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调查与对策研究

2013-09-06向其英黄伊聪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8期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小学校体育运动

向其英,黄伊聪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贵州都匀 558000)

1 问题的提出

地处我国西部贵州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与发展了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贵州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较为滞缓,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在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不足,运动场地、器材及体育设施匮乏的条件下,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如何根据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是发展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文献资料与数理统计方法,对贵州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结合文献资料、因特网等信息渠道查询翻阅有关文献资料,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与民族地区中、小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视角上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在贵州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利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推行与实施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及可行性,并在执行新课程标准下,研究利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实施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途径与对策,以促进学生身体、文化、素质的全方位和谐发展[1]。

2 研究方法

2.1 问卷调查法

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向贵州边远地区的黔东南苗族自治州黎平、从江、天柱;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平塘、三都、独山;毕节地区的威宁、赫章;铜仁地区的松桃、江口等少数民族地区近20所中、小学校发出相关问卷调查表500份,收回问卷436份,有效回收率为80.72%。

2.2 访谈法

课题组深入实地采访黔东南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毕节地区,铜仁地区中、小学校体育教师及有关管理人员,就“阳光体育运动”经费投入、场地设施及运动内容及开展现状,采用召开座谈会的方式进行调查与访谈。采访了贵州省所属高校及部分民族地区中、小学校从事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研究领域的专家16人[2]。

2.3 文献与数理统计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从国内有关中、小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设置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研究的大量文献中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综合整理与归纳,论文数据采用数理方法对所获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问卷资料全部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与整合。

3 结果与分析

3.1 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资源

调查结果表明,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目前仍存在着以西方体育文化体系为主的内容资源体系,存在着结构单调、竞技性强,健身性弱和趣味性、实用性不足,以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严重缺乏的现象(见下表)。

贵州边远民族地区中、小学校现行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

3.2 现行“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现状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阳光体育内容与教学条件、学生身体健康发展不相适应,可操作性不强,调查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能完全按照其课程内容进行教学的只占总体比例的30.25%;按部分内容进行教学的占总体比例的 28.67%;不能按其内容正常开展教学的占41.08%。通过调查和对任课教师的访谈,了解到不能实施和执行正常教学的主要因素是经费投入不足、场地和器材设施匮乏,开展对场地、器材及体育设施的要求相对较高篮球、足球、羽毛球、田径、体操等西方体育文化活动非常困难,从而构成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内容资源的缺乏。

3.3 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情况分析

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9.5%的学生能达到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其中小学生稍好,随着年龄的增长,参与体育活动明显下降,31.65%的学生能达到每天0.5小时的体育活动。48.85%的学生少于0.5小时锻炼和不参与锻炼。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如场地器材不足、天气变化、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被挤占,学生作业较多,领导缺乏意识,组织小型体育竞赛活动较少,体育教师缺乏敬业精神,体育活动项目不能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3]。

4 对策与建议

4.1 充分利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阳光体育运动”内容体系

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体育设施相对匮乏的条件下,如果能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阳光体育运动”内容,能克服活动经费投入不足,体育设施匮乏的不利因素,因地制宜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如跳竹竿、反排木鼓舞、高脚马、打陀螺、铜鼓舞等许多源自于东方体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民族地区民众的喜爱,趣味性强,不受场地限制且易于开展。

4.2 因地制宜,充分发动学生制作民族体育器材,缓解体育经费投入不足

体育经费投入不足,体育场地、器材和设施缺乏,运动内容设置与学校体育发展不相适应,体育运动内容设置存在结构单调、竞技性强,趣味性、实用性弱以及缺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问题。因此,发动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简单的体育器材,如:用鸡毛、树叶、菜叶等制作毽子,体育教师教会学生制作陀螺、板鞋、高跷、竹竿舞用具、沙包等民族体育器材,从而缓解体育经费的不足,以便更好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切实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

:

[1]刘海元,袁国英.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7,(8):66 -72.

[2]杜雪峰.广西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8):36 -42.

[3]杨学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阳光体育运动的可行性分析[J].体育博览:研究版,2011,(3):65 -68.

猜你喜欢

阳光体育运动小学校体育运动
《谁会飞》仿写
舒兰市第二实验小学校
小学校本课程的深度开发与有效实施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美国小学校车
浅析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策略
中职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模式构建
体育运动小常识
呆呆和朵朵(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