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政科技投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城镇化过程中劳动报酬占比的视角

2013-09-06刘兰娟董万好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财政科技经济

刘兰娟,董万好,徐 鑫

(1.上海财经大学 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上海 200433;2.上海财经大学 博士后流动站,上海 200433;3.上海金融学院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 201209)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各产业劳动报酬占比具有非均衡的特征,这种现象对于社会稳定,产业发展,城镇化进程以及就业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国政府也在寻找改善各产业劳动报酬占比结构的政策着力点。政府提出“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人才及教育放在较高的战略位置,这是创新型国家的内涵所在。科教兴国战略必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报酬占比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财政科技投入作为科教兴国战略重要的实施措施,分析其对劳动报酬、产业结构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为应对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我国出台了大规模的投资计划,但是其后果在计划实施的2-3年后逐渐显现,通货膨胀、劳动报酬进一步下降等负效应逐步浮出水面。大规模的投资计划进一步强化了资本的地位,并且使得各产业间的劳动报酬占比更加不平衡。那么如何在现实情况下改善各产业的劳动报酬占比呢?本文期望从城镇化过程中劳动报酬占比的视角来分析财政科技投入对各产业劳动报酬占比产生的影响。

本文以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模型)为分析框架,分析财政科技投入对于各产业劳动报酬的影响,同时观察与劳动报酬相关的就业、产业增加值等指标,在此基础上分析财政科技投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二、文献及研究逻辑

现有文献对于劳动报酬占比变化原因的分析角度是多方面的。有从国际化以及资本和劳动的相对地位来进行分析的(Guscina,2006);有认为统计的数据口径造成了劳动报酬被低估的(Gollin,2002);也有从技术进步及资本深化等角度的分析(Acemoglu,2002;Acemoglu和Guerrieri,2006)。就中国问题的实际,国内学者分析的角度也各不相同。李稻葵等(2009)认为产业结构和劳动者相对谈判能力等是影响劳动报酬占比的因素。董万好等(2011)认为我国的行政管理支出以劳动报酬形式过多地归宿于行政管理部门,侵占了其他行业的劳动报酬。张全红(2010)则认为是要素替代弹性、二元经济引发的巨大就业压力和政府产业政策一直以来重视资本忽视劳动的产业政策取向是劳动报酬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白重恩和钱震杰(2009,2010)认为产业结构转型、国有企业改制、垄断增加、国有经济比重和税负水平都导致了劳动收入份额的降低。罗长远和张军(2009a,2009b)发现FDI、经济发展水平、民营化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都不利于劳动收入占比的改善。李文溥和李静(2011)从要素比较扭曲和资本深化的角度分析了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的原因。概括起来,我国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产业结构的影响,资本要素的优势地位逐渐得到加强,技术进步的影响,以及社会就业和劳动政策等。

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影响的研究也较多。郭庆旺和贾俊雪(2005)利用时变参数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积极财政科技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发现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科技投入对全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省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和技术进步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卢金贵和余可(2010)依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应用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广东省财政科技投入对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广东省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从文献可以看出,财政科技投入以及技术进步等问题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但是财政科技投入对劳动报酬占比的影响却鲜有研究。

本文选用CGE模型分析财政科技投入对劳动报酬占比的影响。国内外CGE模型的应用及其介绍已有很多(Devarajan和Robinson,2002;郑玉歆和樊明太,1999;李善同等,2000)。CGE模型是对政策变动及外部冲击效应进行模拟的一种有效工具,它将所有经济主体和市场纳入到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中,体现了现实经济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普遍联系。因此,CGE模型用于财政科技投入对各产业劳动报酬和产业结构影响问题的研究是适合的。

三、CGE模型构建

1.CGE模型及其结构

CGE模型是一种机理性模型,具有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是能够同时考虑不同市场之间、具有行为最优化的多个经济主体之间以及经济主体与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数值模拟模型。所有经济主体、所有市场被纳入到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中,体现了现实经济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普遍联系,为政策效应分析提供一个总量与结构相结合的均衡分析平台,能很好地解释经济模拟冲击的原因。CGE模型是对政策变动及外部冲击效应进行模拟的一种有效工具。CGE模型的结构如图1所示。模型方程体系较为繁杂,为节省篇幅,不再列出,具体可以参见董万好等(2011)。

图1 CGE模型结构

2.劳动力参数的设定

我国复杂的劳动力市场状况源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二元经济现实。政府提出要加快城镇化步伐,面临的实际问题包括农村人口往城市的迁移、就业、土地流转、住房市场、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难题,这个过程需要渐进改变。我国在2010-2011年间,呈现出刘易斯转折点的迹象。在沿海以及内地某些地区出现了农民工短缺,各地用工荒频现,农村不再是我国劳动力的蓄水池(蔡昉,2010)。劳动人口源源不断地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时代快要结束,社会劳动力供给的增长速度低于劳动力需求的增长速度,劳动力供给的边际产出等于劳动力需求的边际产出。我国处于刘易斯拐点时期是对目前人口情况的基本判断(巴曙松,2011)。我们根据这一基本现实,将劳动力价格设定为内生参数,劳动力供给设定为外生参数。

3.数据准备

准确真实的数据是构建CGE模型的基础。CGE模型数据基础是社会核算矩阵(Social Accounting Matrix,SAM),基期SAM给CGE模型提供一致的、真实的、可用于标定的均衡数据。本文SAM表的数据来源主要是:2007年全国42部门投入产出表、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中国财政年鉴、2007年资金流量表、2007年国际收支表、2008年中国海关年鉴等。本文编制的是全国42部门SAM表。在编制SAM时,其数据往往来自不同的数据集,由于统计口径、调查方法、统计误差等造成了矩阵数据的不平衡,即行数据的和与列数据的和不一致。因此在编制过程中,一般以一个较为可靠的数据集作为基础,在合理的前提下,凭借经验判断逐步调整其他的数据,使之平衡。但是,即使是经过这样的调整,仍旧达不到平衡,这时候需要用数值计算方法来调平。较为广泛使用的调平SAM的数值计算方法有最小二乘法和交互熵(cross entropy,CE)方法等。本文的SAM数据经CE方法调平处理,限于篇幅,不再详细描述数据调平的处理过程。具体宏观SAM表参考董万好、刘兰娟(2012)。

4.参数选择及标定

CGE模型中涉及的参数包括弹性参数和份额参数等。一般对于弹性参数等采用经济部门的时间序列数据,用计量的方法来估计,或者参考前人的已有成果数据。本文利用贝叶斯方法和最大熵方法(GME)估计了工业部门的资本和劳动替代弹性,根据两种方法的估计结果统计指标选择了劳动和资本的替代弹性。数据来源取自陈诗一(2011)研究成果数据。本文估计的重要工业部门的资本和劳动替代弹性数据如表1所示。其他部门的资本和劳动替代弹性选取郑玉歆和樊明太(1999)的数据;Armington替代弹性数据本文选取Zhai等人(2005)的数据。对于份额参数等一般用具有均衡性和一致性的基期数据来校准,即在CGE模型中使用基准均衡的数据集并满足模型的均衡条件来确定模型参数的一种方法。在技术上,校准就是在确定已有数据的基础上,由CGE的方程组导入SAM表中数据计算得到。具体做法参见张欣(2010)。

表1 工业部门资本劳动替代弹性估计结果

四、模拟方案、观察指标及结果

1.模拟方案

按照国际惯例,以政府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一国的科技创新力。当财政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不超过1%的时候,技术研发处于技术使用的阶段,在1%到2%之间的时候,技术研发就处于技术改进阶段;超过2%的时候,技术研发就处于技术创新的阶段①。我国的财政科技投入由2003年的717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2744亿元,增长了3.82倍,高于财政总体支出的增长速度。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由2003年的2.91%增长到3.60%。2009年,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为0.8%,处于技术使用的阶段。我们将财政科技投入占GDP比重为2%作为模拟的依据点。模拟方案基于以上数据,将模拟情形设为,到2015年,科技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5%。模拟的基准期是基期数据的年份,即2007年。本文所指的财政科技投入,包括各级政府预算安排的科技三项费用(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和重大科研项目补助费)、科学支出、科学基建支出和预算内其他用于科技投入性质的经费。

2.观察指标

本文选取的在政策模拟冲击下的观察指标如表2所示。

表2 指标含义

续表2 指标含义

以上1、2、4指标观察的是劳动报酬和增加值在政策模拟前后的变化比例,3、5、6指标观察的是劳动报酬或增加值在产业间相对的变化。

3.模拟结果

全国42部门的细分模拟数据由于篇幅原因,不再列出。以第一、二、三产业为观察单元,数据如表3所示。

表3 政策冲击下各指标的变化(%)

4.敏感性分析

CGE模型模拟政策冲击的结果的稳健性有赖于模型的敏感性分析,即在模型中选取某个参数或外生变量,做微量变动调整,观察模型求解差异与影响。本文检测对系统求解较为敏感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对模型求解的影响。

假定资本和劳动替代弹性以选取的参数值为均值,以0.01为标准差分布,以各产业就业为观察值,观察求解结果的差异。以就业为例观察的资本和劳动替代弹性对于结果的敏感性,数据显示三个产业模拟结果差异分别为0.013%、-0.045%和0.005%。数据显示,参数的选取对于模拟结果是稳健的。

五、模拟结果分析

如表3数据所示,在政策模拟冲击下,三个产业的劳动报酬都是正向变化,但是三个产业的变化幅度不一致,第三产业的变化最大。以42部门细分模拟结果数据为例,除科技部门外,劳动报酬增加幅度最大的是(变动幅度大于1%)纺织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等4个产业,变动幅度中等(介于0.2-1%之间)的产业有金融业等32个行业,较多地集中在第三产业中,只有较少的行业如教育等劳动报酬的变化在0.2%以下。如果以部门劳动报酬占整体劳动报酬比例来观察行业间劳动报酬的结构变化,则可以发现,第三产业的劳动报酬比重增大了,而第一、二产业的比重相应减少了。以模拟情况来看,第三产业增加0.003%,第一、二产业减少0.001%和0.002%。另外,部门内劳动报酬占增加值的比重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第一、二产业劳动报酬占比下降了,而第三产业的劳动报酬占比上升了,整体经济的劳动报酬占比也是上升的。总体趋势是,劳动报酬上升,但是三个产业的变动幅度各不一致。第三产业劳动报酬占比上升,第一、二产业的劳动报酬占比下降。财政科技投入对于劳动报酬具有正效应。

以资本报酬、政府税收、增加值和就业为观察指标,也呈现出这样的规律,即财政科技投入带动了经济增长,带动了就业。就模拟情况来看,第一、二、三产业就业增加0.415%、0.454%、1.804%,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相对幅度较大,而第一、二产业的增长幅要小一些。细分产业的数据也呈现出增减不一、幅度不一的趋势。可见,财政科技投入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有效手段。

财政科技投入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正,这个结果符合科技和教育作为提供内生增长动力源泉的基本结论。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是依赖资本深化,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劳动力的贡献相对较少。相对于发达国家由技术进步而引起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所带动的增长,我国过度依赖资本深化,需要从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的贡献角度推动经济增长进而带动就业,财政科技投入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模拟显示,这样的提升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我国目前的依赖资本深化的增长模式可以得到改变。

从三个产业的数据来看,财政科技投入对于第三产业的影响最大,对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影响相对较小。经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表明,随着经济体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不断地从第一、二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产业重心向第三产业转移。本文在模拟情况下,第三产业就业需求增加分别是第一产业的4.34倍和第二产业的3.97倍。服务业的劳动报酬、增加值以及就业人数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财政科技的投入加速了向第三产业转型,使得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更加合理。“十二五”报告指出要“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显然,财政科技投入有利于推动产业的转型。我国处于快速城镇化进程之中,大量的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是当前时期需要面临的重要民生问题。从国际经验和我国目前的实际来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将大量地转移到服务业。从以上模拟结果看出,在财政科技投入增加的冲击影响下服务业就业效应最为明显。从模拟情况看,就业增加了1.804%,这为解决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就业问题提供了一个思路,即增大财政科技投入有益于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劳动和就业问题。

对细分各产业部门的数据进行的分析可以看出,建筑业、房地产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产业部门对于科技投入的弹性较小,说明这些部门本来处于比较饱和的状态,吸引就业的潜力不大。除科技相关部门外,财政科技投入对于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等产业部门的劳动报酬、增加值、就业等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这些产业部门大多不是科技型部门,但是科技投入促进了分工、加深了产业的演进,导致了产业和就业领域的扩大,促进了这些部门产业结构转型。同时,科技进步的“挤出效应”较弱。交通运输、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金融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在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的冲击下就业效应较大,居民服务业和文化体育娱乐业等生活性服务业对加大科技投入的冲击也有类似的效应。

政策推动中的城镇化过程对于社会经济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劳动报酬占比的影响是其重要的一方面。减小收入差距政策目标的实现尤其需要提高劳动报酬占比,就业是城镇化过程中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本文的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投入对于劳动报酬占比具有正效应,增大财政科技投入有益于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劳动和就业问题。政府鼓励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可以是政策的一个有效的着力点。

注释:

①学者寇铁军和孙晓峰在《地方财政研究》(2007年第3期)发表的文章《我国财政科技支出实证分析与政策选择》中对此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1]Acemoglu,D.Directed Technical Change[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2,69(4),pp.781-809.

[2]Acemoglu,D.and Guerrieri,V.Capital Deepening and Non-balanced Economic Growth[R].NBER Working Paper,No.12475,2006.

[3]Devarajan,S.,Robinson,S.The Influence of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s on Policy[R].TMD Discussion Paper 98.Washington:International Food Research Institute,2002.

[4]Gollin,D.Getting Income Shares Right[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2,110(2),pp.458-474.

[5]Guscina,A.Effects of Globalization on Labor’s Share in National Income[R].IMF Working Paper,No.294,2006.

[6]Zhai F.,Herter T.Impacts of the Doha Development Agenda on China:The Role of Labor Markets and Complementary Education Reforms[R].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3702,2005.

[7]巴曙松.中国经济已悄然越过刘易斯拐点[EB/OL].http://www.chinanews.com,2011.

[8]白重恩,钱震杰.谁在挤占居民的收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5).

[9]白重恩,钱震杰.劳动收入份额决定因素: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J].世界经济,2010,(12).

[10]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 [J].经济研究,2010,(4).

[11]陈诗一.中国工业分行业统计数据估算:1980-2008[J].经济学季刊,2011,(3).

[12]董万好,刘兰娟.财政科教支出对就业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基于CGE模拟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2,(2).

[13]董万好,刘兰娟,王军.调整财政民生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对劳动报酬的影响——基于CGE模型的收入再分配研究[J].财经研究,2011,(9).

[14]郭庆旺,贾俊雪.积极财政政策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率[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4).

[15]李稻葵,刘霖林,王红领.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 U 型规律[J].经济研究,2009,(1).

[16]李善同,翟凡,徐林.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动态一般均衡分析[J].世界经济,2000,(2).

[17]李文溥,李静.要素比价扭曲、过度资本深化与劳动报酬比重下降[J].学术月刊,2011,(2).

[18]卢金贵,余可.基于空间动态面板数据的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财政研究,2010,(7).

[19]罗长远,张军.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9,(4).

[20]罗长远,张军.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9,(5).

[21]张全红.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及变化原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J].财经科学,2010,(6).

[22]张欣.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基本原理与编程[M].格致出版社,2010.

[23]郑玉歆,樊明太.中国CGE模型及政策分析[M].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财政科技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