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资、市场分割与收入差距——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2013-09-06宋勇超朱延福
宋勇超,朱延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一、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发展,其中外商直接投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流入我国的FDI达124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FDI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不仅给我国带来了大量资本,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通过技术溢出带动了内资企业技术水平的发展。然而FDI的大量流入也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经济安全、收入差距等,其中FDI引致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伴随着对外开放进程的深入,我国收入差距日益拉大、不公平程度逐渐加深,那么这其中是否具有某种内在的必然联系?
FDI对东道国收入差距的影响问题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最初此类研究分成两类观点:发展/现代化观点和世界体系/依附观点[1]。前一种观点的代表是库兹涅茨的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变化关系的倒U型曲线假说,即将FDI同国内资本一视同仁,认为二者都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因此虽然FDI最初只促进某些产业的发展,但长期来看外商投资将导致更平衡的收入分配。后一种观点则认为一国的收入分配方式决定于该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位置,外资的进入推动了东道国工业化进程,催生出高收入阶层,但依附性发展导致传统部门失业率大增,因此收入差距不断恶化。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关注FDI对东道国收入差距影响的其他途径。Feenstra和Hanson(1996)提出的外部采购理论认为,发达国家通过对外投资的方式将部分中间产品的生产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导致东道国技术工人工资水平提高,收入差距扩大[2]。而Rodric(1997)认为,FDI流入使得东道国资本供给增加,从而与之配套的劳动力需求也会增加,这样东道国资本所有者收入减少而劳动力工资收入增加。对于发展中国家,由于拥有丰裕劳动力而资本相对稀缺,因此最初的资本所有者租金收入高于劳动所有者的工资收入,FDI的流入使收入分配趋于公平[3]。实证研究方面,Blonigen和Slaughter(2001)以美国制造业数据为样本,认为FDI流入与收入差距并不存在显著联系[4]。Gopinath和Chen(2003)以及Basu和Guariglia(2008)的研究表明FDI的流入会扩大工资差距[5-6]。Figini和Santarelli(2006)的研究结果则表明FDI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是有差异的,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差距随着FDI的流入而扩大,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随着FDI的流入而缩小[7]。
国内学者也对FDI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研究。万广华等(2005)、沈毅俊和潘申彪(2008)以及沈桂龙、宋方钊(2011)的研究结论认为FDI显著扩大了我国的收入差距[8-10]。陈怡等(2009)认为FDI通过拉升中低收入群体的相对工资,使我国收入分配状况更加公平[11]。范爱军、刘伟华(2010)对我国制造业的经验研究同样支持FDI的流入缩小收入差距的结论[12]。范言慧等(2009)和谢建国、丁方(2011)的研究结果则表明FDI与收入差距的关系呈倒U型,他们均认为这种倒U型关系是由内外资技术差距造成的[13-14]。
对于FDI通过何种方式对收入差距造成影响,相关研究认为存在以下途径:(1)FDI的经济增长效应[15]。FDI的流入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按照库兹涅茨的理论,伴随人均GDP的增长,收入差距将呈现出倒U型。FDI进入初期通过促进部分产业的发展拉大收入差距,但长期来看将使收入分配更加平衡,因此FDI的经济增长效应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呈倒U型。(2)FDI的就业结构效应[16-17]。FDI的流入增加了对技能型劳动力的相对需求,较大程度上提升了技能型劳动力的收入水平,但对非技能型劳动力的收入提高不大。同时内资企业为了同外资企业竞争技能型劳动力,也需为技能型劳动力提高工资。因此,FDI的就业结构效应导致收入差距拉大。(3)FDI的技术溢出效应[18]。FDI进入我国初期,由于其技术水平高于内资企业,因此支付的工资也相应高于内资企业。但随着FDI的技术溢出和内资企业的学习,内资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将逐渐赶上外资企业,内外资企业的工资差距也将逐渐缩小,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呈倒U型。(4)FDI的国际贸易效应。出口平台型FDI在我国发展迅速,FDI将通过对外贸易尤其是加工贸易改变对高技能型和低技能型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如果出口平台型FDI是低技能劳动力密集型的,则FDI通过增加对低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缩小收入差距;如果FDI为高技能劳动力密集型的,则扩大收入差距。
上述分析表明,FDI与收入差距的关系难以简单归结为正相关或负相关,其内在传导机制是多重效应的叠加。另外以往研究多在东道国商品及要素市场自由流动的前提下得出结论,但现实中各地区采取地方保护而形成的分割市场将异化收入分配。目前关于FDI收入分配效应的研究方面综合考虑市场分割因素的尚不多见。本文将通过构建两个实证模型回答三个问题:(1)FDI如何影响我国收入差距?(2)市场分割如何影响我国收入差距?(3)市场分割强化还是抑制FDI的收入分配效应?通过这种细化研究可以深入了解FDI对收入分配的作用机制,把握FDI收入分配效应的影响因素,对我国引资政策的调整及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二、收入差距、市场分割程度的衡量标准
在进行定量分析之前,我们先厘清收入差距与市场分割程度的衡量标准。
(一)收入差距的衡量
基尼系数是刻画收入差距的常见指标,通常情况下计算方法是:将人口分组,计算每组收入之和在全社会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然后代入如下基尼系数计算公式得出结果。常见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Wi是按收入分组的每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Yi是每组总收入占全社会总收入的比重,Vi是Y1到Yi的累计值。
理论上基尼系数计算过程并不复杂,但运用中需考虑我国统计年鉴的实际情况: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是分列的,各自分组格式不一致且发生过分组标准的变更(城镇居民收入1986年之前按收入区间分组,之后按收入分成非等分的七组;农村居民收入2001年之前同样按收入区间分组,但之后按收入分成等分的五组)。为避开这一难题,我们只按居民收入分组,以求得洛伦兹曲线图中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其中,P和W分别为总人口和总收入,Pi和Wi分别为累计到第i组的总人口和总收入。
利用上述公式计算出各省市城镇基尼系数和农村基尼系数,之后利用分组加权法计算得出该省份总体的基尼系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Gc、Gr分别是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与农村居民基尼系数,Pc、Pr分别是城镇、农村居民的比重,uc、ur分别是城镇、农村人均收入,u是全省的人均收入。
各省份基尼系数变动情况见图1,可以看出各省份基尼系数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
图1 各省份基尼系数变动趋势
(二)市场分割程度的度量
本文采用陆铭、陈钊(2009)提出的“价格法”衡量市场分割程度,该方法采用相对价格方差VAR(Pi/Pj)来反映两地市场分割程度[19]。为计算VAR(Pi/Pj),我们在统计年鉴中选择了9种连续统计价格指数的商品(服装、粮食、蔬菜、烟酒、日用品、书报杂志、文体用品、药品及燃料)。由于VAR(Pi/Pj)中的Pi与Pj为市场价格,而统计年鉴中仅可获得环比价格,因此本文采用相对价格的一阶差分形式-ln()。上述公式中还包含了商品异质性导致的不可加性,为剔除这一因素,将两地商品的相对价格对各地区之间该商品相对价格的均值进行回归,即,剔除之后,残差的方差反映了市场分割所带来的套利空间大小。
影响套利空间的因素除市场分割程度之外,距离因素也不容忽视。陆铭、陈钊(2009)以某省面积同所有接壤省份面积之和的比值作为该省整体市场分割指数的权数,但考虑到各省之间经济联系不断增强,非接壤省份权数全定为0或许有些不妥。因此本文以两省公路里数的倒数作为市场分割的权数,即:
该指数综合反映某省同其他省份的市场分割,同时消除了距离影响。图2显示出我国市场分割程度在逐渐下降。
图2 各省份市场分割程度变动趋势
三、实证模型与数据说明
(一)FDI、市场分割的收入分配效应
上文分析表明FDI通过经济增长效应、就业结构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国际贸易效应影响东道国收入差距;市场分割则导致相同商品不同价格因而不同地区居民收入产生差异;同时市场分割还将影响FDI收入分配效应的传导。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加入市场分割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同时为检验FDI收入分配效应是否具有倒U特征,模型加入FDI的平方项。
借鉴以往研究成果,构建模型1:
其中,GINI为各省份的基尼系数,FDI、FDI2分别为各省份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平方项,MS为市场分割程度,X为影响收入分配的一组控制变量,包括经济发展水平(PGDP)、政府财政支出(FG)、人力资本存量(HUM)、市场化程度(MAR)等,i和t分别表示第i省份第t年。指标含义和数据获取方式如下:
1.自变量
FDI:外商直接投资。该指标以各省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总额/GDP表示,实际利用外资额以各年度人民币/美元的平均汇率折算。
MS:市场分割程度。该指标采用上文所述价格法计算,以两省一篮子商品相对价格的标准差表示市场分割程度,之后将某省同其他省份的市场分割指数以两地公路里数的倒数加权平均。
2.控制变量
FG:政府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对不同群体的收入增长作用不平衡,对城镇居民增加收入作用更大,对发达地区作用更大[19]。该指标以各省财政支出占当年GDP的比重衡量。
HUM:人力资本存量。一方面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使其稀缺程度有所降低,人力资本相对收入下降,收入差距缩小;另一方面,人力资本的积累具有报酬递增性,层次越高的人力资本积累速度越快,导致收入差距扩大[21]。该指标以25岁以上人群平均受教育年限衡量。
MAR:市场化程度。市场化使集中于政府手中的资源趋于分散化,社会财富产生扩散效应;但同时由于市场参与主体拥有更为宽松的发展空间,市场参与程度更高的群体相对收入增加越快[22]。该指标以各省非国有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衡量。
PGDP:经济发展水平。库兹涅茨的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倒U型曲线假说认为,收入差距随经济发展进程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该指标以各省实际人均GDP增长率衡量。
(二)市场分割对FDI收入分配效应的影响
FDI流入通过经济增长效应、就业结构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国际贸易效应对东道国收入分配产生影响,而商品和要素流动以及技术溢出的传导受到市场分割的影响,为考查该影响是否确实存在,我们将FDI与市场分割程度MS的交叉项纳入实证模型,构建模型2:
模型2中变量意义同模型1。本文样本空间为我国26个省份16年(1995-2010年)的面板数据,所有原始数据均来自各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及各省市统计年鉴。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由于本文重点关注的自变量——FDI流入和市场分割程度,同因变量收入差距之间可能相互影响而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同时遗漏变量和度量误差也会导致内生性问题,为避免内生性产生的偏误,本文使用两步系统GMM对模型1和模型2进行估计。具体是在模型中引入因变量的一期滞后项,将其同FDI和市场分割程度看作内生,以内生变量滞后项作为工具变量,考虑到样本有限,本文将最大滞后期定为两期。通过两种检验来判定工具变量的有效性:全国范围和分地区检验的Arellano-Band自相关检验均显示差分序列残差项无二阶自相关;Sargan过度识别检验不能拒绝工具变量外生的原假设,因此工具变量是有效的。
以全国范围为样本对模型1和模型2进行回归的结果见表1第1、2列,为考察各地区收入差距的俱乐部特征,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进行回归,东部地区回归结果见表1第3、4列,中西部地区见表1第5、6列。
表1 两步系统GMM回归结果
本文实证结果表明:
第一,对于变量FDI,模型1回归结果显示,以全国范围为样本,FDI的系数显著为正而FDI2项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FDI流入对各地区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呈显著的倒U型特征,这与一些学者的研究结论是相一致的[13-14]。原因可能在于,在FDI流入初期,由于其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内资企业,因此其支付的工资也相对较高,使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被拉大;随着FDI技术的溢出,内资企业劳动生产率逐渐赶上外资企业,内外资企业工资差距逐渐缩小。另外库兹涅茨的倒U曲线也是FDI收入分配效应U型趋势的一种解释。对于东部地区,FDI的收入分配效应同样呈倒U型特征,且大部分样本点均在逐渐上升的区间;而中西部地区的FDI则缩小了收入差距,其倒U特征并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流入我国的FDI在技术密集度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特征,东部地区FDI主要流向高技术产业和商业、金融保险等利润较高的行业,而流向交通运输、通讯设备、科教文卫等基础性行业较少,这种流向导致大量财富向少数人手中集聚;同时FDI增加了对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这部分劳动者的报酬,而对中低收入者收入增长效应不大,因此东部地区收入差距随FDI的增加而拉大,多数观测点位于U型曲线的左半边。中西部地区FDI多流向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低端制造环节,因而吸纳了大量的低技能劳动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显著提高了低技能劳动力与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水平,有效缩小了地区内部收入差距。
第二,对于变量MS,模型1回归结果显示,东部地区样本空间该变量系数符号显著为正,市场分割扩大了东部地区的收入差距;中西部地区样本空间变量MS的系数显著为负,市场分割缩小了中西部地区收入差距。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市场分割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保护,各省为保护当地企业免于国际或国内其他地区的竞争而通过建立区域壁垒来保护本地产业的发展。在市场分割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受益的往往是全国范围内价格差别不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地方政府通过行政垄断阻止其他地区此类产业进入本地,以促进本地区产业发展,市场分割通过地方保护得以提高低端环节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使地区内部收入差距得以缩小。但随着市场分割程度的增加,此时得到更多保护的往往是垄断程度较高的产业,一方面在于此类产业才有动力和经济实力通过寻租行为要求地方政府采取地方保护以获取更多垄断利润;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对此类产业进行有力的地方保护以获取更多利税,而对于垄断行业的保护也进一步恶化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程度。
第三,对于MS和FDI的交叉项,模型2回归结果显示不论全国样本还是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该项系数符号都显著为负,这说明市场分割对FDI的收入分配效应起到了抑制作用。我们曾尝试过将MS与FDI2的交叉项加入模型2,但不论是同MS×FDI一起还是单独MS×FDI2项,结果MS×FDI2都不显著。在东部地区U型曲线的右半边,此时由于FDI流入扩大了收入差距,因此市场分割将抑制FDI的收入差距扩大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U型曲线的左半边,FDI流入缩小了收入差距,市场分割同样对FDI的收入差距缩小效应起到抑制作用。原因在于,上文分析中认为FDI通过经济增长效应、就业结构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国际贸易效应来影响东道国收入差距,而市场分割导致劳动力、资本和商品流动以及技术溢出都受到一定程度限制。无论FDI扩大还是缩小了收入差距,市场分割都使这种作用受到削弱。
另外,人力资本(HUM)系数符号在东部地区显著为负,而在中西部地区显著为正,这说明人力资本对东部地区的收入差距拉大具有抑制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具有促进作用。东部地区系数符号为负的原因可能在于该地区本身人力资本存量较大,由于人力资源禀赋造成的收入差距影响逐渐减弱,同时随着知识、技术、信息等在全社会普及,人力资本供求缺口缩小,造成人力资本的相对收入减少。中西部地区该变量系数符号为正的原因可能在于人力资本的报酬递增性,人力资本存量越大、层次更高,人力资本回报也更多,这就造成了收入差距的加速和扩大[20]。市场化程度(MAR)系数符号显著为正,这说明市场化程度越高,基尼系数将越大,资源配置主体从国家转向市场,参与主体的发展空间也更为宽松,市场经济更强调机会均等而非结果均等,在再分配制度尚不完善的当下,市场化导致收入差距拉大也就成为必然。经济发展水平(PGDP)系数符号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并不一致,东部地区显著为负而中西部地区显著为正,这同经典的库兹涅茨倒U型收入分配理论相吻合,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差距变动特征为“先拉大、后缩小”。政府财政支出(FG)系数符号显著为正,这说明政府支出对于收入差距的拉大起到推动作用,可能的原因在于,地方政府为追求经济增长目标而重经济建设轻科教文卫与农业投资,支出结构更偏向增长目标而非公平目标。同时,政府对具有发展前景的高技术产业支持力度较大,而对人均收入本来就较低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支持较少,这样就进一步拉大了不同技能劳动力的收入差距。
五、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
本文首先分析了FDI及市场分割对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然后通过对我国26个省份1995-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结果发现:(1)FDI流入显著影响了各省份的收入差距,同时FDI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性。在东部地区,FDI的收入分配效应呈倒U型,且大多数观测点位于临界值右边。而在中西部地区,FDI缩小了收入差距。(2)市场分割扩大了东部地区的收入差距而缩小了中西部地区收入差距,这同市场分割所保护的产业不同有关。(3)不论FDI扩大还是缩小收入差距,市场分割都将通过限制劳动力、资本和商品流动以及技术溢出,削弱FDI的收入分配效应。
本文经验分析的结果支持FDI、市场分割均有收入分配效应的结论。依据实证检验结果,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积极引导FDI向第一、第三产业流动。当前流向我国的FDI多投资于城市,农村地区吸引外资数额较小,同时外资多集中于第二产业,第一、第三产业比重较小。而我国收入差距中的大部分是由城乡收入差距引起的,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引导FDI向农业和服务业流动,不仅可以更好地促进第一、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将为农村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村收入。目前造成我国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即在于农村劳动力的隐性失业,而第三产业具有很强的劳动力吸纳能力,FDI投向第三产业将有效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于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FDI在收入分配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东部地区FDI流入在多数观测点上是扩大收入差距的,但不能否认FDI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推动力,FDI流入使整体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对于中西部地区,由于FDI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环节,吸纳了大量农村及非技能型劳动者,对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起到了正面的作用,因此中西部地区当前应更注重FDI的积累,为吸引FDI流入提供更加良好的制度安排与投资环境。
2.应将市场分割限定在一定程度之下。市场分割限制了要素及商品流动及技术溢出,虽然从整个国内市场来看,市场一体化有助于发挥经济增长的规模经济效益,但对于各地区来说,占优策略却是采取市场分割。市场分割在整体上将导致福利损失是不言自明的,但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为保护本地区产业的发展而采取一定程度的地方保护同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地方政府采取市场分割的目的或许并不在于影响收入分配,但由于事实上的区域分割使得同质劳动不同回报客观上对收入差距造成了影响。当市场分割程度较低时,本地区收入差距将向有利方向发展,而市场保护程度的持续增加将不利于收入分配的公平。只有在要素及商品充分流动的市场环境下,要素收入的初次分配才是最合理的,如果无初次分配的合理性,政府二次分配也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因此政府不能代行企业之事,而应当将地方保护限定在一定程度之下。
3.应当重视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及技能型劳动力的培养。首先,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和对非技能型劳动力的培训,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的供给,保障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升级相适应。其次,我国市场化程度尚不完善,市场化带来的收入差距既有合理成分,又有不合理成分,既有经济体制变革的因素,也有经济发展的因素,政府应当为市场化的稳步进行构建良好的市场氛围和合理的制度安排。第三,地方政府财政为追求经济增长目标而导致的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现象也对收入差距的扩大起到了负面的作用,政府在通过“有形的手”来调控市场化进程中收入分配的“市场失灵”问题中,应注意对低收入群体的政策倾斜。
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1)本文样本空间虽包括了我国绝大多数省份,保证了研究结论的普遍意义,但由于FDI、市场分割对不同行业的收入分配是存在差别的,因此针对特定行业的研究将有助于得出更有针对性的结论;(2)影响收入差距的因素除了包含本文的控制变量之外,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因此在下一步研究中,可以加入其他控制变量以做进一步的探讨。
[1]张昊光,姜秀兰.必须防止外资拉大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J].财经科学,2004(2):82-86.
[2]ROBERT C FEENSTRA,GORDON H HANSON.Globalization,Outsourcing,and Wage Inequalit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6,86(2):240-245.
[3]DANI RODRIK.Has Globalization Gone Too Far?[R].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Washington D C,1997.
[4]BRUCE A BLONIGEN,MATTHEW J SLAUGHTER.Foreign-Affiliate Activity and U.S.Skill Upgrading[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1,83(2):362-376.
[5]MUNISAMY GOPINATH,WEIYAN CHEN.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Wages:A Cross-country Analysi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2003,12(3):285-309.
[6]PARANTAP BASU,ALESSANDRA GUARIGLIA.Does Low Education Delay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J].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2008,75(1):104-127.
[7]PAOLO FIGINI,ENRICO SANTARELLI.Openness,Economic Reforms,and Poverty:Global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Journal of Developing Areas,2006,39(2):129-152.
[8]万广华,陆铭,陈钊.全球化与地区间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的证据[J].中国社会科学,2005(3):17-26.
[9]沈毅俊,潘申彪.外商直接投资对地区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2):100-105.
[10]沈桂龙,宋方钊.FDI对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及对策:基于多维变量基础上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1(10):69-73.
[11]陈怡,周曙东,王洪亮.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制造业工资基尼系数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9(5):71-76.
[12]范爱军,刘伟华.实体资本跨国流动对东道国行业工资趋同化的影响[J].管理世界,2010(3):56-64.
[13]范言慧,郑建明,李哲.FDI流入对我国工资差距的影响:一个倒U形关系的形成、弱化及其解释[J].财经科学,2009(4):73-80.
[14]谢建国,丁方.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的收入不平等:一个基于中国东部省区面板数据的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1(5):57-63.
[15]何枫,徐桂林.FDI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是否存在倒U形关系[J].国际贸易问题,2009(1):89-96.
[16]戴枫.要素禀赋框架下的FDI与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分析: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GMM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10(5):79-87.
[17]孙江永,于晓燕.外商直接投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与中国纺织业就业[J].财经论丛,2012(1):9-13.
[18]刘翠翠,卫平.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与相对工资差距[J].当代经济科学,2012(4):117-123.
[19]陆铭,陈钊.分割市场的经济增长:为什么经济开放可能加剧地方保护?[J].经济研究,2009(3):42-52.
[20]孟勇.财政支出对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计量分析[J].财政研究,2009(8):61-65.
[21]焦斌龙.人力资本对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存量效应[J].中国人口科学,2011(5):16-25.
[22]张义博,付明卫.市场化改革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社会阶层视角的分析[J].世界经济,2011(3):127-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