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侵蚀性葡萄胎患者化疗后血清β-HC G及子宫动脉血流阻力的变化

2013-09-07贺绍敏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7期
关键词:侵蚀性葡萄胎动脉血

贺绍敏

云南省昭通市中医院,云南昭通 657000

侵蚀性葡萄胎为一种恶性滋养细胞肿瘤[1],是指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或转移至子宫以外。以不规则阴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血HCG升高,其治疗以化疗为主[2]。侵蚀性葡萄胎化疗后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和血清β-HCG的变化检测对病情的诊断及治疗的效果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笔者对本院2007年6月~2012年8月收治的28例侵蚀性葡萄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探讨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和血清β-HCG的变化对患者化疗后病情和疗效判断的意义,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7年6月~2012年8月收治的28例侵蚀性葡萄胎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1~50岁,平均年龄(29.3±4.5)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彩超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为化学治疗的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氟脲嘧啶(FU)联合更生霉素(KSM)进行化疗,FU26~28 mg/(kg·d), 溶于 5%葡萄糖 500 mL,6~8 h 滴完,1 次/d,8 d 为 1 个疗程;KSM 6 μg/(kg·d),溶于 5%葡萄糖 250 mL,4~6 h避光输完,1次/d,8 d为 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周。所有患者均治疗2~5个疗程。分别于化疗前一天和化疗结束后第2天检测患者的血清β-HCG及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

检测所有患者化疗前和化疗后的血清β-HCG及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的变化情况。(1)血清β-HCG的检测: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采静脉血2 mL,分离血清,-20℃保存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技术(ELISA法),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所有操作均由同一有经验的医师完成。(2)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的测定:对所有患者进行经腹部B超检测,仪器为logiG-7彩超仪 (美国GE公司生产),患者充盈膀胱,探头频率为3.5 MHz,采用CDFI在患者宫颈两旁检测子宫动脉,连续测量5个清晰的波形测量RI。所有操作均由同一有经验的医师完成。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化疗后血清β-HCG明显降低,子宫动脉RI明显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侵蚀性葡萄胎(invasive mole)又称恶性葡萄胎(malignant mole),为一种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是指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或转移至子宫以外。其死亡率较高,可达25%,以不规则阴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血HCG升高,其病变已侵入肌层或转移至近处或远处的器官,其继续发展可以穿破子宫壁,导致腹腔大出血,亦可形成宫旁肿物,经过血运转移可以达肺、阴道甚至脑部。侵蚀性葡萄胎大多继发于良性葡萄胎[3],其发病年龄与良性葡萄胎相似,当患者年龄较大、免疫力低下时易发展为侵蚀性葡萄胎[4]。侵蚀性葡萄胎患者的血清β-HCG滴度过高时,提示其有很强的侵蚀能力。

表1 化疗前后患者的血清β-HCG及子宫动脉RI变化情况(±s)

表1 化疗前后患者的血清β-HCG及子宫动脉RI变化情况(±s)

时间 例数(n) β-HCG(IU/L) 子宫动脉RI化疗前化疗后P值28 28 9 628.55±241.67 2.81±0.42<0.05 0.34±0.08 0.69±0.09<0.05

侵蚀性葡萄胎以葡萄胎组织侵蚀子宫肌层或其他部位为病理特点,这种对肌层的侵蚀可以是浅表的,也可以蔓延到子宫壁,引起子宫壁穿孔,并且累及附件和韧带。侵蚀性葡萄胎的的临床特点主要有阴道持续的不规则流血、腹部包块及腹痛[5],其他症状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腹痛剧烈、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典型的侵蚀性葡萄胎诊断一般不难。良性葡萄胎患者在葡萄胎排出后,如果仍存在阴道持续不规则流血,血清β-HCG持续8~12周仍不能降低至正常值,或者降为正常值后又转为阳性,在排除患者残余葡萄胎后,即可确诊为侵蚀性葡萄胎[6]。侵蚀性葡萄胎的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7],有研究表明血清β-HCG的含量、临床期别、潜伏期以及患者的年龄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血清β-HCG是一种由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分泌的糖蛋白类激素,其是由一条β和一条α多肽链组成的。在正常宫内妊娠者中孕初3个周时增加最快,后增加逐渐减慢,血清β-HCG适度正常范围内增加可以促进黄体的发育,且具有免疫保护作用。许多学者研究结果显示,葡萄胎患者中血清β-HCG的含量越高恶变的可能性就越大,血清β-HCG的含量可作为侵蚀性葡萄胎患者预后的判断指标。侵蚀性葡萄胎具有亲血管的特点,当病灶侵蚀患者子宫肌层时,超声检查可发现低阻性及血流频谱及血管浸润[8],因此,早期超声检查可对葡萄胎的恶变及早发现。

本研究中笔者检测了患者化疗前后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和血清β-HCG的含量,结果显示,患者化疗后血清β-HCG明显降低,子宫动脉RI明显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检测患者化疗后血清β-HCG及子宫动脉血流阻力的变化情况对判断患者的病情及疗效有重要意义。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15-1318.

[2]梁志.葡萄胎预防性化疗28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7):1892-1893.

[3]石一复,李娟清,郑伟,等.360余万次妊娠中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发生情况调查[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2):76-78.

[4]张云海,戴文新.X线胸片对恶性葡萄胎肺转移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估[J].天津医药,2007,35(2):160.

[5]戴常平,李秋明,李姣玲.彩色多谱勒超声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7,15(8):46,50-52.

[6]张丽莉,杨毓琴.P57KIP2对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的诊断意义[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8,29(2):124-126.

[7]李瑶玲,林雪英.5-氟尿嘧啶(5FU)联合更生霉素(KSM)治疗侵蚀性葡萄胎的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3):120-121.

[8]张晓红,徐岚.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的疗效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3,8(3):334.

猜你喜欢

侵蚀性葡萄胎动脉血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基于能量的坡面侵蚀性径流及其水沙传递关系
勘误声明
无锡市降雨及侵蚀性降雨分布规律分析
葡萄胎临床表现与治疗要知道
三峡库区紫色小流域侵蚀性降雨特征
双胎之一葡萄胎产前诊断与处理
怀孕3个月化疗?都是一串“葡萄”惹的祸
山东省药乡小流域侵蚀性降雨分布特征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