关节的协同运动与分离运动的功能情况,ARAT评估主要对患手的抓、握、捏等动作功能进行评估。MBI主要反应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数值越高表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强。观察组实施mCIMT后患者运动功能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改善值明显优于对照组。总之,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于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建议通过延长治疗时间来达到更加理想的康复效果。
[1]魏小利,李永强,杨金锁,等.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2012,32(2):35-37.
[2]梁天佳,龙耀斌,曹锡忠.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J].中国康复,2011,26(5):339-341.
[3]刘永平,王文清,程子辉,等.改良和传统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疗效的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6):404-406.
[4]晁志军,朱振丽,葛志华,等.两种不同类型强制性运动疗法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山东医药,2011,51(4):54-55.
[5]吴澄,朱玉连,刘强,等.改良强制性运动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1,17(6):351-353.
[6]何增义,涂晓华,符晓.强制性运动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22):24-25.
[7]曹民娟,彭美娟,杨艳红,等.强制性运动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9):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