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体裁教学法的英文学术写作教学

2013-09-05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学术论文体裁语篇

王 熙

(海南大学,海南海口 570228)

基于体裁教学法的英文学术写作教学

王 熙

(海南大学,海南海口 570228)

文章简单介绍体裁分析理论基础,探索英语学术写作课以EAP、ESP学派体裁分析理论为代表性理论和分析主体,以输入和输出假设理论为教学指导,将体裁教学法应用到英文学术写作教学中,旨在有效提高学生建构学术论文语篇体裁的能力。

体裁分析;体裁教学法;学术写作

引言

学术写作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加速的经济、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全球化无疑更加凸显英语学术写作的重要性。因此,加强中国学生英文学术写作能力,对于提高与国际学术同行的平等交流和对话、提高中国学术界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都意义重大。

传统英语专业写作课教学方法更多强调从语言的形式入手,偏重于使用正确的语言结构及语法句子构建特定主题的语篇,致使学生普遍缺乏英语语篇意识,对学术语篇的体裁结构和认知模式缺乏了解。表现出学生行文布局过泛,语篇结构混乱,不善于运用细节扩充主题句;作文中充满空话和套话,多主观感受和论断而少事实论据,缺乏批判意识,文章缺乏有机联系。体裁教学法应用于学术写作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出现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建立在语篇体裁分析的基础上,围绕语篇的图式结构开展教学活动,通过体裁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语篇谋篇布局的机制及其文体特征。

目前,体裁分析研究在我国也得到了愈来愈多的重视,包含理论评述(秦秀白1997,2000)及教学应用方面的讨论(韩金龙2001;于晖2003)和小规模的实证性研究,如学术论文的摘要部分(鞠玉梅2004)。不少学者都已意识到当前英语强调了解特定体裁的社会功能、交际目的及其认知模式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创作符合特定体裁惯例语篇的关键。但是,我国高校学术论文写作课程是否采用了这一方法,有多少学生是通过这类课程获得能够用英语写作论文的能力,还未见相关文献报道。本文介绍体裁分析理论基础,探索英语专业学术写作课以EAP、ESP学派体裁分析理论为代表性理论和分析主体,以输入和输出假设理论为教学指导,将体裁教学法应用到英文学术写作教学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建构学术论文语篇体裁的能力。

1.体裁分析理论背景及其实践

二十世纪80年代末,随着语篇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对学术语篇的语言研究迅速展开,在短短十余年的时间内,形成了以 Swales为代表的“体裁分析法”,以 Biber为代表的学术语篇的“多维分析法”,以 Bazerman为代表的美国“新修辞学”以及以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出发点的四个语篇研究流派。 整合各流派的理论构架和研究方法,无论从宏观和微观、共时和历时、共性和个性、文本和过程等层面,体裁分析法作为一个基本的宏观理论构架和研究视角,充分融合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分析法和美国新修辞学派的优势,对学术语篇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进一步揭示学术语篇的语言特征和语用手段(姜亚军,赵刚2006)。与其他三种描述性分析方法相比,体裁分析法最为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它的解释性。它能够把篇章的语言表达形式与其交际目的及使用的社会场合结合起来,通过对其深层交际目的的揭示来描述与解释某一特定体裁的结构和语言特征,超越了对语篇语言特征的简单描述,力求解释语篇建构的理据,探讨语篇结构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和心理认知因素。

国外关于将体裁分析理论应用于写作教学的实践涌现出三个流派(Hyon 1996):(1)新修辞学派的“体裁教学法”:在北美从事修辞、作文研究和职业写作教学的一批学者从体裁形成的社会情景角度出发,重点分析语篇所能实施的社会行为和目的,帮助大学生和从事某一职业的新人了解特定体裁的社会功能及其使用场合;(2)澳大利亚学派的“体裁教学法”:在中、小学推行的一种写作教学法,如围绕报告、阐释、讨论和说明等交际事件开展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计划要求的各类体裁的写作能力。(3)ESP和EAP领域的“体裁教学法”:从事ESP和EAP教学与研究的人以Swales的CARS模式的语步(move)和步骤(step)作为语篇分析的出发点引导学生掌握语篇谋篇布局的机制及其文体特征,主要有IMRD语篇分析模式和引言部分的CARS分析模式。

2.ESP、EAP领域的体裁教学法

在ESP、EAP领域中,主要以Swales和Bhatia为代表。美国语言学家Swales(1990)第一次提出的“语步理论”为学术语篇研究奠定了基础。Bhatia(1993)应用Swales理论的专著Analyzing Genre: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也很快出版。Swales(2004)又出版了新作 Research Genres:Explorations and Applications。该理论特点是应用“语步”理论对学术语篇进行宏观的研究,探讨其中的信息流动方式,提出了语篇的 IMRD(Introduction,Method,Results and Discussion/Conclusion)模式和论文引言部分的CARS——Create a Research Space分析模式(表1,Swales,1990:141),建立以语步(move)和步骤(step)为出发点的语类结构分析模式。

表1 Swales CARS Model for Article Introductions

体裁分析的语篇形式主要包括科研论文、硕/博士毕业论文、国际会议报告和研究项目申请书,以及此类语篇的组成元素(如学术论文中的文献综述,方法,结果和结论等部分)。Swales和Bhatia在ESP和EAP领域中阐明了某些学术性语篇和职业性语篇的特性,一直被视为这个学派体裁分析的理论性权威。它强调同一体裁含有一系列相关的交际目的,体现出相似的语篇结构和语言特征,而且具有专门用途的某一类语篇通常也具有典型的语言特征。

ESP、EAP流派对体裁分析的研究及教学影响很大,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裁意识并提出了许多体裁教学法课堂活动和练习形式。在Swales的指导下,美国密执安大学Hyon(1996)进行了一项基于体裁分析的教学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笔者在新西兰留学时对该教法深有体会。该方法更好地引导学生对特定体裁的语篇结构及语言特征进行分析,并将其运用于阅读理解和写作教学活动中。在国外,体裁分析方法用于ELT、EST、EFL、EAP和ESP等领域的写作教学获得认可并得到广泛应用。

3.EAP、ESP领域的体裁教学法应用于英语专业学术写作教学

3.1 课程概述

英语专业学术写作的目标应定位为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或学位论文)等研究性论文写作。学术写作是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应重视其课程建设。教学大纲、教材以及教学实践等环节都应建立在以英文写作研究性论文这一学习目标基础上。

根据外语习得理论,以输入、输出假设理论为指导,教学设计按照输入,互动和输出的训练过程,课程分三部分内容:第一阶段,利用真实学术体裁文本帮助学生理解体裁概念、教会他们基本的体裁分析方法(如语步的识别方法、语步中语言特点的分析方法等)、引导学生认识文本中不同修辞手段,如:作者在创建研究内容的过程中从批判性思维的角度,如何通过选择合适的转述动词或转述句充分体现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度。第二阶段,以IMRD语篇分析模式,对学术论文语篇进行宏观结构分析,以使学生了解学术论文的体裁结构和认知模式。第三阶段,依据CARS模式的“语步”理论,对学术论文引言部分的语篇体裁和语言特征作细微分析。为强调语言的准确性,语言技能训练的课堂活动必不可少,如常用句子模式,动词名词化以及标记词等。

3.2 教学材料

教材遵循真实性原则,由发表于国外语言学领域知名英文期刊上的研究学术论文组成。一是由授课教师提供,至少20篇;二是由学生提供,第二阶段以后要求每位同学交三篇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的英文文献。用于课后分析和交换阅读。所有文章篇幅不少于5000字。教材的真实性有助于加强学生与目的语之间以及学生与目标学术社团之间的互动,推动他们获得目标学术社团的成员身份,提高英语学习的成效。其次,使用由老师选择的与本专业领域相关的较高水平已发表论文作为基本教学材料,不但消除了专业隔阂对语言学习造成的障碍,加强了学习者在词汇、句法、篇章等层面与语言学习材料之间的互动,还可以在这一过程中获得自己所在领域相关文献的语类意识,帮助学生营造一个更真实的社团语境,推动学生专业语言表达。此外,练习的设计也都基于真实的教学材料,以增强教学效果。

3.3 教学设计

基于体裁教学法的英文学术写作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步骤:

1 )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结合实例分析体裁的图式结构,引导学生对具体领域的科研论文进行分析,使学生发现自己领域的论文体裁特征;对给定语篇进行模仿分析,让学生接受尽可能多的可理解性体裁语篇语料。

2 )交互式输入。将语篇的图式结构打乱,让学生通过讨论进行语篇复原;让学生自己找一些属于同一体裁的语篇进行分析和评述;分析某一体裁的语言及其风格。这一过程不是简单的模仿、学习和使用,而是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和建构,还包括对互动过程、互动内容、互动意图甚至对互动对象使用的互动方法的评价。

3 )语言输出。输出是验证对“输入”的理解,被理解才能内化。输出使学生控制和内化所学知识,即通过写作使学生更深切的体会到某一体裁的结构特征和语言风格。

结束语

国外语言教学实验结果表明,体裁教学法用于写作教学,尤其学术写作,是卓有成效的。我们应自觉运用体裁分析方法 ,使学生了解特定体裁的社会功能、交际目的,了解其体裁结构和认知模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建构学术论文语篇体裁的能力。

Bhatia,V.K.(1993).Analyzing Genre: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M].London:Longman.

Hyon,S.(1996).Genre in Three Traditions:Implications for ESL[J].TESOL Quarterly 30(4).

Swales,J.(1990).Genre Analysis: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wales,J.(2004).Research Genres:Explorations and Applications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韩金龙(2001).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体裁教学法[J].外语界(4)。

姜亚军,赵刚(2006).学术语篇的语言学研究:流派分野和方法整合[J].外语研究(6)。

鞠玉梅(2004).体裁分析与英汉学术论文摘要语篇[J].外语教学(2)。

秦秀白(2000).体裁教学法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

秦秀白(1997).“体裁分析”概说[J].外国语(6)。

于晖(2003).语篇体裁、语篇类型与外语教学[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5)。

2013-01-25

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Hjsk2012-25);海南大学2011年度教育教学研究资助项目(hdjy1109)。

猜你喜欢

学术论文体裁语篇
学术论文征集启示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通知
中考英语不同作文体裁的写作指导(二)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