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五育”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2013-09-06本刊编辑部
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群众工作意识,把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作为核心任务,阿拉善盟在各级基层党组织中深入开展了以群众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全员化和培育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清廉型、和谐型党组织为主要内容的“三化五育”工程,不断提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
群众工作要“三化”多措并举惠民生
一是多走访、多联系、多办事,服务群众“常态化”。贴近群众、深入走访是联系服务群众的基础。全盟各级党组织把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解决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积极推行“三走访”(逐户走访、专门走访、集中走访)、“三服务”(集中服务、代理服务、上门服务)、“三联系”(信息平台联系、连心卡联系、恳谈会联系)等做法,使党员干部走访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实现常态化,让党员干部在逐户走访中了解社情民意,在上门服务中解决群众困难,在与群众密切联系中增进感情。太西煤集团党委连续6年帮扶沙日布日都嘎查,送出了“真金白银”,还为嘎查争取到近万亩的沙产业项目,带动更多农牧民走上致富道路。二是建机制、定职责、收实效,群众工作“规范化”。建立机制是联系服务群众的保障。全盟各级党组织把建立健全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作为工作的重点,盟委制定出台了《阿拉善盟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全盟上下普遍建立了部门对口帮扶嘎查村和社区制度、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服务基层办结通报反馈制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保证了党员干部在服务基层和服务群众中“有责任、有任务,有保障”。三是全参与、广覆盖、情况清,群众工作“全员化”。党员干部广泛参与,群众普遍得实惠是群众工作的重要目标。全盟各级党组织把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采取定点帮扶、驻村蹲点、结对共建等措施,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民意、解民忧、办实事,实现了盟级领导联系苏木镇全覆盖,旗(区)级领导联系嘎查村、社区全覆盖,苏木镇干部联系贫困户全覆盖,做到了人口清、就业清、困难清、发展清。全盟200多名处级领导干部联系嘎查村198个、社区53个,党员干部下基层走访11066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465条,解决实际问题2269件,投入资金2352万元,落实扶贫开发项目376项,帮扶困难党员及群众9510人。
培育“五型”党组织全面打造强基础
一是培育学习型党组织。全盟以加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为切入点,在学习阵地建设、载体建设、制度建设方面狠下功夫,通过建设党员学习室、学习园地、“党员书屋”、手机报、网络阅读学习平台,采取组织学与自主学、“授课式学”与“互动式学”、理论学习与现场调研相结合等方法,建立健全“书记负总责、成员共同抓、党员自觉学、干部都参与”的运行机制,全力培育学习型党组织。二是培育服务型党组织。服务群众是党的宗旨。全盟从区域管理、参与人员和服务平台方面着手,将各级各类党组织纳入整体设计,实施网格化管理,加强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五老队伍”建设,依托党建网、手机党课、远程教育、党员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大厅等平台,着力培育服务型党组织,在全盟各社区中形成了“网中有格,格中有人,组织管人”的网格服务模式。三是培育创新型党组织。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全盟以制度建设、难题破解、品牌建设为着眼点,健全动态考评、公开监督和结果运用等考评制度,着力破解“干与不干都一样”难题,在不同基层党组织围绕核心主题搞建设,培育创新型党组织。现在一批批脱贫致富的嘎查村、温馨和谐的街道社区、为民务实的机关单位、军警地稳边等共建服务组织和创新典型,在阿拉善蓬勃发展,彰显着党组织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四是培育廉洁型党组织。全盟以风险防范管理、权力监督、完善制度、考核考评为关键点,通过梳理明确各级党组织重大事项的范畴和健全完善决策议事制度,对决策权进行分段约束,结合以“整、建、树”为主要内容的严肃工作纪律整顿工作作风专项活动拓宽监督途径,执行群众评议、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巡视等制度,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结合起来,全力培育清廉型党组织。五是培育和谐型党组织。和谐推动发展,和谐汇聚力量。全盟以班子建设、思想强化、管理考评、队伍共建和载体强化为发力点,切实做好党员民主评议,落实党代表任期制和苏木镇党代会年会制,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全局意识、争先意识、创优意识和责任意识,优化党组织成员结构,以党建带动群建,以群建促进党建等方式,实现了抓班子强民主塑和谐,抓思想强意识塑和谐,抓管理强考评塑和谐,抓队伍强共建塑和谐,有力地推动了和谐型党组织建设。
通过“三化五育”工程的不断推进,全盟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党组织晋位升级取得显著成效,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显著提升。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得到了强化,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得到加强,服务群众的工作制度得到健全和完善。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明显增进,各级机关单位工作作风明显改善,群众工作的意识明显加强,做到了在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实现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真情互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