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厚煤层合理配采的探讨
2013-09-07白赞成
白赞成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顺华能源学院,辽宁 抚顺113006)
1 问题的提出
我国薄煤层资源储量丰富,据有关部门统计,80%以上的矿区有薄煤层分布,在全国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中,薄煤层比例约占30%左右。然而,当前我国煤炭开采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薄厚煤层开采比例失调的问题。各矿区在投产初期,通常优先开采中厚及以上煤层,薄煤层几乎均被放弃,这种挑肥拣瘦的做法,浪费了大量煤炭资源。薄厚煤层合理配采,是煤炭工业的一项重要技术政策,搞好薄厚煤层的合理配采,对矿井稳定和均衡生产有决定性作用,对合理利用资源及缓和布局紧张有重大意义。
2 薄厚煤层合理配采及其分析
在同时开采有薄厚煤层的矿井中,正常情况下应使薄煤层的产量比率不低于其储量比率。如果用Ab和As分别表示合理的比例回采产量和实际回采产量,则有
式中:a1为厚煤层(包括中厚煤层,以下相同)合理比例回采产量;b1为薄煤层合理比例回采产量;a2为厚煤层实际回采产量;b2为薄煤层实际回采产量。
设薄煤层的合理采出比率为K1,则有
式中z为薄煤层可采储量,Z为煤层总可采储量。设薄煤层实际采出比率为K2,则有
为了使薄煤层配采经济合理,在设计、计划和组织生产时,应采取措施,严格控制,使薄煤层合理采出比率K1与实际采出比率K2基本相等。如果用β表示薄煤层的合理配采比,则应使
即:β的理论值为1。但合理的配采比是随煤层赋存条件和开采方法的不同而不同的。
当β>1时,表明实际采出率>合理采出率
当β<1时,表明实际采出率<合理采出率
如果薄煤层的实际产量降低Δb2,则实际回采产量为
即为保证矿井的国家计划产量,薄煤层实际产量下降Δb2时,厚煤层实际产量应增加Δa2。由于薄厚煤层实际产量的变化,使矿井厚煤层储量及薄煤层的储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薄煤层实际产量的下降,势必会导致其储量的相对增加。一个矿井的β值不可能常年保持不变,而是存在一个经济合理的波动范围,但总的衡量,β值无论怎样波动,在一定的时期内其总的平均值应趋近于1,否则会产生丢失薄煤层的问题。
当薄煤层实际产量降低Δb2时,其储量相对增加了Δa2,这时对矿井下一年度的生产计划将产生影响,需要重新进行编制。薄煤层产量的下降对下一年度薄煤层储量占总储量的比率为
式中:z′为薄煤层实际产量下降Δb2后的储量;Z′为薄煤层实际产量下降Δb2后的总储量;0.85、0.75分别为薄煤层和厚煤层采区的回采率。
由式(6)可知,薄煤层开采比重的减少,必然导致其储量比率的上升,破坏生产布局,影响矿井均衡和稳定生产。在矿井服务年限内,如果K3逐年上升,则薄厚煤层配采关系失调相当严重,最终可能造成薄煤层丢失或在某一个时期内薄煤层产量大幅度上升,厚煤层产量下降,给矿井的开拓、延深、采煤方法及采掘关系等带来不利的影响。
3 控制和解决配采失调的几点建议
3.1 加强生产管理,健全储量管理制度
生产矿井及各级管理部门,要建立负责管理储量的职能机构,配备一定技术水平的专业人员,采用各种手段搞清井田内地质构造及煤层赋存条件,提出合理开采和利用储量的意见,定期提出储量管理分析报告,建立管理台账和有关图表。经常对开采范围内(阶段内、采区内、回采工作面内)不同厚度煤层的储量动态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和预测,保证薄厚煤层合理搭配开采。
3.2 加快薄煤层的机械化开采
如果矿井的同一区段内同时开采薄厚煤层,薄煤层用炮采而厚煤层用机采,由于炮采工作面推进慢,势必影响机采工作面的推进,限制机采工作面的产量。有的生产矿井为了加快机采工作面的推进,就将薄煤层丢失不采或改变其工作面参数,从而使配采失调。如果在薄煤层中亦采用机采,使薄厚煤层工作面同步推进,即可避免配采失调。
机械化开采是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在薄煤层中应大力推广和试验机械化开采。兖矿集团在南屯矿、杨村矿试验薄煤层机械化开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新汶矿业集团引进的螺旋钻机无人开采技术,实现了机械化开采,利于薄厚煤层合理配采,延长了矿井稳产期和矿井服务年限。
3.3 加大薄煤层的开采强度
实践证明,加大薄煤层的开采强度,是控制和解决薄厚煤层配采失调的一种有效方法。加大薄煤层的开采强度,从配采的角度上讲,可以解放出大量的厚煤层,同时又可使薄煤层实际回采产量增大。如双鸭山矿业集团七星矿一水平薄煤层的储量占29.1%,历年薄煤层的产量仅占15%左右,后来由于该矿加大了薄煤层开采强度,提前开发出以薄煤层为主的五区,薄煤层的实际产量保持在25%左右,使配采失调情况得到了改善。
3.4 制定鼓励扩大薄煤层开采的经济政策
为了解决配采失调问题,有关部门应制定鼓励和扶植扩大开采薄煤层的经济政策,以激发矿井开采薄煤层的积极性,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率,保证薄厚煤层开采搭配合理。
[1]徐永圻.煤矿开采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
[2]李增学.煤矿地质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