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绿色创新战略影响因素分析

2013-09-06张小军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3年7期
关键词:相关者利益战略

张 钢,张小军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环境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不可越过的一大障碍[1]。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伴随着自然资源的日渐贫乏和枯竭,以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势必难以为继。中国政府对环境问题高度重视,也意识到只有依靠实施绿色创新战略,才能获得新的发展空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及《国家十二五规划》等重大决策文件中也体现出中国对绿色创新的承诺和参与。从企业层面来看,环境日益恶化、国际环境规制的提高以及消费者环保意识的苏醒都将对企业未来经营产生重要影响,市场的竞争规则和模式都将发生重大改变[2]1。在此背景下,企业需要前瞻性地在战略计划中纳入对环境问题的考虑,方能在未来激烈竞争的商业环境中立足。

对绿色创新战略的研究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Hart(1995)所提出的自然资源基础观这一经典文献的基础上,学界逐步意识到了企业在战略计划中纳入对环境问题关注的重要性并开展了针对绿色创新战略的相关研究,包括对绿色创新战略的区分、绿色创新战略的前因和后果等[3]1,[4],[5]2,[6]2。但是现有研究多以欧美发达国家企业为样本,缺乏针对以发展中国家企业为样本的绿色创新战略研究,尤其是缺少针对中国企业绿色创新战略驱动因素的研究。在绿色创新战略的驱动因素上,国外已有学者从环境经济学、创新经济学、产业组织和战略管理等视角进行过探索,但是作者通过梳理发现,以往文献大都基于“现象谈现象”,很少有文献从现象背后的机理出发探索企业采纳绿色创新战略的深层次原因。文章试图通过回顾相关研究文献,构建起一个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绿色创新战略的影响因素模型,并以我国的制造企业为样本对这一概念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深入分析各类因素对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战略的驱动效应。

一、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一)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是一种基于信息加工理论和期望-价值理论对主体的决策过程进行解释的理论流派,其理论源头可以追溯到 Fishbein(1963)[7]于1963年提出的多属性态度理论(Theory of Multi-attribute Attitude)。多属性态度理论认为,预期的行为结果及结果评估决定了行为态度,行为态度又决定了行为意图。然而,Wicker(1969)[8]通过对态度与行为关系的综述研究发现,行为态度并不能预测行为,对行为的认识可能还需要从其它方面寻找原因。后来,Fishbein和Ajzen(1975)[9]在发展多属性态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理性行为理论认为,行为意图是行为的直接决定因素,行为意图不仅受行为态度的影响,同时受主观规范的影响。理性行为理论假定,人是理性的行为主体,其行为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他会利用一切有用信息做出是否应该采取某项行为的决策。该理论的不足在于假定个体有完全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而在组织环境下,个体的行为会受到管理干预以及外部环境的制约。于是,Ajzen(1988)[10]在理性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感知行为控制变量,提出了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计划行为理论认为,行为意图除了由态度和主观规范决定之外,还受到感知行为控制的影响。计划行为理论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计划行为理论认为,所有可能影响行为的因素都是经由行为意图来间接影响行为,行为意图指的是个人想要采取某一特定行为的行动倾向,也就是指在决定行为选择时所呈现的对是否要采取该项行为的程度表达[11]。行为意图受到三项相关因素的影响。其一是源自于个人的行为态度,行为态度是个体对从事某项目标行为所持有的正面或负面的情感。它是由对行为结果的主要信念以及对这种结果重要程度的估计所决定的。其二是源自于外在的主观规范,主观规范是指个体在决定是否从事某项行为时所感知到的社会压力,它反映了重要他人或团体对个体行为决策的影响,其受个体感知来自家属、主管、同事等重要参照个人或群体是否支持其该项行为的规范信念的影响。最后是源自于感知行为控制,这是指个体预期在采取某一特定行为时自己所感受到可以控制(或掌握)的程度,反映了个体对执行行为的促进或阻碍因素的知觉,它受主体感知到的推动或阻碍行为执行的各类因素影响。

图1 计划行为理论框架

(二)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绿色创新战略影响因素分析

作为企业战略的制定者,管理者在环境问题上的态度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制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考察影响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战略的因素对于管理者制定企业绿色创新战略就显得尤为必要。Sharma和Verdenburg(1998)[12]以及Sharma(2000)[13]3指出,企业环境活动和战略的选择取决于管理人员将环境问题理解为机会还是威胁;Cordano和Frieze(2000)[14]的实证研究显示,企业的污染预防等环境战略与环境管理者减少污染的个人偏好正相关;Del Brio等(2001)[15]2认为高层管理者对环境问题的支持和承诺对于企业采纳主动型环境战略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企业环境战略形成的早期阶段,组织高层管理者的态度是一个关键的因素[16]。计划行为理论关注隐藏在管理者决策下的动机,为考察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驱动力提供了适当的理论基础[17]。因此,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管理者的决策机制出发探索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驱动因素,如图2所示。

作为企业应对环境问题的一种战略决策,企业实施绿色创新战略本质上取决于管理者的个人决策。计划行为理论从管理者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个方面界定了影响其决策的主要因素,为管理者进行绿色创新战略决策提供了合适的理论框架。从行为态度来看,以往研究表明,绿色创新战略的采纳有利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绿色创新战略为企业所创造的预期经济收益,能让管理者对绿色创新战略的结果和价值有正向的估计,有利于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采纳绿色创新战略。从主观规范而言,随着国内外消费者环保意识的不断觉醒,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经营施加了各种限制。正如Freeman(1984)[18]所指出的,企业的生命力来自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企业的战略应符合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战略的制定和执行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不断地寻求一种更有效处理各利益相关者间矛盾的途径的过程。因此,企业在决定是否要采纳绿色创新战略时,利益相关者压力是管理者不得不考虑的因素。最后,从感知行为控制来看,管理者在考虑企业是否应采纳绿色创新战略时,会关注企业是否具有足够的资源。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采纳,需要企业具有足够支撑该战略的资源储备,那些有更丰富资源的企业更易于采取环保行为。

1.预期经济收益与企业绿色创新战略

企业的目标在于追求利益最大化,潜在的经济回报被认为是企业采纳前摄性环保姿态的首要推动力[19]。通过改良生产流程,企业能够避免环保惩罚、节约原料投入和降低废弃物处理成本[20]2,[21];通过绿色营销、废弃产品的销售以及外销企业的环保技术,企业收益得以改进[20]3。同时,企业的绿色创新行为还能改进企业资源的绿色租金收入,包括企业声誉[3]9,[22]、学习能力[23]和产品质量[24]5。

当前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在此背景下,企业经营面临的规制约束日益严厉。采纳绿色创新战略的企业能够超越政府颁布的环境规制要求,避免不必要的诉讼费用和罚款;绿色创新已成为企业通过改进环境管理绩效满足环境规制要求的最好方式[2]3。其次,采纳绿色创新战略有利于企业积极探索更为环保的产品以代替现有产品,从而形成较其他相似产品相比的差异化优势,更重要的是,这种通过绿色标签传递给消费者的环保信息,使企业能以较高的价格销售绿色产品,从而有利于企业赢得竞争优势[3]9。此外,绿色创新战略给企业带来的良好声誉,能使企业赢得更大的社会合法性,这种社会合法性使企业能通过与各种利益相关者建立健康的关系而获益,具体而言,它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为企业工作[25],并通过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和信任感产生更高的劳动生产率[26];通过声誉的溢出效应增加社会对企业产品的需求,扩大企业的消费者目标群体[27]。而最为重要的是,采纳绿色创新能让企业获得先发优势,使企业能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占据市场竞争的有利位置,从而能在更长的时期内维持企业的获利能力和竞争优势。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预期经济收益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冗余资源与企业绿色创新战略

根据资源基础理论,企业绩效差异主要来自于企业在资源禀赋上的差异,企业的绩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组织的资源和能力,企业能通过开发有价值的资源和能力获得持续竞争优势[28]。在同一行业内,能够形成持久竞争优势的资源往往掌握在少数企业手中,并且很难在不同企业间自由流动,因此,企业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保持长期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能否获得所需的关键资源[29]。同样,在战略管理文献中,企业独特资源被当成企业战略选择的一个主要前提[30]。例如,Porter和 Van der Linde(1995a)[21]8认为,发达国家企业之所以比发展中国家企业能更好地处理环境问题,是因为发达国家的企业在环境管理技术和污染预防设备等重要资源上拥有优势,从而使得发达国家企业在应对环境问题时能够采用绿色创新战略。此外,不同类型资源对企业决定是否采纳环境战略问题上所起作用不一样。例如,物质和技术资源能通过重新设计企业生产流程而提高企业预防环境污染的能力,财务资源则使得企业有能力安装技术先进的污染预防设备以达到生态友好的环保要求,先进的污染预防设备及生产系统的采用使得企业有更多机会提升内部流程,拥有更多的知识和更强的能力去处理环境问题[31]。

图2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企业绿色创新战略驱动因素

许多学者研究了企业资源的冗余度与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关系。Judge和Douglas(1998)[32]的实证研究证明了企业资源有利于企业把环境问题纳入战略计划进程中。Sharma(2000)[13]7也指出,管理人员对环境管理战略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可支配资源的影响,这些资源包括技术、管理技能、预防污染的综合环境能力、持续创新、利益相关者关系等;大型企业由于具备相关资源和能力更有可能采取前摄性的环境行为。Buysee和Verbeke(2003)[5]5也发现企业如果要转向更高水平的主动型环境行为,需要有与之匹配的资源。冗余资源的存在使得企业可以通过购买创新技术、承受失败、忍受开发和实施创新的巨额成本、探索和试验绿色创新行为从而推动企业的创新行为。Bowen等(2010)[33]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企业环境战略视角探索哪种类型的企业资源最有利于企业的环境战略;并以资源的复杂性、缄默性和特异性对企业资源进行了分类,把企业环境战略看作一个从污染控制到可持续发展的连续体。结果表明,企业可行的环境战略选择至少部分决定于其资源禀赋。企业的冗余资源有利于企业诸如污染控制与预防等的反应式环境战略的实施;企业战略资源和能力束有助于其进一步的污染预防与产品管理战略;而诸如可持续发展的最为前摄性的企业环境战略则需要企业动态能力的参与。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绿色创新战略的开发离不开企业资源的支持,冗余资源的存在使得企业在战略选择上有更大的自由和空间。因而,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冗余资源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利益相关者压力与企业绿色创新战略

利益相关者会通过多重渠道影响企业的环保行为,包括政府制定环境规制、非政府组织发布环保报告和鼓励抵制非环保行为、顾客和供应商对企业施加压力、公众媒体对组织活动的监督等。另外,公众与其它利益相关者在自然环境上的利益也是企业战略制定过程中的合法压力[24]3。Banerjee(2003)[34]4指出,企业对环境的关注一方面正是来自于团体利益相关者施加的外部政治压力,另一方面则来自于由顾客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需求所带来的外部经济压力。企业采纳绿色创新行为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获得社会合法性以及迎合消费者需求以实现企业价值。

在利益相关者压力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影响上,一些学者关注了环境规制的关键驱动作用。Porter和Van der Linde(1995b)[35]等基于佚事证据的定性案例研究表明,环境规制有利于企业绿色创新。Murillo-Luna(2008)[6]3表明了政府制定的环境规制在促进企业环保行为中的作用,那些感知到更严厉的法规的企业会在现在和将来对生态保护给予更多的重视。Rehfeld等(2007)[36]对德国219家制造业的研究发现,环境政策与绿色产品创新正相关,69.8%的企业在进行产品创新时会将现在以及未来可能实施的环境立法考虑进去。Kammerer(2009)[37]通过对92家德国电子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有正相关关系,即环境规制愈严厉,企业越可能进行绿色创新。另外一些学者则研究了来自其它类别的利益相关者压力对于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Del Brio等(2001)[15]1以西班牙企业为样本研究表明,来自消费者的市场需求是企业进行环保行为的一个关键驱动因素。Harrison等(2005)[38]也认为,消费者通过消费选择展示的环保意识会推动企业采纳绿色创新战略。此外,非政府组织及环保团体对企业非环保行为的压力,也会促使企业控制其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减少声誉风险。Eiadat等(2008)[39]利用约旦化学工业的数据研究表明,感知到利益相关者重要性是企业采纳绿色创新战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利益相关者压力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变量测量

在变量测量上,考虑到绿色创新战略、冗余资源、预期经济优势、利益相关者压力等相关变量依赖于被调研对象的判断以及问卷填写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顾虑,借鉴了环保领域以往研究的做法,同时考虑到本研究的调研对象是企业负责环保问题的中高层管理者,其对企业的环保实践应该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本研究均采用Likert七分量表法进行设计。具体操作为要求企业高管或环保负责人如实对企业的绿色创新战略开展情况、绿色创新绩效与企业实施绿色创新战略的动机等题项做出评价,“1”表示非常不符合,“7”表示非常符合,“4”表示不确定。

在绿色创新战略的测量上,本文借鉴了Chan(2005)[40]的研究,从企业行为层面来测量绿色创新战略,包括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减少能源消耗等七个方面。在预期经济收益的测量上,本文借鉴了Banerjee(2003)[34]6的研究,从成本节约、在新市场的增长机会等方面进行测量。在冗余资源的测量上,借鉴了李剑力(2009)[41]所开发的量表对企业能用于绿色创新战略的冗余资源情况进行测量。在利益相关者压力的测量上,本文借鉴了Murillo-luna等(2008)[6]7的测量量表,采用14个题项测量管理者在环境战略响应上所感知到的利益相关者压力。

(二)研究样本

选取来自浙江、山东等地的制造、化工、纺织等多个污染较为严重行业企业为样本,利用多种渠道共发放问卷372份,回收问卷289份,剔除填写不完整(27份)和前后不一致的问卷(42份)后,保留了有效问卷220份,问卷回收率为77.68%,有效问卷率为76.1%。对有效问卷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样本的基本情况

(三)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问卷中各测量量表进行效度检验。在因子分析之前,首先对各个量表进行KMO和Bartlett球体检验观测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然后再根据主成分分析的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对各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在预期经济收益变量上,KMO值和Bartlett球体检验P值分别为0.856>0.80和0.000<0.001,因子分析提取出一个共同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0.289%,表明具有良好的建构效度。在冗余资源变量上,KMO值和Bartlett球体检验P值分别为0.741>0.70和0.000<0.001,因子分析存在两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已吸收冗余和未吸收冗余,每个题项的因子载荷都在0.65以上,并且七个题项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57.803%,意味着具有良好的建构效度。在利益相关者压力变量上,KMO值和Bartlett球体检验P 值分别为0.825>0.80和0.000<0.001,共提取出四个公因子,但是发现题项7、题项8和题项14在不同因子中的载荷非常接近,在对其内容进过分析后,删除了这三个题项。然后对新的量表重新进行因子分析,发现仍然可以提取出四个特征根大于1的共同因子,根据内容分别命名为治理利益相关者、内部经济利益相关者、外部经济利益相关者以及外部社会利益相关者,各个载荷向量均大于0.68,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68.174%,表明调整后的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在绿色创新战略变量上,KMO值和Bartlett球体检验P值分别为0.868>0.80和0.000<0.001,因子分析共提取出一个共同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1.846%,表明绿色创新战略量表具有较高的建构效度。

在信度检验上,一般认为,Cronbach'α值大于0.70即可接受。对上述量表进行信度检验发现,只有已吸收冗余资源和企业治理利益相关者的α系数低于0.70,分别为0.588和0.689。按照卢文岱(2007)[42]的说法,用α信度系数来估计量表的信度时,应注意α信度系数与量表题目数量的多少有关,对于只有4个或者更少题目的量表,Cronbach'α系数低于0.60甚至0.50都是可以接受的。由于已吸收冗余资源和企业治理利益相关者的题项数分别为3个和2个,因而属于完全可以接受的范围。其余量表维度的α系数都大于0.70,因而可以认为本研究中的各个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内部一致性。

(四)分析技术

本文主要分析绿色创新战略的前因变量对绿色创新战略的影响。考虑到自变量之间可能彼此相关,本研究对各个自变量做了共线性检验。在共线性检验上,方差膨胀因子(VIF)是常用的识别方法,其值越大,自变量之间存在共线性的可能性越大。卢文岱(2003)[43]指出,当方差膨胀因子大于5或者10,可以认为存在共线性问题。本研究中的VIF值均在1.242-2.319之间,表明各个自变量之间基本不存在共线性。

三、研究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结果

本研究利用侯杰泰等[44]所提出的题项合并的数据浓缩方法,计算各个变量的维度得分,它等于该维度所包括的各个题项上得分的均值,然后对所得出的8个维度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表2对本研究的主要变量和维度的平均值、标准差、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了描述。

表2 主要变量的维度间的平均值、标准差和Pearson相关系数

此外,观察到变量之间普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我们猜测各个测量指标之间可能存在同源偏差问题。通过对所有指标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判别同源偏差程度,在未经旋转的因子分析结果中,如果第一个因子揭示了大部分的变异,则表明测量指标之间存在较严重的同源偏差。本文中,第一个因子未经旋转的解释变异量仅为38.262%,表明本研究中各测量指标之间只存在轻微的同源偏差,其可能来源于同类题项的临近分布和社会称许性问题,并不足以损害样本数据的整体质量。

相关分析仅能说明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能说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程度大小,因此,本研究接下来借助回归方程对样本数据作进一步分析。

(二)绿色创新战略驱动因素的实证检验

参照以往环境管理文献的做法,本文同样以行业和规模作为控制变量。在控制行业的具体操作上,本文将问卷中的电子和机械行业归为一般污染行业,纺织、有色金属、化工、皮革制造和制药产业归为重污染行业,其它行业作为第三类行业加以控制;在规模上则以企业产值来衡量。首先对控制变量进行了编码处理,将其转化为虚拟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然后以预期经济收益、未吸收冗余资源、已吸收冗余资源、企业治理利益相关者、企业内部经济利益相关者、企业外部经济利益相关者、企业外部社会利益相关者为自变量,企业绿色创新战略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得到相关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加入预期经济收益、冗余资源和利益相关者压力之后,R2由0.022变为0.433,表示上述自变量都对绿色创新战略有较强的解释力。预期经济收益、已吸收冗余资源、企业治理利益相关者、企业内部经济利益相关者和企业外部社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回归系数分别为0.354、0.241、0.147、0.113和0.194。其中,只有企业治理利益相关者和内部经济利益相关者在0.05水平上达到显著,其它三个都在0.01水平上达到显著。未吸收冗余资源和企业外部经济利益相关者尽管也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有正向影响,但是影响效用不显著,回归系数分别只有0.012和0.064。

表3 绿色创新战略与各影响因素的维度的线性回归结果

四、结论、建议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通过上述理论构建和实证检验,本文得到了如下主要结论:

首先,预期经济收益和已吸收冗余资源是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重要驱动因素,未吸收冗余资源对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战略的影响不显著。

其次,企业治理利益相关者、内部经济利益相关者和外部社会利益相关者都对开展绿色创新战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外部经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驱动作用则不显著。

(二)政策建议

首先,企业在决定其行为方式上总是会优先考虑经济合理性,如果企业认为开展绿色创新战略会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收益,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驱动企业开展这一战略。这也与向刚和汪应洛[45]所指出的企业进行持续创新的根本动力来源于企业内部而不是企业外部,企业家和员工的持续创新意识、精神和来自创新效应的利益驱动是企业进行持续创新的根本动力相一致。因而,强化企业家和员工关于绿色创新战略有利于提升企业经济绩效的意识,让企业能自觉开展绿色经营,这是推动企业实施绿色创新战略的最根本动力。

其次,已吸收的冗余指的是企业已经投入到设备和人力上的资源,包括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过剩的生产能力和专业人才,这些资源难以很好地转移到其它用途中去。在存在这种过剩生产能力的情况下,企业会出于更充分地利用资源考虑而开展绿色创新战略。未吸收资源的表现形式为企业剩余的财务资源和企业的关系资源,它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影响不显著。这与国内大多数企业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绿色创新的重要性和价值有关。多数企业家只看到企业进行绿色创新在短期成本上的增加,而看不到进行绿色创新所带给企业的长远收益,或者是因为更追求短期利益,而缺乏冒风险追求更好的长期绩效的动力,从而使得企业在选择对未吸收冗余资源的投放时,通常不会把这些资源用于开发绿色创新战略上。因而,提升企业家关于绿色创新战略对企业长远发展重要性的意识,推动企业在考虑短期绩效的同时更为关注长远利益是推动企业实施绿色创新战略的又一关键因素。

最后,企业治理利益相关者、内部经济利益相关者和外部社会利益相关者所涵盖的股东、管理者、员工、政府、媒体、当地居民等对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战略有正向影响,这在以往文献中已经得到验证[6]。外部经济利益相关者包括了顾客、供应商和竞争者。从目前来看,国内多数企业仍没有实施绿色创新战略,大部分企业都是为了满足政府的规制要求而采纳了消极的环保战略,因此来自竞争者的环保压力较小。同样,按照一位被访者的说法,就算企业对产业链上的客户有环保上的要求,客观环境决定这种要求也难以成为硬性的标准。在消费者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驱动作用上,尽管以往有研究表明消费者是企业进行绿色创新的一种驱动力,但是另一些研究则表明,消费者声称的优先考虑绿色产品这一说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在其实际购买行为中得到体现[46],Hillary(2000)以中小企业为样本的研究也表明,企业在绿色创新上面临的顾客和供应商的外部压力很微弱[47]。前三类利益相关者由于与企业更为紧密的关系使得其有更大的动力去推动企业实施绿色创新战略,而强化外部经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驱动作用,可能需要政府在全社会营造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理念。

(三)未来研究方向

在社会各界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开展绿色创新战略、走绿色发展之路已成为企业赢得未来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目前,许多企业已经通过开展绿色创新战略走在了发展前列,更多的企业还是以遵循政府的环境规制作为企业的环保目标,学界关于什么因素引起企业在面对绿色创新上态度的巨大差异仍存在争议。本文基于管理者决策视角的计划行为理论提出了绿色创新战略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并通过大样本的企业调研数据,论证了预期经济收益、冗余资源和利益相关者压力对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战略的驱动效应。

尽管在理论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同时也有助于政府部门认识到企业外部社会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绿色创新战略所产生的正向影响机制,但由于精力和资源所限,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本文的样本来源存在局限性。,虽然作者尝试收集多个省份的数据,但结果不甚理想,使得本研究中的绝大多数样本来自于浙江省内,这可能导致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研究可以覆盖更广的地理区域,通过在多个省份的问卷获取,增强研究结果的普适性。

第二,本文对于企业绿色创新战略驱动因素的探索是一种横截面的静态研究,所得的结论虽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难以揭示不同组织情境和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可能面临的驱动因素变化。因此,未来研究可以在横向上通过多案例分析,比较不同组织情境下的驱动因素及其作用力大小的差异;在纵向上,采用纵向案例或事件分析方法,比较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上所面临的驱动因素的变化情况。

[1]马海涛,程岚.论促进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J].财经论丛,2010(2):37-42.

[2]CHEN Y S,LAI S B.The Influence of Gree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n Corporate Advantage in Taiwan[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6,67(4):331-339.

[3]HART S L.A Natural-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20(4):986-1014.

[4]HENRIQUES I,SADORSKY P.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Commitment and Managerial Perceptions of Stakeholder Import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9,42(1):87-99.

[5]BUYSSE K,VERBEKE A.Proactive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A Stakeholder Management Perspectiv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5):453-470.

[6]MURILLO-LUNA J L,GARCES-AYERBE C.Why do Patterns of Environmental Response Differ?A Stakeholders Pressure Approach[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8,29(11):1225-1240.

[7]FISHBEIN M.An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liefs about an Object and the Attitude toward That Object[J].Human Relations,1963,16(3):233-239.

[8]WICKER A W.Attitudes Versus Actions:The Relationship of Verbal and Overt Behavioral Responses to Attitude Objects[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69,25(4):41-78.

[9]FISHBEIN M,AJZEN I.Belief,Attitude,Intention and Behavior: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M].Reading,MA:Addison-Wesley,1975:21-45.

[10]AJZEN I.Attitudes,Personality,and Behavior[M].Chicago:Dorsey Press,1988:99-106.

[11]AJZEN I,FISHBEIN M.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80:25-37.

[12]SHARMA S,VREDENBURG H.Proactive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Strate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ly Valuable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8,19(8):729-753.

[13]SHARMA S.Managerial Interpretations and Organizational Context as Predictors of Corporate Choice of Environmental Strateg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43(4):681-697.

[14]CORDANO M,FRIEZE I H.Pollution Reduction Preferences of U.S Environmental Managers:Applying Ajzen's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43(4):627-641.

[15]DEL BRIO J A,FERNANDEZ E.Environmental Managers and Departments as Driving Forces of TQEM in Spanish Industrial Compan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y & Reliability Management,2001,18(5):495-511.

[16]BRANZEI R,DIMITROV D.How to Cope with Division Problems under Interval Uncertainty of Clai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ncertainty,Fuzziness and Knowledge-Based Systems,2004,12(2):191-200.

[17]MARSHALL R S,CORDANO M.Exploring Individual and Institutional Drivers of Proactive Environmentalism in the US Wine Industry[J].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2005,14(2):92-109.

[18]FREEMAN R E.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pproach[M].Boston:Pitman Publishing,1984:105-117.

[19]ESTY D C,WINSTON A S.Green to Gold:How Smart Companies Use Environmental Strategy to Innovate,Create Value,and Build Competitive Advantage[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6:37-39.

[20]CORDANO M.Making the Natural Connection:Justifying Investment in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R].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Business and Society,1993:530-537.

[21]PORTER M E,VAN DER LINDE C.Green and Competitive:Ending the Stalemate[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5,73(5):120-134.

[22]RUSSO M V,FOUTS P A.A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 on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 Profitabilit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7,40(3):534-559.

[23]BONIFANT B,ARNOLD M.Gain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s[J].Business Horizons,1995,28(6):37-47.

[24]SHRIVASTAVA P.Greening Business:Profiting Corporations and the Environment[M].Cincinnati:Thompson Executive Press,1995:29-38.

[25]WELFORD R.Corporat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Technolo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Postmodern Perspectives and the Need for a Critical Research Agenda[J].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1998,7(1):1-12.

[26]BORKEY P,GLACHANT M,et al.Voluntary Approaches for Environmental Policy in OECD Countries,An Assessment[R].Paris: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1999:47-52.

[27]FROOMAN J.Stakeholder Influence Strategi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9,24(2):191-205.

[28]BARNEY J B.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99-120.

[29]MOIITERNO T P,WIERSEMA M F.Rent Appropriation and Behavioral Antecedents of Strategic Resource Divestment[C]//WEAVER K M.Proceedings of the Sixty-fif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London:Sage,2005:1-6.

[30]ANDERSEN O,KHEAM L S.Resource-Based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Growth Strategies:An Exploratory Study[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1998,7(2):163-184.

[31]DEAN T J,BROWN R L.Pollution Regulation as a Barrier to New Firm Entry:Initial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5,38(1):288-303.

[32]JUDGE W Q,DOUGLAS T J.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of Incorporating Natural Environmental Issues into the Strategic Planning Process:An Empirical Assessment[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1998,35(2):241-262.

[33]BOWEN F E,ROSTAMI M.Timing is Everything:A Meta-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nd Innova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0,63(11):1179-1185.

[34]BANERJEE S B,LYER E S.Corporate Environmentalism:Antecedents and Influence of Industry Type[J].Journal of Marketing,2003,67(2):106-122.

[35]PORTER M E,VAN DER L C.Toward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Co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5b,9(4):97-118.

[36]REHFELD K M,RENNINGS K.Integrated Product Policy and Environmental Product Innovations:An Empirical Analysis[J].Ecological Economics,2007,61(1):91-100.

[37]KAMMERER D.The Effects of Customer Benefit and Regulation on Environmental Product Innovation-Empirical Evidence from Appliance Manufacturers in Germany[J].Ecological Economics,2009,68(8/9):2285-2295.

[38]HARRISON R,NEWHOLM T.The Ethical Consumer[M].London:Sage,2005:17-26.

[39]EIADAT Y,KELLY A.Green and Competitive?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Mediating Role of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Strategy[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08,43(2):131-145.

[40]CHAN R Y K.Does the Natural-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Apply in an Emerging Economy?A Survey of Foreign Invested Enterprises in China[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5,42(3):625-672.

[41]李剑力.探索性创新、开发性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基于冗余资源调节效应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9,27(9):1418-1427.

[42]卢文岱.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第三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63-77.

[43]卢文岱.SPSS统计分析(第四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41-253.

[44]侯杰泰.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85-92.

[45]向刚,汪应洛.企业持续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04,25(6):108-114.

[46]PRAKASH A,MATTHEW P.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oluntary Regulation: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Cross-National Variations in ISO 14001 Adoption[R].Iowa: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Iowa State Univeristy,2000:14-17.

[47]HILLARY R.The Eco-management and Audit Scheme,ISO 14001 and the Smaller Firm[C]//HILLARY R.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the Environment:Business Imperatives.Greenleaf:Sheffield,2000:128-145.

猜你喜欢

相关者利益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战略
战略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建构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三层次结构分析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相关者逻辑下相互作用大学共同治理机制研究
XBRL的传播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