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NIHSS评分关系的研究

2013-09-03郭海燕童晨光张晓晖祁江峡王文靖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2期
关键词:中风病证型脑血管病

郭海燕,童晨光,张晓晖,祁江峡,王文靖

临床上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中医证型常常是错综复杂,单一的典型的中医证型往往少见。那么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的复杂性与患者脑梗死的严重程度是否相关?如果上述的结论是肯定的,那么我们即可从中医证型初步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的轻重及预后,对临床的治疗可以起到指导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1年9月—2012年3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22例。入选标准:入选病例全部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的诊断标准[1];病程不超过1个月。排除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栓塞者。

1.2 评定方法 入院时即刻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医辨证依据国家科委攻关项目85-919-02-0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诊断标准,包含风、火、痰、瘀、气虚、阴虚阳亢六个证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中医证型合并数目与NIHSS评分进行一元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并对不同中医证型的NIHSS评分进行方差分析。

2 结 果

2.1 临床资料分型结果 122例病例中,单证型2例,合并证型120例。含风证38例,含火证45例,含痰证87例,含瘀证76例,含气虚证34例,含阴虚阳亢25例,合并证型的数目为2个~4个。可见含痰证、瘀证的患者数量最多。

2.2 中医证型合并数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中医证型合并计数与NIHSS评分的一元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型合并数与NIHSS评分不相关(r=0.035,P>0.05)。

2.3 不同中医证型NIHSS评分的组间比较(见表1)瘀证的NIHSS评分与其他证型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均数的两两比较(±s)分

表1 不同中医证型NIHSS评分方差分析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属于“中风”病范畴,其证候的分类临床十分繁多[2],也充分证实了脑梗死中医证型的复杂性。NIHSS评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卒中,不仅可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还可以较准确的判断卒中的预后[3]。本研究表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中医证型单证型病不多见,常见合并证型,其中以合并痰证和瘀证较多见。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型合并数的多少,与其NIHSS评分的高低无相关性,即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型复杂与否和其临床症状的轻重无关。急性脑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和合并的证型相关,即合并瘀证的脑梗死患者往往NIHSS评分较合并其他证型的患者高。

痰瘀交结属中风病常见证型,痰瘀交结是中风病的基本病机,也是中风病的主要诱因,贯穿于中风病的各期[4]。痰与瘀,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共同消长的内在联系。在一定条件下,痰可转为瘀,瘀可以转为痰,二者互为因果[5]。痰瘀交结在中风病的发病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缺血性中风的中心病理环节及辨治要点[6]。本研究中夹杂痰证、瘀证的证型占到首位,也再次证实了痰、瘀在中风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但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挟杂瘀证的患者NIHSS评分高于其他证型,即挟瘀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较其他证型患者临床症状重,预后差。

急性脑梗死患者症状的轻重、预后与合并多少个中医证型无关;而与合并什么证型有关:急性脑梗死合并瘀证的患者较其他证型患者临床症状重、预后差。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只是初步的研究,尚未进行大样本、随机的研究。进一步研究如能将中医的辩证进行量化,并将其与急性脑梗死的NIHSS评分及脑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进一步研究,临床意义更大。

[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实用内科杂志,1997,17(5):313.

[2]郦永平,陈启光,张菊萍,等.急性脑梗死辩证分型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4,25(1):14-16.

[3]濮月华,王拥军,赵性泉,等.自发性脑出血30天病死率的预测方法研究[J].中国卒中杂志,2007,2(6):475-481.

[4]范文涛,王倩,闫咏梅.痰瘀交结型中风危险因素研究及中医“治未病”早期干预[J].新中医,2011,43(1):11-12.

[5]郭亮.从痰瘀互结论治中风病[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6):51-52.

[6]刘红权.浅论痰瘀交阻与缺血性中风[J].四川中医,2008,26(3):33-34.

猜你喜欢

中风病证型脑血管病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探析古今中风病的发病机制
第17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7’通知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辨证针刺治疗不同证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基于混沌和替代数据法的中风病人声音分析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