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旱地高产高效种植新模式

2013-09-06莫春义

四川农业科技 2013年9期
关键词:红苕底肥高产

□杜 杰 江 铃 莫春义 李 魁

如何充分开发利用耕地资源,实现多产粮,高效益,阆中市农技站技术人员经多年试验探索,科学安排作物布局,合理茬口衔接,实现了一年六熟旱地多熟种植模式,亩产粮食1.6 t,亩产值8 0 0 0元。现作简要概括总结,供各地参考。

一、模式作物布局

小麦/蔬菜/春玉米/红苕/大豆/秋洋芋一年六熟。

二、模式效益

亩收小麦3 0 0 k g、玉米6 0 0 k g、红苕2 0 0 0 k g(折原粮 4 0 0 k g)、大豆 6 0 k g、洋芋 12 0 0 k g(折原粮 2 4 0 k g),合计产粮1.6 t,亩收获蔬菜 1 0 0 0 k g,按现行市场价格计算,亩产值达8 0 0 0元。

三、茬口衔接

茬口安排:“双五尺”(1尺=3 3 c m,下同)规范行比。小麦于1 1月上旬播种,翌年5月中旬收获;蔬菜于小麦播种后套种在预留行中,翌年3月收获;春玉米于3月冬季蔬菜收获后移栽4行,7月下旬至8月上旬收获;红苕于5月下旬小麦收后抢时刨两个独轮大厢,错窝双栽红苕,1 0月下旬收获;大豆播种在两个苕厢内侧,错窝种植,1 0月底1 1月初收获,秋洋芋于8月上中旬春玉米收获后连作,1 2月份收获。

四、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1.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规范行比 “双五尺”规范开厢,一般于1 0月底至1 1月上旬在5尺播幅内机播8行小麦,预留空行5尺。

(2)选择良种,适期抢墒播种 选择高抗条锈病(白粉病)、生长势强、耐旱性好的高产品种如川麦4 2、川麦4 3、川麦1 0 4、川麦5 1等。我市以夏季降水最多,进入9月之后雨水渐少,小麦播种前后一段时期经常遭遇干旱,影响出苗和前期生长,故在适宜播期范围内,抢墒早播,有利于全苗壮苗,建立开端优势。根据多年播期试验和生产经验,我地最佳播期在1 0月2 8日至1 1月8日。

(3)合理密植 旱地套作小麦边际优势明显,一般以5 0%的占地面积可获得相当于净作小麦约7 0%的产量。多数小区试验结果表明,1 0 0~2 5 0株/m2基本苗范围,小麦单产没有显著差异。但是,生产调查表明,一般以2 0 0~2 5 0株/m2基本苗单产较高。主要原因在于专家所用的试验田往往肥力较高、管理精细,而大面积生产难于做到精细播种和精细管理。因此,大面积生产应走中等基本苗夺高产的路子,即亩基本苗1 4~1 6万为宜。采用2 B J-2型简易人力播种机,一般亩播种量8~9 k g,亩有效穗达到1 7~1 8万。

(4)平衡施肥,合理分配 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低台土获得高产的氮素用量一般在1 0 k g/亩左右,中、高台土则需要增加到1 2 k g/亩左右。必须采取既科学又简便的施肥方式:一是广泛推广优质小麦专用复合肥,实现平衡施肥;二是以底肥为主,借雨追肥。根据地力状况和目标产量,确定每亩氮素需求总量,以7 0%作底肥,并以此为依据折算成复合肥,播种时一次性施用。针对土壤缺磷现状,适当增加磷肥。占总氮量3 0%的氮素,折算成尿素,在分蘖至拔节阶段,雨后撒施在小麦带。

(5)加强“三病一虫”防治 重点加强对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和蚜虫的防治。小麦条锈病是威胁小麦生产的第一大病害,一般1 2月中下旬始现,感病后不断发展形成中心病团,3月中下旬进入流行期,4月上中旬遇适宜条件即会迅速蔓延,加重危害。在合理布局品种和药剂拌种基础上,应在2~3月份抓好中心病团的防控和4月份的喷药防治工作。白粉病也是危害较重的小麦病害之一,一般1 2月中下旬始见,苗后雨多则发病较晚,降雨偏少则始发期趋前。1 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中旬为慢发期,2月下旬后发展加快。过去由于缺乏抗白粉病品种,只能靠药剂防治。近年来选育出大量的“双抗”品种(即抗条锈病和白粉病的品种),如内麦 8 3 6号、绵麦 4 3、川麦 4 2等,在白粉病频发、重发区,应首先考虑选择抗病品种,药剂防治参考锈病防治方法。赤霉病以开花期一次侵染为主,其流行程度与开花期的温湿度和降雨密切相关。由于缺乏抗病品种,因此花期防治是关键。赤霉病危害不仅降低产量,而且严重影响品质,但由于病征出现时间较侵染时间滞后,往往容易被忽视,须引起高度重视。蚜虫也是重要的小麦害虫,目前以禾缢管蚜为优势种。禾缢管蚜不耐低温,耐高温高湿,繁殖力强,当2月下旬气温回升后,在小麦拔节至孕穗期虫口激增,乳熟期达到高峰。蚜虫具有迁飞性和集群危害的特点,需重点加强调查测报和统防统治工作。

2.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精选良种 选用紧凑型、半紧凑型玉米新品种金玉3 0 8、长玉1 3、天玉 1 9 8、川单 4 1 8、夹单 1 3、宜单 1 0、先玉5 0 8作为主推品种。

(2)育苗移栽 春玉米最佳育苗播种期为2月2 5日至3月5日。①选用背风向阳的肥沃菜园地,先深挖整平,做成1.3~1.7 m宽的苗床,便于盖膜、管理和起苗。②营养土配制以3 0%~4 0%的腐熟有机渣料和6 0%~7 0%的肥沃细土为基质,每1 0 0 k g料土加入1 k g过磷酸钙和0.1 k g尿素,混匀后加清粪水

至“手捏成团,触地即散”时为宜。③将营养土装至营养杯或软盘的8 0%后,压实在苗床中。育苗数量要多于计划苗数的1 0%以上。④每杯或每孔播种1~2粒,撒细土盖种,厚度不少于1 c m。用已备好的2 m长的竹片在苗床上搭拱,再盖上2 m宽的农膜,四周用土压严实。出苗后,及时浇水和揭膜炼苗以防烧苗。⑤当苗床玉米幼苗达到1叶1心时,提前使用“定距移栽打孔器”进行定距打孔,再分级、定向、错窝、单株双行移栽。移栽苗比目标苗数多5%,在5~6片可见叶时进行间苗和定苗。⑥栽后管理。以促根、壮苗为中心,紧促紧管。结合中耕松土早追肥,早治虫,促其快返苗、早发苗,力争在穗分化之前尽快形成较大的营养体,为高产奠定基础。

(3)合理密植“双五尺”开厢,栽5尺预留行冬季蔬菜,收获后移栽4行玉米,窝距 1 8~2 2 c m,亩植密度 36 0 0~45 0 0株。

(4)覆膜栽培或膜侧栽培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玉米移栽后及时覆盖地膜,引苗出膜,盖严苗孔,压严膜边;膜侧栽培技术改8 0 c m幅宽地膜覆盖大垄双行玉米为4 0 c m盖在行间,实行膜际栽培。具体操作方法是:套作空行中间预先沟施氮、磷、钾肥和有机渣肥,再覆土起小垄(瓦背形),灌足底水或等雨后覆盖超微膜,适期栽玉米苗于膜两侧,并用速效氮肥兑清粪水4 0担/亩灌足底肥底墒。

(5)科学用肥 按目标产量4 5 0 k g/亩计算,亩施无机纯氮总量1 5~2 0 k g(磷钾肥均作为底肥一次性施用),按照底肥占3 0%,拔节肥占2 0%,孕穗肥占5 0%施用。用肥原则:施足底肥,早追苗肥、拔节肥,猛攻穗肥。底肥于播栽前,对窄行进行深松,在窄行间挖一条深2 0 c m、宽 1 0 c m的“肥水沟”。先将化学肥料匀撒于沟下层,上面再撒农家肥。一般每亩施尿素1 5~2 0 k g、过磷酸钙3 0 k g、硫酸锌 1 k g、氯化钾 1 5 k g、硫酸镁4 k g、腐熟干粪 10 0 0 k g、底水 30 0 0 k g。苗肥在可见叶与展开叶相差1~2片时,拔节肥在可见叶与展开叶相差3~4片时,每亩施人畜粪水1 0 0 0 k g左右,尿素6~9 k g、氯化钾6 k g对水施用。抽雄前7~1 0天施用穗肥,亩用人畜粪水10 0 0~1 5 0 0 k g,加尿素 1 2~1 5 k g。

(6)化控去雄 在玉米抽雄前7天(手捏得着雄穗但又没抽出),亩用维他灵2号2 5 m L对水1 5 k g,均匀喷施于玉米植株的上部叶片,化控防倒,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喷药宜在晴天上午进行,若喷后2小时内遇大雨则需重喷,切忌与碱性物质混用。初见雄时,要进行隔行(或隔株)去雄和人工辅助授粉。去雄时应做到去早留迟,去弱留壮,去中留边。人工辅助授粉宜在盛花期晴天上午8~1 0时进行,重复授粉2~3次即可。待全田雌穗萎丝后,再剪去所有雄穗,减少养分消耗,增加养分向果穗的运输。

(7)综合防治病虫害 苗期(3~4月)防治地老虎,可亩用1 8%杀虫双水剂1 5 0 m L或9 0杀虫单2 0 g或2 0%甲氰菊酯6 0 m L对水3 0 k g于傍晚喷植株基部进行防治。大喇叭口期(5月8~2 0日)防治一代玉米螟,可用1 8%杀虫双水剂8 0 0倍液或2 0%甲氰菊酯1 0 0 0倍液点心防治,或用3.6%杀虫双大粒剂每株1~2粒点心防治。病虫防治要根据病虫发生情况,选用对路农药。抽雄吐丝期(6月上中旬)防治纹枯病,可用2 5%井岗霉素精粉8 0 0倍液基部喷雾防治,或用2 5%井岗霉素精粉3 0 0倍液浸布涂抹病秆防治,或剥除基部病叶鞘防治。

(8)适时收获 玉米籽粒成熟后及时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脱粒,入仓保管。

3.红苕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选用优质高产品种 主要选用南薯9 9、万薯7号,示范推广优质食用薯岩薯5号、香苕、紫苕等食用新品种和高淀粉红苕新品种西成薯0 0 7、绵薯6号。

(2)培育壮苗 一是抓播期:育苗时间以3月5~1 5日为宜;二是确定播种量:保证每亩用种9 0~1 0 0 k g,以多用种实现多育苗;三是保温育苗:采用地膜育苗,苗床土质要好,底肥底水要足,适当稀植,幼苗出土就加强肥、水管理,中耕、除草、治虫等管理措施。

(3)早栽早发 一般5月下旬至6月上旬栽插最好,做到“芒种”前栽完红苕。保证红苕早生快发,早分枝,早结薯,早封厢,减少土壤水分的直接蒸发,增强抗旱能力。

(4)合理密植 麦收后在5尺带内及时翻挖,刨成两个独轮大厢,分别错窝栽两行红苕,窝距 0.1 7~0.2 m,亩植35 0 0~4 0 0 0株为宜。

(5)科学田管 一是在肥水管理上首先要施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第二要施好提苗肥。在春玉米蔫须后,亩用猪粪水 4 0担,对碳铵 1 5 k g、磷肥 1 5 k g和化学钾肥5 k g,灌窝施用穿林追肥;第三要施好裂口肥。春玉米收获后,结合垒厢,亩用猪粪水4 0担,对碳铵1 0~1 5 k g和化学钾肥1 0 k g或草木灰5 0 k g灌窝普施;第四要施好叶面肥。红苕收获前4 0天左右,亩用2%磷酸二氢钾加尿素液5 0 k g喷施1~2次,能有效延长藤叶功能期。二是中耕除草1~2次。三是结合培土,及时防治病虫害。四是注意防涝、防旱。

(6)及时收获贮藏 红苕收获期一般是霜降至立冬。贮藏可采取托布津或多菌灵等药剂处理,然后入窖,搞好保温、排湿、调气等工作,确保窖温在1 2~1 3℃,湿度8 0%~9 0%,以利红苕安全越冬。

4.大豆间栽技术要点

(1)选用良种 选用高产抗病优质大豆新品种南豆1 2、南豆1 6、南豆2 0等系列品种。播种前实施选种,去除籽粒不饱满、有杂色、病斑的种子。

(2)适期播种 大豆高产播种时间为5月2 5日至6月1 5日。

(3)合理密度 在两个苕厢之间内侧各间种1行大豆,窝距0.3~0.4 m,亩植1 0 0 0~1 3 0 0窝。采用挖窝点播,每窝丢5~6粒,播完后盖细土。待生长到3叶时,及时匀苗,每窝留苗3株,亩植密度3 0 0 0~4 0 0 0株。

(4)壮苗控旺 大豆采用烯效唑拌种与喷施技术相结合,拌种浓度为1 k g种子4~8 m g;喷施时,在大豆主茎长到5节(或分枝期),用浓度为3 0~6 0 m g/k g烯效唑(或优康),或1 8 0~2 5 0 m g/k g多效唑对水4 0~5 0 k g均匀喷施茎叶控旺;在大豆初花期对个别仍旺长田块用浓度为3 0~6 0 m g/k g烯效唑对水4 0~5 0 k g再次喷施。

(5)防病治虫 加大对苕、豆共生期间红苕害虫的防治,以减少对共生大豆的影响。大豆全生育期注意对根腐病、病毒病及蚜虫进行监控,一但出现病征,及时施药防治;对根腐病和病毒病严重的植株还应及时拔除,并带出田间丢弃。每亩选用5 0%甲基托布津WP或6 5%代森锌WP l 0 0 g对水5 0 k g茎叶喷雾防治根腐病,用5 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1 5~3 0 g/亩或 2.5%来福灵乳油1 5~2 0 m L/亩对水稀释喷雾防治蚜虫、红蜘蛛等虫害。

5.秋洋芋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选用良种 秋洋芋种薯必须选用抗逆性强,耐高温干旱,结薯早,块茎膨大快,产量高,商品性好,特别是对光不敏感,休眠期短,生育期短的品种,如川芋早、川芋5 6、鄂薯3号、川芋1 0号、米拉等。其种薯宜选用春洋芋中2 0~5 0 g大小的薯块作种,要贮藏在低温、通风的地方,以缓解退化,保证秋播出苗整齐。在贮藏期中、播种前及催芽过程中要不断严格淘汰伤薯、病薯和烂薯。

(2)播期与密度 秋马铃薯适宜播期为8月中旬至9月上旬,玉米收获后,在5尺播幅内作两个垄厢,在垄上开沟或挖穴播种。每垄种双行,垄上行距3 0~3 3 c m,株距2 3~3 0 c m,每亩种植2 5 0 0~3 5 0 0株。

(3)肥水管理 按照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基肥与追肥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平衡施肥。不应使用未经发酵腐熟、未达到无害化标准的人畜粪尿等有机肥。基肥:有机肥应于整地前施入,每亩施充分腐熟厩肥2 0 0 0 k g以上(或商用肥3 0 0 k g)、尿素 1 0 k g、过磷酸钙 2 0 k g、硫酸钾2 0 k g。如底肥不足,应根据植株生长状况,及时追肥。当出苗7 0%时,亩用淡粪水2 0担,加碳铵1 0 k g作提苗肥。苗高1 5 c m左右时,再亩用粪水2 0担,加碳铵1 5 k g作追肥,并结合进行中耕培土。结薯期用0.5%的磷酸二氢钾液,进行叶面追肥1~2次,或在结薯前期每亩施复合肥1 0~1 5 k g。

(4)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应主要防治晚疫病、青枯病、疮痂病、粉痂病等病害和蚜虫、瓢虫等虫害。应以综合措施防治为主,包括抗病品种选择、农艺措施、去杂去劣、收获前提早割苗等方面。晚疫病应提前防治(现蕾前或出苗后 4 5天左右),特别是在潮湿的雨季,当田间出现发病中心病团时,亩用5 8%甲霜锰锌8 0 0倍液或 6 4%恶霜锰锌 10 0 0倍液4 5 k g喷雾防治,或用7 2%克露可湿性粉剂、金瑞毒霉、安克锰锌等喷雾防治。隔7~1 0天1次,连喷2~3次。马铃薯瓢虫可用2.5%的溴氰菊酯乳油或7 3%的克螨特乳油防治。蚜虫可用1 0%刺蚜可湿性粉剂或2.5%的联苯菊酯乳油。疮痂病和粉痂病可通过抗病品种选择和中性或偏酸土壤种植来防治。

(5)收获与贮藏 秋马铃薯播种到采收一般为1 0 0~1 2 0天,当茎叶淡黄,基部叶片已枯黄脱落,匍匐茎干缩时即可收获。收获要在晴天、凉爽、无露水条件下进行。收获前7天,停止喷施化学药剂。收获后应放于阴凉处,摊晒2~3天,防止暴晒、雨淋。

6.蔬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选用适栽蔬菜品种 主要选用适宜秋冬季节生长的莴笋、甘蓝、大葱、菠菜、萝卜、娃娃菜、花菜等品种。

(2)播期、种植规格及密度 小麦播种后,抢时在预留行移栽或直播适栽蔬菜,翌年3月收获。根据品种不同,确定种植规格和密度,如莴笋在5尺空行中种4行,窝距0.2~0.2 3 m,亩植密度35 0 0~4 0 0 0株;甘蓝5尺空行种4行,窝距0.3~0.4 m,亩植密度2 0 0 0~2 4 0 0株;大葱5尺空行排栽4行;花菜5尺空行种 4行,窝距 0.3 3~0.4 3 m,亩植18 0 0~2 4 0 0株。

(3)田间管理 抓好适时追肥和蔬菜常见病虫的防治。

猜你喜欢

红苕底肥高产
百吃不厌的红苕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浅谈玉米种植中底肥施用技术
故乡的红苕
我曾经伤过红苕的心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锦州市松山新区玉米施肥配方遴选初报
金贵的红苕(外一篇)
底肥高效施用把握四方面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