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增强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
2013-09-06汾西重工党委书记
■ 汾西重工党委书记 张 涛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方面,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首要的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全党统一的思想基础,全社会思想与行为的基本共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五位一体,体现着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这既包含物质生活方面的目标,也有精神、价值方面的内容,必须要回答人们的终极目标与归宿问题,要为社会长远、稳定的发展提供根本价值遵循,要为法律制定、制度顶层设计、国家战略设计提供最终的价值依托,使社会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凝聚社会共识、实现团结和谐的精神基础。核心价值体系包含着人们对世界、人生、社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根本看法、根本主张。核心层面的价值共识,影响着每个社会成员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一个国家与民族,只有建立共同的价值目标,才能有维系团结与稳定的精神基础,才能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思潮激荡,矛盾迭起。细究其因,概由价值层面的分歧所致。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可以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形成最广泛的价值共识,凝聚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树立良好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发展的制高点,道义的制高点。文化软实力,归根结底取决于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属性。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本质上是核心价值体系的竞争。一些国家凭借其强势文化,千方百计对我们进行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的渗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亮出中国气派,展示中国形象,有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有利于增强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竞争力,使我们赢得话语权,赢得主动权,从而维护国家的文化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安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范畴
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简单地理解,就是在共同富裕的总目标下,合理地平衡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社会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成和发展的基础,群众认同是其落地生根的关键。只有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回答实践提出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有扎实的基础,才会为人们广泛接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扎根中华历史文化土壤,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历经五千年延绵不绝,这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已深深融入我们的血液,融入我们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把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丰厚的资源,汲取精华,赋予崭新的内涵,烙上中华印记,展示历史韵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广泛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符合人类最美好的价值追求。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大背景下的一篇绚丽华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要包含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普遍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追求目标,必然要同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大方向相一致。绝不能把少数西方国家的价值等同于人类社会共有的普遍价值。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方法、步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同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结合起来,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坚持理论创新和理论引领。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讲究教育方法,创新教育方法,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影响力。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括为三个倡导: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使其具有丰富的立体内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具有积极意义,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法律法规层面、制度政策层面、重大决策部署层面。
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法治企和以德治企相统一,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继续办好“道德讲堂”,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扎实开展志愿者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加强舆论宣传,坚持正确导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重视宣传工作,加强主阵地建设,提高引导能力和引导水平,创造有利的舆论氛围。加强对网站等大众信息传播交流平台的管理,既要发挥其强大快捷互动的信息传播功能,又要注意引导、掌控其舆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