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

2013-09-05娄小民吕月桂陆予莹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心脏实验组评估

王 敏,娄小民,吕月桂,陆予莹,邹 杰

(1.郑州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郑州 450052;2.周口卫生学校,河南 周口 466001)

心脏评估是《健康评估》课程的重点、难点,其内容涉及解剖、生理、病理等基础学科知识,并对循环系统疾病病人护理及各种重症监护护理等后续知识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理论抽象,技能要求高,方法不易掌握,传统课堂教学中先理论后实践,理论和实践分离,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改善学生对心脏评估内容的学习,在心脏评估教学中笔者尝试应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期促进心脏评估内容的有效教学。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校2010级普通护理专业有6个班,共计512人,通过抓阄整群抽取其中4个班共64人,用随机数字表为每生随机生成0~64之间的一个数字,以随机抽取的末位偶数为实验组,末位奇数为对照组,各32人。

1.2 研究方法 采用张展主编的人民军医出版社第1版《健康评估》教材,依据教学大纲,心脏评估教学理论4学时,实践4学时,共计8学时。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首先由理论课教师进行理论授课,之后实践老师在实验室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练习。

1.2.2 实验组 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其中教学实施6学时,综合实践2学时。授课过程为:①学生准备:学生每4人一组,共8组,每组选组长1名。②教师准备:根据课程标准和护理实践需要制定教学目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将心脏评估的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四个部分设为四个项目任务,灵活选用病例应用于每个项目任务中以设置护理工作情境,使各项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任务明确、细化,并明确各项目任务中教师的理论讲授、技能演示和学生的实践练习和强化训练的时间安排。③教学实施:心脏视诊和触诊时,播放教学视频,在感官刺激的基础上,结合任务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心脏视诊和触诊评估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练习;叩诊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心脏示意图及前正中线和左锁骨中线并以箭头标记心脏叩诊的顺序和正常心界的范围,讲授并演示心脏叩诊评估的方法、顺序及测量;挂图配合精讲指导学生学习心脏瓣膜听诊区的部位和听诊顺序,应用高仿真模拟人进行心脏听诊的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心包摩擦音的学习和强化练习。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机抽查,鼓励小组成员点评,教师评价并指导学生强化评估技能练习。④心脏评估综合实践:每组同学分别给予简单的病例,要求根据病例描述,模拟临床工作情境,分角色以情景剧的形式展示完整的心脏评估实践,完成评估任务,教师和小组成员对学习效果予以评价。

2 结果

2.1 综合评测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同学分别进行心脏评估的综合测评,测评项目见表1。

表1 一体化教学学生成绩综合测评表

2.2 考核结果 将2组学生的考核数据进行整理,应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包括简单的统计描述和变量分析,比较2组之间的差异。考核结果见表2。实验组的考核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表2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考核结果(±s)

表2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考核结果(±s)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01。

实验组 73.21)±13.3对照组64.2 ±14.9

2.3 问卷调查 课后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2份,回收32份,问卷回收率100%,问卷调查结果见表3。

表3 实验组学生对学习效果自我评价[n(%)]

3 讨论

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学制短,科目多,教学进度快,任务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1]。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与实习教学内容一体化设置;讲授与操作一体化实施;教室、实验室和实习场所一体化配置;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与职业技能考核一体化训练[2]。一体化教学是集讲授、演示、实践及实训于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模拟的护理工作场景和创设的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营造的课堂气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和评估技能练习同步进行、相互促进,学生即学即用,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同时,一体化教学将教学重心从“教”转移到“学”,让学生有足够的自主空间,能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一体化教学较好地解决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脱节问题,减少了理论、实践之间的知识重复,突破了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是理论线性演绎的结果,突出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3]。心脏评估的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理论服务于实践,在实践中内化理论,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教师先讲后做或先做后讲并配合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引领学生边学边做或边做边学,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教师能够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及动手能力,并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或个别指导,达到现场即时解决。

对培养护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影响:综合职业能力是在真实工作情境中完成整体化工作任务的能力[4]。对于心脏评估,护生具备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技就算完成学习任务了,但具体工作时护生面对的服务对象是人,所以在操作中要时刻体现人文关怀。如面对服务对象时的解释与沟通,如何安置合适的体位、充分而不过分的暴露评估部位,在病人情绪紧张时如何给予抚慰,在触诊和叩诊时保持手的温暖、操作手法轻柔等,护理基本礼仪如操作过程中的坐姿、站姿、弯腰重心下移等。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则将理论与实践通过特定的载体有机融合在一起,发生理论与实践的“化学反应”,通过手脑并用的“做中学”和行动导向的理论实践一体化学习,学生不但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通过经历工作过程获得职业意识和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交流与沟通,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4]。所谓特定的载体,指的就是辅助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时创设的学习任务、学习情境和项目。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心脏评估教学中,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早的体验理论知识和护理实践之间的关系,将会弥补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分离、教学和工作脱节,有助于增加护生学习临床知识和技能的信心和能力,并促进知识和技能向能力转化及识记、理解知识向应用知识转化。鼓励学生较早的进行心脏系统评估的实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质疑、反思,有助于发展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等增强护理专业核心能力和形成人文关怀、团队协作意识,促进护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

[1]孙 倩.运用案例分析法进行外科学教学的实效性研究[J].广西医学,2007,29(8):1 312-1 314.

[2]刘艳丽.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式的改革分析[J].科技资讯[J].2010,(34):161.

[3]黄翠微.解剖学理论与实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大众科技,2010,总127(3):157-158.

[4]李雄杰.高职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规划与设计[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2):88-92.

猜你喜欢

心脏实验组评估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心脏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评估依据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