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消防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2013-09-06韩永
韩永
4月20日8:02,芦山县公安消防大队。
马万龙正在盥洗室洗漱,吴小波在宿舍上网,周海尚在做出操前的准备。
这一天是星期六,出操时间比平常晚50分钟,定于8:10。
突然,马万龙身体不由自主晃了一下,他怔了怔,接着更剧烈地又晃了起来。踉跄中,眼前的世界也都在剧烈晃动。
在吴小波眼前,电脑也开始跟随着整个屋子急剧摇晃。
他们赶紧往外跑。这时,大家都在往外跑,一些人在跑动时摔倒了。
周海尚经历过汶川地震,他意识到,地震又来了。
第一时间:三路出击
消防大队里所有人都急速往外冲。1分钟后,20名官兵全跑了出来。这时,消防大楼还在摇晃,地基下沉了两公分。
官兵们仍在惊魂未定,就有群众跑到消防大院求援,说金花路有人被困,请求支援——地震发生后,芦山县通讯系统瘫痪,居民打不通电话,就干脆跑到消防大院求援,也有人跑到公安局报案。
随后,110指挥系统用卫星电话与消防部门取得联系,通报了他们接到的报案信息:芦山县城有三处急待救援,分别是金花路、职业学校和老县政府所在地。
消防队教导员周海尚把官兵分成三组,每组6人,分别奔赴三个现场:一组由班长马万龙带领,去老县政府;一组由参谋吴小波带领,奔赴金花路;还有一组由周海尚自己带队,奔赴职业学校。
8:05,三辆消防车驶出了消防大院。
此时的芦山县城,一片仓皇。从室内逃出来的人们站在空地上,面面相觑,惶恐不安。
这是一个有着2300年历史的古城,因为曾是三国名将姜维的封地,也被称为姜城。在历史上,它以茶马古道和蜀汉粮仓闻名。如今,除了丰富的汉文化遗珠,它还是中国根雕文化的主要发源地。
芦山北距汶川80多公里。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的关系,是这次地震中的一个热点话题,至今尚无定论。
马万龙这一组接到的任务,是去老县政府救两个老人。他们到现场的时间是8:13左右。他们发现,受困的除了两位老人,还有一个小孩。这是一栋二层的楼房,楼梯和墙体已经垮塌,一位老人的胳膊被砸断。
由于楼梯垮塌,马万龙和队员在楼房的背面搭起了一个梯子,踹开门和窗,把三人背了下来。由于消防车太高,他们就近找了一辆人力三轮车,把三人送到了芦山县人民医院。
接着,他们赶往清仁乡。来自该乡的报警信息说,当地有5个人被困,其中4人在同一栋楼内。楼体的一边已经完全垮塌,另一边则严重倾斜。楼内的4个人中,一人已经不幸身亡,另外3人被严重砸伤,行动困难。
马万龙和消防战士们进入楼内,把4个人背了出来。当地医院的小型救护车将3名伤者送往医院,而死者则交给当地政府处理。
此时是上午9点左右。雅安消防支隊所属的7个消防大队已向芦山集结。该支队副支队长周兴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雅安消防在这次地震中共出动了200多个队员和23辆消防车。
在中国的各个城市,消防部门是110报警系统的组成部分。所有的报警信息到达110平台后,有关救灾方面的警情会转到消防系统,这使得消防人员能在历次灾害中冲在最前方。
生死之间:拯救孕妇
9:30左右,马万龙接到教导员周海尚的指令:支援金花路。
此时,由参谋吴小波率领的救援组已经在金花路作业了1个多小时。在这里,一名孕妇和一个小女孩被压在废墟中,一直没办法救出来。
这是一栋两层的房子,已经全部塌陷。到达现场后,吴小波和队员先要通过呼喊,确定被困者的位置。废墟下隐约传来一位女子的呼救声和一个小孩的哭声。吴小波判断,这是位于二楼左侧的一间卧室。地震发生时,这位女子拉着孩子往外跑,但快到门口时,被倒下来的墙体压住难以动弹。
吴小波和队员先是开始清理杂物,他们用手往外抠砖头、水泥块和家具碎块。抠到3米远时,看到了并排躺着的孕妇和孩子。她们被一块长约1米的墙体压着,孕妇只有头和脖子露出来,孩子只露出一个头和一只脚。孕妇的左腿被墙体死死压住,右腿则被掉下来的墙体、砖块和家具块砸烂,露出的骨头清晰可见。
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救援。因为操作的空间有限,消防的一些专业器材,比如液压扩张器、顶杆、起重器都派不上用场,只能用千斤顶。但千斤顶能顶出的空间有限,很难把被困者拉出来。
一开始,所有的方案都是围绕着千斤顶展开,希望能在上面的墙体与孕妇的身体之间顶出空隙,把孕妇拉出来。但他们发现,千斤顶顶住的空隙只够拉出小女孩,对孕妇则无能为力。于是,他们就先把小女孩救了出来。
这个狭窄作业空间的上面,一块预制板头上高悬,一旦余震强烈,预制板掉下,操作的队员就很可能被砸中。吴小波说,自己刚开始时确实担心,但这种担心,很快被施救不力的焦虑所代替。
营救的过程中,有一名队员专门负责与孕妇对话,让她保持斗志,保存体力,切勿昏睡。这位孕妇见到营救队员后有些激动,后来情绪慢慢平缓。队员让周围的民众找来了一些糖盐水,给她喂下去。由于里面空间狭窄,氧气不足,队员又叫来120为她输液。
此时,加上赶来增援的马万龙一组,参与施救的队员已经达到12个人。马万龙率领的队员负责把孕妇附近的砖头、石头往外搬,块头较大的则用绳子往外拉。此间发生了两次余震,孕妇情绪变得更紧张,队员一直跟她说:“没得问题,这么多人救你,你会出来的!”
采取了很多办法却不见效果,于是,有人想到了另一个角度:既然通过千斤顶顶不出足够的空间,是否可以通过挖空孕妇的身下,找到足够的空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