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苗用白菜新品种京研快菜4号的选育

2013-09-03余阳俊张凤兰张德双赵岫云于拴仓汪维红徐家炳

中国蔬菜 2013年6期
关键词:科学院农林抗病性

余阳俊 张凤兰 张德双 赵岫云 于拴仓 汪维红 徐家炳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7)

1 选育过程

随着苗用白菜(大白菜做小白菜栽培)市场的兴起,市场上销售的苗用白菜品种也日益增多。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代表性品种有浅绿色品种早熟5号及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深绿色品种京研快菜等,黄绿色品种较少,耐抽薹品种缺乏。为了满足苗用白菜周年生产的需要,市场急需适于冬春保护地及南方越冬栽培的耐抽薹苗用白菜品种。针对市场的这一需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近年来成功选育出黄绿色耐抽薹苗用白菜专用品种京研快菜4号,深受市场欢迎。

京研快菜4号是由两个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10163和10187配制而成的以幼苗或半成株为主要食用部分的耐抽薹苗用白菜一代杂种。亲本之一10163系2003年引入河北早熟大白菜品种,经过5代连续自交分离、选择,于2008年育成的稳定自交不亲和系。植株较高,较耐抽薹,抗病毒病和霜霉病,叶色浅黄,无毛,帮白,包球较晚,翻黄心,品质较好,配合力强。另一亲本10187系2005年引入福建早熟杂交大白菜品种皇妃,经过6代连续加代自交分离、选择,于2008年育成的稳定自交不亲和系。植株半直立,早熟,较耐热、耐湿,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叶色绿,叶肉厚,叶片柔软,无毛,帮白,帮宽,品质好,叶球叠抱,配合力强。该组合于2008年配制,2008~2009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10~2011年进行生产示范,2011年通过北京市种子管理站品种鉴定。

2 选育结果

2.1 丰产性

2.1.1 品种比较试验 2008~2009年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试验地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9月15日播种,行距20 cm,株距15 cm,对照为早熟5号。试验小区面积3 m2,随机排列,3次重复。京研快菜4号两年试验结果均表现生长速度快,播种后28~30 d(天)即可开始采收上市,以35~40 d(天)为最佳采收期,表现为早熟、抗病、丰产、稳产。据播种后第35天测产的结果,2008年京研快菜4号平均每667 m2产量5 731 kg,较早熟5号增产26.3%,2009年京研快菜4号平均每667 m2产量5 487 kg,较早熟5号增产15.2%。

2.1.2 生产试验和示范推广 2010年京研快菜4号分别在北京、云南、广东、广西和福建进行生产示范,行距20 cm,株距15 cm,每品种667 m2,顺序排列,不设重复,播种后35~40 d(天)收获。京研快菜4号每667 m2产量4 072~5 954 kg,平均每667 m2产量4 785 kg,比对照早熟5号增产15.7%(表1)。

2011年京研快菜4号分别在北京的海淀、平谷和密云进行生产示范,9月15日播种,行距20 cm,株距15 cm,每品种30 m2,顺序排列,不设重复。京研快菜4号每667 m2产量4 705~4 670 kg,平均每667 m2产量4 582 kg,比对照早熟5号增产12.8%。

2010~2011年京研快菜4号两年平均每667 m2产量4 684 kg,比对照早熟5号增产14.3%(表 1)。

京研快菜4号已在北京、云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推广,市场反映较好。2010~2011年累计销售京研快菜4号种子6 000 kg,累计推广面积800 hm2。京研快菜4号耐雨,较耐抽薹,质地柔软,特别适合做冬春季保护地或南方露地越冬小白菜栽培,是现有快菜生产基地的冬春配套品种。

表1 京研快菜4号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2.2 抗病性

2011年委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研究所对京研快菜4号进行了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鉴定方法遵照 “九五”国家攻关制定的“白菜苗期三种病原复合接种的多抗性鉴定方法”进行。结果显示,京研快菜4号抗病毒病、霜霉病和黑腐病,病毒病、霜霉病和黑腐病的病情指数均较对照早熟5号低(表2)。

表2 2011年京研快菜4号室内抗病性鉴定结果

2011年10月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四季青农场进行了田间抗病性鉴定,京研快菜4号表现为抗病性较强,采收前期无病害发生。

2.3 商品性

2011年秋季在北京海淀进行生产试验,9月15日播种,10月20日收获,调查结果表明(表3),京研快菜4号的短缩茎长为2.0 cm,较对照早熟5号明显短(早熟5号为2.7 cm)。2011年山东寿光基地春大棚品种示范结果(3月10日直播,4月30日调查)也表明,京研快菜4号短缩茎无明显伸长,仅为3.0 cm,较对照早熟5号(7.8 cm)明显短,相比之下,同期播种的已推广品种京研快菜已抽薹开花,其短缩茎(薹)长≥35.9 cm。此外,云南、福建的试验结果也反映京研快菜4号的耐抽薹性较好。

京研快菜4号叶色黄绿,帮白,株高32.3 cm,高于对照早熟5号(29.6 cm),单株质量0.294 kg,高于对照早熟5号(0.267 kg),叶柄宽、叶柄厚较对照早熟5号稍宽、稍厚。

表3 京研快菜4号田间商品性调查结果

2.4 品质

2011年10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营养品质分析室对35 d(天)苗龄的京研快菜4号半成株的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京研快菜4号的VC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早熟5号,表明京研快菜4号较对照早熟5号营养更丰富(表4)。

表4 2011年京研快菜4号营养品质分析结果

3 品种特征特性

京研快菜4号为苗用白菜一代杂种,食用部分主要为幼苗或半成株。生长速度快,播种后28~30 d(天)开始收获幼苗上市,外叶黄绿色,叶面皱,无毛,质地柔软,帮白,帮宽,帮厚,品质佳。播种后35 d(天)株高32.3 cm,单株质量294 g。耐湿,抗病,较耐抽薹,适合北方冬春季保护地及南方越冬栽培,适于密植,每667 m2种植密度可达20 000株,每667 m2产量4 500~5 000 kg。

猜你喜欢

科学院农林抗病性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木薯UDP依赖型糖基转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情况简介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农机所简介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稿约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一位科学院院士的文学人生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