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初探
2013-09-04刘国艳
刘国艳
(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天津 300180)
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技能型会计人才。目前,中职学校培养的会计人员素质与行业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肩负着培养会计人才的使命,我们一直在努力缩小这一差距。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计划中最重要的部分,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
一、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
(一)开展社会调研
结合会计专业特点,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并邀请企业界和教育界的专家召开“会计专业定位”专题研讨会。通过调研论证将会计专业定位为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代理记账公司,培养掌握计算器、点钞、会计电算化、手工记账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能够从事会计核算及会计事务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最终将本专业建设成国家级示范性专业。
(二)定位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充分的社会调研,确定了会计专业定位及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构建了“校企合作、岗位主导、H型结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是利用企业与学校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实现理论与生产相结合,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具备岗位能力、实践技能、专业技能、专业理论、职业素养的应用型复合人才。校企合作,可以利用企业、学校各自优势,一方面,学校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另一方面,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场所,使学生通过与企业实际接触,将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并真实体会职业技能与素养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进一步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强化职业素质养成。
“岗位主导”凸显岗位引领功能,紧扣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课程设置都紧紧围绕企业岗位需求,做到有的放矢。通过调查研究企业会计岗位群主要有:财务部、人力资源部、销售部、办公室、会计公司、工商税务代理公司等;工商企业中从事出纳、往来款项,会计电算化操作、成本核算等相关岗位。将上述岗位归纳具体如表1。
在实践岗位引领下,通过积极搭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实现校企双赢的“H型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专业建设委员会,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创造各种机会,让校企双方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进行沟通。通过召开论证会、组织教师到企业实地调研、实践,组织学生顶岗实习、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等方式,搭建校企沟通、合作的平台,深入探讨合作模式、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并及时撰写调研报告论证报告,为课程体系的构建做足准备。
表1 会计岗位群及中职生对会计岗位群的适应情况表
(三)构建符合中职学校特点的课程体系
打破学科型课程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和完善“中职会计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根据“校企合作、岗位主导、H型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采用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岗位主导、任务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采用边学边练、讲练结合、学做合一、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及仿真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之中,推行多元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积极推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与企业共同建立以能力为本的考核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
1.课程内容的设计基于“工作过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强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为目标。在模块化课程体系框架下,归纳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岗位职责,融入会计核算基本方法、基本规范、工作流程,整合相关内容,增强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实现“三统一”即: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原理与技能的统一、显性知识、能力与隐形知识、能力的统一,同时配备了高效仿真的软硬件设备,让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下,体会会计工作过程。达到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相协调的人才培养目标。例如在《出纳岗位核算》课程教学中,归纳出纳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以此为主线,将出纳岗位职责,出纳岗位业务流程,相关原始凭证的填制(发票、支票等),记账凭证的编制,日记账的登记等理论和技能,会计职业道德等融入教学过程中。
2.课程体系的开发与设计引入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合作,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来设计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是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效方法之一。校企合作共同设计和开发符合实际需要的课程体系,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让行业、企业的专家真正参与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计划,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和评估标准,以及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行业和企业专家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中的作用。
3.课程结构模块化,实现模块体系的高效衔接。更新教学内容,促进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课程结构模块化是一条重要且行之有效的途径。
将财务会计核算课程按照会计工作中的岗位分工,开设会计岗位课程,包括:出纳岗位核算、往来岗位核算,收入、费用、利润岗位核算,存货岗位核算、长期资产岗位核算,工资岗位核算、成本岗位核算,筹资岗位核算及总账报表岗位核算。各岗位核算课程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融合,专业课程与职业技术认证课程相融合,开发素质拓展课程并将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构成的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应用环境结合起来,构建成相对独立的通用岗位模块,每一个岗位核算课程都围绕某一工作岗位所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进行综合,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这种划分打破了传统学科体系,割断了财务会计六大会计要素以及会计六大会计要素核算与会计报告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学生系统掌握财务会计知识。因此,本着以既要分岗训练又要重视各岗位之间相互衔接的原则,进行岗位引领模块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的训练,实现各模块课程的高效衔接和知识体系的完整统一。
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一)专业基础模块课程
主要内容是会计专业应掌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主要任务是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为目标,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普适性。因此设置基础会计、计算技术、会计电算化、税收基础等课程。
(二)通用会计核算模块课程
主要内容是某一项具体职业的岗位工作技能,主要任务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事,以培养学生的直接上岗能力为目标。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在模拟仿真的环境中,处理各会计岗位业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渗透职业素养的培养。因此根据会计岗位开设出纳会计岗位核算、往来会计岗位核算、存货会计岗位核算、长期资产会计岗位核算、工资会计岗位核算、成本会计岗位核算、收入、费用、利润会计岗位核算、总账报表会计岗位核算等课程。
(三)岗位引领模块课程
会计岗位的划分与企业现实会计工作不符,除了出纳岗位是每个企业必设的岗位外,其它会计岗位会因企业类型、规模不同而进行不同的设置,特别是近年来,由于会计软件在企业的普及应用,计算机取代了手工记账,原有会计岗位分工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按岗位设课已不符合企业的现实工作情况。再有,按会计岗位设课,未能将会计理论、方法与会计专业毕业生面向的会计岗位群实际业务紧密结合。通过大量的实际调查研究,尽管企业会计制度、具体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行业之间的差异,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但是,行业经营管理的特征不能随制度、准则的统一而消失,具体来说,企业会计制度、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同行业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报表的内容格式上基本一致,但不同行业经营管理特征、业务流程、实际业务有很大差别,会计核算随之不同。针对会计专业毕业生面向的会计岗位群增设岗位引领课程:纳税申报技术、代办业务流程实务、代理记账实务等课程。
(四)综合实践课程
培养的会计人才,不仅会分岗作业,还要站在更高的角度认识会计行业,了解会计的重要性。开设企业认知沙盘实训、财务软件综合实训、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等课程
(五)素质拓展模块课程
主要内容是人文基础素质和公共通用能力,主要任务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以提高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为目标,反映了职业教育的人文性。素质拓展模块涵盖语言文字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等诸多方面的教育。因此开设商务礼仪、计算机录入技术、演讲与口才、员工非技术素质拓展、硬笔书法等课程。
表2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三、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特色
(一)凸显工作过程,岗位任务
按照工作过程来改革教学,打破学科体系,把知识逻辑变为实践逻辑,把学科体系变为工作体系,把知识结构变为任务结构,把传统教室变为职业情境。根据我校所在地区区域经济的特点和人才需求分析确定我校会计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的会计岗位群。根据各岗位群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在教学中体现岗位主导。
(二)加强实训,全面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特色。按照我系确定的主导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在实训室设置多个财会岗位如:出纳岗、往来款项岗、会计电算操作岗、成本核算岗、办税岗、与收款岗、综合岗、统计岗、财产物资岗、采购与付款岗、主办会计岗等。这样学生可以在实训时明确各个岗位职责,通过轮流换岗完成实训全过程以达到熟悉掌握财会各流程的工作内容。
(三)实现与真实会计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会计实训设备、软件的建设突出仿真性。会计手工记账实训是基础,使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会计活动的全过程,会计电算化、电子沙盘、仿真电子报税系统、3D综合模拟实训系统是手工系统的升华,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手段,全方位的模拟会计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进行全面的岗位训练,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及现代化技能。
[1]马骏.谈新形势下会计教学的改革[J].西北职教,2010,(05).
[2]唐秋烨.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学术论坛,2011,(12).
[3]张晓静.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重构[J].会计之友,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