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有“面子” 生活有“里子”
2013-09-05◎
◎
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龙脊村
白墙红瓦的民居错落有致,屋前屋后果树葱郁成行,村道边垃圾箱分类有序摆放,河道旁太阳能景观灯倒影水面,风车旁,小桥下,溪水潺潺,儿童嬉戏,老人谈心……这是柳州市柳南区上等村河尾屯呈现的优美田园画境。
“过去各种硬件设施不完善,村民文明意识不高,牛栏、猪圈等乱搭乱建,垃圾、污水乱推乱排,苍蚊到处飞舞,大家的生产生活环境很差。”谈起过去的村屯环境,河尾屯村委主任覃瑞任唏嘘不已。
河尾屯的变化,是广西实施城乡风貌改造战略背景下农村发展变化的一个真实缩影。2009年以来,全区城乡风貌改造共完成投资49.57亿元,开展了33类9769个项目建设,覆盖全区14个市约100个县区、2428个村屯,通过改造风貌,完善设施,产业带动,约170万农民群众从中受益。
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强调:“抓城乡风貌改造,就是抓科学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民居显特色,农村有“面子”
长期以来,外观难看、采光不足、通风不好的“竹筒房”,在城郊和乡村比比皆是。它们大小不一,朝向各异,或以水泥抹面,或以裸砖示人。这种缺乏地方文化,没有民族特色的建筑,使得广西农村形象被贴上了“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的标签。
“长期以来,各族人民主要以自然村落为共同生活群体,许多民族传统文化的孕育和传承,要靠农村来承担。”专家指出。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 农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发生着深刻变化,很多优秀的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正濒临淡化和失传。
广西在城乡风貌改造过程中,以改造“竹筒房”为重点,加强对地方民族文化、人文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挖掘和推广本地世居民族的建筑风格和建筑符号,使农村建设突显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提升了农村的文化内涵和魅力。
山歌对唱、用权壮族舞蹈表演、投绣球、篝火晚会……在宜州市刘三姐乡下枧河畔的马山塘屯,精彩的民间艺术表演,吸引了游客的互动和参与,让游客体验到了壮家的民族风情。
在风貌改造中,马山塘屯围绕刘三姐歌谣文化品牌,把民俗旅游搞得红红火火。全屯拆除了30户泥瓦房,改造或新建成凸显壮乡风格的农家旅馆,同时建设有民族风情台、休闲垂钓区、河岸竹林、旅游码头、游泳池和停车场等设施,提升了休闲旅游功能。
每逢节假日,来自南宁、柳州等地的游客一拨接一拨,带火了这个原本寂静的小山屯。2011年,该屯人均纯收入7200元,而旅游业收入占了近1/3。
几年来,广西近30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通过实施民族化改造,彰显了民族特色,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如阳朔县大力推进“百里新村工程”、“百里漓江工程”和“百里画廊工程”,独具特色的桂北民居和秀丽风光相互辉映,令中外游客心驰神往。金秀县以打造“世界瑶都”为目标, 全面推进“民族化、山城化、公园化”建设,城乡建设与大瑶山山水风貌相互辉映、协调和谐。贺州市则在城乡风貌改造中加强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着力打造“十镇百村百里文明走廊”,保护村屯历史文化遗存,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为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
村庄更宜居,生活有“里子”
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完善、不配套,是当前广西农村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专家指出, 完善农村设施配套,是一个固本强基的过程,只有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加快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才能有效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广西特色生态农业名村建设试点——平乐县桥亭乡大塘口村
田阳县百育镇那戈屯规划建设的近10 亩的人工生态湿地系统
宜州市刘三姐乡马山塘屯
广西实施城乡风貌改造,突出10大“标准件”建设的村屯环境综合整治,即开展村屯规划编制、房屋外立面改造、道路硬化、排水沟、村屯绿化,以及垃圾池、篮球场、文化书屋、卫生室和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建设等。通过这些硬指标的建设,逐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推动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增强农村的承载力和发展后劲。
家住柳州市柳南区上等村河尾屯的覃老汉,在上完村里举办的农业种植技术培训课后,便径直来到农家书屋,查阅了几本农业科普书,随后又走了一趟卫生室,为老伴买了几盒润喉片,晚上,他跟老伴要参加村里举行的歌舞文艺活动。
覃老汉这几个很平常的生活情节,要是在以前的河尾屯,是难以想象得到的。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河尾屯建设了远程教育终端站、未成年校外活动中心、村级计生服务室、农家书屋、道路硬化、村屯规划编制、小型污水处理试点等基础设施项目,同时还结合当地实际需要,改造和建设了河尾沟景观、农具房、公厕、小型壮乡博物馆、农家果园、墙画艺术创作、垃圾分类处理、太阳能路灯等项目,有效提升了村屯的环境质量和整体形象。
产业支撑,激发活力。在城乡风貌改造中,广西贯彻落实十八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精神,统筹推进特色名镇名村建设,提出至“十二五”末建设100个在工贸产业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旅游产业发展、文化特色发展等方面具有一种或多种特色的村、镇,扶持农村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前进村坐落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山脚下,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但由于缺乏产业的支撑,过去一直戴着“贫困村”的帽子。
1) 抗ABTS自由基。准确吸取维生素C和纯化液各2 mL(二者浓度均为0.012 mg/mL)分别置于不同试管中,然后在每个试管中加入7 mL ABTS标准工作液振荡摇匀,在常温避光条件下静止反应10 min后测其吸光度A1。3次重复。以2 mL 60%乙醇(溶解该样品的溶剂)+7 mL ABTS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反应得到的溶液作为空白对照,测其吸光度A0,由于本底组数据接近于0,故不考虑本底组,然后计算清除率。
经过近年来的建设,前进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2011年风貌改造后,他们以建设特色旅游名村为目标,对村屯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完善停车场、厕所、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服务设施。同时根据生态旅游需求,发动群众进行花卉、茶叶和优质水果种植,培育和发展“农家乐”休闲度假旅游产业。
随着城里客人的日渐增多,村民的钱袋子也跟着水涨船高。按照规划,改造后前进村年接待游客将超5万人次。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吴伟权说:“依托风貌改造加大对农村的支持,不单只从资金、设施等方面进行输血,更重要的一个层面,是通过培育农村特色产业进行造血,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资源大整合,农村有“底子”
近年来,广西持续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支持,但由于缺少有效的整合资源的平台,加上融资渠道单一,各种涉农资源的投入过于分散,难以形成良好的综合效应。
而通过城乡风貌改造,各地找到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载体和平台。在实践中,广西整合建设、国土、环保、水利、林业、文化、卫生等涉农资金集中投入,至2011年底,共整合自治区直29个部门涉农资金共8.05亿元,形成了改造一片、集中显效一片的良好效应,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目前,很多农村的建设基本形成了以公共财政带动社会投入的多元化投入模式。2009—2010年,广西按照县域经济挂点联系的办法,安排了部分区直部门和企业对名镇名村进行帮扶,共投入帮扶资金近6000万元;2011年,发动中直、区直企业与特色名镇名村进行对口帮扶,共投入帮扶资金3452万元,并在帮扶形式上实现了由简单的资金投入向产业帮扶的提升。
据了解,随着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设施条件的改善,各村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目前已有多个名镇名村与企业达成投资意向,社会投资总额预计达到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