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8式传统杨式太极拳拳理探秘(十二)

2013-09-06崔仲三

少林与太极 2013年9期
关键词:玉女左掌弓步

文/崔仲三

(接上期)

三十六、左玉女穿梭2

做此式动作时,左脚跟要先向内拧转,然后随身体左转重心移于左腿,右脚再提起向前迈出。右脚迈出的方向为东北方,左脚与右脚迈步方向的夹角为45度,左脚跟拧转的幅度要适度。

身体向左转,在传统杨式太极拳的练习中是指以髋关节转向左前方135度,使头部、躯干部位面向左前方,这样才能达到“肩与胯合”的要求,而不仅仅是腰部以上部位的扭动。随转身的动作,以右脚跟为轴,前脚掌微抬离开地面,向内扣转45度,再全脚掌踏实。此种脚法在传统杨式太极拳中称为“碾步”。它不仅是在身体转动时起到轴的作用,而且具有极强的杀伤力,即以脚的转动锁住对方的脚跟,再配合弓步的动作直接伤害对方的迎面骨。在练习时强调膝关节与右脚跟在同一纵轴线上转动,身体的转动也是围绕着身体纵轴而动,同时松腰松髋,将身体七成重心坐于右腿,左脚提起向前迈出,脚跟先着地,含有三成重心。如身体转动超过135度,或偏离了身体纵轴方向,则容易产生身体向左倾倒的现象。

右臂外旋,转动掌心向左,虎口向上、向下落于胸前。松肩垂肘,顺腕舒指,掌指与肩保持弧形,意贯右小臂上侧,有向上顶起和向外撑扩的感觉。左掌向左下画弧于左腹前时,左臂外旋,翻转掌心向上,向右合抱于右臂下,意贯左臂下侧,有向下、向外的撑力。同时双掌指都要有顺向向前顶力的意念,只有这样动作劲力才能饱满。此动在传统杨式太极拳中称为“合手”,即现在所称“抱球”。传统杨式太极拳对“合手”的要求是极严格的,无论上面的手是掌心向下还是侧向内,都要做到左(右)手与右(左)肩相对,掌指与肩平,松肩垂肘,顺腕舒指,肘关节低于腕关节。掌与肩的距离一般要达到4拳宽。下面的手与对侧腹部相对,肘关节要撑圆。掌与腹部一般要在1~2拳距离。身形要做到松腰沉髋,含胸拔背,双臂撑圆。只有这样才能力贯双臂,动作饱满。动作外形基本上是上手下肘,手肘相对,但又不可教条地理解为上下掌心相对。“合手”动作在传统杨式太极拳动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衔接作用,因而也称为“太极手”,俗称“衔接手”。在练习此式动作时须知“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动尤静,视静尤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主宰于腰,以腰的左转带动髋关节将身体转正。此时重心前移,松腰沉髋,左腿屈膝慢慢向前弓出,随重心前移左脚逐渐全脚掌踏实地面。切不可先将左脚放平再弓步,或膝关节已经到位而脚却迟迟未放下。定式时,前腿的膝关节要与脚尖在同一垂线上。如果膝过脚尖,则身体重心偏前,就容易被对方牵动。如果膝不到位,则身体重心偏后,动作不饱满,就会失去攻击力,容易被对方控制住力量。当前腿动作到位时,特别要强调后腿的动作。后腿不可完全绷直,膝关节要自然舒松,后腿保持自然蹬直状态,要富有弹性。膝关节要微向外撑,近于与后脚尖在同一方向。两胯根要向内合,裹裆,敛臀。

双臂动作:双臂微内合,左臂微外旋,转动掌心向内、向前 出,与胸平。松肩垂肘,肘关节略低于腕关节,意贯前臂外侧;右臂内旋,翻转掌心向下,采按于右髋外侧,虎口向前,掌指侧向右斜前方,虚腋、右肘关节微向右后撑,意贯虎口和右臂外侧,使之具有采按的威力。要含胸拔背,使左臂平圆与右臂立圆相互呼应,成弓形。左 的动作要体会拳谚所云:“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力由脊发,步随身换。”

三十七、右玉女穿梭2

此式动作过程,即左玉女穿梭2与右玉女穿梭2之间的动作衔接过程,完全与左玉女穿梭1与右玉女穿梭1的动作衔接过程一样,只是动作方向不同而已。

左右玉女穿梭的动作过程在教学中是以分解教学的方式进行描述的,但在实际演练的过程中,在完全掌握动作要领的基础上,各式动作之间的衔接应该圆活连贯、一气呵成。在学习的过程中,重要的是掌握好每一式的动作方向、动作过程,同时更要明了4个穿梭动作之间衔接的规律。

三十八、单鞭下式

下式动作是传统杨式太极拳术中唯一的一组以仆步的形式出现的动作。这个动作在整套动作中总共出现了两次。两次下式的共同点是:动作都是以弓步动作为起始,仆步动作形成后接下来都是以弓步为衔接式,然后再进行下面的动作。两次下式的不同点是:一次是以独立步的动作形式出现,另一次则是以虚步的动作形式出现,动作的表现形式及劲力变化也是不同的。对于两种下式的不同动作形式,文中将结合具体动作进行诠释。

腰髋的转动使得身体右转不仅与右脚的外展要同时进行,还要带动双掌动作协调进行。转体与右脚外展的方向为右后45度,即身体与右脚同时转动135度,左脚内扣90度,左腿伸直,成左仆步。此时要松腰沉髋,肩髋相对,上下相随。右勾手随体转向右侧前方伸展,意贯勾背,为“走劲”,既不丢不顶,感觉有重意时即松肩而沉之化解。意贯左掌,为“化劲”。体会拳谚所云:“偏重则随,双重则滞。有一羽不能加,一蝇不能落。”有由听而懂、由懂而走、由走而化之感。

转体穿掌动作时,要注意立身中正,腰髋的转动带动左掌沿左腿内侧向前穿出。此时意贯左掌指,为“穿劲”,有穿透力的意感,但绝不可使拙劲、僵力。身体重心不可偏斜,否则极易产生身体倾倒的现象。肩髋松沉,虚领顶劲,双臂的夹角以135度为宜,双臂不可僵直,要使动作外形具有支撑八方的感觉。

一般讲下式动作前的弓步动作开步要大,就是指双脚的前后及横向距离要略大些,这样有利于仆步动作的形成。从单鞭式的弓步,身体右转的同时双脚要按右(右脚) 展、左(左脚)扣的顺序进行。腰髋的松沉、尾闾的中正,是仆步形成的动作关键,也是保持动作稳定的要领。当仆步形成后,腰髋的转动带动左掌沿左腿内侧向前穿掌。肩肘的松沉,增加了左手穿掌的力度和右勾手向外撑的内含感觉。拳理讲:“身滞则进退不能自如,故要身灵,举手不可有呆象。彼之力方碍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内。两手支撑,一气贯穿。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有不相随处,身便散乱,便不得力,其病于腰腿求之。”下式的动作也称为“泄力法”,如对方用力过猛,我则顺势以下式动作缓解其力,此为“力过则泄”。又可称为“补气法”,若对方用力牵引我,他必定产生憋气现象,我若稍加力向后牵引,对方必随之加力牵拉,憋气现象随之加重,我则顺势发之,彼必仰倒,此为“气过则补”。

猜你喜欢

玉女左掌弓步
咏杏
少林黑虎拳(下)
少林黑虎拳(上)
当代文化视域下莫言作品的女性形象意蕴
掏结术与“玉女关”总结
强迫症
以钹对枪法
金刚霸王肘
古传潭腿(上)
白猿通背拳前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