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护生自我诊疗现状探讨

2013-09-01杨广毅魏晶晶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12期
关键词:校医院卫生学校护生

杨广毅 ,魏晶晶

(1.新疆医科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2.伊宁卫生学校,新疆 伊宁 835000)

中职护生整体素质不高,行为规范差、法律意识淡薄,因其特殊的专业学习背景,使其对健康、就医的认知也存在特殊性。如不加强教育和引导,他们患病后较易出现不规范的诊治行为,这对其健康甚至生命都会带来严重的危害。为此,笔者于2012年4月对伊犁州某卫生学校在校护生患病后的自我诊疗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从伊犁州某卫生学校随机整群抽取一、二年级在校护理专业护生410名,其中一年级护生198名,二年级护生212名。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由专人讲解、发放调查问卷,并负责审核回收。本次调查发放调查问卷410份,收回有效问卷402份,其中一年级收回194份,二年级收回208份,有效回收率为98.0%。

1.3 数据处理

所有资料经核对后利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见表 1、表 2)

表1 不同年级护生患病后的就医选择情况[n(%),人]

2.1 患病后的就医选择

从表1可以看出,在患病后选择自我诊治的护生有88人,占21.9%;选择去校医院就医的护生有131人,占32.6%。按年级分别统计结果,一年级与二年级护生患病后选择自我诊治的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而选择去校医院就医的情况有极显著差异(P<0.01)。

表2 不同年级护生自我诊治情况比较[n(%),人]

2.2 常见自我诊治行为

从表2可以看出,认为自己患病后有自我诊治能力的护生有273人,占67.9%;曾接受过同学的非正规诊查的有98人,占24.4%;曾接受过同学的建议服用药物的有259人,占64.4%;曾在宿舍、家里或其他医院以外的场所给同学进行过输液、肌注治疗的有162人,占40.3%;曾在宿舍、家里或其他医院以外的场所接受过同学的输液、肌注治疗的有148人,占36.8%。按年级统计结果可见,护生在院外进行不规范输液、肌注治疗行为比较,一、二年级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中职护生中有67.9%的人认为自己在患病后有进行自我诊治的能力,并且有21.9%的护生选择进行自我诊治,一年级与二年级之间无明显差异。分析其主要原因是中职护生所学专业为医学专业,学业虽未完成,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常见疾病及其诊疗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调查结果显示,有24.4%的护生曾接受过同学的非正规诊查;有64.4%的护生曾接受过同学的建议服用药物。调查结果还显示,护生患病后在院外相互输液的情况十分普遍。对于在校护生来说,以上这些不规范的诊疗行为确实省时、经济、方便,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诊疗行为是没有任何保障的。首先,进行诊治的护生尚处于学习阶段,缺乏临床经验,其诊疗行为不规范,可靠性、安全性差;其次,进行诊疗行为的场所不规范,比如进行输液的院外场所并非清洁环境,极易出现输液反应。静脉输液各个环节中的无菌技术是确保护理工作质量及医疗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1];再次,院外缺乏急救用品,在治疗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中职护生在尚未完成学业、毫无临床诊疗经验、无相关资质的情况下进行的诊疗行为显然是极不规范、充满危险的,建议中职卫生学校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要加强校医院、医务所的工作,为护生提供一种价廉、可信,与护生学习不冲突的医疗服务,吸引护生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二是在平时的教学中,专业课教师要言传身教,培养护生正确的就医观念,对护生错误的就医行为和就医态度进行批评,指出这些行为和医学专业精神是相背离的,并分析其带来的潜在危害。三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如对护生中广泛存在的乱服用药物、院外相互输液等问题进行专题讨论、专题讲座,让护生认识到这些行为对自身健康、生命可能造成的威胁,从而摒弃这些不良行为。通过以上措施使护生树立正确的就医观念,规范其就医行为,杜绝在护生中广泛存在的自我诊疗现象,防止医疗意外的发生。

[1]邱茗,何萍,左慧晶,等.新入职护士静脉输液安全性调查[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0,31(3):255-256.

猜你喜欢

校医院卫生学校护生
大学里比食堂挨骂还多的地方
前进中的重庆市渝东卫生学校
浅谈首师大校医院党建工作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浅谈医学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创新教学方法的探究
浅谈中职卫生学校班级文化的建设
大学生对校医院满意度的累积logit模型分析*
新医保制度下四川大学生医疗消费现状调查
治刺猴验方三则